APP下载

《红跑道》艺术特色分析

2015-04-09檀方欣

视听 2015年8期
关键词:阿南纪录片孩子

□ 檀方欣

《红跑道》艺术特色分析

□ 檀方欣

真实细腻的记录,使得这部饱含情感的片子成为国内纪录片为数不多的经典之作。其拍摄主题、声音造型、画面造型与镜头表现都颇具艺术特色,对今天的纪录片创作仍有借鉴意义。

主题;声音造型;画面造型;镜头表现

《红跑道》是国内为数不多的获奖较多的纪录片之一,获得了上海国际电视节最佳社会类纪录片奖、巴塞罗那国际纪录片节最佳纪录片奖、萨格勒布国际电影节最佳纪录片奖、第68届美国广播电视文化成就奖、中国国际纪录片大会非主题类大奖等11个大奖,这部承载着诸多荣誉的片子由干超担任导演。片子从上海一所体操馆里一群练体操的孩子们出发,记录了他们艰苦的训练生活,并由此展开,描述了他们的家庭背景。这是中国纪录片史上的一部经典之作,其拍摄主题、声音造型、画面造型与镜头表现都颇具艺术特色,对今天的纪录片创作仍有借鉴意义。

一、拍摄主题

片子的主角是一群练体操的孩子,主要集中在阿南、大双小双两兄弟、邓彤、王露凝几个人身上。他们的训练生活、家庭生活构成了整部片子。该片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时播出,无疑是很应景的,影片导演从孩子的角度出发,来展现他们练习体育的艰辛,同时也能够将这种艰辛影射到每一个体育健儿身上,在这个特殊的年份,来展现这种艰辛,是更具深意的。但是,除此之外,我们也应该看到,作为儿童这一群体,这些练体操的孩子与众不同的地方。首先是他们所承担的不属于这个年龄该承担的责任,比如国家荣誉。在这个体校的幼儿园里,画画课上,老师跟孩子们说,要好好训练,为祖国争光荣,为人民争光荣。祖国和人民的荣誉这些字眼,放在这些孩子身上太沉重,但是这些孩子似乎是能够听懂的。此外,他们还承担着家庭的责任。阿南的妈妈在经历了两个大儿子被体操队退下之后,还是把自己的小儿子阿南送进了体操队,孩子能够在体操上争得荣誉是她的梦想,生活的压力使她没有心思打扮,面容苍老,极不符合自己的年龄。她把所有的希望寄托在阿南身上,“妈妈的希望就托在你身上了”。阿南还是个幼儿园的小孩子,这些对于他来说,能够理解吗?但邓彤是理解的,她手受伤时涂药,哭得一塌糊涂,妈妈说咱们不练了吧,问你还练不练,小邓彤带着泪珠说“练”。“长大了我要自己赚钱,买大房子给爸爸妈妈待”,爸爸妈妈听到这些话,笑了,这笑里,一定带着些许心酸。除了压在

孩子身上的责任外,影片还展现了孩子们的矛盾。比如,邓彤在爸爸问她去北京没想过去看奥运会吗。邓彤回答到,那我的体操怎么办呀,就是这简单的一个回答,暴露了年龄,暴露了无知,暴露了一切情感。在阐释影片时,干超曾经这样表示:“事后会觉得自己拍这个片子,就是为这些孩子留下点东西。”但是在观众看来,影片所表达的主题是多角度、多层次、多含义的,诠释的任务只有观众自己才能完成。

二、声音造型

每一部片子,声音都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同画面一样,声音也为影片的叙事、抒情、表意增光添彩,同时也能够在观众心里拓展画面空间,引人深思。作为一部纪录片,与其他片子不同的是,这部片子整部都没有解说词,声音全部由人物同期声、有源声音、音乐等构成。解说的取消使得影像表面的客观性得到最大程度的极致发挥,也对画面讯道和声音讯道的配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①人物同期声包括两位教练的声音、孩子的声音和家长的声音。人物同期声更客观真实地表现了影片中的每一个场景、每个人的性格特征,能够让观众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人物的情绪,增强人物的感染力,拉近与观众的距离。有源声音包括了现场除人物同期声之外的所有声音,例如现场训练时的声音、看电视的声音(包括阿南看动画片的声音、孩子们在幼儿园看电视的声音),这些声音同样增强了真实感,使观众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同时也是影片叙事的一部分,比如在幼儿园看奥运会倒计时一周年时,一个小姑娘告诉另一个小姑娘自己让小乌龟练体操的时候把它摔伤了,还有邓彤抠手上老茧的画面,都与画面中电视的声音融为一体,感情更为浓烈,引人深思。

除此之外,影片中的配乐也极具特色。第一段配乐出现在王露凝和邓彤练习单杠的场景中。这首曲子是来自秋天的虫子的《永恒的小夜曲》,这首曲子放在这部片子里颇具争议,因为歌词和故事主题看起来丝毫没有联系。“我爱你恨的,我恨你爱的,我就是你眼里最肮脏的”,在这个背景音乐下,两个孩子痛苦地在单杠上坚持着。导演把这个曲子放在这里,是极具主观感受的,歌曲的近似哭诉和嘶吼的声音最能体现王露凝和邓彤的心情,超越极限时的痛苦。伴随着这样的音乐,画面出现在观众眼前是极具冲击力的,能够震撼观众的心灵,将影片推向了一个高潮,随着王露凝从单杠上下来,音乐戛然而止。另一处音乐的使用是在邓彤在画画比赛中获得金牌后插入的,邓彤戴着金牌,站在椅子上,对着镜子里的自己,就像真的得了冠军,站在领奖台上一般。这首配乐来自木马乐队的《我失去了她》,舒缓的摇滚乐放在这里,像画面一样,颇具温情色彩。声音是影片的一部分,与画面的配合使用使得整部影片更真实,更易表现情感,同时也使观众更全面地了解感受了影片的主题与感情。

三、画面造型与镜头表现

说到该片的画面造型时,最有特色,最突出的就是片子中跑道的红色,片名就出自这里。片子取材于上海卢湾区少年体校的体操队。干超说一次和朋友去那里打羽毛球,“先看到了姚明——感觉没有我想象中高——然后我推开旁边的一扇门,满眼的红色和上下翻飞的孩子们扑面而来”。他说自己一下子就被触动了。这个场景是片子开场的第一个镜头,如干超所说,一下子就被触动了,那抹红色太鲜亮,甚至有些刺眼。红色,在片子中是代表希望,同时也与孩子们在这里的艰辛形成映衬。大量出现的红色与生活场景中的暗淡颜色形成了对比。

在这部片子中,导演很少使用场面远景或者大全景,运用最多的是中近景,在突出人物表情时使用大量的特写镜头。片子中的镜头没有纷繁复杂的变换,只是在平和的叙述,技巧应用很少。中近景的使用,能够拉近观众与影片人物的心理距离,提升参与感,让观众真真切切地体会到片中人物的情绪,便于感情的表达。与其他影片不同的是,《红跑道》这部片子很少使用空镜头,为数不多的空镜头之一是片子的结尾邓彤与爸爸在轮渡上时穿插的夜景的控镜,这是一个情节的过渡,同时也展现了城市的繁华,与之前展示的邓彤家的破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更能够突出邓彤的人物性格。此外,影片中还有几处颇具特色的长镜头的使用,印象最深的是邓彤和王露凝练习单杠时的固定长镜头。这个镜头持续了将近50多秒,配合特写的使用,细致地展现了人物的动作、神态,能够让观众真切地感受到他们的痛苦,并且体会他们内心的挣扎,完整地呈现了练习单杠的整个过程,也把影片推向了一个高潮。在影片剪辑中,没有使用黑场、叠画等转场特效,全部使用硬切,这种方式使得片子的叙述更为自然流畅,也使片子的逻辑更完整清晰。最后,片中几处隐喻镜头也颇具光彩。女孩从单杠上掉落,同时她书包里的乌龟爬出来,也从台子上掉下来,两者形成呼应,突出情绪的表达。总的来说,整部片子的镜头平实自然,逻辑完整,能够很好地展现人物特征,表达人物情绪。

就像68届美国广播电视文化成就奖对《红跑道》的评价:“《红跑道》是一部深深打动人心的作品,探究体操世界的法则,并构建了国家身份下微妙的潜在情感。优美的摄影,温和的呈现,以及对这个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如何制造完美的令人叹服的观察,是我们授予《红跑道》Peabody award的原因。”真实细腻的记录,使得这部饱含情感的片子成为国内纪录片为数不多的经典之作。

注释:

①白雨竹. 论纪录片《红跑道》的纪实语言[J].中国传媒科技,2012(12)

(作者系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本科生)

猜你喜欢

阿南纪录片孩子
星星的眼睛
Why Anansi Has Eight Thin Legs为什么阿南西有八条细腿
纪录片之页
纪录片拍一部火一部,也就他了!
纪录片之页
三只小象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