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媒体如何取悦我们
2015-04-09左沈怡
社交媒体如何取悦我们
物质化、紧跟时代潮流是当今社会的价值观。我们用自己的方式摇头晃脑,炫耀羽毛,跟猴子似的嚎叫。不过,最近似有改观——在某些圈子里,人们开始接受一种叫经验主义的东西。这些人从追求社会接受到超越社会期望,从物质主义转向经验主义。感谢21世纪最重要的创新之一:Facebook,这一趋势已经从小圈子向主流社会蔓延。
更炫耀的消费
多数经验主义者会对紧跟时代潮流的想法不置可否。但不合常理的是,他们的很多消费行为跟在意地位的唯物主义者一样、具有炫耀性。这得问责Facebook。
还记得以前、朋友是怎么跟你分享度假体验吗?他们会邀请你去吃晚餐,然后,在享用了餐后巧克力之后,捧出相册小小地炫耀一下。
如今,你只需使用Facebook,Instagram, Twitter等各类社交平台,即可一键分享,昭告天下。无论是吴哥窟的日出,还是马拉克什民宿屋顶的日落,或是从阿尔卑斯的缆车往外看,或是你整装待发的迫切心情。当然,旅游度假并不是唯一可晒的,为什么不晒晒马拉松,滚石演唱会或TEDx会议,或是你收到某人献花的激动心情?你在哪,你的感受,你在做什么,以及你做了什么都变得极有社交价值——就像从前。
从前,多数人生活在小村子里,邻居们抬头不见低头见。所以别人对你的行程和财产可能一清二楚。也就是说,为了显示身份、建立社交地位,你做什么跟你有多少财产一样重要。跟炫耀性商品消费一样,炫耀性休闲消费能够烘托你的身份地位。
城市的发展改变了一切。20世纪的大迁徙,人们从知根知底的小村子迁徙到彼此不照面的大型都市。你怎么打发闲暇时光已经无法彰显身份。在相对匿名、缺乏乡村气息的城市生活里,你的邻居、朋友、同事,以及街上的过客,更多是看到你有什么而不知道你做了什么。
在这样的情况下物质财产比体验消费更能彰显身份地位。因此,20世纪,炫耀性休闲消费不如炫耀性商品消费更有说服力。
然而人类始终是群居动物,城市化的进程显然并没有改变大多数人农耕时代的烙印,渴望被认可、渴望分享以彰显地位的思想依然存在于人的潜意识,特别是中下层人的行为习惯中。在城市化的生活中,他们被淹没在冷漠的邻里关系中,个体渴望重新获得关注。
社交媒体的出现颠覆了这一切。人们不再关心你的新沙发,你的汽车品牌。Twitter,Facebook,Pinterest,Instagram的粉丝们更关心你在伊比萨岛的派对,Jay-Z演唱会的前排座,或是,为国际障碍大赛的临阵磨枪。而那些跟你气味相投的人更像是你的同龄人。
归功于“稀缺性原理”的作用,社交媒体在体验分享的价值方面扮演重要角色。参与的人越少,想要知道的人越多,体验的价值就越高。毕竟,晒新包很容易,但并非人人都能亲临你Twitter,Instagram里的活动现场。因此,相较于晒包的物质主义,晒体验的经验主义者占了上风。从某种程度上亦可以说,社交媒体的出现将人类从实体商品的唯物主义中拯救出来,而转投于一些非物质层面之中。但归根结底,这种经验主义若要博得眼球似乎也需要起码的社会阶层作为支撑。
双刃剑
感谢社交媒体让我们紧随时代大流。可我们是否需要像朋友和熟人所晒的那样——参加各种路演,会议和演唱会?这种快速蔓延的担忧很快有了新名字:错失焦虑,它的缩写FOMO(Fear of Missing Out害怕错过)更广为人知。在如今的体验时代,美国和英国18-34岁的年轻人,每10人就有4人表示担心错失。你也许会说,Facebook提供了一种新的入流方式,但也带来新的不入流的担忧。即担忧跟不上最新的资讯,也担忧错失朋友精彩的分享。
心理学家Andy Przybylski解释说,FOMO并不是个专属于社交媒体的新现象,但是社交媒体的兴起为人们提供了一扇窥视他人生活的窗口。
对经验主义而言,FOMO是个问号。如果经验主义跟唯物主义一样,带来焦虑和压力,那怎么称得上是进步呢?一想到这些,就觉得它比唯物主义还遭。
在这个全球化、全天候的社交世界里,游戏规则已经改写。我们不仅关注现实世界的物质状况,我们还通过Facebook,Twitter等社交网络刷新现状。睡觉前、醒来时、厕所里、火车上、教室里、办公室,我们无时无地不在接入。这一切说明我们更加深入社交世界,似乎要通过这种方式来终结焦虑、压力和沮丧。
更具毁灭性的是,社交媒体还改写了快乐的意义。回首过去,我们不仅关注衣着鲜亮、拥有豪车名表的人,我们也会留意那些穿着俭朴的人,我们的东西很少有设计师参与的痕迹。那种日子让我们心安,其实中产最幸福。
现在回想一下,你最近一次登录社交媒体,是否注意到Facebook等平台和高档杂志上,充斥着看得到却过不上的富裕生活方式?
当然,你朋友的生活不可能这么完美。对于多数人而言,生活并不是无瑕的周末时光,也不是神秘岛上的浪漫婚礼。你想想就知道了,但人总是很难保持清醒。因为我们通过Facebook链接太多人,总有人在飞往迈阿密的途中,总有人在利马享用午餐,总有人在地中海的游轮上闲逛,又或者是,一场加勒比海的婚礼。
这种连续的轰炸让我们感觉置身底层,这样的精英系统,留给我们的只有焦虑、压力和沮丧。
因此,在支撑经验主义的兴起方面,Facebook和其他社交网络扮演了奇怪的角色,同时还削弱了体验分享的益处。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如果你买单经验主义,你在优雅的唯物主义时期所经历的焦虑、压力和沮丧都会卷土重来。但是,非常重要的但是,虽然经验主义可能会引起焦虑,但它还是比唯物主义好太多了。
撇开社交媒体的双面性,近年来,社交科学家们精心调制了4大要点,需要你学习和牢记:体验分享会带来快乐因为我们乐此不疲,用玫瑰色的镜片看待它,它是我们的一部分,它让人群更亲近而鲜有可比性。
即使体验是可比的,即使晒体验不如晒包那么容易,但它也意味着较少攀比,较少后悔自己的选择,较少考虑做什么能彰显身份。那么,如果你想更快乐的话,省省那些顾虑吧,选体验分享就对了。它不仅是通往快乐的明智之选,感谢Facebook,它还是你能够自得的最佳途径。
在中国,微博、微信的出现也担当着与facebook,twitter同样的作用。只是在中国晒包、晒食物似乎还是更为普遍的一种现象。似乎可以这样解释,中国社会的物质主义阶段似乎还未完全经历完成,刚刚兴起的中产阶层以及提升的消费力需要一个平台来展示,而物化的产品则是更有力的宣言。对于这些人而言,忙碌的工作,各种出差和少有的闲暇时间并不能给他们带来许多值得分享的经验,所以海外血拼、晒美食成为上镜率最高的内容。对于海外血拼,一方面海外这一地点对于大部分人而言是个值得分享的经验,而购物的“战利品”则又可以彰显物质上的富足。典型的“物质主义”+“经验主义”。
但我们也并不能因此苛责大众,或是嘲笑其世俗的分享姿态,毕竟这些社交媒体的出现让大众通过分享获得乐趣,也让大众用各种滤镜来美化了自己和生活,呈现出一种玫瑰色的迷人生活。
(左沈怡编译自《连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