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底色 特色 亮色——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十二五”发展探索

2015-04-09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生产力研究 2015年10期
关键词:十二五国际化战略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曾有著名学者指出:我们正生活在一个国际化的时代。对于大学而言,传统的以“学术寂寞”为重要特征的学院教育已经被大规模的留学生扩招、高密度的国际学术会议、跨越国界的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各种区域性和全球性的大学联盟组织所取代。大学与政府、大学与社会、大学与市场,这些关系都发生了变化。国际化已经渗透到了大学的教育观念、人才培养、学科建设、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建设、学生管理、人员交流等各个方面。

从今天的外部环境变迁看,网络在线教育正在把教学时空从整体切成碎片,从而形成的教育诉求从自律到他律的需求转换;让教学课堂从固化走向流动,从而形成的教学对象从有形到无形的边界扩展;使教学内容从一元变成多元,从而形成的教学导向从单维到多维的立体参照,都在触发大学传统学习形态的根本性改变和社会个体学习方式的重大变迁,带来的不仅是对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更是对传统教育观念、教育教学方式和人才培养过程等多方面的强烈挑战和深刻影响。

而从北京高等教育的格局看,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和其他京外的外语类高校相比,似乎我们具有区位优势,但在北京这个中国顶尖高校云集的地方,我们感受更多的是巨大的压力,一些外部环境一定程度上因为北京的具体情况甚至远不如京外同类兄弟院校。学校的不可替代性始终是一个必须时时扪心叩问的问题。所以,在中国高等教育基于外部竞争和内部变革的大情势下,如果我们不找准自己的办学定位,一味地沾沾自喜于以往的比较优势而不能与时俱进地将其转化为竞争优势,必然贪于欢乐而困于忧患。究竟该如何发展?我们的思考和探索是:

探索之一:人有我精,强化底色

目前全国高校基本上都有英语本科专业,一些高校也在扩展小语种专业。外语院校传统的语言教学竞争优势,正在被弱化。如何强化学校的外语教学底色?我们的探索是:一是在11个外语类专业中,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方面均更加注重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二是在非外语专业中,仍然保持了培养方案中“准英语专业”共计56学分、952学时的英语课时量,保持和强化学生的外语优势;并对符合要求的学生授予双学位;大力鼓励非外语专业根据课程特点和教学需要开设双语课程和全外语课程。三是在国内建立了一批具有国际化背景的实习基地。积极拓展建立海外社会实践基地,为学生搭建国际化社会实践平台。对于在校生的出国(出境)学习以及与专业相关的国外(境外)进修、实践,既认可为相应的课堂学习学分,还同时认可为专业实习学分。四是新生一年后在全校选拔优秀本科生进入翻译专业实验班,并从事英-法或英-西“复语”学习。

探索之二:人无我有,建构特色

在“十二五”的学校事业发展中,我们确定了以“国际化、有特色、高满意度”的三个办学定位核心词作为学校发展的愿景。而具体化后的学校三大发展战略——“国际化拓展战略、特色提升战略、人本优质战略”,相互之间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有着内在联系和逻辑关系的统一整体。

首先,国际化拓展战略是特色提升战略的内涵,也是形成人本优质战略的支撑。也就是说,学校的特色是用包括理念、课程、氛围、队伍结构的国际化为标志的;高满意度是靠具有国际意识和交往能力的人才培养与师资队伍来构成的。

其次,特色提升战略是国际化拓展战略的路径,也是搭建人本优质战略的平台。也就是说,国际化拓展战略不能仅是一种理念和一种制度性策略规划或是清晰的文本规划,也不应仅限于中外学生交流项目,而是要按照学校国际化、高层次、复合型、应用型的人才培养目标,在学科、专业、科研、师资建设、校园文化诸方面扎实推进的部门计划;同时,特色提升战略必然也为人本优质战略提供广阔的平台和空间。

最后,人本优质战略是国际化拓展战略的保证,也是特色提升战略的目标。国际化战略的实施,既是为了人,也必须依靠人。而只有具备优良的教学基础和坚实的科研能力的人——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才能真正与国际化水准接轨。同样,特色提升战略也不是卖萌,同样是为了人。只有学校的师生有特色,学校整体才能有特色。

基于这种认识,遵循学校历史传承和首都建设国际文化交流之都的功能定位,我们在明确学校发展定位的前提下,也进一步推动了以统领与融合相协调、“细分”与“跨界”相结合的学科发展定位。一是以国际文化交流来统领四个一级学科。二是大力推进和倡导学科之间的协同创新与相互融合。如:《大国文化外交》为外国语言文学与国际政治学合作系列丛书。2010年北二外成立国家文化发展国际战略研究院(实体研究中心),专门开展国际文化贸易的理论研究,该研究院汇集学校应用经济学、外国语言文学、法学、国际关系学、政治学等学科的精英骨干,以及政府、文化企业等许多业界专家,还有英国、美国等国高校和文化企业的学者、专家,在很大程度上摆脱了固有学科条块化、共享难的束缚,使科研水准及人才培养质量能够得以保障。已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等一批成果,并成为每年京交会的分论坛之一。三是根据行业发展需要,细分工商管理学科下的旅游管理学科,使之成为互相支撑、协同共进,同时又指向清晰、分众鲜明的四大平台。四是在原国际贸易方向的基础上,向文化贸易与服务贸易拓展。

探索之三:人强我优,突出亮色

目前,除原来外国语言学科中的多语种互译、跨文化交际、小语种人才培养之外,旅游管理、酒店管理、会展管理继续保持了全国高校专业建设的领先优势,文化贸易成为新的特色品牌。特别是进入2015年以来,学校紧密围绕国家外交外事格局与需求的重大变化,紧密对接国家和首都的发展重大战略,成立了“中国一带一路战略发展研究院”与7个国别研究中心,通过与区域、行业和企业的融合对接,发挥经济管理和外语两个板块的综合优势,力争形成国家智库,并对一带一路沿线展开系统研究。学校还复建了中欧语系,设立了面向七年制贯通培养非通用语人才的非通用语学院,2015年第一次招生就出现了1∶10的火爆场面。

同时,在首都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中,学校抓住发展机遇,加大与之匹配的教育教学改革,同期进行的“英语专业与互联网新闻传播”、“国际政治与小语种文化”等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都极大地提升了高考的生源质量。学校与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共建的“国际传播学院”,也将在双方各自优势的发挥下显现新亮色。按照社会第三方的连续统计,学校近三年本科生毕业后半年薪酬平均值均高于全国“211”院校毕业生薪酬平均值;学生对学校满意度也一直继续保持高位。

在“十二五”的发展中,我们以自身的探索证明:大学之“大”,不在于它的规模和体量,而在于它的襟怀和雅量;大学之“学”,也不仅取决于它的名次与排位,更取决于它的内涵与品位;可以确信:具有国际化发展视野、坚守特色化发展路径、确保高满意度评价的北二外,会继续朝着建设“小而美”大学的目标,迈向下一个更加辉煌的50年!

猜你喜欢

十二五国际化战略
聚焦港口国际化
精诚合作、战略共赢,“跑”赢2022!
人民币国际化十年纪
战略
从园区化到国际化
战略
直销企业国际化并不难
导致战略失败的三大迷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