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竞技游泳项目优势转移的影响因素和可持续发展研究

2015-04-09

生产力研究 2015年10期
关键词:游泳队竞技游泳

黎 明

(西安理工大学,陕西 西安 710048)

游泳作为人们锻炼身体的一项机能活动,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逐渐成为我国体育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竞技游泳在奥运会中的分量愈发重要,成为了仅次于田径的项目。竞技游泳的发展代表了一个国家在世界体坛中的地位和影响力,是各国在奥运会中竭力争夺的项目,并且,世界许多国家将游泳作为重点体育发展项目,以此来提升竞技游泳的水平和竞争力。我国始终非常注重和探究竞技游泳项目的发展。新中国成立之后,国家就将游泳作为重点的体育项目,并提出了很多关于竞技体育的建设内容,以此来促进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在1988年的汉城奥运会中,我国游泳队开始有了新的突破,实现了3银1铜的佳绩。在1991年的世锦赛中,我国游泳队的“五朵金花”凭借出色的表现,一举夺得4金1银1铜。在1992年的巴塞罗那奥运会,我国游泳队获得了4金5银,标志着竞技游泳运动在我国开始迅猛发展,并且在接下来的1994年罗马世界锦标赛中,我国游泳队力挽狂澜,获得12金6银1铜,并多次打破世界纪录。之后,我国游泳队在国际赛事中的表现差强人意,成绩稍微有点滑落。在2000年悉尼奥运会中,我国游泳队在战绩上没有很好的表现,创下历史最低成绩,没有获得奖牌。在此后的2004年雅典奥运会以及2007年的墨尔本世锦赛中,中国游泳队都在艰难和不断的探索中竭力争取成绩。并且,国家体育总局在仔细研究游泳项目的各项优势、劣势后,重新对我国的竞技游泳进行了规划,并出台了相应的政策,使得我国游泳逐渐走向正规,为以后获得重大突破打下了基础,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我国游泳队荣获了1金3银2铜,并且张琳的男子400 m自由泳银牌,彻底实现了我国在男子游泳奥运会中400 m自由泳零金牌的突破。2011年的世锦赛中,我国游泳队更是获得了5金2银7铜的佳绩。其中,孙杨更是打破了“鲨鱼皮时代”都没有打破的1 500 m男子自由泳世界纪录。2012年的伦敦奥运会期间,我国游泳队获得了有史以来最好的成绩,并且孙杨再次勇夺冠军,打破了由自己创造的历史纪录。

回顾我国竞技游泳三十多年的发展历史,可以发现,既有低迷失败的时候,也有辉煌喜悦的时候。在女子竞技游泳方面,优势项目从最初的自由泳、蝶泳到蛙泳转变。在男子竞技游泳方面,优势项目主要集中于中长距离自由泳,可以看出我国游泳获奖的项目在不断地转移。所以深入探析和研究影响我国优势项目转移的因素,并提出较有建设的建议,可以促进我国游泳优势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一、影响我国竞技游泳运动项目优势转移的因素阐述

(一)领导层的决策导向因素

领导层的决策导向对于竞技游泳运动优势项目转移的影响深远。从2000年悉尼奥运会的惨败、2004年雅典奥运会的1金战绩到2007年墨尔本世锦赛的再次全面失利。我国体育总局曾多次听取游泳运动项目的汇报,并且不断地出谋划策,使得我国竞技游泳项目开始走向新的发展之路。从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和2012年伦敦奥运会,以及期间我国游泳队的优秀战况可以看出,领导层的正确决策为我国竞技游泳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希望。一方面,领导层提出需要改变竞技理念、创新培训的思维,建立“大国家队”管理方式。以体制建设为核心,充分利用我国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发挥资源的有效配置,充分调动运动员和教练员的积极性,实现游泳队的团队协作和有效配合。另一方面,领导层提出“走出去、请进来”的战略。这使得我国很多的运动员可以进行海外的训练并接触国外优秀的教学方案和技能,一大批优秀的运动员经过海外训练后,开始发挥巨大作用,这其中有孙杨和张琳等,他们两位都是经历过澳大利亚教练丹尼斯的严格培训,并且张琳在回国后,获得了我国男子自由泳的首枚世界金牌,而孙杨也打破了在鲨鱼皮时代都没有被打破的世界纪录。所以领导层的决策导向作用对于我国竞技游泳项目优势转移至关重要。

(二)训练理念和方式因素

在“走出去、请进来”战略有了明显起效后,这种策略得到了更长远的发展。我国不断地派遣优秀的运动员赴美国、英国、澳大利亚进行专项培训、组织优秀的教练员对运动员的训练情况进行实地观摩和调研、对于优秀的国外教练采取聘请或者短期的技术指导等,这些都极大地促进了我国游泳项目训练理念的更新、提高了训练的整体效率。在训练理念方面,由于教练员的不断向外学习和自我经验沉淀,对于国外比较流行的一些训练理念,例如积极恢复论、仿生学训练等理念,进行了积极的消化和创新。运动员也开拓了专业技能,能够对自己的项目有新的认识。在训练方法方面,通过对外交流和学习,运动员对于“有效强度”的认识更加的深刻,使得在训练强度和深度等方面能够更加精准地把握,并结合有氧运动,达到了提高成绩的明显效果,例如刘子歌在2008年获得的北京奥运会蝶泳冠军、张琳在2009年罗马世锦赛中的突出表现以及孙杨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的精彩表现都是系统的、高强度有氧呼吸和有效强度训练恰当配合的结果。并且,近些年来,关于“加强躯干肌群的训练对运动员身体有着重大意义”等话题受到了体育界学者的广泛研究和探讨,“核心力量训练”等也在日常训练中被引进。这些训练理念和训练方式在实际训练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大,为运动员的高效、合理的技能成长提供了可能。

(三)人才储备因素

现代游泳竞技的不仅仅是一个国家的经济综合能力、科技发展水平等,同样也是对运动人才培养和储备的竞技。人才储备和培养代表了一个国家能否在游泳竞技项目中实现优势的维持和创造出更多具有优势的项目,是实现一个国家游泳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我国在游泳运动员的培养方面存在短板。其中,在人才输送方面,我国体育人才从二线向一线输送的比例只有1.96%,从三线向二线输送人才的比例为6.12%。并且根据相关的资料的调研结果来看,日本国内注册的游泳运动员人数为10万人,而中国仅为3万人,远远低于日本。在人才培养方面,也存在着很大的漏洞和不足。以我国女子蛙泳竞技项目为例,在2001—2004年,我国的蛙泳项目有比较辉煌的表现,但是随着主力战将罗雪娟的离开,我国蛙泳的比赛情况不容乐观,这从侧面也反映出了我国蛙泳项目存在明显的人才储备匮乏现象。所以,要实现我国竞技游泳项目的优势创新和转移,急需要增强对人才的培养和储备。

(四)科学研究因素

科学技术的创新,带来了新的体育培训方法和理念。作为当今竞技体育的最主要特征,“高科技”已经成为每个国家体育事业的关键词汇。体育世界竞技的不仅仅是人才的培养和储备,更是科学技术的竞技。一方面,科学技术可以为游泳竞技项目提供非常强大的物质基础。这可以从美国体坛的优势项目可以看出来,美国作为科研强国,始终为运动员配备精良的设备以及各种人体维护装备,所以先进的仪器设备、创新的科技理念等都为美国在世界体坛的精彩表现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科学研究是实际和理论的高效结合。理论可以指导实践活动,而实践可以创造出更多的科学理论,把研究成果转化为训练题材,会使得运动员受益颇多,并且教练员的教学质量也会有质的提高。总之,科学研究是辅助竞技游泳训练的重要措施。例如日本的北岛康介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日本的科学研究员通过高速摄像头和热感应器等高科技设备,对北岛康介的游泳动作进行了分析和优化,并设计了最合理的动作,让其在比赛中,始终有最佳的表现,这样的科学研究使得北岛康介夺得了2004年雅典奥运会的男子100 m和200 m蛙泳冠军。从我国实际的科学研究结果来看,我国相关科员人员对于设备的研究和技术的摸索已经逐渐的深入,不断为我国运动员提供具有高科技含量、舒适度较高的设备,并且通过不断的努力,我国运动员的实际训练效率和比赛成果都有了提高。

二、我国竞技游泳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一)完善决策机制

我国竞技游泳项目近几年获得的优良战绩,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正确的战略决策。从构建“大国家队”的管理机制到为了突破技术水平的创新所实行的“走出去、请进来”战略,这些正确的措施,一方面更新了现有的训练理念和思路,提高了运动的实际技能和水平。另一方面转变了教练员的教学方式,开拓了运动员的竞技视野,运动员可以发现自身与高水平运动员的实际差距,及早发现问题,并抓紧赶超。好的思路决定新的发展出路。由于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相对落后,很多游泳项目按部就班、定向思维比较严重,只有打破常规、改革弊端,我国的竞技游泳才会有新的突破。所以在2008年以后,我国的游泳项目非常注重战略,强化了“走出去、请进来”的思路,积极对国外优秀的训练方式进行实地调研、聘请国外优秀的教练进行技术指导和日常教学、以及直接派遣运动员走出国门进行海外培养等,这些都极大地促进了优秀运动员的成长和经验积累。总之,决策层关于“大国家队”以及“走出去、请进来”的构想和努力,丰富了运动员的训练内容和技能,深入挖掘了运动员的潜质,使运动员在赛场上得到了良好的成绩,所以必须更加完善决策机制,为我国的竞技游泳事业的发展提供保障。

(二)突出项目发展策略

相关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在男子400 m、800 m、1 500 m自由泳、4×200 m自由泳接力赛、200 m蝶泳中,有比较优势,获得奖牌的希望较大,而我国在女子的50 m仰泳、200 m蝶泳、400 m混合泳、4×100 m混合泳和4×200 m自由泳等中有较强的实力,是我国女子的有利获奖项目。所以在今后的培训和规划中,一定要将这些项目作为重点,并且利用这些优势项目带动劣势项目,从而形成较大的辐射范围,来拉动我国整体的游泳发展水平。一直以来,我国男女运动员在竞技游泳的表现泾渭分明,女队明显强于男队的现象比较严重,我国女队在竞技场中的表现令人耳目一新,是我国夺得奖牌的主力军,她们不仅在优势项目上有良好的表现,而且在潜在优势项目中也有极佳的战绩,在未来的世界游泳竞技大赛中,女队的责任重大。所以,我们应该发挥我国制度的优越性,强化“男陪女练”的训练方式,这不仅可以使制定的夺金项目得到落实,也可以通过提升女队的竞技水平,来刺激男队更加勇敢的拼搏,使得男队在未来的竞技比赛中,提高游泳竞技水平。

(三)形成多样化的人才培养和储备

长久以来,我国在运动员训练模式方面的研究较浅,一般是采用三级训练模式,即运动员的培养主要是通过下级训练向上级训练输送的形式。但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这种模式开始出现很多的弊端,在一定的程度上阻碍了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为了解决这些困境,需要从实际出发,结合市场经济的特点制定多样化的人才培养和储备模式。

模式一:“孙杨模式”,即坚持海外培训模式。孙杨的个人成功,是我国竞技游泳培养模式创新的典型,不仅代表了我国举国体制的优越性,也代表了国家和培养团队的辛苦培训的结果,更是对海外培养人才模式的肯定。

模式二:“体教结合模式”,即通过小学、初中、高中、大学以及各种体育俱乐部的教学培养,使得运动员可以在体育教学的良好环境中,得到个人提升。这种模式很好地结合了体育和教学的优势,从教育工作者角度,其非常重视获奖成绩。从竞技者角度,其非常重视自己的技能提升和前途规划,这些都为竞技游泳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学的训练管理素材。

模式三:“复合型模式”,即运动员的培养方式可以多样化,既可以是从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的慢慢提升形式,也可以是俱乐部培养形式,也可以是国内外联合培养模型,这些培养模式的展开是以运动员的实际情况为依据,重点突出运动员的个性化培养。

(四)加强科学研究,重点突破和创新

科技创新是一个国家竞技游泳项目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我国的游泳事业只有加大科学研究力度,才能在世界体坛中有重大发展。首先,需要提高游泳关键技术的研究水平。竞技游泳比赛项目竞争比较激烈,都是以百分之一秒来定胜负,所以一个关键动作的发挥有时就可以赢得最终的胜利。体育科研技术人员可以利用高端设备,例如摄像机、等动训练机、能量探测仪等,对于运动员训练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甄别和修正,并及时完善运动员的训练内容和方式,以此来提高运动员的成绩。其次,提高游泳科研服务的质量。运动员的科研服务内容较为复杂和细致,一般包括:运动员的机能诊断、信息保障、心理调控与训练、科教培训、医务监督与伤病防治等,科研服务是运动员训练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可以协助教练员制定合理的训练计划和实时了解运动员的生理状况,也可以为运动员提供预防以及高效治疗措施。最后,科学研究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以此来维持项目的可持续发展,我国的科研经费主要来自于政府拨款,所以资金匮乏现象较为严重,这需要我们借助于市场经济的力量,合理融通资金渠道,从而加大资金来源。

三、总结

我国竞技游泳项目优势转移在男队和女队之间比较鲜明,以男子游泳项目为例,我国男子在800 m和1 500 m自由泳项目上具有优势,但是在400 m项目上处于相对劣势状态;而在我国女子游泳项目中,各个项目都具有较均衡的优势,但是优势劣势起伏较大。所以,一定要分析出影响我国竞技游泳项目优势转移的变化因素。而通过相关资料的调研和实际情况的分析,我们发现影响优势转移的因素有:决策层的影响、训练理念、人才的培养和储备以及科学研究等。为了进一步完善我国竞技游泳项目的健康、快速发展,我们必须制定和完善合理的决策机制、大力发展优势项目并带动劣势项目发展、形成多样化的人才培养和储备策略以及加大科研扶持力度等。

[1]刘毓钟,韩昌松.我国女子竞技体育优势项目群及其实力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1(6).

[2]庞锦华.对游泳训练体制及后备人才培养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运动,2014(13).

[3]邝浩,张蔚.浅谈优秀现代五项运动员两次相邻比赛之间游泳项目周期训练[J].湖北体育科技,2014(8).

[4]陈林会.我国奥运基础大项发展难以实现突破的根源探析[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4(3).

[5]陈小平,刘爱杰.我国竞技体育奥运基础大项训练实践的若干理论思考[J].体育科学,2009(2).

[6]杨改生,周珂,史友宽,等.现代竞技体育项目优势转移现象研究[J].体育科学,2009(9).

猜你喜欢

游泳队竞技游泳
近5届奥运会中国游泳队奖牌分布及成绩特征分析
TSA在重竞技运动员体能测试中的应用
这两题很难吗
不可思议的游泳队
竞技精神
游泳队之歌
听说你要去游泳 “妆”一下吧!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
游泳时小腿抽筋了
花与竞技少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