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中国经济合作的机遇研究

2015-04-09夏春莉

生产力研究 2015年10期
关键词:周边国家一带一带一路

夏春莉

(西安理工大学,陕西 西安 710082)

“一带一路”作为我国新一届政府和国家最高领导人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9月造访中亚四国期间提出的与中亚四国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在2013年10月政府和国家最高领导人习近平总书记在访问东盟各国期间提出了共同构建“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由此,“一带一路”战略在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与热议,并成为了全球的热点话题。鉴于“一带一路”战略构想在我国未来经济发展和世界经济合作中的重要意义,我国在2013年12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全面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中再次肯定了“一带一路”区域国际经济战略构想对于我国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和国际交流之间的重要意义,进一步明确提出尽快加快构建我国同周边国家的区域经济基础设施建设和沟通互连建设,全面促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与构建,形成全新的国家经济战略背景和区域国际合作机制,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一带一路”的决定,充分体现了“一带一路”战略背景将是我国新一届政府的施政重点和未来几年间国家重要的发展方向。可以肯定的是在未来十年期间,“一带一路”战略国策将是我国政府的施政重点,将对中国的经济和世界地位以及周边关系产生重要影响。[1]

一、“一带一路”战略背景对当下中国经济合作的意义

(一)国际区域经济合作中的新方式

在世界经济贸易交流越来越广泛的今天,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贸易与合作的频率也越来越高,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国家之间的经济差异和利益差异存在多样性的现实。现实情况下,世界贸易环境中的各个国家由于技术标准的差异、服务差异、人员成本以及资本差异、待遇差异、法律与相关知识产权等保护上的差异导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第三世界国家之间的差异越来越大,通过内部协调来解决世界贸易各成员国之间的相关争端、争议问题已经变得越来越困难。世界贸易组织2015年来通过内部多边谈判解决相关争议问题已经多次陷入僵局,在多哈世界贸易组织谈判中,以美国为首的英国、巴西等国家都主动放弃了多哈多回合谈判。与多哈回合下的多回合贸易谈判不同的国际贸易组织谈判下的国际区域经济合作机制旨在通过地域关联或相互之间的贸易、经济、政治等关联建立与构建区域性的国家贸易协定成员国与相互协商、谈判机制,从而使区域经济合作成员国之间能够通过经济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为区域经济成员国在政治、外交、文化之间的沟通与交流紧密联系在一起。区域经济合作已经成为当前国际关系尤其是国际贸易中的新形式,对于增强区域经济贸易成员国之间在区域贸易上能够克服国家之间的贸易壁垒和差异,形成互惠互利的区域经济合作的新型战略国家关系。因此在世界贸易越来越广泛的今天,提高区域经济合作是当前国际经济发展和经济合作的重要方式和新手段。

(二)当前世界经济形式下“一带一路”国际区域经济合作的必要性

自2008年以来,全球经济在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下,一蹶不振。世界经济带着2008年的伤痛走过了2012年的大半时光,在过去的4年多里,尽管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各国政府提供了各种救援方案和经济刺激计划,但仍然无法阻止经济危机向世界各地蔓延的趋势。国际经济危机已从美国发展到全球,这场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经济危机已从发达国家传递到新兴市场国家,从宏观经济领域扩散到实体经济领域,给全球经济造成了巨大沉重影响。国际经济危机首先爆发在美国,并迅速蔓延到世界各地,具体表现为:日本实体经济遭受重创;英国、瑞士、德国、冰岛、荷兰、比利时等欧盟国家银行在危机中遭受巨大损失,尤其是冰岛经济业在这次全球经济危机中损失惨重,其GDP为194亿美元,而外债却超过了1 300亿美元;此外,俄罗斯、韩国等许多新兴市场经济国家也都无一幸免,均遭受了不同程度的经济损失。据相关数据显示,2008年全球经济增长速度约2.5%,远远低于过去5年中的3.5%~4%的年均增长率。全球经济失衡主要体现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一些国家出现大量贸易赤字;另一方面是一些国家的大量贸易盈余。随后,全球经济失衡的趋势蔓延到全球经济领域。目前,全球经济失衡的具体表现是美、日等主要发达国家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出现持续贸易逆差和资本逆差,而与之相反的是一些新兴工业化国家和主要产油国家由于盛产石油,经济增长依然保持较快速度。[2]这种经济失衡随着经济危机和经济衰退的演变仍将持续,经济全球化速度缓慢,在此情况下,世界经济贸易使发展中国家雪上加霜,贸易逆差和贸易壁垒、国际贸易关税协定等诸多限制条件制约了世界经济的合作,影响了经济的复苏以及我国面临的产业升级与经济转型的进程。在此情况下,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不仅符合当前我国国情的实际需要,也符合当前国际区域经济合作的大方向和大趋势。如近年来世界经济强国纷纷与周边国家缔结区域经济合作,实施FTA战略,构建区域经济合作伙伴,例如美国已经在短短几年时间内发展了19个国家达成了区域经济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面对复杂的多变关系,区域经济合作关系将世界贸易组织的多变经济的作用进一步淡化,区域经济已经成为当前国家国际战略的新型手段。因此“一带一路”战略背景的提出不仅符合我国当前面临的经济增速放缓,经济下行压力大,以及产业升级转型与社会经济体制制度改革的多重困难,同时也符合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国际关系。

(三)“一带一路”战略是我国当前应对国际压力的必经之路

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经济都处于低迷状态,首先是互联网的繁荣泡沫破裂,国际市场持续动荡,加上21世纪频繁发生的恐怖袭击以及反恐战争、伊拉克战争、国际金融危机等一系列不利于社会经济发展的事件持续影响着全球经济,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在此背景下,我国自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作为世界贸易组织中的第二大经济体,在全球经济中占据的地位越来越高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同时货物贸易跃升全球首位,并且从吸引外资投资与服贸以及对外投资上都位居前列,因此中国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中国的经济地位日益增强。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面对中国的崛起和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一直带有色眼镜看待,美日认为中国经济的增长是分享了全球化的红利,侵占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的利益,并将中国视为挑战美国霸主地位的假想敌。美国为了巩固自身经济上的霸主地位,扭转经济下滑颓势同时打压中国这一挑战其霸主地位的假想敌,美国在智能化制造业、农业、高端制造业等行业上充分利用其优势,主导与欧洲的区域合作,由美国主导的与欧盟进行的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战略伙伴协议进一步推进了美国与欧洲的区域经济,其意图通过强强联手,对中国进行围堵。同时美国以欧洲于2013年开始主导了与日本进行的经济合作协定,试图对中国造成两面夹击的形式。

而我国经济状况也不容乐观,在国际经济危机还在蔓延、仍未见底,国际市场需求继续萎缩,全球通货紧缩趋势明显,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外部经济环境更加严峻,不确定因素显著增多等诸多不利因素的影响下。经济危机的进一步恶化将会遏制欧美等主要发达国家的进口需求,这无疑将使中国的出口大幅度减少,极大打击我国出口外贸企业的发展。在我国国内消费需求依然不够旺盛的情况下,净出口的大幅下降很可能会恶化产能和供给过剩问题。为了应对出口贸易渠道的受阻,必然要求我国政府加强宏观调控力度,转变调控思路,扩大内需来解决问题。而仅仅依赖扩大内需难以解决实际经济问题,也难以扭转我国经济地位受国际打压的现状。[3]因此与时俱进地加强与周边国家的区域经济,充分利用地缘优势和地缘政治经济优势,开辟“一带一路”的战略,积极拓展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中国同中亚各国之间的区域国际合作,打破美国、欧洲、日本等国家制造的经济与贸易包围圈,继续提升我国经济的影响力是当前我国面对国际形势与压力的必然选择。

二、“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中国经济合作的机遇与挑战

(一)“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中国经济合作的机遇

我国作为坚决支持全球贸易一体化进程的坚定支持者,一直主张在平等互惠互利的原则上积极推动全球贸易和多边贸易体制建设,并且近年来,我国与相关国家和地区签订了有利于促进全球投资便利化的自由贸易协定,对区域的经济和贸易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根据海关资料统计,我国2014年的进出口贸易总额高达4万亿美元,占全球贸易总额的份额高达十分之一,并且在全球范围内,高达一百多个国家都将中国视为最大的贸易伙伴。中国积极推动对外投资,截止2014年,我国相关企业及政府机构在国外投资总额高达六千亿美元以上,位居世界第三大对外投资国家,因此中国对周边地区及国家以及全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影响力显著增强。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14年中国博鳌论坛上明确表示将进一步扩大对外投资,并致力于积极推动贸易和经济投资快捷便利化,积极支持和投身于发展中国家经济建设和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通过充分发挥我国当前的经济、制造等方面的优势,为周边区域及相关国家的经济发展和产业发展提供帮助,达到互惠互利的最终目标是我国推进“一带一路”战略的目标。从习近平总书记到访的中亚四国和东盟各国的实际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来看,这些国家的制造业和基础设施建设的水平相对比较落后,而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制造业和基础设施建设正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核心要素,同时也是我国当前的强势项目。[4]因此通过“一带一路”的战略国策,为印尼、哈萨克斯坦等南亚和中亚国家提供资金、技术、人员、物资、设备等为这些国家的制造业的发展和基础设施的完善提供帮助,同时也能够促进我国生产制造业的发展和积累更好的基础设施建设经验。中国曾作为世界工厂,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具备了较强的经济实力和制造业产业布局以及技术能力,同时在基础设施建设上也具备了较强的技术实力与物资设备资源。但我国产业发展的同时,由于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在人口红利不再占据优势的情况下,劳动密集型制造企业在产业发展上逐渐走向桎梏,同时受到我国土地和劳动力素养以及产能过剩等问题的影响,我国的产业发展难以做到尽快转型,难以克服制造业和轻工业、重工业等产业上的制约因素。因此,在当前的形势下,我国积极推进产业升级改造和社会转型的重要时期,将我国的优势产业技术和过剩的产能向周边国家转移,共同推进钢铁、纺织、轻工业、基础设施建设等产业体系的建设,促进周边国家加快推进国家制造业和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发展水平的同时,提高周边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同时加快我国产业产能和技术输出,使我国与周边国家在加快行业合作和贸易的过程中互惠互利,最终形成双赢的局面。此外,通过扩大我国在周边国家的投资与产业输出和对周边国家进行产业连接和贸易合作,能够提高我国在周边国家双边关系中的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能够扩大双边投资贸易,提高我国的经济、政治影响力,对于我国在世界地位和周边地位以及国家稳定与良好的国际关系有重要作用。再次,通过加强与周边国家的经济合作水平,能够有效弥补我国周边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不足之处,我国周边的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普遍在制造业和基础设施建设上存在技术经验不足、资金短缺的现象,我国的产业在某些方面有较大的优势,例如我国的高铁技术和铁路路网建设经验可以弥补周边国家在大型铁路网络建设经验的不足,以及周边国家在资金、技术、人才上的缺口。最后,我国积极推进的“一带一路”战略积极鼓励周边国家参与我国的改革开放进程和市场化进程,通过扩大对华贸易能够使周边国家共享我国高速发展的红利,共同分享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带来的机遇。因此依托“一带一路”的战略背景,我国通过加强与周边国家的战略经济合作,提高区域经济的相互融合,促进双边互赢,构建互惠互利的区域贸易市场,助力我国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与社会转型,形成区域内以我国为主导的国际化的区域经济合作的良好局面,带动中亚、南亚板块的共同升级,助力全球经济的稳定高速发展。

(二)“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中国经济合作的挑战

改革开放三十余年来,我国的经济在以国外资本为主导的世界工厂加工贸易的模式下,通过人口红利和资源的消耗换来了经济的高速增长。但跨国公司等国外资本在中国的投资主要通过资本运作和利用我国的廉价劳动力以及物资资源,产业的落后和淘汰产能的应用在中国应用得比较普遍,因此外资在我国的投资和生产对于我国能源的消耗以及环境的污染十分严重,产能和能源消耗的比例不协调。而外资的投资以及跨国公司的技术研发和产业前沿科技的开发与应用往往对我国行业进行封锁和限制。一些外资企业虽然在中国也建立了一些研发中心或产品研究开发部门,但这些研发部门往往只是配合企业国外总部进行一些配套产品的研究开发,核心技术和产品研究并没有真正透露给我国相关行业,因此对于我国产业的发展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我国在对外贸易的产品结构上呈现出产品的附加值不高,产品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品和资源密集型产品,产品的技术含量不高、附加值不高等特点。同时受制于我国的地理位置和改革开放的先后顺序,我国与外资的合作呈现出区域不平衡和地域不平衡的特点,我国东部和南方沿海地区的改革开放程度较高,与外资的合作较密切,资源也相对更丰富,因此外资投资的比例较高,而西部地区受地理限制等原因,外资投资比例较低,经济发展程度也相对较低,外资投资总量和比例都比全国的平均数低。这种区域的不平衡性不利于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和产业的系统化和平衡,对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以及劳动就业、国民收入的可持续增长有不利影响。“一带一路”战略国策的意义在于改变传统依赖外资的产业结构,改变我国产业的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不高以及劳动密集型产业结构的调整,通过构建以我国的资金、技术以及人才为主体的区域经济发展既可将我国几十年来改革开放的红利分享给周边国家,还可以将我国的人才和技术对周边国家进行输出,提高周边国家的经济发展速度,同时将我国的优势产业对中亚和东南亚国家进行输出,有利于提高我国产业的技术程度和核心技术的研究与发展,同时对于平衡我国经济发展不均衡也有重要意义。通过提升对外投资水平,对外输出人才和技术以及相应资源,有利于调配我国的东西部资源与人才,对于我国经济发展的区域平衡和地域平衡有重要意义。[5]

在“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我国的经济合作面临着极大的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增速放缓,经济增长质量下滑,同时面对我国人民币升值以及人口红利逐渐削弱,同时我国的人力资源成本随着经济的发展逐渐上升,我国对外出口贸易的低成本人力资源和劳动密集型产品已经不占任何优势,因此我国对外贸易出口产品的竞争力在不断削弱,因此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和提高对外经济贸易的竞争力是当前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必经之路。这些当前的困难是我国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必须面对和正视的困难,同时也通过“一带一路”加快我国产业转移,充分利用我国沿海和沿边地区的经济、资本、人才、技术以及资源,扩大对外开放规模,提高区域经济之间的合作,通过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签订区域性贸易投资协定,有效规避我国与其它国家的贸易摩擦,提高我国区域经济合作的安全稳定,为双边经济和关系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结论

总之,在“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我国的经济合作面临着极大的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一带一路”战略决策的实施对于我国经济发展和在世界范围内的政治经济影响力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加强与沿线国家的区域经济合作、促进双方的互惠互赢是当前我国在“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的指导方针。

[1]张辛雨.“一带一路”战略下中国新疆与哈萨克斯坦跨边界次区域经济合作[J].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5(2):146-149.

[2]李林,唐世斌,林倩.“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与吉尔吉斯斯坦战略合作探讨[J].商业时代,2014(7):76-76.

[3]申现杰,肖金成.国际区域经济合作新形势与我国“一带一路”合作战略[J].宏观经济研究,2014(5):32-35.

[4]肖维歌.在“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中国与海合会国家贸易发展与展望[J].对外经济与实物,2015(2):42-45.

[5]张芸,杨光,杨阳.“一带一路”战略:加强中国与中亚农业合作的契机[J].国际经济合作,2015(1):132-135.

猜你喜欢

周边国家一带一带一路
“一带一路”我的梦
ДОВОЛЬНО ЗАПРЯГАТЬ,ПОРА ЕХАТЬ!
数说“一带一路”这5年
实施“一带一路”战略个人看法
我国高校收藏中国周边国家文献
“走出去”能否搭上“一带一路”这趟车?
中国“一带一路”战略将惠及周边国家
从地缘政治角度看中国周边国家媒体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