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地方高校课程体系增强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地方高校创新课程体系重构研究》书评

2015-04-09于喜廷

胜利油田党校学报 2015年2期
关键词:课程目标课程体系机制

于喜廷

创新地方高校课程体系增强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地方高校创新课程体系重构研究》书评

于喜廷

由临沂大学李波教授所著的《地方高校创新课程体系重构研究》一书是国内高等教育研究领域对地方高校创新课程体系进行深入探究的重要专著,具有以下三个重要特点:

其一,作者以比较研究的国际视野,探究了国外多所地方大学课程体系创新的经验。如,从密西根州立大学风景园林专业的课程体系的“以市场为导向建设和经营课程”形成鲜明的课程特色,到“注重课程创新,实施政府、大学、社会三位一体的课程创新战略”以及社会资源的引入,揭示了高校创新课程体系过程中创新目标的确定,学校、政府、社会三者的关系,社会资源的合理引入与使用等方面的经验。又如,从英国城市大学以“加强课程与工作的联系、注重操作能力的培养”为核心特征课程体系改革,揭示了创新课程体系一是要注重课程的实用性和实践性,要适应社会的人才需求,加强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二是要在高等教育与社会相结合方面有实质性的突破,提高大学的社会服务功能和科研功能。再如,从美国南方理工州立大学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作为大学课程设置的依据,从当地产业发展的需求出发设置学科及专业,并依据学生能力模型开设公共基础课,揭示了创新课程体系要注重跨学科专业设置,加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其二,作者从“创新课程目标体系”“创新课程运行体系”“创新课程评价体系”三个维度对地方高校创新课程体系进行了探究。目标体系方面,在理念上应“国际化、开放性、共享性、通用性、地方化”,地方高校课程目标设计要遵循“整体性、多样性、时代性、开放性、特色性、动态性”的原则。地方高校课程目标设计的两个基本依据:一是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办学定位;二是培养适应区域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骨干人才。对于地方高校创新课程目标体系的构建,作者提出了如下建议:一是按照大众化教育的要求重新定位地方大学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二是充分利用大学的课程设置权力,为学生提供优质课程资源;三是从生产者和消费者的角度出发设计课程;四是牢固树立课程的中心地位;五是从课程体系设计和课程要素两个层面保证课程实施。

运行体系方面,作者提出了地方高校课程设计的主要措施:一是明确地方高校的服务定位;二是遵循课程设计的基本原则;三是广泛调研,系统分析学生的就业出口;四是正确处理应用型人才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关系。课程研发,要牢固树立课程创新理念,建立完善的课程研发机制,遵循课程研发的科学流程;课程的组织实施,要加强课程资源建设,优化校内外人力资源,建设一支高水平师资队伍,优化校内外物质资源,实现课程资源强配置;要建立课程设置准入机制,通过严格把关,建立课程质量认证机制。

评价体系方面,作者提出了构建地方高校课程评价机制的策略:一是建立明确的课程评价理念,树立课程评价的过程意识、整体意识与服务意识;二是制定科学的课程评价标准,反映不同地方高校的特殊性与特色;三是开发实用的课程评价模式,吸收多种课程评价模式的优点,并突出地方高校的地方性特点;四是形成合理的课程评价机制,构建学校内部的形成性评价机制,建立专业的课程评价中介机构,构建外部监督控制机制,形成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机制。

其三,作者通过对六所地方高校课程体系创新实践的实证研究,使该专著的研究回到为地方高校创新课程体系重构服务的原点。如,临沂大学基于地方本科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办学定位,坚持地方化与国际化同步推进,通过地方化使课程内容与教育手段不脱离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通过国际化追踪世界区域经济科技发展的先进知识,不断更新课程内容,使培养的人才能够胜任引领与服务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通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由五类核心课程为骨干的新课程体系,并以课程对学生就业的贡献率确定课程设置;通过优化配置课程资源,按要素建设单门课程;通过建立课程研发机制,提高课程创新能力;通过改革评价机制,实行课程动态管理。

(作者系胜利油田高培党校教授)

(责任编辑 郭 伟)

10.13600/j.cnki.jpsslof.issn.1009-4326.2015.02.033

猜你喜欢

课程目标课程体系机制
基于混合式教学模式下课程目标达成度分析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自制力是一种很好的筛选机制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历史课程目标及其分类的探索
破除旧机制要分步推进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
浅谈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课程目标的达成程度
注重机制的相互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