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关于群众观念和理论的探索历程及启示
2015-04-09金芯茹
金芯茹
(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江苏南京210023)
国外关于群众观念和理论的探索历程及启示
金芯茹
(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江苏南京210023)
国外学者对于群众观念和理论的研究源远流长,从古希腊至今的多个重要时期内,群众观念和理论在西方理论界经历了一系列的历史变迁,市民社会理论也随之发展,并不断与时代相结合。国外的群众理论提升了我国对民生的价值内涵的关注,国外市民社会理论对我国社会管理给予诸多的启发。在强化公民的公民意识、拓展公民参与途径的同时,也要注重社会组织的培育。监督约束机制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群众理论转化为实际力量需要制度的保障。
西方学者;群众观念;群众理论;群众心理学;发展历程;理论探索
西方学者对于群众问题的研究有着悠久的历史,从古希腊开始,或许在更早的荷马时代,群众观念就与我们息息相关。西方群众理论家们通过对“群众”观念的阐释和对社会现象的描绘来体现群众理论与思想的发展。本文按照时间线索,追溯从柏拉图、李维、塔西陀、马基雅弗利、吉本、卡莱尔、泰纳、勒邦、弗洛伊德、卡内蒂等西方群众理论家对欧洲社会中的群众现象的思考,并简要描述“市民社会”理论大致的发展过程,展示几个重要时期内群众概念和理论的嬗变。
一、古希腊时代至18世纪关于群众观念的历史沿革
每一个历史时期都有独特的方式来看待群众问题。古代的哲学家和史学家们对群众问题都很感兴趣。在柏拉图所著的《理想国》中,民主被描绘成暴民统治,民主堕落成了暴政。在他看来,群众的本质是负面的,与事物应然的秩序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在文艺复兴以后,李维把人民描述成是蛊惑人心者鼓动起来的乌合之众。而这个观念从马基雅弗利、17世纪英国的共和主义、孟德斯鸠一直到18世纪末欧洲的革命时期都一直贯穿其中。为探寻反群众偏见的根源、实现建构群众理论,马基雅弗利追根溯源,终于在李维所著的罗马史中找到了答案。李维所著的罗马史是政治手腕高明的贵族们的历史,他们为了防止人民堕落成暴民的倾向,学会了种种手腕。塔西陀写历史是在李维100年之后,在他的叙述里,罗马人民已经被边缘化、被腐蚀了。马基雅弗利的功劳在于把罗马平民从暴民这一污名中解救出来,使共和主义的自由理念成为武装“良民”行动的理念。
二、法国革命后群众观念的转变和群众心理学的诞生
19世纪中叶,1848年或者1871年是群众观念史上的转折点。法国革命使群众作为永恒的政治力量闪亮登场。从那时起,群众已经成为政治学理论的核心主题。新的民主政治主张露面,它们直接对“人民”说话,为民请命。革命以后,像学者吉本那样把群众看作是偶尔滋扰、使人讨厌的现象,站在高高在上的姿态鄙视群众是靠不住了。卡莱尔将群众当作是世界史的载体,相对而言,米什莱的群众观则更为具象。他认为的群众是全民,他强调真正的、活生生的人能创造自己的历史。而泰纳则是要摧毁米什莱这样的群众观,勾勒了一种真正的群众理论:政治学的精神病理学。他所著的《当代法国的源头》对革命进行实证主义的抨击。他对革命暴民的仔细描述是对大多数近代政治理论批评的开端。
1895年,勒邦发表《群众心理学》,尝试将1870年以来的有关群众的研究整理成理论。他将泰纳对于法国革命里群众的论述与更系统的群众心态的研究成果糅合在一起。此前已经有研究群众的理论家,特别是西庇阿·西盖勒和加布里埃尔·塔尔德,在这个课题上已多有开拓。这两位学者是从犯罪学的方向研究群众理论的。其中,西盖勒认为群体心理的运行有其独特的规律,塔尔德则提出个人在群众里的责任可以减少到忽略不计的程度。勒邦在糅合其他学者观点的基础上,加上自己的心得,提出了“群众心理同一律”这一理论。“群众有‘群体心理’,其心理机能与个体的心理机能不同,因为‘群体心理’是无意识的。”[1]16因此,可以推断凡是能看见“群众心理”运行的群体都可以被认为是群众,而且由于任何群众都可能是潜在的暴民,所以任何群体都可能变成暴民。关于群众心理的运行方式,勒邦也提出了与泰纳相反的观点,他认为人们既不是非理性的,也不是愚蠢的,个人能成为群众的一部分,群体的无意识集体心理服从他所谓的“群体心理同一律”。经过勒邦的加工,群众心理成了群体心理,且可以被认为是整个社会的心理。在很长的历史时期里,群众被视为偶发的社会现象,在社会理论关注的对象里处在边缘的位置。勒邦认为,群众可以被视为社会的模型,甚至就是社会本身。在群众心理的历史演化过程中,有两种看待群众、暴民和骚乱的方式:一种是遏制群众、压制冲动、维持群众在骚乱中发泄;另一种则认为群众是革命干劲的源泉,其原始性是善而不是恶。
三、迎来“群众时代”后群众问题的理论研究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政治学家们认为,群众时代已经来临了,表现为在大战前,大众和群众是同一现象的两个方面,引起了社会理论和统治者的注意。但是,在大战之后,大众时代的到来意味着这个时代的政治形式将变成群众政治。学者们强调,在这个时代,民主的发展使得社会接受群众,群众也成为了既定政治的一部分,所以,群众不再可怕,可怕的是暴民。同时,应对群众的方法诞生了,即寡头统治铁律和资产阶级化的理论。
此时,群众理论家对群众已有充分的理解,领袖问题成为群众理论特别关注的问题。弗洛伊德的《群体心理学和自我的分析》描绘了领袖。弗洛伊德最大的成就就在于他成功地把无意识的思想压缩到理论上可以管理的范围内,进而为解开困扰群众理论的问题提供了思路。在《我的奋斗》里,希特勒表达了分离群众理论的两种倾向:一种是作为大众社会理论的倾向;另一种是用作小群体理论的倾向。他娴熟地借用了勒邦理论中的“群众心理同一律”,并且用于提高大众心理理论的水平。希特勒认为可以将群众社会与群众分离开来,使群众自身成为解决群众社会问题的办法。纳粹主义的领袖崇拜回答了领袖是什么的问题。它显示这个问题其实根本不是问题,群众领袖也是普通人,只不过是普通人的强化版形式,通过强化后他成为更名副其实的群众领袖。但是希特勒对于群众观点的实践走向纳粹主义这种反人道主义的道路,给世界人民造成深远而沉重的伤害。
德国著名哲学家雅斯贝尔斯立足“技术时代”对“群众”这一概念进行界定。在雅斯贝尔斯看来,“群众”是“技术时代”中现代西方人的代名词。更确切地说,它指的是在现代西方的社会机器中形成的一种人群聚合体,群体成员彼此接合并在社会中持续发挥他们的有效力量。这是“技术时代”的产物,也意味着精神危机在西方社会的蔓延。
四、20世纪中叶以后西方群众问题的理论研究
西方学者们一直尝试着建构群众行为,到1960 年,诞生了关于群众理论研究的第一部杰作,就是卡内蒂的《群众与权力》。卡内蒂回顾了群众理论传统的全过程,论述了这一传统在20世纪政治实践中逐渐展开的过程。卡内蒂所述的群众是权力所及的范围和权力的弊端,而这一弊端使得群众领袖把他们身外的一切都视之为敌对的力量,包括朋友和敌人。“他认为群众是人免于听从摆布的最后避难所。他坚持反对群众理论对自柏拉图以来的群众以及领袖的一切论述。卡内蒂将鼓动者排除在群众之外,否认他们实际上在号令群众。”[1]40在这一著作中,卡内蒂对群众的特性也作了相关描述,对于群众与权力之间的关系进行探索,群众越是不发展,就越有可能出现宗教狂热,也越有可能出现凌驾于群众之上的权力。
20世纪90年代,汤森和沃马克对中国政治中的群众路线理论和群众组织及利益表达进行探讨。他们认为群众组织是中国政治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肯定了这些组织在动员一般民众辅助和支持党和国家机关工作中的积极作用以及在实践“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方面的关键作用。群众组织为群众意见的完全表达提供了空间。同时,他对中国社会群众利益表达也作了研究和归类。一类是非组织的表达,指的是一些个人或少数人的利益表达;一类是有组织的表达,由提出要求的团体来实现,成员来自许多单位或地方,例如民主党派、妇联、工会等群众性组织。此外,还有官僚表达,指的是精英利益表达,比如干部,他们的责任是在社会中引起他们对公众利益注意力的那些方面恰当地发挥功能。
五、关于现代公民社会的理论研究
群众问题的研究也包含了对市民社会(也有人称之为“公民社会”或“民间社会”)的相关理论研究,而这一概念的出现也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国外关于公民社会的理论研究可以追溯到17、18世纪。从亚里士多德、洛克、弗格森到康德、黑格尔、马克思,再到20世纪的帕森斯、葛兰西、哈贝马斯、柯亨和阿拉托等人,这些学者对公民社会问题进行了不同角度、不同程度的研究。其中,从亚里士多德到洛克,提出了作为“国家共同体”的“市民社会”。卢梭、弗格森等人对“市民社会”和“文明人”的概念进行了阐释。加尔夫翻译《国富论》时将“社会”全部都翻译成了“市民社会”,这样的话,斯密所说的“商业社会”也在他的翻译中被赋予“市民社会”的含义了。黑格尔在读过加尔夫翻译过的《国富论》后也认识到商业社会的重要性,也将其命名为“市民社会”,完全脱离了传统政治学的、崭新的“市民社会”概念由此诞生。在后来马克思的经济学笔记中,他则将“市民社会”进行重新定义。他抓住一个崭新的经济学概念——“资本”,资本成为“市民社会”的拟人化主体。尔后又诞生市民社会派马克思主义,期间“市民社会主义”也遇到不少挫折,最终以消亡为结局。一直到20世纪七八十年代,科拉科夫斯基将“市民社会”重新定义为:“与国家权力相对的,应受到保护的自由的私生活领域。”[1]190亚当·米奇尼克将市民社会与市民团体相叠合。哈贝马斯设想“市民团体=结社”也成为了公众参与政治的平台。现代的市民社会在每个国家都有不同的内涵与表现形式。日本学者植村邦彦整理了经典作家们的公民社会理论,编写《何为“市民社会”》一书,他认为“市民指的是与国家决策过程无关,但作为社会的一员,感觉到自己为社会所需要,于是主动投身其中的一群人。”[2]1笔者也比较认同这一观点,正是市民与社会之间所存在的这种互动的关系,从而赋予市民实质性的社会意义。
六、国外关于群众观念以及群众理论的研究对我国的启示
我国与西方国家在国家体制、历史文化等方面有着较大的差异,即使如此,国外学者对于群众观念以及群众理论的研究对正处于转型期内的中国社会仍有着较大的借鉴价值与现实意义。首先,国外的群众理论提升了我国对民生的价值内涵的关注。因此,要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疏通利益关系,同时要注重组织的社会作用,重视个人权利,完善民主政治。其次,国外市民社会理论对我国社会管理给予诸多的启发。在强化公民的公民意识、拓展公民参与途径的同时,也要注重社会组织的培育。社会组织是介于政府和公众之间的桥梁,是联结政府和人民的纽带,是转变政府职能的有效载体。同时,它也是人民群众寻求社会帮助最直接有效的形式。第三,凸显了监督约束机制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群众理论转化为实际力量需要制度的保障。正如马克思所说的,立法权代表着人民,代表了类意志。所以立法权应该由人民来集体享有,他们是国家的主人。只有这样才能“使国家制度的实际承担者——人民成为国家制度的原则。”[3]72第四,为培育我国良好的公民文化增添新元素,营造了公正、清明的政治氛围,为定位政党、政府、群众等社会责任主体带去新的思维模式。从培育社会大环境的角度去提高群众路线的实际效能,激发公众政治参与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明确人民群众的社会责任。
[1]约翰·麦克莱兰.群众与暴民:从柏拉图到卡内蒂[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4.
[2]植村邦彦.何谓“市民社会”:基本概念的变迁史[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4.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Exploration and Enlightenment on the Concept and Theories about the Masses by Foreign Scholars
JIN Xinru
(Public Administration School,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Nanjing 210023,China)
Foreign scholars have been researching the concept and theory of the masses for a long period of time.During those import times from ancient Greece to present,the concept and theory of the masses in the Western theorist circle has experienced a series of historical changes,while the theory of civil society has developed subsequently and combines with the time constantly.The masses theory abroad raises concerns about the value of the people's livelihood in our country,and the foreign civil society theory gives us a lot of inspiration on social management.While strengthening civic awareness of the public and developing citizen participation approaches,we must focus on cultivating social organizations at the same time.Supervision and restraint mechanism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social development process.Converting the masses theory to the actual power needs institutional guarantee.
western scholars;the concept of the masses;the theory of the masses;mass psychology;developing history;theoretical exploration
D252
A
1009-4326(2015)02-0060-03
(责任编辑 王爱玲)
10.13600/j.cnki.jpsslof.issn.1009-4326.2015.02.013
2015-01-22
2013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常态化研究(13BKS075)”的阶段性成果
金芯茹(1989-),女,浙江台州人,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13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