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邓小平对提高党员质量的探索
——以中共八大《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为文本依据

2015-04-09罗绍康周胜强

胜利油田党校学报 2015年4期
关键词:党员监督质量

罗绍康,周胜强

(1.广西大学政治学院,广西南宁530004;

2.陕西师范大学政治经济学院,陕西西安710062)

邓小平对提高党员质量的探索
——以中共八大《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为文本依据

罗绍康1,2,周胜强2

(1.广西大学政治学院,广西南宁530004;

2.陕西师范大学政治经济学院,陕西西安710062)

党员质量问题,是关乎党执政地位巩固和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重大问题,是党应对复杂局面和抵御各种风险能力的基础。在党的八大上,邓小平就党员质量问题从提高党员质量必要性、党员质量的标准、党员质量提高的办法等多方面进行了全面深入思考。《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凝结了建国以来邓小平提高党员质量的主要思想。

邓小平;中共八大;党员质量

党员质量始终是关乎党的生存和发展的重大问题。在八大上,邓小平对党员质量问题进行了一次集中的探索,这次探索主要体现在《邓小平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中,他在报告中明确提出了“党员质量”概念,对党执政后如何提高党员质量作了深入思考,奠定了今后加强党员质量建设的重要思想基础。习近平指出:“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随着党员队伍越来越壮大,管党治党任务更加艰巨。”[1]提高党员质量是新形势下以改革创新精神推动党的建设的重要而紧迫的课题,邓小平关于提高党员质量的思想精华对我们加强党的纯洁性和先进性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邓小平关于提高党员质量探索的历史背景

建国初期,党面临着历史地位、历史任务、自身建设、内外政策的多重转变,1956年在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后,党站在了领导人民初步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新的历史起点上,因此,党的八大就是在这个重要的历史节点召开的第一次对执政党的建设进行集中探索的重大会议。邓小平正是在认识到国际国内形势、党情的深刻变化基础上对党员质量作了深入探索。

1.党的历史方位的转变对党员质量提出了新挑战。八大召开时,党已经完成了第一次历史地位的转变,即从七大时控制部分地区的革命党转变为在全国范围内的执政党,八大对党的历史地位转变作出了初步判断,邓小平在《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中指出:“中国共产党已经是执政的党,已经在全部国家工作中居于领导地位。”[2]214从党的历史地位发生转变出发,党面临的政治环境考验也发生了质变,进而对党员的政治考验和工作方式提出了新挑战。在革命时期,党长期处于国民党反动派当局压迫、围剿的白色恐怖包围中,党员必须具有坚定的革命理想和顽强的革命精神,当时这种革命理想和革命精神在党的队伍中是普遍存在的。党执政后,许多党员干部经不住“糖衣炮弹”的诱惑,在党员干部中存在较严重的腐败问题。1951年,中共平原省报华北局的通报中指出:“贪污问题绝不是个别的人或个别部门的问题,已是较普遍存在的严重问题。”[3]583党成为执政党后,要求党员必须合法利用党掌握的执政资源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2.党员质量与党面临的历史任务不适应。党的七大与八大召开相隔十一年,在此期间,党自觉分析了处于执政地位后的历史任务的变化。在中共七大会议上,党提出的任务主要是在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面临的主要危险是“革命失败”的危险。党的八大前后,党面临初步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任务,“我们党现时的任务……尽可能迅速地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4]10八大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要为逐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而奋斗。党面临的历史任务转变是巨大的,而党的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很少和生产理论水平的较低,党面临着探索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同时要探索建设什么样的执政党和怎样建设执政党问题。在两大密切联系的全新历史课题之中,党如何加强执政能力建设是担负新的历史任务的关键。

3.党员的数量与质量处于不平衡状态。建国初期,发展党员工作管理较宽泛,党员标准低且不统一,“在全国解放前后的两年内,党的组织的发展过分迅速,而在有些地区,这种发展几乎是没有领导、没有计划的,甚至有些地区,在群众还没有发动的条件下,就忙于大量征收党员,建立支部,因而使党的组织一度产生了严重不纯的现象。”[2]247这个时期党员的整体质量是较低的。党的八大召开前夕,党员数量有了大量且迅速地增长,“我们党现有的党员数目,比在第七次大会时期,已经增加了八倍。”[2]246刘少奇在七大上确认了党员的出身并不能决定党的性质的正确认识,是有利于党员成分多元化的,“根据党中央组织部的统计,截至一九五六年六月底止,全党共有党员一千零七十三万四千三百八十四人,占人口总数的百分之一点七四。其中工人党员一百五十万二千八百一十四人,占党员总数的百分之十四;农民党员七百四十一万七千四百五十九人,占党员总数的百分之六十九点一;知识分子党员一百二十五万五千九百二十三人,占党员总数的百分之十一点七”[2]241-242。因此,党在八大前后,面临着成分结构趋于多样化、工人阶级人数不多、农民占党员绝大多数的党员队伍,要建设战斗力很强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执政党是一大挑战。

4.党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十分严峻。在八大会议上,党的领导人认为,国内形势是团结进步的,总体上国际形势对于我国是更加有利。但是国际国内矛盾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依然客观存在,苏共二十大赫鲁晓夫全盘否定斯大林,造成了苏联人民和世界社会主义国家人民的严重思想混乱,波兹南事件和匈牙利事件相继发生,各国反对派趁机掀起了世界性的反苏反共高潮。苏共暴露的问题引起了中共对苏联模式和党的自身建设问题的深刻思考。八大对国内形势作出了正确判断,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后,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确立但不完善,国家贫困经济落后,国内主要矛盾发生变化,国家工作重心是社会主义建设,由于当时改造工作中“要求过急”,出现了一些“左”的错误,一些党员干部不能把这些现象当作人民内部矛盾,以简单粗暴的方式来处理,广大党员干部的执政能力受到国际国内形势的严峻考验。

二、邓小平关于提高党员质量探索的内容

面对风云变幻的国际国内形势,邓小平从党的历史方位及历史任务转变的实际出发,对提高党员质量问题进行了全面的考量,实事求是地思考了提高党员质量的必要性、标准及途径,对党章中对党员的规定作出了与时俱进的修改,对什么是党员质量及如何建设党员质量作出了系统思考。

1.对提高党员质量必要性的全面思考。邓小平作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以发展的眼光,从党成为执政党这个最大实际出发,党面临从革命的考验转变为执政的考验,面临从革命失败的危险转变为脱离实际和脱离群众的危险。“脱离实际和脱离群众的危险,对于党组织和党员来说,不是比过去减少而是比过去增加了。”[2]214八大上邓小平深刻地认识到执政党建设的紧迫形势,认识到了党员质量直接关系到党能不能执好政、能不能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强国的目标。此外,国内外形势要求党必须不断提升党员质量以应对执政后党面临的国内人民内部矛盾、敌我矛盾、资本主义国家的“和平演变”,党要领导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使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必须加强以提高党员质量为基础的党的建设。

2.严格党员质量的标准。八大上,邓小平深刻把握了世情、国情、党情的变化,认为对于党章中关于党员的规定要作出适应党的历史任务变化的修改,思考了“党员质量标准是什么”的问题。邓小平要求党对党员提出更高的标准,“为提高党员的标准而斗争,这是当前党的重要的政治任务之一。”[2]242更高的标准是对党执政以前的党员标准的更新和提高,邓小平严格党员质量的标准主要是通过修改党章来完成的,对党员标准的提高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第一,“‘维护党的团结,巩固党的统一’列为党员的义务”[2]243,意在提高党员的组织修养;第二,“党员必须积极地完成党分配给自己的任务”[2]243,要求党员有执行力和积极性;第三,“每一个党员严格地遵守党章和国家的法律,遵守共产主义道德,一切党员,不管他们的功劳和职位如何,都没有例外”[2]243,要求党员具备纪律和道德修养,这对于广大党员干部保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的作风有直接的指导作用;第四,将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作为党员的义务,要求党员务必保持党的优良工作作风;第五,强调党员的忠诚品格,忠诚于党是共产党人必备的政治品格。这些新的规定为党员质量的提升设立了标杆,党员标准从制度规定上严格了党员的质量建设。

3.邓小平提高党员质量的有效办法。其一,加强对于吸收新党员工作的管理。邓小平要求加强吸收新党员工作的管理,对新党员的吸收工作作出了全面的规定和指正:第一,加强党组织对新党员的审查工作:“为了纯洁党的队伍,主要的问题是加强对于吸收新党员工作的管理,是要求支部大会和上一级党的委员会对于申请入党的人和预备期满的预备党员进行认真的审查。”[2]246第二,对吸收党员的身份条件作出了规定。只有身份是劳动者才能入党把剥削者排除在党外,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对纯洁党员队伍有积极的作用。第三,重视党组织对新党员的教育。认为党内教育是促使新党员在思想上入党的重要途径,“要认真地加强对于广大的新党员的教育,……使他们在思想上也具备着成为一个真正合格的共产党员的条件”[2]247。第四,对发展党员工作中出现的错误提出了纠正办法。针对在接受新党员的工作中一些地方出现了无计划、无领导、过于迅速的错误,以及与此完全相反的“关门主义”的错误做法,邓小平提出了正确的吸收方法,即“党在今后时期,除了要努力提高党员质量以外,还需要继续有计划地接受要求入党而又完全合于党员条件的人入党”[10]152。

其二,教育与纪律处分相结合。邓小平提出,通过教育和纪律处分两大途径能有效提高党员质量,针对党员数目的短期激增,通过教育提升党员质量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而且多数党员都在各级国家机关、经济组织、文化组织和人民团体中担负了一定的工作。这些情况,要求我们十分注意加强党的组织工作和对于党员的教育工作。”[2]214教育对于提高党员的综合素质和预防党员犯错是有效的,但对于党的纪律的遵守,教育还必须结合强有力的纪律处分,纪律处分发挥着惩戒威慑作用。同时,邓小平指出,纪律处分必须要慎用,党员违背党员义务和侵害党员权利就是违反党的纪律,都要受到纪律处分。纪律处分是教育发挥作用的后盾,无纪律处分的教育必然缺乏效力,是不完整的;无教育的纪律处分会走向简单粗暴,将纪律处分与教育有机结合是提高党员质量的必要措施。

其三,提高党员党性修养。党员的党性修养既是提高党员质量的有效途径,也是党员质量的核心内容。邓小平对党员的党性有深刻把握,指出:“中国共产党员的含意或任务,如果用概括的语言来说,只有两句话: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以人民利益作为每一个党员的最高准绳。”[2]257邓小平探索出取消党内奖励有利于提高党性修养,把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个党员党性修养的目标,强调党员务必经常性地提高自身觉悟,“党的任务是要一步一步地提高党员的觉悟,使他们在思想上行动上成为名副其实的共产党员。中国共产党把这一个任务作为自己的经常任务。”[2]258一方面,党员要不断用无产阶级的思想改造自身,树立无产阶级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备优良的党性修养;另一方面,“党的各级组织的任务,就是要认真地加强对于广大的新党员的教育,切实地组织和指导他们进行对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学习,对于毛泽东同志的著作的学习,对于党的历史和党的政策的学习”[2]247,党员的理论学习与思想修养统一于党员为人民服务的实践之中。

其四,对党员实行全面的、严格的监督。邓小平在八大《报告》中多次提到对党员的监督问题,并指出了监督对于防止党内不良倾向的意义,提出要从制度上构建对党员的监督体系:“更重要的还在于从各方面加强党的领导作用,并且从国家制度和党的制度上作出适当的规定,以便对于党的组织和党员实行严格的监督。”[2]215他指出要从两个维度构建对党员的全面监督体系:第一,在监督体系方面,“我们需要实行党的内部的监督,也需要来自人民群众和党外人士对于我们党的组织和党员的监督”[2]215,明确表示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需要结合起来,认为良好的民主氛围是监督体系发挥作用的必备条件,监督的关键作用是助推国家民主生活的发展,监督是制约权力和有效遏制住党内独断专行、命令主义的作风的必要条件。第二,党的监督组织建设需要加强,“党的各级监察机关的建立和健全,对于反对党内不良倾向的斗争,具有重大的意义。”[2]254监察机关的健全为执行党的规章、纪律和国家法律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并指出,一切党员不论其职务和地位有多高,都是监督的对象,监督对象涵盖了所有党员,体现了监督的严格和全面,在监督面前一律平等,保证了监督的效力。

三、邓小平对提高党员质量探索的现实启示

邓小平对提高党员质量的集中思考浓缩了党对执政党党员质量问题的探索历程。对党员质量问题的集中探索遵循正确认识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思路。党的八大党员质量面临的严峻形势与今天党员质量新形势是有相似性的,邓小平提高党员质量的历史经验对今天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有重要借鉴意义。

1.新形势下党要正确对待党员质量问题。邓小平在八大《报告》中正确认识了党员质量存在的问题,“执政党的地位,还很容易在共产党员身上滋长着一种骄傲自满的情绪。”[2]214同时指出,绝大多数党员的工作态度是正确的,工作是有成绩的。邓小平对党员质量问题在度的把握上作了恰如其分的辩证分析,没有扩大化的分析倾向也没有缩小或否认现实问题。在新时期,胡锦涛指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面临许多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5]党自觉发现并正视了党内存在的危险。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党员质量问题,强调党员发展必须“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要求处理好党员数量与质量的关系,发展党员要以质量为前提。从八大上邓小平在《报告》中提出的“新的考验”“两大危险”到新时期的“四大危险”“四大考验”,都警示我们党,要求党时刻告诫党员保持清醒的头脑,要客观地认识党员质量问题,将党员质量建设提高到战略高度予以重视。

2.始终严把“入口关”是保证党员质量的前提。严把“入口关”,关键在做好发展党员的工作,要把这项工作作为系统的“源头工程”来抓。邓小平在八大上提出了要把提高党员的标准作为重要的政治任务,加强吸收新党员工作的管理等,这些探索为今天各级党组织发展党员的工作提供了思想基础。党的十八大指出:“提高发展党员质量,重视从青年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中发展党员。”[6]对发展党员质量的结构优化作出了宏观布局,2014年6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以下简称《细则》),作为发展新党员的全面制度依据,把党员质量作为发展党员的生命线,对新形势下发展党员工作了全面规定,首次提出“坚持党章规定的党员标准,始终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坚持慎重发展、均衡发展,有领导、有计划地进行;坚持入党自愿原则和个别吸收原则,成熟一个,发展一个。”[7]从制度上完善并严格了党员发展程序,从发展对象标准规定上和从积极分子到党员的动态过程中形成了对新党员的严格“入口关”,进一步推进发展党员工作的制度化、科学化。

3.更加注重通过对党员的教育和管理提高党员质量。当前对党员的教育主要体现在群众路线教育主题上。邓小平高度重视对党员的群众路线教育,他指出:“必须在党的教育系统中,在党员的教育材料中,在党的报刊中,着重进行党的群众路线的教育。”[2]223今天党“脱离群众的危险”仍然存在,官僚主义作风是老问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背景下出现了新情况,在新形势下有必要吸收党执政历史上群众路线教育的有益经验,以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党中央高度重视,全社会给予普遍关注的党内部的教育活动,党员在学习群众路线理论的同时深入实践落实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营造了党员和党员干部批评与自我批评、密切联系群众的良好氛围。《2014—2018年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作为以增强党员党性修养和党员素质为重点的教育培训的制度依托,党员教育的制度化将持续提升党员的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教育培训机制与教育实践活动的结合将有效提高党员党性修养,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从发展党员到正式党员要依据严格的组织和纪律制度严格管理,全面管好党员的政治生活、组织纪律、工作作风。加强党员管理是党员教育的组织基础,依托教育着眼于内因提升党员自身思想修养,而依托管理机制着眼于外因严把制度防线。

4.新形势下对党员的监督要“内外结合”。邓小平指出,党内监督在对党员进行监督中居于首位。“党内监督和党外监督是辩证的统一,对于共产党的执政行为来讲,党内监督和党外监督,两者相互作用,缺一不可。”[8]264-265当前党的监督体系发展了党的传统监督架构,内外的监督体系对党员的思想言论和行为是否符合党的规章纪律提供了组织和制度保证。《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党内纪律监督制度体系,给党内监督提供了法规制度保障。《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规定:“党的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是党内监督的专门机关。”同时要发挥好监察、司法、审计等机关和部门的监督作用,“党的外部监督机制,是党的外部监督形式的有机统一,是法律监督与社会监督的统一,是软监督与硬监督的统一。……二者相辅相成,又自成体系,共同实施对党的各级组织和党员干部的监督。”[9]外部监督机制的完善与党内监督体系相映照形成了监督合力,立足于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的建设的新形势,完善多方位、多层次的立体监督体系对党员和党员干部形成透明式监督,以更大力度从严治党,持续激发着监督体系的活力,保证监督体系运行的效力。

5.多维度构建提高党员质量综合路径是发展趋向。提高党员质量是执政党建设中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以党员为本,多维度构建提高党员质量的综合路径是基于党员质量现实的迫切要求,以党员质量重于数量为发展党员的理念向导,以《细则》为发展党员的严格制度依据。从党员内部因素维度,邓小平要求党员“对党忠诚老实”。习近平指出:“全党同志要强化党的意识,牢记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做到忠诚于组织,任何时候都与党同心同德。”[10]对党忠诚是党员的首要政治修养,党员要加强理论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党性修养;从党员外部因素维度,理论培训与教育实践活动合力推进,坚实的理论素养才能有政治信仰的坚定。当前,要抓好马克思列宁主义经典著作的理论教育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对党的内外监督机制不断完善,中央出台的“八项规定”对党员干部的监督渗透到生活、工作各个方面,监督制度要不断深化、监督力度要不断加强、监督范围要不断拓展,做到监督无禁区,软措施与硬措施深度融合,教育与纪律处分刚柔并济。通过从发展党员到党员退出机制纵向构建提高党员质量的长效机制;横向上优化党员结构保持党员数量与质量均衡发展,多维度构建保障党员质量的综合体系。

总之,“党员是党的肌体的细胞和党的活动的主体”[11],党员的质量直接关乎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加强党员质量建设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基础。基于八大上邓小平对提高党员质量的重要探索,要结合现实党情深入挖掘邓小平提高党员质量的理论和现实价值,不断建立健全党员教育管理体制、机制和制度,把握新形势下党员质量建设的主动权。

[1]习近平.加强新形势下党员发展和管理工作[N].人民日报,2013-01-29(1).

[2]邓小平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3]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2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88.

[4]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5]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R].人民日报,2011-07-02(1).

[6]新华网.十八大报告全文[EB/OL].[2012-11-19]. http://www.xj.xinhuanet.com/2012-11/19/c_113722546.htm.

[7]质量是发展党员的生命线[N].人民日报,2014-06-11.

[8]李铁映.论民主[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9]刘红凛.论党的监督机制[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3).

[10]习近平.永葆绝对忠诚于党的政治品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关于党员必须绝对忠诚于党的重要论述[N].人民日报,2014-08-27(7).

[11]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N].人民日报.2014-06-11(1)

On DENG Xiaoping's Exploration of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Party Members——Based on the"Report on Revision of Party Constitution"made on the 8th National Congress of CPC

LUO Shaokang1,2,ZHOU Shengqiang2
(1.College of Politics,Guangxi University,Nanning 530004,China; 2.College of Politics and Economics,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Xi'an 710062,China)

The quality of Party members is a major problem which is related to the ruling position of the party and to enhancement of construction of administration ability.The quality of Party members is the foundation to improve the Party's ability to deal with complex situation and to resist various risks.In the 8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PC,DENG Xiaoping made a concentrated thinking of the Party member quality problem regarding the necessity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Party members, the standard of the quality of Party members and the way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Party members.〝The report on the Revision of the Party Constitution〞summarizes the main ideas of DENG Xiaoping in improving Party member quality.This thinking is mainly accomplished by the modification of Party Constitution and it is of great realistic significance in the construction of Party member quality and the administration competence of the Party in conjunction with analysis of the situations of CPC.

DENG Xiaoping;the 8th National Congress of CPC;the quality of Party members

A849

A

1009-4326(2015)04-0034-05

(责任编辑 郭 伟)

2015-05-06

广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区域社会管理创新研究中心”项目“城市社区基层党组织在创新社区治理中的功能研究”(JDCX201503001)、广西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反腐倡廉建设理论研究专项课题“广西典型案例教育现状及教育功能研究”(2014ZJ019)的阶段性成果

罗绍康(1964—),男,广西东兰人,广西大学政治学院教授;陕西师范大学政治经济学院2009级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10.13600/j.cnki.jpsslof.issn.1009-4326.2015.04.008

猜你喜欢

党员监督质量
我是党员向我看
“质量”知识巩固
“我是党员,就要冲在最前面!”
质量守恒定律考什么
突出“四个注重” 预算监督显实效
做梦导致睡眠质量差吗
监督见成效 旧貌换新颜
转移党员组织关系的要求
夯实监督之基
对慰问贫困党员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