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前“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研究综述

2015-04-09陈文剑

胜利油田党校学报 2015年4期
关键词:四个全面理政小康社会

陈文剑

(华东师范大学社会科学部,上海200241)

当前“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研究综述

陈文剑

(华东师范大学社会科学部,上海200241)

自习近平提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来,理论界对“四个全面”的研究如火如荼,官方媒体、期刊、论坛等学术平台从多角度、多层次、多方位对“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进行解读和研究。可以从四个方面概括当前学界对“四个方面”的研究:内涵与形成脉络研究、逻辑关系研究、哲学方法论研究以及意义研究。梳理现有研究成果,有利于更加全面地把握“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从而为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奠定理论基础。

“四个全面”;内涵;逻辑;方法论;意义;综述

自习近平在江苏调研时提出“四个全面”以来,“四个全面”立即成为理论界的高频词汇,对“四个全面”的研究也日趋成为学术界的重要课题。中国知网以“四个全面”为主题的论文已有数百篇,中央与地方媒体提到“四个全面”的次数更是数不胜数,各大论坛相继开展了围绕“四个全面”的主题活动,宣传通识类专著也已出版数本。可以说,当前学界对“四个全面”的解读与研究正如火如荼地进行。本文在梳理了自2014年12月“四个全面”完整提出以来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选取了20余篇代表性文献进行深入研究,以期更加全面深入地把握“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奠定理论基础。

一、“四个全面”的内涵与形成脉络研究

1.“四个全面”的基本内涵。“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一个科学的完整的理论体系,每一个“全面”都有其特定的基本内涵,目前学界对“四个全面”内涵的论述主要有两种角度:第一,从把握“全面”的角度。研究者们认为,把握“四个全面”的内涵,关键是要把握每一个“全面”的意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全面,体现在覆盖人群是全面的,也体现在涉及领域是全面的,是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方面的全面小康[1]。全面深化改革之全面,不仅体现在改革覆盖了“5+1+1”的广泛领域,即覆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布局的改革,以及党建制度改革和国防军队改革,还体现在改革的方法上,即必须充分考虑各项改革措施之间的关联性、耦合性[2]。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之全面,体现在对于“法治”一词的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等,从顶层设计的角度,回答了法治的统一性问题;“五大法治体系”“三个共同推进”“三位一体建设”,从国家治理的角度,回答了法治协调性的问题;“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从参与主体的角度,回答了法治系统性问题[3]185-187。全面从严治党之全面,体现在思想建党和制度建党的紧密结合,体现在建章立制和执行落实的有机统一,体现在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双向互动[4]。

第二,从关注“目标”的角度。从该角度看,“四个全面”的基本内涵与其目标是紧密联系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基本内涵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并在2020年左右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全面深化改革目标的内涵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目标的内涵是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即形成完备的法律法规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全面从严治党目标的内涵是增强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3]10-14。

可以说,两种角度从不同层面揭示了“四个全面”的基本内涵,“全面”的角度,在广度上揭示了“四个全面”的内涵,而“目标”的角度,则从深度上诠释了“四个全面”的内涵。

2.“四个全面”的形成脉络。“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有一个逐步提出和形成的过程,学界一般认为这一过程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一个全面”到“两个全面”。2002年召开的党的十六大提出了“一个全面”,即“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2007年召开的党的十七大重申了这“一个全面”的奋斗目标,并且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改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12年,党的十八大则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从而把党的十六大、十七大报告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个全面”扩展为“两个全面”。在后来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又把“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简化为“全面深化改革”。

第二个阶段,从“两个全面”到“三个全面”。2014年10月,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5]2014年11月,习近平到福建考察调研时,再次重申了“三个全面”,即“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进程”。这样一来,“两个全面”就进一步发展扩充为“三个全面”。

第三个阶段,从“三个全面”到“四个全面”。2014年12月14日,习近平在江苏考察调研时,第一次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主动把握和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6]至此,“三个全面”首次扩展为“四个全面”。

从“四个全面”的形成脉络可以得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从党的十六大以后的一系列实践中得来的,其主要精神内涵是十八大精神的延伸、丰富和发展,它继承了党的战略思想和理论,又是对新的实践的理论总结和概括。

二、“四个全面”的逻辑关系研究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不是简单并列关系,而是有机联系、互相贯通的顶层设计。学界关于“四个全面”的逻辑关系的观点,概括起来主要有三种:

1.“一目三举”说。所谓“一目三举”,即一个目标三种举措。具体说来,就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预设的战略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实现该目标的三个重要举措。根据这一逻辑视角,“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际上是一个“目标-举措”的二分逻辑结构,目标统领着举措,举措支撑着目标。持该观点的研究者认为,“四个全面”是一个完整的有机系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目标系统,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分别是围绕目标系统的实现而提供的动力系统、法治保障系统和控制系统。如果将“四个全面”比作一只鸟或一架车的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是鸟或车要去的方向和目的地,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依法治国就是鸟的两翼、车的两轮,鸟无翼不飞,车无轮不走,除了要明确飞和走的方向和目标外,两翼和两轮要保持平衡,要同时用力、着力、发力;全面从严治党则是鸟之头、车之体,决定着鸟和车的前进方向和行进的速度、力度和平稳度[7]。

在这一逻辑结构里,每一个“全面”作用不同、定位明确,既有目标,又有举措,是目的与手段的统一。总的说来就是,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共同支撑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践进程。

2.“相互嵌入”说。在“相互嵌入”的逻辑结构里,每一个“全面”都与其他三个“全面”发生联系,“四个全面”是一个不可分割、互相支撑的关系。这就意味着,“四个全面”一共有四组对应关系,对于这四组对应关系,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阐述。

有的学者从动力因素、治理因素、领导因素分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现与其他三个“全面”的紧密联系,从改革方向、改革依据、改革基础三个方面论述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顺利进行有赖于其他三个“全面”的协调推进,并从意义和作用层面分析了全面依法治国和全面从严治党分别与其他三个“全面”的关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迫切要求,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必然之举,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制度之基;全面从严治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提供良好环境和保障”[8]。有的学者则更加细化表述了“四个全面”相互嵌入的逻辑关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的目的所在,是全面从严治党的价值所向;全面深化改革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抓手与工具,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客体对象,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实践舞台;全面依法治国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和支撑,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强大后盾、可靠保障,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倒逼机制;全面从严治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9]。

3.“四轮驱动”说。如果说前两种逻辑结构遵循的是一种内向型逻辑视角,那么“四轮驱动”的逻辑结构就是一种外向型逻辑视角。这一逻辑视角跳出了“四个全面”的内部框架,着眼于某一外在战略性目标,“四个全面”就像是一辆汽车的四个轮子,共同牵引着汽车驶向目的地。关于这个“目的地”是什么,学界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四个全面”应该与“中国梦”相联系,比如有学者提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系列重要讲话的主线,‘四个全面’与中国梦有着密切的内在的根本的联系。”[10]另一种观点将“四个全面”与“社会主义的建设与发展”联系在一起,比如有的学者指出“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必将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11],虽然两种观点的侧重点不同,但每一个“全面”所发挥的驱动作用基本是不变的,无论是“中国梦”的实现还是“社会主义的建设与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都是起着基础性的战略目标的作用,全面深化改革是强大动力,全面依法治国是可靠保障,全面从严治党是根本支撑。

在某种程度上说,“中国梦”的实现和“社会主义建设与发展”是统一的,中国梦的实现需要社会主义的建设与发展,社会主义的建设与发展促进中国梦的实现,“四个全面”共同驱动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三、“四个全面”的哲学方法论研究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推进党的工作方面具有重要的方法论作用,习近平在主持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两次都提到了学习和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必要性与重要性。根据学者们的研究成果,“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从不同角度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

1.“四个全面”与辩证唯物主义。第一,从唯物论的角度看。有的学者认为,“四个全面”体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比如学者们所提到,“辩证唯物主义关于世界的统一性在于物质性、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指出了深刻认识‘四个全面’战略思想的客观基点”[12];“‘四个全面’的重大战略思想就是在‘实事’基础上,即对国际国内形势以及党的各方面情况进行正确的分析研究、概括总结、通过‘求是’的所得出的科学结论。”[13]有的学者则指出“四个全面”彰显了意识具有能动作用。“‘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进一步深化和丰富了我们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它为我们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合理有序地开展各项工作提供了科学的理论遵循,将更好地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14]

学者们的分析,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论里物质与意识的辩证统一,反映了“四个全面”战略思想中主观能动性与客观实际相统一的哲学立场。

第二,从辩证法的角度看。学者们从不同的方面论述了“四个全面”中的辩证法思想,有的学者从联系的观点进行分析,指出“四个全面”是一个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相得益彰的科学的完整的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联系观在当代中国的具体运用,具有科学而坚实的哲学基础。”[15]有的学者从发展的观点进行论述,认为“四个全面”不是理论突变,也不是教条组合,而是有其严密的发展逻辑、科学的演变过程。其中有的从理论逻辑发展的角度指出“四个全面”战略思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继承与发展,有的从形成脉络的角度回顾了“四个全面”战略思想的发端、建立和形成。还有的学者从矛盾观方面进行阐释,指出“四个全面”体现了“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既要注重总体谋划,又要注重牵住‘牛鼻子’,这一表述既是习近平对事物矛盾运动原理的生动阐释,也是对‘四个全面’战略思想哲学基础的揭示。”[12]

第三,从认识论的角度看。学者们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一方面“四个全面”是认识与实践的辩证统一,“‘四个全面’是从实践中得出的正确认识,是我们党在实践创新基础上积极进行理论创新的产物,使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必然对实践起到巨大的指导作用。”[16]另一方面,“四个全面”是真理尺度与价值尺度的统一,“四个全面”战略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当前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真理性认识,体现了真理尺度;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价值目标,体现了价值尺度。

2.“四个全面”与唯物史观。第一,“四个全面”遵循了社会基本矛盾的规律。社会基本矛盾原理揭示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的规律,因此我们必须要不断适应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变化来推动社会发展,着力解决发展起来后出现的新问题。比如有学者就提到:“‘四个全面’遵循了这一基本矛盾运动规律,要求清醒认识和着力解决不断产生的新的不适应问题。”[16]新的不适应的问题就是社会主要矛盾的阶段性特征,而社会主要矛盾由社会基本矛盾决定的,正如学者所提到:“‘四个全面’是依据社会基本矛盾,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国情,针对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而提出来的。”[17]

第二,“四个全面”体现了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既体现了人民的呼声,又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全面深化改革,让人民群众更好地分享改革的红利,有更多的获得感;全面依法治国,让公平正义的阳光普照人民;全面从严治党,根本目的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和人民性,真正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四个全面’都和人民的幸福紧紧地连在一起,充分体现了人民至上的执政理念和价值追求。”[14]

四、“四个全面”的意义研究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不仅具有鲜明的实践导向性,还蕴含着重要的理论思想,学界对“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意义研究主要从实践和理论两个层面进行论述。

1.实践意义。第一,“四个全面”对于实现中华民族复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学者们纷纷指出:“‘四个全面’是实现中国梦的战略指引”[7],“‘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18],“‘四个全面’是民族复兴的保障”[8],“‘四个全面’统一于实现中国梦全过程”[19],等等。虽然学者们具体表述有所不同,但基本上都是从每一个“全面”在中国梦的实现进程的地位作用方面进行论述。也有的学者从“四个全面”在激励作用和凝集共识方面进行分析,认为“四个全面”战略思想能够充分激励广大人民群众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能够激励中华民族不断创新活力,还能够坚定全国人民共同理想信念、筑牢精神支柱,凝聚中国力量[15]。

第二,“四个全面”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抓手和根本遵循。有的学者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和制度三个方面分析了“四个全面”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并进一步指出,使“四个全面”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而不断发展进步,才能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11]。有的学者指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就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布局,并指出“四个全面”提升了我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全面性、整体性、协同性;增强了我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紧迫感[20]。还有的学者从阶段目标、发展动力、重要保障、领导核心四个方面分析了每一个“全面”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意义[21]。

第三,“四个全面”是实施党治国理政方略的行动纲领。有的学者从治国理政的目标、实质、难题和关键四个方面进行阐述,认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治国理政的总目标,为我们党在新形势下治国理政提供了思想和理论的指导;国家制度化建设和制度化管理的过程是治国理政的实质,正契合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对公共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是治国理政的最大难题,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为厘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治理体系中执政党、国家、社会的不同定位及其关系制定了基本的规则;提高国家治理能力是治国理政的核心内容,而提高治理能力的关键在于执政党,因此全面从严治党尤为重要[23]。有的学者认为,“四个全面”从系统思维、整体推进的把握上对治国理政方略予以更为全面的定位,从目标任务、重点要求的统一上对治国理政方略予以更为明确的展示[17]。还有的学者从社会学的角度论述了“四个全面”对于社会良性运行的重要意义,认为“四个全面”分别是社会良性运行的整合机制、激励机制、控制机制和保障机制[24]。

2.理论意义。学界普遍对“四个全面”战略思想的理论意义给予充分的肯定,其中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立意最高,指出“四个全面”战略思想 “是我们党治国理政方略与时俱进的新创造、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新飞跃。”[25]大多数学者是按照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的基调,对“四个全面”战略思想的理论意义作进一步挖掘,也有的学者从其他角度进行论述。目前学界对“四个全面”是一次理论创新基本达成一致,但对于创新点在哪(回应了什么理论问题)学界仍有分歧,主要可以概括为三种观点:

第一,“四个全面”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探索回答了“什么是民族复兴,怎样实现民族复兴”的问题。

持该观点的学者指出,“四个全面”立足中国实际、总结中国经验、针对中国难题,进一步探索和回答了“什么是民族复兴,怎样实现民族复兴”的基本问题,从而在整体上进一步深化和丰富了我们对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进一步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坚持并丰富了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18]。

第二,“四个全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已有成果的继承和发展,统一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有学者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视域考量,认为“四个全面”战略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一脉相承,同质共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已有成果的继承与发展。“四个全面”战略思想继承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思想,即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继承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共同理论主体,都是在前后相继的基础上,对“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做出了时代的回答。“四个全面”还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小康社会思想、战略步骤思想、改革思想、法治思想以及党建理论等。总之,“四个全面”战略思想必将进一步丰富与完善,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26]。

第三,“四个全面”是治国理政方略的新创造,集中回答了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我们“应该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国家治理体系,怎样治理国家”的问题。

李君如是这个观点的代表之一,他指出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要解决的最大课题是,应该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国家治理体系,怎样治理国家。这从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步骤可以得出,一是思想先行,统一全党和全国人民思想,将“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联系起来,提出了为“中国梦”而奋斗的宏伟理念;二是秉持“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的要求,大力整顿党的作风和干部队伍;三是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两个纲领性文件,一个是要通过制度现代化从根本上破解治国难题,一个是要通过法治谋求长治久安,两者贯穿着同一个主题词治国[20]。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四个全面”集中体现了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治国理政方略的新创造。

学者们对“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进行了多维度的解读与研究,使我们更加全面和科学地认识“四个全面”的内涵与形成脉络、逻辑关系、哲学方法论以及意义,为当前和今后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但同时应该看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仍处在实践初期和理论发展期,这就需要学界在更加深入和全面的基础上持续跟进对“四个全面”的研究。相信“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必将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迈上新台阶。

[1]人民日报评论员.让全面小康激荡中国梦:二论协调推进“四个全面”[N].人民日报,2015-02-26(1).

[2]人民日报评论员.让全面小康激荡中国梦:三论协调推进“四个全面”[N].人民日报,2015-02-27(1).

[3]人民日报社评论部.“四个全面”学习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

[4]人民日报评论员.让全面小康激荡中国梦:五论协调推进“四个全面”[N].人民日报,2015-03-01(1).

[5]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14-10-29(1).

[6]习近平.在江苏调研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12-25(1).

[7]曲青山.“四个全面”:新形势下党治国理政的总方略[J].党建,2015(2).

[8]张建.“四个全面”:治国理政的战略布局[J].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15(2).

[9]张书林.试析“四个全面”战略架构的内在关系[J].宁夏党校学报,2015(1).

[10]景俊海.“四个全面”:解读中国梦的四个维度[J].党建,2015(2).

[11]张明.“四个全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布局[J].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2015(2).

[12]柳宝军.“四个全面”战略思想的辩证唯物主义解读[J].观察与思考,2015(5).

[13]唐志龙.“四个全面”的方法论特色[J].唯实,2015(3).

[14]李瑞鹏.“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哲学分析[J].发展,2015(5).

[15]刘文华,范志轩,朱炎.“四个全面”战略思想的哲学意蕴[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

[16]冷溶.协调推进“四个全面”的哲学思考[N].人民日报,2015-04-29(7).

[17]双传学.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哲学基础[N].光明日报,2015-03-26(16).

[18]喻新安.“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理论意义[N].河南日报,2015-03-04(9).

[19]韩振峰.“四个全面”统一于实现中国梦全过程[J].党建,2015(2).

[20]李君如.“四个全面”是治国理政的战略布局[J].西部大开发,2015(4).

[21]罗星.“四个全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新布局[J].大连干部学刊,2015(3).

[22]任新民.“四个全面”:党治国理政的行动纲领[J].学术探索,2015(3).

[23]高建生.“四个全面”:党中央治国理政方略的深度展示[J].前进,2015(1).

[24]胡水.对“四个全面”之间关系的社会学解读[J].世纪桥,2015(4).

[25]人民日报评论员.引领民族复兴的战略布局:论协调推进“四个全面”[N].人民日报,2015-02-25(1).

[26]王玉珏.“四个全面”战略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新发展[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

A Summary on the Current"Four Comprehensive"Strategic Layout

CHEN Wenjian
(Department of Social Science,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Shanghai 200241,China)

Since Xi Jinping,the general secretary of CCP,put forward the"Four Comprehensive"strategic layout,researches and interpretations on it are booming around the official media,journals,forums and other academic platform from multiangles,levels and directions.These researches can be summarized in four aspects:on the connotation and the formation of the "Four Comprehensive"Strategic Layout,on the logical relationship,on its philosophic methodology,and on its significance as well.Combing the existing research results is conducive to a more overall grasp of the Four Comprehensive strategic layout,so as to lay a theoretical foundation for its further promotion.

"Four Comprehensives";connotation;logic;methodology;significance;research summary

A811

A

1009-4326(2015)04-0012-05

(责任编辑 王先霞)

2015-06-10

陈文剑(1991-),男,安徽铜陵人,华东师范大学社会科学部2013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与社会思潮。

10.13600/j.cnki.jpsslof.issn.1009-4326.2015.04.003

猜你喜欢

四个全面理政小康社会
《 2020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图解:《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怎么学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
凝聚三秦巾帼力量 决胜全面小康社会
신시대
“四个全面”:党治国理政的哲学遵循
为小康社会提供健康保障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与新媒体发展的关系探析
大同梦想与小康社会
“四个全面”清晰展现战略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