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社会主义民主伦理观的思考
2015-04-09
关于社会主义民主伦理观的思考
赵科慧1,何英剑2
(1.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兰州730000;2.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民族事务委员会,银川750000)
摘要:民主是当前各国普遍追求的价值准则,民主伦理更是成为完善民主制度的重要补充。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培养和树立社会主义民主伦理观成为完善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制度、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必然要求和选择。培养和树立社会主义民主伦理观,将民主引入伦理道德的范围,不断规范人们的民主行为和观念认知,有利于促进民主健康有序地发展,实现我国民主伦理的建构,为加快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奠定重要基础。
关键词:社会主义;民主;伦理观
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建设,进一步深化我国政治体制改革,成为全面深化改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环节。而社会主义民主伦理观就是将民主伦理观同社会主义制度相结合,将伦理道德引入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建设中,使民主伦理观成为我国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价值标准,从而使我国在新时期进一步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完善社会主义政治体系。十八届四中全会将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为全会的主题和新时期的重要任务,而民主伦理观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进一步完善我国政治体制的同时,也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体系,推进依法治国奠定了一定政治基础。
一、社会主义民主伦理观的含义
“民主”一词源于古希腊,它是由“人民”和“权威”两个古希腊语派生出来的,意为“由人民进行统治”[1]。民主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作为一种国家制度,它基于一定的阶级范围,在少数服从多数和平等的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实现共同管理国家的目的。它是各国人民普遍认可和追求的制度,它给人民赋予了平等的权利和机会。然而,民主能够成为世界人民普遍接受的制度,不仅仅在于它是一种政治制度,更在于它本身具有的有利于社会民主良性发展的伦理理念。
民主伦理观就是人们在社会民主实践过程中所应该遵循的的行为准则和道德理念。它表现在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与民主政治相关的社会舆论、行为习惯和价值理念等。民主伦理观将符合社会发展和民主进程的观念和价值观不断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使这些民主观念和理念形成社会普遍存在且为人们所接受的价值标准和原则,促使人们不断规范自己的行为举止和观念认知从而形成符合社会环境所要求的行为举止和观念认知,进一步提高公民的道德伦理素质。
立足于社会主义国情,提高我国公民民主道德伦理修养,推进社会主义民主建设成为当前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前提。所谓社会主义民主伦理观就是人们在社会主义制度下进行民主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所应该遵循和坚持的行为准则和道德理念。社会主义民主伦理观相较于民主伦理观而言,更加强调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环境中,遵循民主的价值观,在民主观念方面树立正确的民主认知,并在此基础上不断约束和规范自己的民主行为,使其能够符合正确的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价值理念,提升社会主义公民素质,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进程。
二、社会主义民主伦理观的内容
社会主义民主伦理观包含着极为丰富的内容,它一方面要剔除与当前社会主义原则和社会主义民主原则相违背的腐朽的、落后的的旧伦理观念和准则,另一方面要树立和坚持正确的、符合社会主义原则和社会主义民主原则、有利于社会主义发展的伦理原则和道德准则。具体而言,社会主义民主伦理观包括以下两方面的内容。
第一、社会主义民主伦理观要求树立社会主义人民的主人翁意识,反对腐朽的封建残余思想。几千年的封建社会折射出诸多腐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违背了社会主义民主理念和主人翁精神。一部分人受这些错误的观念的影响,在自我和集体利益出现矛盾时,为了将自己的个人利益最大化,而把社会责任和集体利益置之度外,不符合社会主义民主伦理观要求的承担社会责任,服务于社会的基本理念。社会主义民主伦理观要求社会成员要有主人翁精神,所谓主人翁精神不仅仅是一种精神,它更大程度上是一种责任,是社会成员自觉将自己看成一个集体和社会的成员,甘愿在社会集体中承担社会责任,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因此,树立社会主义人民的主人翁精神,反对封建残余思想才是真正的社会主义民主伦理观。
第二、社会主义民主伦理观要求树立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观念,反对割裂权利与义务关系的观念。从伦理的角度出发,权利与义务关系的割裂就是一种错误的自私的道德观念。这种割裂容易造成两种极端的表现。一是单单只履行义务,而不行使自己的正当权利的行为。二是只享受权利和自由,不履行义务的行为。而社会主义民主伦理观的核心要求就是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相统一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相辅相成的,不可分割的。作为社会主义的公民在社会生活中,既要正确行使自己的合法权利,还要自觉履行自己的法定义务。公民在行使自己的合法权利时,会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公民的主人翁精神,有利于充分调动公民的积极性,从而使公民更加自觉地履行自己的法定义务。而公民在履行自己的义务时,会在不同程度不同领域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做出贡献,同时又会为公民自身创造出享受权利时更加优越的条件和环境。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具有社会属性,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个个体,虽然每个人都有自由和自主的权利,但人的社会性决定了个人的自由与发展是受社会约束的。如果在社会个体在行使自己权利和自由时,侵犯了他人的权利与自由,那么如果他人也缺乏自律的意识而反过来侵犯自己的权利与自由,最终会造成自己合法权利的难以及时行使。因此我们要遵守最起码的民主道德,不侵犯他人权利。坚持公民权利与义务相统一,是符合社会主义民主伦理观的。
总之,社会主义伦理观的内容是丰富多样的,它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树立社会主义人民的主人翁精神为基础,以坚持权利与义务的统一为核心。这两方面的内容充分说明了社会主义民主伦理观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一种观念性体现,是加强我国民主建设的重要力量。
三、培养和树立社会主义民主伦理观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树立和培养社会主义民主伦理观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培养和树立社会主义民主伦理观是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伦理观的必然选择。马克思主义伦理观是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思想为基础的科学理论,它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理论。马克思和恩格斯两位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针对伦理观的多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和论证。他们从工人阶级的根本利益出发,并且将社会关系放在研究的首位,深刻论述了道德的起源、本质、结构、功能和规律,实现了关于道德研究的彻底性转变。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虽然当前的时代特点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是马克思主义揭示的矛盾仍然存在,马克思主义揭示的关于伦理观的思想仍为我们新时期的制度建设奠定了价值原则和伦理原则。培养和树立社会主义民主伦理观就是在新时期对马克思主义伦理观的进一步发展和升华,为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赋予时代性,通过对社会民主生活中不断出现的道德问题和道德困境的认识和解决,不断总结经验并上升到理论高度从而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民主伦理观,实现马克思主义伦理观的与时俱进。
第二、培养和树立社会主义民主伦理观是健全我国民主制度的现实需要。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正在不断与时俱进,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民主伦理道德缺失的问题。社会主义伦理观使得民主道德规范和道德理念通过人们的民主行为和民主生活内化到人们心中,成为社会中的行为标准和规范,使社会成员能够自觉根据民主伦理准则去规范自己的行为,在实际生活中始终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并去感染他人的言行,从而形成民主和谐的民主生活氛围,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伦理基础。
第三,培养和树立社会主义民主伦理观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方面,它强调了人民享有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监督国家相关工作人员以及国家赋予的民主自由权利。社会主义伦理建设是民主政治建设的一个重要补充,且它同一个社会的文化建设、经济建设、法律建设等多方面共同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四、培养和树立社会主义民主伦理观,推进社
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我国在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过程中,应充分重视民主的伦理性和道德性,在不同领域采取多种措施来加强社会成员的社会主义民主伦理观的树立和培养,力求健全全民的社会主义民主伦理观,从而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首先,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培养和树立社会主义民主伦理观的根本前提。民主伦理观属于社会上层结构,由经济基础决定。社会民主生活中出现的权利义务概念薄弱、缺乏社会责任感和传统腐朽的封建思想等现象,都是封建社会小农经济的产物。社会主义民主伦理建设意味着要消除封建旧思想,改变我国传统小农经济,树立时代所要求和适应的意识观念,建设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商品经济特有的原则和特点折射到民主生活中就是要求社会成员间要有自由平等的意识,反对过去传统陈旧的观念,使自己和他人的价值同样得到实现,而这是符合社会主义民主伦理观要求的。此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特殊性就在于它与社会主义制度相结合,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原则。而社会主义宏观调控与市场经济体制的结合就是区别去其他市场经济的一个重要方面。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生产者和经营者作为经济活动的主要参与者,要受到国家宏观调控的影响,并在国家宏观调控下从事经济活动。而这种经济关系超越经济领域,进入民主社会生活,也会有利于提高和加强社会成员对民主社会生活中民主体制、民主道德、权利义务等等民主伦理和道德方面的正确认识,使得在民主生活中以民主伦理的基本原则来不断规范自己的行为、端正自己的观念认识。作为经济基础,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冲破封建经济和封建思想,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和认知,对培养和树立社会主义民主伦理观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
其次,民主实践活动是培养和树立社会主义民主伦理观的重要途径。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前提和基础。而在民主生活中,民主伦理属于意识,民主伦理来源于民主实践中,因此,民主实践也是民主伦理的前提和基础。一方面,人们在进行民主实践活动时,会不断出现新的民主认识问题和课题,这本身就不断推动民主伦理认识向前发展。此外,民主实践是检验民主伦理认识的标准,通过社会成员多次反复的民主实践活动,不断验证当前社会存在着的民主伦理认识的正确性,并根据验证结果再进行不断的实践以得出真正反映当前社会的伦理认识观念。另一方面,关于民主伦理的认识并不是进行民主实践活动的最终目的,民主实践活动的最终目的在于改造客体,更好地指导人们的民主实践活动,不断规范人们的民主实践行为,最终实现社会的民主政治的发展。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人们通过不断的民主实践活动,才能在民主实践中得出民主伦理的内涵,从而根据民主伦理的内涵不断规范自己的行为举止和观念认知,培养自己民主伦理的行为习惯。因此,在民主生活中,要将民主实践与民主伦理相统一,充分发挥民主实践对民主伦理的基础作用,不断丰富民主伦理的内涵,进一步推动民主实践的发展最终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进一步推进。
第三,文化教育的加强是培养和树立社会主义民主伦理观的重要环节。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伦理学的论述,人的认识认知和生活行为习惯决定了伦理道德,伦理道德是在社会实践过程中通过一定的教育和知识而逐渐形成的。那么民主伦理作为一种特殊的伦理道德,它的形成也同样要经过教育和知识的培养。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就是加强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知识的培养和教育。马克思主义思想是指导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的指南,经过历史实践和验证,它的思想是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包含着丰富的理论知识和观点,它的民主集中思想、民主法制思想、权利义务思想等等是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民主伦理观的基本要求和内容。因此培养和树立社会主义民主伦理观首先就要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知识,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奠定社会成员关于社会主义民主伦理观的基本知识,从而在理论上培养和树立社会主义民主伦理观。此外,加强文化教育的培养还需要加强科学文化知识的教育和培养。民主伦理是人的民主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民主伦理同社会成员的民主素质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而加强科学文化知识正是提高社会成员民主素质的重要途径,社会成员的文化水平、人生观和价值观对提高民主素质有着重要影响。通过对科学文化知识的不断梳理,社会成员会不断树立正确的关于民主伦理道德的价值观,会在民主生活中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习惯,并影响周围的人,也同时规范和约束了他人的民主行为,这样在社会上形成了人与人之间良好和谐的社会关系,有利于形成整个社会良好的民主伦理氛围,有利于培养社会成员的社会主义民主伦理观。
参考文献:
[1]戴维·米勒.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邓小平.邓小平论民主法制建设[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4:66.
[4]孙晓春.民主政治的道德基础[J].天津社会科学,2002.
[5]科恩.论民主[M].聂崇信,朱秀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6.
[6]万俊人.论和谐社会的政治伦理条件[J].道德与与文明,2005(3).
[7]巴林顿·穆尔.民主和专制的社会起源[M].拓夫,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
[8]罗伯特·达尔.论政治平等[M].谢岳,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9]高兆明.社会变革中的伦理秩序:当代中国伦理剖视[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4.
[10]刘丽瑛.社会主义民主的伦理意蕴[J].理论探索,2006(5).
[11]彭定光.论政治道德的定位[J].伦理学研究,2007(3).
编辑:董蕾
收稿日期:2014-12-22
DOI:10.3969/J.ISSN.2095-7238.2015.02.015
文章编号:2095-7238(2015)02-0084-04
文献标志码:A
中图分类号:B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