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卓弥·释迦益希考释

2015-04-09张继文

四川民族学院学报 2015年2期
关键词:金刚教法吉祥

张继文

★康藏研究★

卓弥·释迦益希考释

张继文

卓弥·释迦益希是藏传佛教 “后弘期”初期的重要人物,藏区教授道果法的第一人。早年求学于印度,回藏后筑寺讲经,门徒遍布各地,创立了讲授父续、母续等密法的教规。他毕生从事于译经工作,为 “后弘期”新密法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卓弥·释迦益希;道果法;弟子;译经

一、生平

卓弥·释迦益希 (公元993-1074),后藏芒喀人,藏传佛教后弘期著名高僧、佛经翻译家、密宗大师。因萨迦派核心教法 “道果法”源自卓弥译师,实乃 “萨迦派教法的实际创始人”。[1]

当时,贝考赞 (欧松之子)长子扎西孜巴的一支后裔在后藏拉堆地区发展壮大,佛教得以恢复,从多康学佛返回的卢梅等10人中,有一个后藏僧人罗敦·多杰旺秋修建了坚贡寺,广收门徒,有著名的24名弟子广布藏区建寺弘法,形成了24个系统。应扎西孜巴及其三子的弘法请求,罗敦·多杰旺秋派堪布释迦宣努,阿阇黎意希遵追二人前往拉堆地区传法。他们考虑到拉堆与印度不远,便从众多僧人中选派了卓弥·释迦益希和达洛·循努遵追二人去印度留学求法,临行前在章巴江寺授了比丘戒并受叮嘱:戒律是佛教根本,般若波罗密多是佛教心要,密法是佛教精髓,应善学听授之!《青史》亦记载:“当西藏佛教后宏期之初,正是来藏的诺敦·多杰旺秋发展教法时,阿里伯柯赞之于扎喜哲 (吉祥王)王在 ‘如那’地方抚政的时候,他有三子即伯德 (吉祥军)、峨德 (先军)、吉德 (乐军)。他们三昆仲在诺敦座前,请求说:请为我们给一堪布和一个阿阇黎,以振兴佛教。诺敦于是派遣了堪布释迦迅鲁 (释迦童)和阿阇黎色·耶协准珠 (智精进)二人妥善地建立僧团的时候,也是大译师仁青桑波 (宝贤)年迈五十时。堪布和阿阇黎二师商决卓弥和达诺·迅鲁准珠 (童精进)二人携带许多黄金前往印度求学。”[2]他二人先在后藏学习了一个阶段的梵文,后赴尼泊尔拜见了辛底巴大师的弟子班智达辛哈 (静贤),精修梵文,研习密法、密咒、声明学、胜乐、大威德等。

正值印度超岩寺有精于六门的善巧师,亦号六庄严:即东门辛底巴 (寂静)、西门协饶穹勒洛卓 (智慧生)、南门阿根旺秋扎巴 (语自在称)、北门伦若班钦 (那洛巴)、中央仁钦多杰 (宝金刚)及莲纳西 (吉祥智)等人。卓弥·释迦益希 (以下简称 “卓弥”)二人前往超岩寺并先后师从东门辛底巴 (寂静)门下学法,听授了 《戒律》 《般若波罗蜜多》、密法和集密口诀等。后学得西门师 “智慧生”的伏魔法,南门师 “语自在称”的明忆真实法,北门师 “那洛巴”的消除三苦的口诀,又从中门师 “宝金刚”和 “智吉祥”习得护祥定心口诀,建立了法缘,史称“卓弥六门法线。”[1]《竹巴教史》也记载,卓弥 “亲近寂静八年,遵照阿阇黎教导,学习戒律、般若、《喜金刚》三续、《胜乐》等多种教法,对于那饶巴等其余六门作法缘,向时轮足和不空金刚闻习了许多密法”。[3]另据藏文文献载,达洛在印度注重朝圣,学法很少,没有什么成就。而卓弥从师八年余载,精修显密教法,后铸成一代大师。

之后,卓弥来到印度东方,看见一比丘以木母 (女神名)无形的一只手接受化缘财物,心生惊异,于是向比丘顶礼并绕行多次后,请求摄受。比丘名 “般若英扎汝哲”,在藏语为协饶旺波色哇 (智王明显)。这是毗哇巴的弟子为种毗嘿汝哩,种毗嘿汝哩的弟子为弥吐达哇,弥吐达哇的弟子即此比丘 (名 “般若因陀罗流支”)。他为卓弥灌顶,讲授密经,传授诸教要诀,讲无本续的道果也传授给他。[2]值得一提的是,毗哇巴开创的 “道果法”是在 《红阎摩德迦续》《胜乐根本续》和 《喜金刚续第二品》等思想融合后形成的教法。该教法主要围绕因、道、果展开论述。因是指轮回因,或因果关系十二缘起,包括十二生处、生、老、病、死等;果指六道轮回;道是方便,修持的方式。卓弥跟随 “般若因陀罗流支”学法四年,接受灌顶,深得解经修行的方法,听授 《喜金刚》三续和各种口诀等诸法要诀,彻底掌握了无上本续道果法。

卓弥在尼泊尔印度留学十三载,习得了诸多瑜伽密法,返藏前又求得多种密诀和经续,回藏后受到扎西孜巴及其子、堪布、阿阇梨及僧众的热烈迎接。卓弥在扎西孜巴及后裔的资助下,建立了牛古垅寺,翻译了著名的 《欢喜金刚第二品》等三种密续,并广译经典,收徒传法,讲授胜乐和喜金刚灌顶法,并隐居修行于拉孜岩洞和锡柳沟隆。之后,朗塘噶波尔一牧人邀请他前去牧区讲经传道,恰好此时接到噶雅达热班智达的信函,在贡塘迎接后,和班智达一同北上,沿途讲经说法。在锡柳沟隆,卓弥献上黄金五百两作为供养,请求班智达在五年内传授所有教法,班智达三年内讲授了全部教法内容,准备返回印度,卓弥以未满五年教授约定为由恳求班智达留下。班智达甚是欢喜,答应道:经教著作在西藏我以后不传给他人。[2]五年间,卓弥从班智达的教授中学到了解经修行的方法,听授诸多口诀及难点,获得 《喜金刚》《桑浦扎》《惹里》(胜乐)、《阿惹里》(金刚幕)、《四阿惹里》《金刚帐》《密诀宝露》等密法续论以及道果教授的全部内容,成为藏区讲授道果的第一人。临近五年期限,廓师迎请班智达讲经说法,与卓弥相遇,班智达由季觉邀请去阿里传道。数年后,班智达再回后藏之时,卓弥已逝世,未曾再见。1074年,卓弥在牛姑隆寺圆寂,享年82岁。

二、译籍

认真爬梳和分析黑水城出土法律文献,不难发现,西夏法律中包含有贿赂犯罪及其认定规则、适用范围、法律原则、惩罚措施等方面的详细规范,与同时期中原王朝律典相比较,既有继承又有所损益。

卓弥留学印度尼泊尔十余载,朝拜圣迹修习于名寺,精通梵文,师从著名佛学大师精修显密教法,后从慧王明和犍耶陀罗学得印传道果法的内容,奠定了翻译佛经典籍夯实的基础,开创了后弘期新密翻译新时代。西藏佛教史上,将他与玛尔巴、桂·库巴拉孜合称为后弘期密教的“三大译师”。《西藏密教史》也推定:卓弥所译的经典极有可能在玛尔巴和桂·库巴拉孜之前,且二人都曾师从卓弥译师,故新译密法的传播起始应为卓弥译师。

卓弥所译的 《欢喜金刚第二品》(又名 《呼金刚续》),是道果教授的根本经典,也是无上瑜伽部母续类重要典籍。该经续有 《广续》《略续》两部,初译成藏文后,由循努贝根据 《金刚藏译》对其进行修正补译。后经萨迦第三祖扎巴坚赞对一、二品的内容做一阐释,萨迦贡噶坚赞进行修订。在仁钦桑布的帮助下翻译了 《具足清净论》(辛底巴著)、《般若八千颂》《般若二万五千颂光明论》《般若八千颂广释》等著名经论,对其阐释教授,使得甚深 《般若波罗蜜多》能够在卫藏地区宏传。

卓弥译师翻译的诸多显密经籍中,载入 《甘珠尔》的尚有:

《注释续十疏》(又名 《注释续不共真实相应大本续》);《其实相应大本续后续》;《其实相应大本续》;《吉祥密金刚续第四章》;《吉祥轮戒律无量续王》;《吉祥等虚空大续王》;《吉祥身语意续空行母两戒》;《吉祥月鬘续王》;《续王无析事续部》;《大自在陀罗尼论》《吉祥大力续王顺品众吉祥轻麓秘密续王》;《吉祥智慧鬘续王》;《吉祥慧焰续王》;《瑜伽母月鬘》;《吉祥空行秘密续王》;《吉祥秘密火焰续王》;《吉祥寒林庄严续王》;《吉祥金刚大王续王》;《吉祥智慧思惟续王》;《吉祥贪之续王》;《吉祥火鬘续王》;《吉祥空行母秘密焰续王》;《吉祥金刚大威德摧坏续王》;《吉祥秘密甘露续王》;《吉祥大力智慧王续王》;《吉祥金刚成就胜乐续王》;《吉祥胜乐续王殊胜寒林庄严续》;《金刚阿罗梨续王》;《四座本续》;《四座略续瑜伽母续王》;《四座注释续其言分》;《圣观世音自在大悲陀罗尼胜利》;《吉祥三昧耶续王》;《吉祥日轮续三》;《吉祥智慧王续王》;《吉祥空行母律仪续王》;《喜金刚续第二品》;《空行母网金刚账续王》;

收入 《丹珠尔》的有:《呼金刚续憍谟底释难》(阿阇黎难习月著);《金刚歌释》《吉祥金刚酥油灯顶教法》《吉祥呼金刚菩提罗伽二十颂》《呼金刚曼陀罗摩羯次第仪轨》(莲花金刚著);《现观次第论》《呼金刚注释续相合论》《圣空行母金刚歌大续王第一品王释》(那波巴著);《金刚歌注疏》(度母军著);《独勇密修法》(金刚铃著);《吉祥二臂呼金刚修法》(金刚财源著);《一念呼金刚》(阿阇黎伽毗诃缕波著);《呼金刚修法六支论》《一切部多之施食》(无敌月著);《曼陀罗仪轨修法遍持贤论》(阿阂黎难胜月著);《宝焰修法》(慧王明著);《无我瑜伽母修法》《甘露光修法》《秘密金刚续王释》(昙毗醯鲁迦著);《无我母修法广论》(吉祥宝生著);《无我母独雄修法生圆次第论》(阿阇梨罗皙著);《吉祥胜乐显现难释》《吉祥胜乐轮仪轨如意鬘》《欢喜藏论》(英勇金刚著);《慧生口诀》(犍耶陀罗著);《大乘道次第》(阿阇梨贤劫金刚著);有《八大寒林论》《胜乐轮现观释难》《宝光密修法》等著者不详。

另外,卓弥还建立了一套系统的教授父续和母续的密法教规。“父续”是在金刚乘中以论述幻身或现分方便生起次第的经典,“母续”是以阐述智慧空分为主的无上瑜伽部母续类经典。实其重点是翻译母续部经典,特别是弘扬 《瑜伽续部广释》及诸义作法等,他曾以黄金五百两作供养,请来班智达犍耶陀罗,翻译了 《呼金刚幕桑布扎》《罗梨》《阿罗梨》等母续部的修法教义等。

三、弟子

卓弥以牛古隆寺为弘扬佛法的基地,广收门徒,传讲经续,翻译佛典。此时的卓弥译师已年过五旬,历经数年于牛古隆寺和拉哲岩洞修行后,才第一次把道果法传授给前来求学的徒弟,这其中曾将全部教授传给了仲·垛巴顿穷、拉尊伽勒和色顿贡热等三人,史称为卓弥的 “圆满口诀三弟子”。其中,仲·垛巴顿穷从锡柳沟隆来到拉堆的南边,初传道法不久便逝世了,拉尊伽勒又未抚育门徒,终其前两人并没有将其佛法发扬广大,成绩显微逊色。

弟子色顿贡热因其在后藏的色喀穷传法收徒,故得名顿珠·色喀穷哇。据藏文文献记载,色顿贡热出生于多麦的切珠巴结措家族,由于受前世习气唤醒,一心求法,将家中大小三十余头牦牛赶到牛古隆寺作为卓弥的供养。然而卓弥收徒传法是要收取很高的费用,并且他向每一个门徒都只传授一种密法,因此很多求法的人面对高昂的学费,大多选择舍近求远远赴印度求法留学。色顿贡热也因供养的财物太少,最初除了授个别灌顶法和习得一些简单口诀外,基本上就没有学到实质性的教诀和经续,但是他精进刻苦,任劳任怨,最终感动了卓弥译师,破例收取色顿贡热为徒,并传授其全部教诀。之后,色顿贡热求教于卓弥译师的弟子阿里巴·萨哇娘波,依旧踏实刻苦,修证甚高;其弟子香顿曲贝尔兄弟学到了他的全部道果教授;夏玛兄弟得其一半教授,自成一派;色贡绛耶得其极少一部分教授。这其中香顿曲贝尔和夏玛兄妹都曾以道果教授为基础自立门派,有一定的传播和影响,但最终被萨迦派收入门下。

另有萨迦的昆·贡却杰布、昌沃的章顿·贡却杰布、阿里的巴·萨哇娘波、拉哲的结江·温噶尔哇、肖区的香·扎孜索纳巴等五人,成绩突出,被称为 “圆满续部五弟子”。其中昆·贡却杰布,是萨迦派的始祖。出身于萨迦地区的一户信奉宁玛派的家庭,自称是吐蕃时期昆氏家族的后裔。因其一生未曾出家受戒,所以并非是真正意义的僧人。贡却杰布自幼跟随父兄学习宁玛派旧密咒教法,并在萨迦以南修建了巴钦颇章,史称 “萨迦旧寺”。与兄长喜饶楚臣结伴精修悟道,逐渐意识到旧派密乘已呈消沉不振之势,便有意前往拉孜的牛古隆寺拜见卓弥译师研习新译密咒法,因第一次拜访未遂,后跟从钦译师学习 《喜金刚续》,快要学完该经续时,钦译师去世,故又第二次去拜访卓弥译师,“将他从家乡运来贩卖的十七匹马驮的货物连同马匹,带来的草料钱的一串珠宝全部都奉献给了卓弥译师,请求传授教法。”[4]卓弥接受了贡却杰布的供养,教授 《喜金刚续第二品》等密续,传授新译密法和道果法。昆·贡却杰布学成之后,又师从桂·库巴拉孜学得集密;在玛·格哇洛追那里学到胜乐和成就藏教授;跟随班智达喜绕坚赞习得五明点教授;从玛觉·洛追和哇日·仁青扎两位译师学到发菩提心口诀,学习 《道果论》等新密咒教法,同时,还研习了诸多新旧密法典籍,经过不懈努力,掌握了新旧密法,终成萨迦派一代始祖。后于1073年在苯波山坡修建萨迦寺,因其土质呈灰白色而得寺名,也作教派名。(藏语 “萨迦”译为 “灰白色”)昆·贡却杰布以该寺为根本道场传教,创建了以道果法为主要特色的萨迦教派。《宗教流派镜史》亦说:其道果传承,系由卓弥大师次第宏传,据云有十八种不同教法,然主要领得敕旨者唯萨迦派大德。昆宝王则从卓弥学主要之帐续二观察续诸讲旨。[5]

卓弥的教法除 “圆满口诀三弟子”全部吸纳外,实质上再未有人全部继承其教法。获得部分殊胜成就的弟子有后藏下部的杰贡色窝、朗巴仲波伽、辛页若窝等三男子,及澎域的切姆南喀、雅喀哇·占姆贡乃、芒喀堆波哇·堆姆多吉措、绒巴夏哇·姆觉嘉坚等四女子,史称为 “成就七弟子”。也有史书在 “三男子”之上添加了觉热雄巴·珠结释迦遵追和潘周巴·学藏托廓二人,变成五男四女共九人。以上诸多卓弥弟子中获得殊胜成就,成绩显著,被称为 “上首弟子”。

宁玛派的大素尔·释迦琼乃也曾投师于卓弥门下,奉献黄金百两求得新译密法和道果教法。当时的著名高僧如桂译师跟卓弥学过法。噶举派始祖玛尔巴更是十五岁就师从卓弥门下学习梵文和密法经续,玛尔巴后来以那若、弥扎的教授要诀为主,讲说 《密集》《佛颅》《欢喜金刚第二品》《金刚幕》《玛哈玛雅》《吉祥四座》等续论。他曾说:“吉祥柳沟隆寺 (牛古隆寺)中,译文卓弥译师前,学习声明和诵语,恩惠非小当尽知”。然而对于一小教授要诀也当见到是需要极大的代价。因此自己生起前往印度的心始终未达到。即桂译师也对于师法视为最上,所以他自己也想亲近许多班智达,而由彼寺院来此。[2]藏文文献中还记载,卓弥译师的弟子中,有三名精通 《诀窍续》,五名通晓怛特罗,七名修成道果。

另外,卓弥的时轮金刚法传予扎贡奏 (金护)和卓敦,形成了卓派,该派注重实修,具有完备的灌顶讲授教诀,后布顿大师是时轮金刚的集大成者,对夏鲁派,格鲁派影响深远。

四、道果法

道果法是藏传佛教萨迦派有关悟道证果的核心教法,以 《喜金刚第二品》的修持方法为根基,提倡 “最初舍非福,中断于我执,后除一切见,知此为智者”,认为只有断除 “我执”,消除烦恼,才是 “智者”,修得涅槃之果。卓弥留学印度期间,拜访了超岩寺六大善巧师,又师从般若因陀罗流支学习了道果教授的全部内容,潜修毗哇巴的 “宝教道果教授”,历经十三载,掌握印度各大教派的主要思想和修持方法,学成返藏后,赢得扎西孜巴及后裔的支持,修建牛古隆寺,讲经传道,翻译经典,培养出了许多人才。萨迦派始祖昆·贡却杰布也拜师其门下,学习道果教授,于后藏仲曲河谷北岸修建了萨迦寺,把道果法作为教授的主要内容,后经萨迦五祖的不懈努力,道果教授趋于系统完善,成为萨迦派的主要思想。

佛教传统意义上讲的 “道果”教授,与萨迦派所传的 “道果法”有所不同,该派认为道果法是一个独立的教授法门。严格来讲,密教和显教都讲 “道果”,密教把它作为 “教授”,持 “明空无执”“生死涅槃无别”之见,即亲证内心实相。显教指破除一切实执戏论和无实戏论,从思想上断除一切有形无形的念想,把握住寂止之心,清除执著,生起止观双运之见,此为证空性。《集密根本续》和 《胜乐根本续》就是以显教理论为基础,持密教特有的修炼方式,提倡 “五次第教授”,又称 “圆满次第教授”。实质上,小乘佛教各教派和大乘佛教中观唯识学派都讲 “道果”,就以 “果位”来讲,小乘佛教提出 “阿罗汉、不还、一来和预流”等四果;大乘佛教讲究“菩萨果”;密教也讲果位,包涵于道果范围;萨迦派认为道果亦称果道,“具足所缘之国四身或五身摄集的佛及能得之道。”[6]从果位讲,道无分别而有者,叫着 “果道”,从道位讲,果无分别而任运住者,称为 “道果”。

卓弥求学于印度,听闻其诸多殊胜密续,融汇印度各大教派主要思想和修持方式,又师从般若因陀罗流支,彻底学习了道果教授的全部内容,获得了稳固的圆满次第,能跏趺而坐以风息之力悬空,成就了迁识与夺舍的力量,使他即神成就大手印的最高境界。返藏后建寺收徒,翻译教典,讲经传法,建立了以父续、母续类为主的讲说之规。《青史》记载:“从密宗诸续部得各方面来说,卓弥大译师是极善巧,而且复具有修各本尊身像之法;他建立了讲说父续、母续等许多经教之规。特别是广大弘扬 《瑜伽续部广释》及诸仪轨作法等。所以对佛法作了极大的发展。”[2]卓弥于印度学得的教法,并不仅限于超岩寺的 “六门的善巧师”,还汲取了般若因陀罗流支道果教授的全部内容,融合印度各大教派的主要思想和修持方式。按照 《萨迦教派史略》所说:他从慧王明和犍耶陀罗学习分别由毗哇吧、莲花金刚、龙树、多孜巴、黑行者、邬阇陀罗长寿等六位阿阇梨开创的宝教道果之道、甚深生起次第九法及圆满次第道、菩提心释之道、不可思议之道、春明点之道、曲直道等六大教授;从班智达慧王明学得由大自在慧和昙毗醯鲁迦所创立的大手印圆满道教授和俱生成就之道;从班智达不空金刚学得由阿著梨语自在称所创的大手印无字教授。在传播过程中,卓弥译师以毗哇吧的宝教道果教授为基础,融合了其他八种教授,使之更加全面完善。[7]

“道果法”是在 《红阎摩德迦续》《胜乐根本续》和 《喜金刚续第二品》等思想融合后形成的教法。该教法主要围绕因、道、果展开论述。因是指轮回因,或因果关系十二缘起,包括十二生处、生、老、病、死等;果指六道轮回;道是方便,修持的方式。如要学习道果教授,首先要研习道果教授的相关理论,掌握其道果口诀,认识到因道、因果、道因、果因和道果等关系。因道关系,允许因有道的能作;因果关系,允许因有自行成果果,如果良种,和缘相通,能生出果芽,如果缘遇阿波陀那 (教诫),能生果;道因关系,道位上允许有因味,如果没有因味,任何阿赖耶识上不知道修何道;道果关系,果位住变化因,即因住果,这样具备道的一切功德,叫做果道。从上述几种关系发现,一切皆为清净心所现。即成境为心,心能派生一切现象,心性由于分位表现各种相,本性无善恶之别。[1]如 《喜金刚本续》所说: “众生即是佛,暂时被垢覆,”土观·洛桑曲杰尼玛说:“则直会本元俱生智,此智非凡指通常之自心及虚妄之心,要认彼从本以来,即是明空双运,远离迷妄之心。”[5]

道,是生起次第道和圆满次第道。“生起次第”,分妙修和羯摩,生起次第智慧可以分别,但却不能改变。修行者于僻静之地或空旷山谷,观想本尊像,修持获得殊胜成就。中道五种,包括禅定、禅定因、禅定功德、禅定障碍,禅定界。从羯摩,通过禅定、诵咒、幻轮和资粮等修行八大成就,和空行、持明、转轮、夜叉等十二成就。圆满次第道分自我加持和曼荼罗两个阶段,八面二十四目表示大乐轮,十六臂表示喉间受用轮等,在通过曼荼罗手印修炼生起欢喜,证得三身。化身住于一处,以教化众生为己任。法身远离缘起空性戏论,无生灭变化。卓弥所传授的道果教授主要探讨道、果间者的关系,生死涅槃一切法。为了证得佛得果位,采取四量和四耳传法破除迷妄,清净阿赖耶识。[1]

综之,卓弥译师终其一生孜孜不倦于教法事业,早年留学于尼泊尔印度等国,拜访名师,学习梵文,潜修解经修行的方法,听闻诸多教理经典和口诀,获得密法续论以及道果教授的全部内容。学成回藏后,修建牛古隆寺,讲经传道,培养出许多高僧大德,特别是萨迦派创始人昆·贡却杰布,宁玛派高僧释迦琼乃等也曾师从门下,修习道果教授,自成派系,实质上他们都各自奉行着密教中的一个法门。卓弥毕生都在从事译籍事业,还创立了讲授密乘父续,母续等密法教规。为藏传佛教 “后弘期”新密法的发展作出了极为重要的贡献。

[1]索南才让.西藏佛教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p361、p361、p368、p368

[2]廓诺·迅鲁伯著,廓和卿译.青史[M].西藏:西藏人民出版社,1985年,p137、p137、p138、p139、p139

[3]恰白·次旦平措编著.竹巴教史[M].西藏:西藏藏文古籍出版社,1992年,p293—294

[4]达仓宗巴·班觉桑布著,陈庆英译.汉藏典籍[M].西藏:西藏人民出版社,1986年,p197

[5]善慧法日著,王沂暖校订.宗教流派镜史[M].甘肃:西北民族大学研究室,1980年,p101、p105

[6]索南僧格.道果口诀源流语教广释——萨迦 [M].德格印经院木刻本

[7]贝瓦尔·却美多吉著,中国藏语系高级佛学院.藏语系藏文文选 (十四)——萨迦教派史略 [M].北京:民族出版社,1989年

[责任编辑:林俊华]

A Research on the Master Zhuo Mi·Sakyayixi

Zhang Jiwen

Zhuo Mi·Sakyayixi is an important and the first person to teach Lam Drey in the early"Phyi da"of Tibetan Buddhism.He studied in India in his early years,and then built the temple and taught the Buddhist Scriptures after his returning to Tibet.He founded the canon of Shastra teaching,such as phargyud,mother tantra,so he had many disciples all over the world.Also he engaged in Buddhist-scripture translation all his life and made an important contribution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ew Shastras in the"Phyi da".

Zhuo Mi·Sakyayixi;Lam Drey;disciple;scripture translation

K18

A

1674-8824(2015)02-0009-06

张继文,西藏民族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陕西咸阳,邮编:712000)

猜你喜欢

金刚教法吉祥
金刚炮
追影记
同敲吉祥鼓 共度欢乐年
同敲吉祥鼓 共度欢乐年
与人为善 一路吉祥
没有金刚的金刚狼爪
“教法融合”:得道方能行远
放飞心中的吉祥鸟
语文教学要创新教法
羽毛球正手击高球教法五步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