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宗教文化在当代中国文化建设中的功能发挥
2015-04-09沈小勇复旦大学上海200433
沈小勇(复旦大学,上海200433)
优秀宗教文化在当代中国文化建设中的功能发挥
沈小勇
(复旦大学,上海200433)
在 “文化强国”建设视野下,宗教的文化特质应当得到更多的推广,宗教信仰中所蕴涵的人文价值应当得到更多的阐释。当前,应当充分挖掘优秀宗教文化资源,积极探索宗教文化服务当代文化建设的途径和方法。要发挥好宗教文化的服务功能,关键还是要尊重宗教文化的自身特点,通过宗教文化的合理保护与科学开发,合理、有序地促进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的协调发展,从而最大可能地发挥宗教文化的社会文化价值功能。
宗教文化;文化建设;功能
对当代中国的文化建设而言,宗教不仅是一种信仰,更是一种文化体系。几千年来,宗教在历史传承中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这主要表现为作为“实物形式”的历史文物和作为 “非实物形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宗教文化遗产在精神层面、伦理层面和物质层面能够有效服务于当前文化建设。在当前文化强国战略下,如何弘扬宗教文化中的合理内核与文化功能,使其服务于当前的文化建设,这对于当前宗教文化领域特别是管理宗教事务的政府部门来讲,是一个值得研究的新课题。本文研究了在现实路径上如何挖掘宗教文化资源服务当代文化建设的途径和方法,并最终提出了发挥宗教文化在 “文化强国”建设中积极作用的政策建议。
一、挖掘优秀宗教文化资源,服务当代文化建设的基本路径
(一)挖掘宗教文化经典资源,重释教义思想和文化价值
各种宗教的教义基础在于宗教典籍。宗教典籍中蕴涵着丰富的教义思想和历史文化价值,不仅包涵了哲学义理、科学技术、天文地理,也是文学艺术、医学养生、民俗风情的集中体现。“透过宗教思想可以折射出所处时代世俗社会的现实情况和风土人情,是研究社会发展和人类历史的宝贵资源。”[1]对于当前的文化建设而言,挖掘传统宗教典籍,更重要的意义在于不断诠释和创新宗教教义思想,推进宗教自身义理革新,不断去除糟粕,发扬精华,从而不断适应时代的发展,体现时代的精神。
千百年来,无论是儒、道传统宗教文化,抑或是伊斯兰教、基督教等外来宗教文化,在中国本土文化发展中不断融合、创新,特别是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等外来宗教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积极适应、融合、协调,不断自我调整,不断自我充实与完善,与时俱进,这些宗教文化在相互融合中共同跻身于中华文化之林。当前,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下,特别需要各宗教文化在教义、思想特别是宗教价值方面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在新的全球文化与全球伦理视野下,大力阐发宗教经典和教义思想,积极谋求与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一致的伦理内涵、思想特质,这样的重释过程,既是宗教自身改革创新的过程,也是时代价值不断升华融合的过程。
(二)整理宗教文化各项遗产,推动文化继承、发展与创新
葛剑雄曾提出 “历史性人文资源”的概念问题,他认为无论是某种宗教或者某种民间信仰,都可以称为 “信仰性的人文资源”。从宗教文化的传承角度来看,这一概念很具有启发意义。“信仰性的人文资源”概念可以意指某一地方 (侧重于地理概念)在历史上形成的宗教信仰资源,它在内涵上不仅包括了传统的五大正统宗教资源,也包括了某种地方性的民间宗教信仰资源 (带有信仰色彩的民俗资源)。在表现形态上,某一地域的 “信仰性人文资源”既包涵物质形态的宗教信仰遗产,如宗教文物、宗教名胜、各种宗教场所等物质文化遗产,也包涵了非物质形态的宗教信仰文化遗产,如传统宗教信仰、宗教艺术、民间信仰仪式、宗教性民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
从 “信仰性的人文资源”概念出发,特别需要我们注重挖掘并整理优秀的文化遗产和艺术珍宝,既要关注正统宗教遗产,也要关注民间宗教与信仰资源;既要关注物质形态的宗教遗产,也要关注非物质形态的宗教遗产。可以说,正是这些弥散在不同地域的 “大传统”正统宗教与 “小传统”民间信仰,共同构成了地域性的 “信仰性人文资源”;也正是这些地域信仰资源,成为我们当前亟待保护与合理利用的重要传统人文遗产。
(三)创新形式,改进方式,探索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的新途径
传统宗教文化中蕴涵丰富的精神生活意义,在新的时期,采取多样的形式,创新传播方式,能够丰富、改进广大群众文化生活。宗教文化中丰富的物质遗产文化,特别是宗教文物、宗教名胜等能够为人们旅游和消费提供丰富的精神文化空间;宗教文化中的非物质遗产文化,特别是音乐文化、书法文化、养生文化、礼仪文化等同样是现代人文化休闲、安身立命的重要载体。所以,大胆创新各种不同的宗教文化 (活动)形式,不仅可以满足信教群众的宗教信仰需求,而且能够大大丰富广大群众的文化生活;不仅可以扩大宗教文化的传播影响力,而且还能凸显独特的文化品位和精神追求。
在当前宗教文化建设中,要特别重视用现代化、科技化、生活化等形式激活宗教文化资源,如四川青城山道教资源开发、无锡灵山创新理念开发等用现代传播手段、现代产业理念等阐释传统宗教文化,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同时也将宗教名胜的自然、历史和人文优势积极转化为当地旅游、文化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势。作为中国佛教史上的首部交响乐,《神州和乐》被称为传统宗教文化的创新之作。有人总结称,《神州和乐》的成功得益于其鲜明的佛教和谐文化主题和中西结合、古今结合、圣俗结合的创新形式,体现了东西方文化的融合、宗教艺术与古典音乐的交汇,成为宗教文化创新的又一重量级品牌[2]。这些创新案例充分说明,只要把握正确的价值导向,传统的宗教文化能够激发出新的活力,也能够找到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的新途径、新方法等。
(四)推动参与生态保护,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绿色发展
当前,全球生态危机日益加剧,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提上日程。“生态问题在相当程度上是人类的心态问题,人类的主流哲学不变,生活方式不变,仅靠一些 ‘环保’行动是拯救不了人类的。”[3]在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工程中,宗教文化能够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宗教文化普遍主张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因而表现出了深刻的生态意识,有利于克服人类中心主义的狭隘观念。
弘扬宗教生态文化,投身生态建设实践是新时期推动传统宗教参与生态保护的主要载体。无论是佛教教义、道教主张,以及基督教 “生态神学”思想等,都提供了丰富的生态文明理念。当前关键要进一步强化这种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识,特别要强化生态文明的宣传教育,在民众中积极唤起全民节约、合理消费、减少污染的意识,积极唤起民众爱护草木、保护动物特别是怜惜弱小生灵的意识,弘扬珍爱自然、爱护生态的良好风气,鼓励社会民众将当前的环境保护、节约资源等与创造美好生活环境相结合,从而积极构建人类与自然界的新型生态关系。
(五)弘扬宗教慈善文化,帮助和关爱社会弱势群体
美国宗教史学家安德鲁斯曾经说过,“宗教是慈善之母”。宗教文化中普遍主张关爱大众,慈悲为怀,如佛教主张因果报应,普度众生,注重积德行善;道教主张 “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主张常怀柔善仁慈之心,利人救物;基督教教导信徒 “非以役人,乃役于人”,引导广大信徒服务好社会,济世救人,这些都是宗教文化中特有的慈善文化因子。宗教慈善文化业已成为宗教徒们乐施好善、服务社会的文化品格,能够帮助社会弱势群体,维护社会基本公正和正义,体现了 “以人为本”的宗教社会情怀。
宗教慈善文化是宗教文化的重要内容,宗教慈善事业也是宗教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宗教公益慈善事业,说到底,就是将宗教文化与宗教信仰中 “爱的力量”不断拓展和升华,特别是通过宗教慈善组织践行慈善文化,帮助和关爱社会弱势群体,促进 “人间大爱”的文化氛围。宗教慈善组织服务社会的方式有很多,根据美国学者霍奇金森和魏茨曼的研究,在美国宗教慈善机构中,其途径和方式包括:参与贫困救济与家庭援助;从事医疗卫生与健康服务;开展国际交流活动;维护民权;提供海外救助;从事教育;支持文化艺术;提供食品服务;关注社会正义;保护妇女权益;提供住房援助等等。应当看到,由于宗教信仰的特殊性,宗教慈善组织往往比其他的社会慈善组织更具有社会影响力、号召力,更能够得到广大信众与民众的支持。
二、发挥宗教文化在 “文化强国”建设中积极作用的政策建议
(一)理解和尊重宗教文化,重视发掘宗教文化的合理内核
宗教不能完全等同于文化,但是宗教的文化特质不应被忽视。宗教文化小到碑铭诗谒、经文楹联、雕塑群像,大到宗教的音乐、美术、医药、养身、特色建筑、礼仪信仰等,都应该得到重视与传承。可以说,宗教文化既是 “精神、表达文化”,也是 “社群、伦理文化”,同时也体现为 “物质、技术文化”[4],从文化角度看,宗教文化是一种融合了三种文化形态的独特文化体系。宗教的文化属性不应被忽视。正如叶小文所言,宗教经典、教义,宗教道德、艺术中积累着人类生命繁衍的文化信息,渗透着历史积淀的体验和哲理,孕育着民族文化因素,镌刻着人类精神文明发展的轨迹。从文化角度看宗教,宗教经典也是社会历史文化典籍、文学作品的一部分;宗教教义也包含着许多人生哲理、道德箴言;宗教物品有不少非物质文化遗产;宗教场所和周围环境有若干艺术殿堂与旅游胜地[5]。
当前,应当特别重视宗教的文化特质,承认传统宗教乃是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理解和尊重宗教文化,重视发掘宗教文化的合理内核,关注宗教文化的三个层面,努力挖掘和弘扬宗教文化中的优秀文明成果,积极引导其发挥爱国爱教、伦理道德、公平正义、多元和谐的积极价值,积极引导其发挥对市场文化、社会稳定、生态保护等调节促进作用。通过挖掘宗教的文化资源,在观念上真正把宗教视为一种文化,阐扬积极的文化价值因素,克服消极宗教文化因素的影响,寻找宗教服务当前文化建设的途径和方法,真正发挥宗教的文化作用,积极融入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大潮之中。
(二)进一步增强宗教文化资源保护工作的责任感
宗教文化资源蕴涵的内涵丰富,特别需要我们加以合理保护和有效开发,以此增强宗教的文化功能,引导宗教适应时代发展需求和人类文明发展趋向。为了增强宗教文化资源保护工作的责任感,要积极构建合理有效的保护体系。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当前地域宗教信仰资源的保护存在诸多问题,包括:(1)民间大规模的经济开发和旅游资源过度开发加剧了 “信仰性人文资源”的破坏和毁灭,宗教文化资源开发中商业化、功利化倾向明显;(2)在沿海发达地区,现代主流文化的多渠道快速传播对乡村信仰体系、文化认同带来巨大冲击;(3)乡村传统宗教文化自身的演变和消亡,特别是一些与宗教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宗教艺术、宗教民俗等正在不断消失;(4)现行地方宗教文化遗产保护政策规范体系还存在诸多不足;(5)现行地方宗教保护和管理体制机制还有待理顺、完善;(6)宗教文化资源的保护资金不同程度缺乏等。
为了增强宗教文化保护的责任感,要主动出击,积极应对,要特别注重全面梳理不同地域的宗教信仰文化资源分布情况与特点,确立对宗教文化资源分类整理和保护开发的原则。总体来看,“宗教文化资源开发应以宗教组织和宗教信仰者为主体,以宗教事业为根本依托,以弘扬健康的宗教精神和价值为根本宗旨”[6]。要运用文化学、民俗学、宗教学等多学科相结合的方法,总结所在区域宗教文化资源保护的经验教训,全面剖析不同区域宗教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当地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正反关系,要把握好宗教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与推动宗教自身健康和谐发展的辩证关系,既要防止开发与保护不足,也要防止开发与宣传过热,合理处理好宗教的信仰功能和文化功能之间的辩证关系,这样才能制定出符合宗教区域历史与现实双重特点的宗教文化资源保护措施,提出合理引导宗教文化资源服务社会和谐发展的建议性对策。
(三)打造各具特色的宗教文化旅游品牌,形成品牌效应
宗教文化的品牌开发关涉到城市的文化旅游品牌与城市文化形象。要合理利用宗教文化资源服务城市文化建设。这是因为,充分展示高品位、高内涵的宗教文化设施、活动、载体等,能够增强城市文化建设的底蕴,扩大城市文化知名度,有利于地方经济社会和文化的综合协调发展。当前在宗教文化资源的开发中,有的地方大搞 “宗教搭台、经济唱戏”,开发利用方式也很单一,商业气息太浓,文化内涵不足,甚至存在低层次、重复化的乱建滥建,遑论宗教文化旅游品牌建设。
在开发与宣传推广方面,要特别重视加快宗教文化旅游景区与项目建设,这是品牌建设的根本。要科学合理规划,综合开发利用,明确开发主题,真正在精品化文化项目建设上下功夫。在加快宗教景区的规划和建设中,要特别注意严格保护地方宗教文化历史资源,特别注意景区文化资源要素之间的内在协调性、系统性,发挥景区文化功能的引导性、价值性。以开发利用促继承保护。同时,在规划建设项目化的同时,也要注重加大力度策划推介宗教文化旅游产品,力求形成社会品牌与受众认可。充分挖掘地方深厚宗教文化,逐步开发和利用好地方宗教旅游产品,这是品牌建设的关键。要逐步开展专题的宗教文化活动,营造宗教文化氛围,以此吸引更多的游客,将宗教文化的开发与现代旅游相融合,力求让群众真正认识宗教文化的价值,增强宗教的文化性、知识性、观赏性、艺术性,变求神拜佛的朝圣活动为探寻传统文化的旅游活动。
(四)大力扶持宗教公益事业,努力提高宗教文化素养和品位
要积极发挥宗教文化的功能,努力兴办各种社会公益事业,积极投身于服务当代文化建设之中。推动宗教界公益事业的健康发展,是宗教界的优良传统,也是当前文化建设的迫切需要。要积极倡导和推动宗教公益文化的建设、推广,增强宗教文化功能,淡化宗教教派色彩,进一步增强宗教文化的社会公益理念,以此提升宗教的文化品位。宗教公益事业的主体是宗教慈善事业,应当将公益文化视作宗教慈善事业的发展导向,通过宗教慈善事业,提升公众公益意识,建设社会公益文化,从而推动宗教文化、慈善文化、公益文化三者的有机融合。当前大力扶持宗教公益事业,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大陆的诸多宗教慈善组织还普遍存在组织体系不健全、专业素质不高、救助经验不足等实际问题。组织宗教慈善活动是一项具体工作,涉及到规划运作、资金管理、项目实施、质量保证、人力资源支持等各个环节,特别需要专职人员与志愿服务人员的积极投入。为此,要注重建立相应的管理法规与制度保障,规范宗教慈善的运行与发展。对政府而言,应更多地创造政策环境,充分解决宗教组织公益追求中的困难需求,力求成为宗教公益事业的扶持者和监督者,而不是简单的领导者和管理者。
(五)形成整理、挖掘和弘扬宗教文化积极性的相关机制
要深入系统地开展地方调查研究,科学制定宗教文化保护的规划目标,促进有效保护体系的构建,形成整理、挖掘和弘扬宗教文化积极性的相关机制。对于宗教文化资源的保护机制而言,关键要统一谋划、部门协同、平台实施、逐步推进。要组织好宗教、文化、旅游、规划、建设等部门,进行深入系统的调查,开展价值应用研究,积极构建宗教文化整体保护与规划平台。宗教文化资源的地域保护根本在于形成特色的保护体系。我们认为,当务之急要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符合地域地情的历史保护体系,并实施有效的保护举措。概括起来主要包括:(1)完善地域宗教文化资源的保护政策和公共规范体系;(2)加大宗教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与保护,并依保护的紧迫性程度设立相应的专项文化遗产保护基金;(3)编制地域宗教文化资源的遗产名录,对宗教文化遗存按保护的紧迫性和传承的有效性进行分类整理,划分保护的等级、层次和重点,可将宗教文化资源的历史保护划分为濒危型、残缺型和完整型,对不同类型的宗教文化遗产保护应区别对待,重点是抢救濒危型宗教文化遗产;(4)建立地域宗教文化资源保护区,对宗教资源生态区域进行整体性保护,合理有度开发;(5)建立科学的地域宗教资源传承机制,积极开展民间与跨区域的宗教文化交流;(6)培养优秀宗教文化人才,建设弘扬优秀宗教文化的人才队伍,推进宗教文化建设等。
(六)发挥宗教文化在对外交流和提升文化软实力方面的积极作用
宗教历来是对外文化交流与传播的重要载体。在数千年中外文化交流史上,宗教交流已经成为沟通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之间政治与文化交往的重要桥梁和纽带,促进了彼此交融、彼此信任,也传播了输出国的文化软实力。近年来,我国宗教界继续发挥在文化交流、文化对话方面的独特优势,继续拓展宗教文化对外交往交流的新领域,开展了一系列颇有影响的文化交流活动。如定期召开的中韩日三国佛教会议,如成功举办世界佛教论坛、国际道德经论坛、佛指舍利赴海外供奉等大型文化交流活动,这些宗教交流活动都充分发挥了宗教文化在对外交往交流方面的积极作用。当前,要充分认识文化建设新趋势,从宗教文化对话、民族文化融合的角度高度重视宗教对外交流。组织、协调和大力支持宗教界开展更多、更有影响的对外交流活动,服务外事和对台工作大局,通过宗教交流广交朋友、凝聚共识、促进合作、推动和谐,顺应宗教多元化的世界潮流,减少冲突、共谋善举、和谐共生、彼此信任,真正发挥宗教文化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中的积极作用。
[1]鞠桂富.宗教文化与中国先进文化相适应的途径[J].中国宗教,2003(4):30-31.
[2]张训谋,雷春芳,魏农.挖掘宗教文化和谐资源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EB/OL].2010-08-22.http://www.sara.gov.cn/ zzjg/yjzx/yjcg11/11463.htm.
[3]何怀宏.生态伦理:精神资源与哲学基础[M].河北:河北大学出版社,2002.21.
[4]李亦园.人类的视野[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6:100-101.
[5]叶小文.增强宗教的文化性建设“文化宗教”[N].中国民族报,2011-09-20.
[6]杨玉辉.论我国的宗教文化资源及其开发[J].中国宗教,2012(6):69-71.
(责任编辑:周凤)
10.3969/J.ISSN.1672-0911.2015.01.045
D635
A
1672-0911(2015)01-0045-05
2012-2013年度中央社会主义学院招标课题 “宗教文化与我国文化建设”成果 (zb201231)。
2014-12-26
沈小勇 (1978-),男,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博士后,中共杭州市委党校、杭州市社会主义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