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 “自画像”的演变

2015-04-09

四川民族学院学报 2015年4期
关键词:金农沈周赵孟頫

刘 爽

一、自画像的记载与起源

回顾西方美术史的发展历程,发现许多美术大师都为后世留下了记录自己形象的自画像、自雕像。中国古代的画家却鲜有自画像传世,以至于提到自画像,我们都会不由自主联系到西方画家如达·芬奇、丢勒、伦勃朗等。这就让我们产生一种错觉——自画像是西方画家的首创。西画历来以人物为核心,而中国画自宋代以来就以山水画为核心,再加之山水、人物、花鸟、走兽的分科,使得人物画在中国古代的绘画中并不是画家必备的能力,山水大家请人补景画人物的事也不稀奇,作为人物绘画的分支的“自画像”自然难以吸引足够的目光。

中国古代关于自画像的受重视程度虽然不够,但中国古代的自画像活动一直就没有中断过,并且形成了一个不同于西方的自画像发展之路。中国关于自画像的最早历史始见于《后汉书》,根据记载,汉献帝时做过常卿的赵歧,通经学,多才艺,是画“自写真”可考的第一人。其后

北宋僧人画家元霭,西蜀人,以擅长写真闻名于世。有一次,太宗问他: “可能自写形貌乎?”,说:“能”,遂写沙门侧面小影,果然逼真生动。诗人柳开见后,作诗赞道:“他人写真,能写他人,霭公自写,如他人也。”宋代还有一些能“自写真”的画家。如三朵花,当事人不知其姓名,因他常戴三朵花,故而名之,又称他“房州异人”。对他所画的自画像,苏东坡曾有诗相赠,诗曰:“图画要识先生面,试问房陵好事家”。白玉蟾,原名葛长庚,史籍上说他“自写其容,数笔而就”。度宗的皇后全氏,善写真,“入燕时尝手写己像,广额凤眼,双眉入鬓,衣服道,女画家能自写真者,画史上可谓凤毛麟角。”[3]

仅从有关自画像的记载来看,赵岐的卒年为公元201年,最早的画自画像的中国画家生年早于西方1267年的乔托。哪怕是南北朝时期 (公元420-589年)的陆探微、张僧繇和智积等人的自画像产生的年代也是大大早于西方的自画像。对于中国的自画像的确切记载是早于西方的,只可惜遗存作品少,参与创作的画家也不多,再加上中国历代宫廷都注重绘画的社会功能,多用于表彰功臣。自画像作品显然又缺少以上功能,仅限于画家的个人爱好,也是难以形成风潮的原因。

二、传统自画像的类型与技法发展

中国画家现存最早的自画像是北宋宋徽宗赵佶的《听琴图》,有赵佶的亲笔题字“听琴图”和“天下一人”花押是徽宗的亲笔题字当无疑,同时还有蔡京的题诗一首。可谓是中国存世最早的有署名的自画像。由于宋徽宗拥有画家和帝王的双重身份,此作被怀疑是代笔作品;只因有了蔡京的题诗为证,当是亲笔作品,而非代笔。

《听琴图》着力描绘的是君臣三人在松树下听琴的场面。分别为弹琴者徽宗自己,右侧松荫下,一人焚香抚琴,左右分别端坐着红袍者蔡京、青袍听众童贯和一名童子。人物的举止形貌传神,背景描绘也极有情趣。由于作者高超的才艺,似乎可以从人物情态、松风竹韵和袅袅轻烟中,听到悠扬的琴声。《听琴图》中是以表达事件为主的一幅画,也成为中国古代自画像的第一种类型——以描绘具体事件为主的群像。

《听琴图》所开创的类型为任伯年《三友图》所继承,任伯年三友图作于1884年,当时画家45岁,是创作的高峰期,技法熟练,用笔精到。分别在画上描绘了左侧的自己,中间的曾凤寄,右侧的朱锦堂。彰显了对于形的把握和笔的运用结合的恰如其分。

现存第二件自画像作品是元代赵孟頫《自写小像图页》。赵孟頫本人由于其显赫的皇室出身,让其背负了更多的道德包袱,投降元朝之后,又要受到元朝贵族的倾轧,同时又要提防元代皇帝的猜疑,只得将自己的才华全都用于书画的创作之中以求宽慰。

《自写小像图页》上的题款为“大德乙亥,子昂自写小像”。在此画中,赵孟頫把自己描绘为一个在竹林中漫步的雅士。头戴乌巾,身着白袍,策杖而行。悠然的漫步在溪流涓涓的竹林之滨,身边就是兰亭序中所描绘的茂林修竹,溪流的形态也弯曲有致,就如《兰亭序》说的溪流。全图是以画家自己置身于林中来烘托画家的心境,这也是中国自画像的第二种的创作类型——以营造气氛为主的自画像。

明代陈洪绶的《乔松仙寿图》是他36岁时所创作的作品,他期待考中科举,但并未如愿,以至于他的内心充满了矛盾的情绪。在画面上采用了松树和溪流来烘托气氛,与《自写小像图页》所表达的情感大为不同,但用环境烘托气氛,传递心情的做法却是一脉相承的。清代石涛的《种松园小照》、项圣谟的《依朱图》等也都是在这一类型上的延续和发展。

明朝《沈周画像》是沈周的自画像,衣纹平直厚重,为一般肖像宗法,面貌用笔轻重有致,双目栩栩有神,两颐的老人斑,赋色烘扦得宜,诚为肖像画中的杰作。款为正德改元自题,时在1506年,沈周时年八十岁。题句为:人谓眼差小,又说颐大窄,我自不能知,亦不知其失。面目何足较,但恐有失德,苟且八十年,今与死隔壁。中国的画家当中,沈周第一个直接用画笔审视自己,他的一生都是中规中矩,八十岁的自画像体现了自我的反省和对自我的解嘲。画法上他力求真实,连老人斑都不放过,细腻地用咖啡色的赭石慢慢地点出脸上的老人斑与皱纹。在西方绘画中的自己直接面对镜子审视自己的画法,第一次在中国画家的笔下开始出现。沈周的自画像就成为中国自画像的最后一种类型——肖像式的自画像。

从对赵佶的《听琴图》到赵孟頫《自写小像图页》、明朝《沈周画像》的考察,发现中国画家一开始并没有把自己作为一个独立的表现对象来描绘,而是从群体演化为个体和环境,再从环境中独立的过程。画家自己的形象是逐渐变大,渐次成为重要主题。后世的自画像都是在这三种类型中变化和发挥。尤其是赵孟頫《自写小像图页》开创的通过环境来烘托气氛表达主观感受的做法在后世达到了极大的发展。

中国古代的自画像的技法与人物画技法紧密相联,像赵佶的《听琴图》到赵孟頫《自写小像图页》的技法还与李公麟的白描传统相联系。但是在后世也是及时的汲取了绘画的最新成果来丰富自画像这一古老的题材的。

三、传统自画像创作理念的演变

第一次给自画像带来巨大影响的是元代的王绎,他是肖像画家,有《写像秘诀》传世。写像秘诀系统的整理了肖像绘画的要点,并对怎样作到传神提出了具体、明确的要求。我们也可以通过《沈周画像》和赵孟頫《自写小像图页》的人物面部处理可以看出来。赵孟頫《自写小像图页》中,人物还大都依赖服饰、发型等易于辨别的特征来描绘,而沈周作品中已经注意到眼睛、额头等更为个性的特征。也将脸上的皱纹和老年斑精细描绘,是前世画家所没有的。王绎的影响就是对写真精神的把握上。

第二次则是来自曾鲸 (1568-1650)的“波臣法”肖像画。曾鲸在世时结识了当时一批社会名流,利玛窦1583年9月与罗明坚进入中国。他接触到利玛窦带来的西方绘画作品也是完全有可能的。曾鲸是在继承粉彩渲染传统技法的同时,汲取西洋画的某些手法,形成注重墨骨,层层烘染,立体感强的独特画法。从学者甚众,遂形成波臣派。

扬州画派的罗聘创作的《罗聘自画像》就是面部采用了波臣派的笔法,衣服等物采用了勾线的方法。波臣派描绘面部也成为后世自画像惯用的手法。任熊《自画像》。任熊把画中的自己化成了光头,表情是瞪着眼,双唇紧咬的样子;身上穿宽大的上衣和裤子,袒露右肩及胸部;足登布鞋,两手紧握,两脚分开。不像文人雅士,到像身赴法场的慷慨义士。任熊的画法是借鉴了波臣派的分层烘染的方法画面部,所以显得很有立体感,而衣纹的处理就显得很有写实能力,属传统的写真画法,同时又加如来个性的用笔,所以在衣纹的张扬与面部的严禁之间就形成了生动活泼的画面。任熊的画法就是很客观的作家画。没有文人画率意的习气,具备扎实的写实能力。

第三次来自文人传统的写意精神。清朝“扬州八怪”中的金农画自画像最多,现传世作品就有9幅。金农作画的原因大都是为了赠送亲友,其六十七岁自画像是赠与老友郑板桥,给项均的《七十二岁自画像》和给弟子罗聘的《七十三岁自画像》。清代金农《七十三岁自画像》,采用了传统画法中的减笔描的画法。在这幅画的题款中金农写道:“余因水墨白描法,自为三朝老臣七十三岁像,衣文面貌作一笔画,陆探微,吾其师之。画中是老者身着布衣的侧面像,持杖而立,姿态笃定安详,神情超然若思。其头部画法较为夸张,细细的发辫绕在脑后。有文人画的特征,浓密的长髯,矍烁的双目,真实传神地描绘出金农本人奇倔傲世的性格。金农的文人画的作风,是依托于传统的十八描为基础,同时将特征夸张强化,所以画面显得诙谐幽默,是文人画中的自画像。同时极其讲究笔调的韵味,用笔熟中有生。金农的自画像的画法对后世的齐白石、陈师曾等人。

自清朝开始,中国画的自画像就成为两个模式,一种是金农创造的文人画程式的白描画法,另一种为以波臣派写真画面部,白描画法勾勒画衣纹的写真作派。金农的画法重笔墨趣味,面部不做立体的渲染,其创作者多为文人画家。

自画像,作为一个具有悠久传统的绘画种类,是能够很好的表达我们的情感和艺术观的。而同时也是兼具了练习和创作的双重功能。尽管在中国绘画学习西画之后,原有的国画自画像不被重视,但是并不是说明自画像的消亡。相反只会更加促进自画像在技术、观念和表达方式上的创新。自画像这一画种并不是泊来的新观念,而是一直就根植于中国的创作之中,他是中国画家基于中国的哲学和理解为表达画家的思想、情感、理念和认识自我的一种方式。

[1]郑午昌.中国画学全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

[2][宋]张君房辑.云笈七谶[M].济南:齐鲁出版社,1988年

[3]陈莹.略论中国古代“自写真”像 [J].艺术探索,2006年第3期,p9

猜你喜欢

金农沈周赵孟頫
对牛弹琴
讨源皇象 规模右军 试论赵孟頫对章草的复兴
沈周&唐寅:佛系老师与跳脱徒弟
沈周油画作品
「印象派画家」金农
赵孟頫《汉汲黯传》
12316金农热线助力“星火燎原”计划
沈周的气度
赵孟頫《吴兴赋》(局部)
赵孟頫《胆巴碑》集锦( 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