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风险理论在当代美国小说中的嬗变

2015-04-08姚本标

山东外语教学 2015年1期
关键词:鲍尔斯嬗变

姚本标

(广西师范学院 外国语学院, 广西 南宁 530001)



风险理论在当代美国小说中的嬗变

姚本标

(广西师范学院 外国语学院, 广西 南宁530001)

[摘要]自“9·11”恐怖事件以后,当代美国小说家对社会风险的忧虑加剧,他们在小说中更为敏锐地反映了人们所面临的各种风险。对于当代美国小说研究而言,新兴的社会科学——“风险理论”或许可以用来解读部分非常出色的小说家如德里罗和鲍尔斯的作品。他们把小说人物放置在具有多重风险的社会环境中,让他们去挑战传统的认知方式,获取恶劣条件下生存和死亡的体验,从而再现了复杂的全球性技术经济等风险体系,拓展了后现代小说的多元主题。

[关键词]风险理论;当代美国小说;嬗变;德里罗;鲍尔斯

1.0 引言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灾难和危机一直相伴相随,风险时刻左右着人类进程。当前人们所经历的全球化实际上是一场激进的现代化运动,世界上出现了一系列人为制造的严重风险,如生态危机、贫富分化、种族歧视、民族性缺失、极权主义、大规模战争、核事故、金融危机、恐怖主义等。由于这是一个高度流动的社会,社会成员在个人选择、自我决策等方面要比以往承担更大的责任,每个人都成为面对风险的主体,世界进入了“风险社会”(Risk Society)。(贝克,2003)这些激进的现代体制使人类社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因而“风险理论”(Risk Theory)的研究在社会科学领域应运而生。同时,随着后现代小说对当代社会问题的愈加关注,学者们也把风险理论引入到了文学领域,用以解读当代小说中隐含的各种风险现象。

2.0 风险理论:一个新兴的社会科学理论

从社会文化意义上进行风险理论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的德国,该理论研究所涉及的内容和领域非常宽泛。作为一个跨学科理论,风险理论首先出现在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经济学、法律和哲学学科。学者们普遍认为,风险理论提出了许多值得社会科学借鉴的有价值的观点。

风险理论的先驱者是德国的社会学家乌尔里希·贝克(Ulrich Beck),其代表作品《风险社会》(RiskSociety)和《世界风险社会》(WorldRiskSociety)皆出于对现代化和全球化的关注。关于风险,贝克提出了一个较完整的定义。风险首先是一种客观存在,它指的是超越人类感知能力的物质如放射性物质、空气、水、食物中的毒素和污染物以及这些物体对植物、动物和人的影响。同时,它又是一种社会建构,“最初仅仅是以与人类相关的(科学的或反科学的)知识形式而存在”。(贝克,2003:20)由于教育的高度发达,以及劳动力市场的流动性和竞争性,社会成员在自我选择、自我决策上必须承担相应的风险,个体成为面对风险的主体,因而,风险不仅在质变上而且在数量上急剧增长,整个社会也就进入了风险社会。此外,风险具有全球性特征,人们能预见到的风险已超越了地区和国界,贝克由此提出了具有挑战性的概念“全球风险社会”(Beck,1999:2),它比较成功地解释了全球性经济增长过程中产生风险的责任、高科技带来风险的普遍性和抽象科学研究的不确定性等问题。贝克始终将风险置于现代性和全球化的视野下进行考察,并从社会结构形态视角对风险社会图景进行反思性论述。

贝克的“风险理论”特别受到政治激进份子的支持,也引起了较大的争议。社会学家玛丽·道格拉斯(Mary Douglas)提出了“文化风险”概念,即风险的文化建设问题。她认为,“每种社会生活都有它自己独特的风险组合”,因此,她强调科学研究的政治化特征,同时关注专家们在研究不同风险的起源和效果时所缺少的舆论基础。(Douglas & Wildavsky,1982:8)尽管学者们提出“风险评估”(risk assessment)这个概念,来推断人们对风险的恐惧程度,以此反映人们在道德、政治、经济和心理上的忧虑,但风险评估是一种主观行为,它的根源出现在文化上。她确信,当代人面临着多重恐惧。现代社会的一个根本现象是,风险受害者不会得到同情,而最终会受到谴责和抛弃。但社会学家凯斯·桑斯坦(Cass Sunstein)认为,风险恰好是现代社会民主的标志,它的生存法则在于政府保护公民免遭合法认可风险(如环境灾难或经济崩溃)伤害的能力。他认为,个人忧虑会产生更多风险。人们对未来风险的担忧,如美国遭受战争袭击等,往往会妨碍人们对眼前风险——如洪水和飓风侵袭的准备。桑斯坦对政府的预警原理进行了较具战略意义的批评。他认为,有些用来保护公民的规则实际上可能会招致更大的灾害,如对转基因食品的禁令,对新药的禁令,可能弊大于利,禁止食物供应的增长会饿死一大批人口,禁止新药的使用会加速疾病的传播。因而,规则的制定者必须学会处理他们努力预防的灾害所导致的后遗症,而不是担忧如何制止灾害。(Sunstein,2007)

当代社会发生的一些重大事件亦成为学者们创新风险理论体系的灵感,如美国社会学家查尔斯·佩罗(Charles Perrow)从三哩岛核事故(Three Mile Island Nuclear Accident)中,探讨了复杂的现代高科技体系所引发的新型风险。1979年3月28日,美国宾州道芬县三哩岛电站发生核反应堆堆芯熔毁。这是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核电站事故,导致少量辐射气体和放射性碘被排放到周边环境,周围两万多人被迫撤离。为此,佩罗表明,高风险科技,像核电站和重组DNA产品是极其危险的,因为这些产品在系统上相互影响。操作失误是个普遍问题,很多失误与各级机构有关,而非技术问题,而且很多重大事故几乎都是由于小小的失误造成的。(Perrow,1984:5)因而,佩罗提出了“系统事故”(system accident)概念,他认为,最严重的风险来自于技术体系内部,由于系统的复杂性,任何一个微小的失误都会导致整个体系的崩溃。容易引发事故的技术体系为现代社会带来了“意想不到、无法理解、无法控制和不可避免”的风险。(Perrow,1982:173)他声称,社会中越来越大的目标使潜在的灾难愈发明显和致命(这就不难理解恐怖分子为什么会把世贸大厦作为袭击目标了)。他还暗示到,因为灾害业务是笔大生意,所以现代社会鼓励技术风险的存在。佩罗认为,这是因为某些机构可以获得高额保险利润和不断增长的联邦资助经费,那些灾害高发地区会得到更多的补贴。(Perrow,2007:14)受“三哩岛核事故”影响的另一位学者凯伊·埃里克森(Kai Erikson)主要关注个人和政府在风险事故中的责任问题。他由此提出了“创伤理论”。他把灾害区分为“自然灾害”和“科技灾害”两大类。“自然灾害”可以理解为上帝的行为或自然的一时冲动,而“科技灾害”“在原则上是可以制止的”。(Erikson,1995:191)。科技灾害总是会引起人们对那些肇事者的愤怒。相对自然灾害给人们带来的无奈与沮丧,科技灾害发生后,人们会追究责任,惩罚肇事者。自然灾害能够加强社区的凝聚力,科技灾害往往会导致社区的分崩离析(社区团体可能会分裂为肇事者和受害者)。故此,他采用“创伤”一词来形容这种集体意识,说明“受创伤的社区”,而非“受创伤的人们”。(同上:185)尽管自然灾害和科技灾害同时存在,但科技灾害更隐蔽,给受害者带来的创伤更持久,后果更严重。由此,学者们对社会风险问题的全新认识也引起了文学评论家对文学作品里有关“风险”意识的关注。美国当代小说中再现的复杂的社会风险充分反映了作家们对时代的敏感性。

3.0 “风险理论”在当代美国小说中的嬗变

当代美国文化最明显的特征之一是人们对风险的忧虑,特别自“9·11”恐怖事件以后,人们对各种灾难的忧虑加剧:恐怖袭击、核战争、自然灾害、过度污染、人口激增、食物短缺、物种灭绝、金融危机、股市崩溃等。美国好莱坞电影对灾难的呈现做出了极大的贡献,电影中描写的风险事件如生态污染导致的物种变异、温室效应导致的极致气候、科学发明产生的战争威胁等等尤其令人担忧。对于当代美国小说研究而言,风险理论或许可以用来解读部分非常出色的小说家的作品,如德里罗(Don DeLillo)的《白噪音》(WhiteNoise,1984)、《坠落的人》(TheFallenMan,2007),拉索(Richard Russo)的《危险赌注》(TheRiskPool,1986),霍夫曼(Alice Hoffman)的《风险来袭》(AtRisk,1988),鲍尔斯(Richard Powers)的《利润》(Gain,1994),李昌瑞(Chang-Rae Lee)的《讲母语者》(NativeSpeaker,1995),罗斯(Philip Roth)的《美国田园》(AmericanPastoral,1997)、《恐怖分子》(TheTerrorist,2006),欧茨(Joyce Carol Oates)的《大瀑布》(TheFall,2004),麦卡锡(Cormac McCarthy)的《道路》(TheRoad,2006),以及迪赛(Kirin Desai)的《亏损的遗产》(TheInheritanceofLoss,2006)等等。这些小说中的主人公都经历过社会生活中形形色色的风险,亲身体验了后现代社会转型时期的痛苦与失望。小说家们对风险的关注不仅改变了传统的文学形式和内容,而且其多样化的叙事方式也表达了他们对这个后现代历史时期的困惑。(Mizruchi,2010:119)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在美国文学研究领域,生态批评理论曾风行一时。该理论认为,自然世界正处于危险之中,因为人类的某些行为已经威胁到自然界,导致人类的健康和生命处于危险境地。这些研究涉及面广,内容宽泛,并主导了一定时期的美国文学研究趋势。但生态批评主要以人类居住的环境为主题,对人类生存的其它主要因素则缺乏系统的理论阐述。自90年代后,“风险理论”悄然进入文学评论家的视野。尽管风险理论的研究在其它学科领域已相当成熟,但在文学研究领域还相当新颖。“风险理论”以“生态批评”理论为根基,但涉及范围更广泛,牵涉到生态问题、日常生活、科学技术、机构体系等方面。这一领域的主要代表人物有美国评论家劳伦斯·布伊尔(Lawrence Buell)、乌苏拉·海斯(Ursula Heise)和苏珊·米泽鲁奇(Susan Mizruchi)等。布伊尔在专著《为濒临危险的地球而书》中认为,当今社会危机四伏,特别表现在环境的恶化方面。我们所生存的世界被一种无形的毒性包裹着,而这一切都是人为的原因造成的。为此,他特地提出了一个术语“毒性文本(toxic discourse)”来表现环境灾害的多重文化表述。在风险世界里,科学无法“证明其安全性,仅仅表现出现存危害的程度”。(Buell,2001:48)在其著作《环境批评的未来》中,布伊尔指出,近年来,人们对现代工业社会无法控制环境后果而越发感到不安,这就是贝克所称的“反思性现代化”,它反映的是一种特别的恐惧,即使是地球上的特权阶级也都生存在全球性的“风险社会”里,这些风险无法预测,无法计算,无法控制,更是无法逃避。实际上,很多学者认为,幻想、价值观、文化和想象力对于今天的环境危机至关重要,至少与科学研究、技术指南、和法律条规一样意义重大。(Buell,2005:18)

乌苏拉·海斯的风险理论研究主要关注贝克所强调的当代文化焦虑。她在文章“毒物、药物和全球体系”中,认为风险理论是生态批评理论中值得关注的一个概念。考虑到风险理论和风险研究在过去30年里已经在社会科学领域中发展成为一个较为成熟的范畴,风险观念对文学作品的研究还受到忽视。海斯的关注点主要表现在生态批评、风险理论和叙事方法的相互关系上,她认为,作为一个文学批评主题,风险理论的核心关注点不仅能够加强和转变当代文本的解读标准,而且对风险的关注也为叙事形式的分析提供了重要的前提。(Heise,2002:747)根据海斯的观点,风险理论在某些文学和文化批评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促使个人和团体重视技术和生态风险问题的原因是,风险本身对于生态批评的前景就非常关键。生态批评研究将不可避免超越于其既有范畴,而加入到更广阔的风险社会和文化进程。因而,生态和技术风险的出现是各种不同文本实践的主题结构,保证了它对现有美学形式所施加的持续压力。

苏珊·米泽鲁奇的观点与布伊尔和海斯的看法相似,她在“风险理论与当代美国小说”一文中提到,风险无处不在,它潜伏在人们最常见的地方如公路旁,也隐藏在最难见到的地方如核电站里。正因为如此,面对风险需要警惕性和想象力。社会科学家、哲学家、或者作家需要有怀疑精神,同时还需要有创造性。另外,他们还必须有承受灾难的能力,因为风险其实就是损失——你的幸福或生活方式的损失。所以,小说形式特别适合于用来呈现风险现象。小说生动的刻画促使读者思索或者感觉到,人类能够控制自己的命运,同时也具有毁灭自己的力量。当某些风险以灾难形式发生时,熟悉的场景会变得可怕。(Mizruchi,2010:119)一些重要的当代美国小说就描述了风险现象在当代社会生活中的嬗变。米泽鲁奇强调了文学、特别是小说为全球风险概念化所做的努力。

4.0 从《白噪音》到《利润》:风险无处不在

德里罗的《白噪音》发表于1985年1月,他充分利用当时国内国际上发生的一些重大生态事件为灵感。1984年秋,大约40吨有毒气体从印度博帕尔(Bhopal)市一家杀虫剂化工厂泄漏,毒气云聚集在城市上空,致使两千多人中毒身亡,上万人受伤。德里罗在小说中描写的毒气事件借鉴了这一事故。“空载毒气事件”发生在美国中西部的一个大学城“铁匠镇”(Blacksmith),大学教授杰克·格莱德尼(Jack Gladney)与其妻子芭比特(Babette)和孩子们住在该市。由于“尼奥丁衍生物”(Nyodene Derivative,一种杀虫剂副产品)从火车站泄漏,形成毒气云聚集在城市上空,城市居民接到命令撤离该市。在撤离的途中,杰克下车加油而受到毒气辐射。即使只是短暂地接触,这种毒气也会对人的健康造成严重后果。杰克从医生那里了解到,毒素可以在他体内存留30年。但这次毒气泄漏并不是唯一威胁杰克家庭的风险事故。小说里大量描写了美国普通家庭在日常生活中不得不面对各种技术造成的风险问题。比如说,因为毒气污染,杰克孩子的学校必须停课。毒气产生的原因可能是“通风系统,涂料或油漆,泡沫绝缘材料,电绝缘材料,自助餐厅食物,微型计算机发出的射线,防火石棉,集装箱黏合剂,氯水池中的气泡,或者某些更遥远、更细小的粉尘,某些常用设施中存在的东西”。(DeLillo,1984:35)①另外,杰克还担心他的儿子海因里希(Heinrich),他只有14岁,已经开始秃顶了。杰克怀疑这是由于化学废料或空气污染造成的。(P22)

在《白噪音》中,不仅成年人意识到风险的存在,孩子们也意识到了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危险。斯蒂菲(Steffie)向她母亲说口香糖中含有致癌添加剂。(P41-43)丹妮丝(Denise)坚持让芭比特跑步时使用防晒霜以避免患皮肤癌。(P264)海因里希详细讲述了电线和电器释放出来的电磁辐射:“真正的问题是每天笼罩在我们四周的那种辐射。收音机、电视机、微波炉、门外的电缆、高速公路上的雷达车速监视器。”“别管那些泼洒液、放射尘、泄漏物。就连你自己房内的那些东西,迟早会要了你的命。”(P174-75)实际上,孩子们有时候比成年人更加意识到风险的严重性:“新闻节目里每天都报道一桩有毒物质的泄漏事故。致癌溶液从贮罐外溢,砷从烟囱冒出,放射污染的废水从发电厂排放。如果老这样下去,那后果该有多严重啊?”(P174)这一现象确实反复出现,毒气事件几个月后,铁匠镇再一次受到空中毒气物质的侵袭,这次的化学毒气是从河对岸飘过来的。(P270-271)

除了体外的化学毒气侵害以外,各种化学药品也构成了家庭日常生活的组成部分。杰克说到,芭比特的药柜里存有“降血压片、减压药、抗过敏药、眼药水、阿司匹林。就像一个药柜”。(P62)至于这些化学药物有什么副作用,作者直到最后一章才揭示了其严重性。在最后一章,为了换取抗死亡恐惧的实验性药物“戴乐儿”(Dylar),芭比特向销售经理明克出卖了自己的身体。杰克非常愤怒,他袭击了明克并且拿走了剩余的药品。但当他发现明克由于服用了过量的药物而产生的致命副作用后,就把他送到医院进行抢救。这部小说首尾遥相呼应,一方面说明人们坚决抗拒体外“空中毒气”的威胁,但另一方面又心甘情愿地接受各种化学药品给身体内部带来的伤害。

小说中,除了以“空中毒气”为主的环境污染外,作者还频繁提到汽车事故与飞机失事这样的风险。《白噪音》这部小说最扣人心弦之处还表现在美国普通中产阶级家庭正经历的各种令人不安的风险——如工作压力、人身保险、离婚、通奸、代沟、体重、利己主义等等。所以,德里罗的《白噪音》不仅仅描写了一个普通美国家庭所遭遇的各种技术风险,它实际上反映了贝克所称的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的“风险社会”的现实。换句话说,《白噪音》对风险社会的刻画主要表现在两个层面上:一方面,小说不仅描述了技术进步所带来的风险;另一方面,现实生活中还隐藏着很多未知的风险,如杰克对死亡的恐惧。

相比《白噪音》对社会现实的尖锐讽刺,鲍尔斯的《利润》更加直接地处理风险与灾难主题。“风险”涉及的范围如此广泛,科技史学家托马斯·休斯(Thomas Hughes)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休斯认为,改变现代社会、特别是美国文化的东西并不仅仅是个别的科技原理和设备的发明——如电、电话、汽车等,而是大规模和复杂的技术经济体系的创造,正是通过这些发明创造,这些设备得以系统地生产、销售、和管理。这个体系后来逐渐发展为交通、通讯和信息网络,同时还发展成为组织、法律、社会和经济结构,其中技术硬件只是这一网络的一部分。按照他的看法,这些大规模的体系越来越复杂,以致人类愈发难以理解和控制。因而,风险的来源和后果就愈发难以追溯和管理。(Heise,2002:759)这些观点在《利润》一书中表现得特别明显。

鲍尔斯的《利润》由两个情节构成。第一个情节详述了一个家族企业崛起的历史。大约150年前,“克莱奥父子公司”在波士顿以生产肥皂和蜡烛起家。经过长年的技术革新、精明的商业策略、反复的失败、兼并、消减、扩张,到20世纪90年代,该公司已发展成为一个跨国的化学和制药企业:“克莱奥国际集团”,生产的产品从洗涤剂、化妆品、药品到杀虫剂、肥料、复合建筑材料等一应俱全。该集团的农业分公司总部设在美国中西部伊利诺斯州的莱斯伍德(Lacewood)镇,几十年来一直是该镇的龙头企业和纳税大户。第二个情节围绕着离婚的中年妇女劳拉·博蒂(Laura Bodey)进行。她是一个房地产经纪人,与两个孩子住在莱斯伍德镇。在一次常规的医疗检查中,她被诊断患有子宫癌。小说描述了她从手术到化疗一直到她死亡的整个过程。在她生命的最后几个月里,博蒂发现,她患的癌症可能与克莱奥公司生产的化学药品有关,她长期使用该公司生产的除草剂,而且当时当地数位癌症患者也在起诉该公司。她前夫唐(Don)鼓动她参与诉讼。最后诉讼成功,博蒂获得了赔偿金。虽然这笔赔偿金对她而言已经没有多大意义,但说明了该企业认可了其产品对人们所造成的危害。

在《利润》中,化学泄漏物的风险不再是以神秘且危险的物质形式出现,不再像《白噪音》那样成为小说的中心。相反,在《利润》中,造成这种特定风险的是托马斯·休斯所提出的那种复杂的体系。鲍尔斯在小说中强调,正是这种复杂的技术经济体系造就了这种风险,而且这种体系的运行也不是普通人所能理解的。实际上,那些理解这种体系的人也不一定能控制这种风险。比如说,最能代表普通人形象的是博蒂的前夫唐,他是唯一了解她的癌症原因和治疗过程的人,他研究了她的患病背景,找出她的癌症与克莱奥公司的关系,最后鼓动她提出诉讼。唐是唯一在与克莱奥公司斗争过程中取得了一定成就的人,但他所做的一切无法撼动这个牢固的体系。而小说最后提到,克莱奥国际公司总裁富兰克林·肯尼博(Franklin Kennibar)对公司的现状也无法做出关键性的决策。对于克莱奥这个庞大的国际组织,任何个人或社区都是无能为力的。这些无法理解、无以控制的体系才是《利润》要表达的真正风险。那些家庭里潜伏的毒素即使仍然致命,也只不过是小巫见大巫。

5.0 结语

风险理论在当代美国小说中的嬗变,同它与美国兴起的后现代主义思潮密不可分。风险理论的核心概念如不确定性、开放性、复杂性等与后现代主义宣扬的观念不谋而合。从理论视角来看,风险理论契合后现代范式,质疑决定性的实证主义,承认经验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而再现复杂的全球性技术经济风险体系,是当代美国小说家所要面临的挑战之一。在当代风险社会里,叙事的不确定性恰好是小说家所要进行的创新。因而,不管是德里罗还是鲍尔斯都把小说人物放置在具有多重风险的环境中,让他们去挑战传统的认知方式,获取在恶劣风险中生存和死亡的体验。德里罗只是把风险感知的概念局限在个人和地方范畴,而鲍尔斯却努力去超越这些范畴,把人类的风险体验置于这个社会复杂的体系之中。在《白噪音》和《利润》两部小说中,化学毒物成为这些风险的关键媒介,它模糊了身体和环境、室内和室外、有益和有害技术的界限。正是在这些模糊的范围里,风险感知和风险评估的不确定性进一步表露无遗。总之,风险理论在文学创作和文学评论中具有丰富的涵义和广泛的应用,它吸引着美国当代不少的作家与批评家,成为美国当代小说创作与批评发展的一个重要范式。

注释:

① 以下出自本书的引文只标注页码。

参考文献

[1] Beck, U.WorldRiskSociety[M]. Cambridge: Polity Press, 1999.

[2] Buell, L.WritingforanEndangeredWorld:Literature,CultureandEnvironmentintheU.S.andBeyond[M]. Cambridge: Harvard UP, 2001.

[3] Buell, L.TheFutureofEnvironmentalCriticism:EnvironmentalCrisisandLiteraryImagination[M]. Oxford: Blackwell Publishing, 2005.

[4] DeLillo, D.WhiteNoise[M]. New York: Penguin, 1984.

[5] Douglas, M. & A. Wildavsky.RiskandCulture:AnEssayontheSelectionofTechnologicalandEnvironmentalDangers[M].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2.

[6] Erikson, K. Notes on trauma and community [A]. In C. Caruth (ed.).Trauma:ExplorationsinMemory[C]. Baltimore: Johns Hopkins UP, 1995.

[7] Heise, U. K. Toxins, drugs, and global systems: Risk and narrative in the contemporary novel[J].AmericanLiterature, 2002,74(4):747-778.

[8] Mizruchi, S. Risk Theory and the contemporary American novel[J].AmericanLiteraryHistory, 2010,22(1):109-135.

[9] Perrow, C. The President’s Commission and the Normal Accident[A]. In D. Sils, C. Wolf & V. Shelanski (eds.).AccidentatThreeMileIsland:TheHumanDimensions[C]. Boulder: Westview, 1982.173-184.

[10] Perrow, C.NormalAccidents:LivingwithHigh-RiskTechnologies[M]. New York: Basic Books, 1984.

[11] Perrow, C.TheNextCatastrophe:ReducingOurVulnerabilitiestoNatural,Technological,andTerroristDisasters[M]. Princeton: Princeton UP, 2007.

[12] Sunstein, C.Worst-CaseScenarios[M]. Cambridge: Harvard UP, 2007.

[13] 乌尔里希·贝克. 风险社会[M]. 何博文译. 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

On the Transformation of Risk Theory in Contemporary American Novels

YAO Ben-biao

(College of Foreign Studies, Guangxi Teachers Education University, Nanning 530001, China)

Abstract:Since 9/11 terrorist event, contemporary American novelists have become more concerned with different kinds of social risks, and thus sensitively reflected them in their novels. For the research of contemporary American novels, the newly-risen social science — Risk Theory may be precisely applied to interpret some of the most excellent novels, such as those of DeLillo’s and Powers’. The characters of the novels are put into the social environment with many kinds of risks to challenge the traditional cognitive ways by undergoing the bad living and dying conditions. Therefore, the risk systems of complex global technology and economy are represented and the multiple themes of Post-modernist novels expanded.

Key words:risk theory; contemporary American novels; transformation; Don DeLillo; Richard Powers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献编号]1002-2643(2015)01-0090-06

作者简介:姚本标(1968-),男,汉族,广西百色人,广西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副院长,教授。研究方向:美国文学及中美诗学比较。

收稿日期:2014-06-21

DOI:10.16482/j.sdwy37-1026.2015-01-012

猜你喜欢

鲍尔斯嬗变
匹兹堡枪案嫌疑人拒不认罪
古希腊罗马神话中的双性同体意象及其嬗变
媒体融合背景下新闻采集方式的嬗变
文化强国视角下的区域文化嬗变动态浅析
浅析清代中后期以来的戏曲声腔演变
香港黑帮电影的叙事嬗变与未来
美军侦察机飞行员加里·鲍尔斯 被苏联击落 被美国冷落
神奇的上帝
神奇的上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