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育公平视野下家庭背景对大学生入学机会的影响

2015-04-08李玉震

社科纵横 2015年9期
关键词:入学机会公平

李玉震

(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甘肃 兰州 730070)

一、教育公平

自古至今,教育一直是人们改变自身命运、实现人生理想的重要途径之一,对于促进社会的进步、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早在几千年前,古希腊思想家柏拉图就曾提出教育公平的思想。无独有偶,我国教育家、思想家孔子也曾提出“有教无类”的朴素教育民主思想。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各国政府对教育公平的重视度也与日俱增。例如,2010年教师节,胡锦涛同志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明确提出“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着手从宏观决策层面破解教育公平问题。可以这样说,教育公平已经成为一个国家和民族是否现代化、是否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

关于教育公平的定义到现在为止尚没有在学术界达成共识,不过普遍意义上的教育公平主要包括以下三个层次:其一,起点公平,即教育公平必须确保人人都享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其二,过程公平,即教育公平必须能够为全体至少是绝大部分的学生提供相对平等的受教育机会和条件;其三,结果公平,即教育公平必须促使教育成功机会和教育效果的相对均等,也就是说要让各个阶段的学生能够接受同等水平的教育后能达到一个最基本的标准,实现在学业成绩上的实质性公平及教育质量公平、目标层面上的平等。

近些年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我国的教育事业,积极加大政策支持、资金投入,并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从公益性和普惠性出发,落实保障教育公平的相关规定[1]。然而,由于经济投入不足、落实过程出现偏差、观念落后等原因,使得我国的教育公平程度尚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与人们心目中的教育公平愿景也相去甚远。其中,“大学”作为高等教育学府的代名词,倍受人们关注。因此,家庭背景对于大学生入学机会的影响也越来越成为教育公平的重要研究课题。

二、家庭背景对大学生入学机会的影响

(一)父母受教育程度对大学生入学机会的影响

文化具有传承性。从微观角度思考,父母的文化也具有一定的传递性,能潜移默化的影响子女。据《辽宁省六所不同类型高校调查报告》显示,父母受教育程度与子女进入大学的机会呈正相关。而且父母的受教育程度越高,其子女进入重点大学的概率越大[2]。

笔者认为造成这方面的原因主要有三方面:其一,一个人的受教育程度往往代表他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学历高的父母能认识到“知识就是力量”“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道理,会十分重视子女的教育,尽最大可能为子女提供较好的学习环境,并潜移默化的将自身的教育观点传递给子女。在父母精确的导航之下,子女取得成绩升入大学的几率大为增加。然而,部分文化水平低的父母认为教育无用,不支持孩子读书、考学。其二,知识层面高的父母能对子女的学习起辅助作用,能充分发挥其作为“第一任启蒙教师”的作用,采取较为合理、科学的方式辅导孩子功课,努力将孩子培养成为一名优秀的大学生。

(二)家庭经济背景对大学生入学机会的影响

调查结果显示,在进入高等院校的大学生中,中等水平家庭占绝大部分,贫困家庭次之,富裕家庭最少[3]。笔者深入访谈分析而知,贫困、富裕这两种截然相反的家庭对大学生入学机会的影响最大。

1.贫困家庭对大学生入学机会的影响。一方面,贫困家庭的学生在其特殊家庭情况的影响下,不仅心理负担沉重,而且身体状况欠佳,无法将注意力完全集中到学习上,久而久之会影响学生学业,降低入学机会。甚至,部分贫困生在成功的获取了大学通知书之后,却因学费负担而放弃读书。但是另一方面,“宝剑锋自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贫困的家庭却能形成一个“逆境”使孩子在挫折中不断前进,磨练孩子的意志力,形成其自强不息的精神,对升入大学具有正面影响。

2.富裕家庭对大学生入学机会的影响。富裕家庭的子女在是安逸的环境下,容易养成贪吃懒做的性格,对于高等教育不甚重视,整日玩乐,荒废学业,从根本上降低了子女的入学机会。但是与此同时,在徇私舞弊之风盛行的局势之下,富裕家庭不但能为子女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还能为其提供有效的“额外分数”,付出高额的择校费,创造更佳的入学机会。例如在2009年爆出的绍兴某中学参加省级航海模型比赛,该校学生只需缴纳600元报名费、1.5万元培训费,便可轻松地获得前6名的比赛成绩和高考20分的加分。大学生入学机会的公平性在此几乎荡然无存。

(三)家庭居住地对大学生入学机会的影响

家庭居住地对大学生入学机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入学政策差异和教育地域差异之间两方面。

在目前高考制度下,入学政策差异对大学生入学机会的影响力不容小窥。我国教育制度规定了海外华侨、台籍公民、少数民族学生等享受分数优惠政策,如福建省规定台湾籍考生参加高考可加20分。

教育地域差异主要存在于我国各个省份、直辖市之间,例如京津沪的重点大学数量比其他省份多得多,并且其重点大学的录取名额投放也向所在地严重倾斜。甚至出现京津沪的最低录取分数线比大部分省份低几十分乃至上百分。相关调查数据表明,在北京1.5万人中有1人能上北大,而山东48.4万人中才1人能上北大,两地学生进入我国最顶尖大学的机会竟相差了32倍。教育地域差异还存在于同一省份的不同城市之间。某些省份的普通城市与省会城市本科线之差高达20分,极大了影响了普通城市大学生的入学机会。

(四)家庭氛围对大学生入学机会的影响

家庭氛围主要指家族成员之间互动时产生的经常状态下占优势的态度和感受。实际调查发现,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最大影响者。和睦民主、互敬互爱、交流较多的家庭氛围对于高中生的健康成长具有十分积极的促进作用,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能力[4]。因此,许多家庭虽然父母文化程度都不高、父母职位相对普通、家庭经济状况不好的学生学习成绩非常好。与之相反的情况也同样存在,许多家庭家长父母文化程度与社会地位、经济收入都很高的家庭,由于忙于事业等因素,缺乏与孩子的交流,孩子学习成绩并不理想。然而,需要格外强调的是,在父母离异等特殊家庭氛围中,孩子往往不能健康的成长,甚至成为不良少年,更何谈成为一名大学生。

三、实现大学生入学机会平等,促进教育公平

(一)全面发展国民经济,促进全社会收入的提高

要实现全社会范围内的教育公平,最根本的还是发展国民经济、增加全社会的物质资源储备。毕竟,只有将蛋糕做大,才能保证每一个参与者都能得到能够满足自己需求的那一份蛋糕,这与当前党和国家大力提倡的科学发展观在根本宗旨上是一致的,即只有实现好国民经济的全面发展、城乡经济的均衡发展,才有可能在更高层面上实现教育公平,保障每一个大学生的入学机会均等。

(二)国家大力加强政策支持和教育资金投入

发展国民经济、增加社会财富是国家加强政策和教育资金投入的重要前提和基础,但这两者并不是完全统一的[5]。如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战败后,尽管国民经济十分窘迫,却依然全力推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并整合有限的教育资源,相对平均地分配到城市、郊区、农村的学校当中去,使得其学校之间并没有明显的区别,在最大程度上实现了基础教育的平等,弥补了家庭经济状况对学生带来的影响。

因此,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教育是培养科学技术、孕育自主创新的最好温床这一道理。只有大力加强教育才能充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才能促进整个社会的进步、发展。在这一方面,我们应以史为鉴,学习日本二战后教育政策的成功经验,加大对高等院校的教育资金投入,为学校配置较为完备的教育资源。另一方面,在大力加大教育投入资金和政策支持的同时,我们还应特别注意保持教育投入的均衡性。具体说来,也就是在政策上尽量向落后地区、农村地区倾斜,改善农村的办学条件和师资力量,关注农村高中学生的生活、学习需求,为其解决困难,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弥补城市、农村之间的鸿沟。

(三)以扩大自主招生为目标推进高考制度改革

伴随着不断的高考制度改革,当前我国除了夏季高考外,还有规模较小的春季招生、保送生、自主选拔录取等招生方式。这其中,高校自主招生方式通过加分、完全自主招生而不受统考制度影响等模式发展较快较好,较好地实现了招生模式的多元化,为选拔与传统教育不相符合的学生开拓了道路。因此,我们应该在大力拓展自主招生模式的同时,积极发展不同的招生模式,弱化高考制度一家独大的局面,从而有效地减少大学生入学机会不均等、腐败不公现象的发生。

(四)严令禁止招生过程中的社会腐败和不正之风

要想从根本上杜绝高考招生过程中存在的社会腐败、不公现象,就必须完全公开高考信息,完善监督制度,将高考加分、录取等一系列过程全部公之于众,让每一个公民都可以有效地监督高考录取工作。为此,教育部应该继续推行“阳光工程”的建设,增加招生工作的透明度,维护广大考生合法权益、确保招生工作的公平公正。所谓“阳光工程”,其核心内涵主要有“六公开”、“四严格”、“六不准”。“六公开”即指招生政策、高校招生资格及有关考生资格、招生计划、录取信息、考生咨询及申诉渠道、重大违规事件及处理结果等公开;“四严格”即指严格高校招生调整计划的使用管理,严格高校定向就业招生管理,严格独立学院招生管理,严格高校特殊类型招生管理;“六不准”即指不准违反国家有关招生规定,不准徇私舞弊、弄虚作假,不准采取任何方式影响、干扰招生工作正常秩序,不准协助、参与任何中介机构或个人组织的非法招生活动,不准索取或接受考生及家长的现金、有价证券,不准以任何理由向考生及家长收取与招生录取挂钩的任何费用。

为配合“阳光工程”的贯彻实施,各级高校需把本校的录取办法及加分政策在有效的时间内通过各种传媒方式公之于众,招生部门需严格按照法定程序认真核实考生加分资格,并在第一时间公开审核结果,以积极谦逊、服务为民的态度公开接受考生及其家长、各级媒体的监督,有关执法部门需严厉打击高考加分中“暗箱”操作,对造成教育不公现象的学生家长给予相应的法律制裁。

(五)提高家长的教导水平,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

根据上文分析,家庭教育氛围是不受学生家长经济状况、职业、受教育水平等影响的因素,然而这种潜移默化的力量如果利用得当,可能会产生丝毫不亚于上文所述的各种因素的意义。为此,有关教育部门、学校应积极提倡、引导学生家长努力营造一种民主的家庭教育氛围,让学生沿着自己的兴趣出发,在学习上拥有较大的自主选择性,广泛涉猎自己喜欢的知识,全面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学习能力,从而在当前越来越生活化、民主科学化的高等教育考试中占据优势。同时,有关教育部门和学校还应积极引导学生家长加强与子女的沟通,熟悉青春期学生的逆反心理,科学、合理、民主地与子女进行沟通交流,张弛有度地管理、引导学生,让学生们乐于学习、主动学习。

四、总结

综上所述,家庭背景从各个方面影响着大学生入学机会。但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公平仍为当务之急。针对当前我国教育现状,国家应尽量在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上向“高考难省”、贫困地区等倾斜,减少不公政策,相对公平地分配教育资源,使学生们无论什么样的家庭背景,都能享有平等的教育机会和成长环境,享有平等地进入理想中大学的机会。

[1]张杨波.社会分层与农村学生受教育机会不平等——家庭经济、社会背景对农村考生高考填报志愿的影响[J].青年研究,2002(11):20-22.

[2]唐卫民,姜育兄.父母受教育程度对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影响——以辽宁省六所不同类型高校为例[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119-121.

[3]丁小浩.对中国高等院校不同家庭收入学生群体的调查报告[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0(2):105-107.

[4]赵叶珠.家庭背景对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影响[J].青年研究,2000(3):30-33.

[5]李春玲.社会政治变迁与教育机会不平等——家庭背景即制度因素对教育获得的影响[J].中国社会科学,2003(3):78-80.

猜你喜欢

入学机会公平
不公平
公平对抗
怎样才公平
无纸化入学报名值得推广
无纸化入学报名值得提倡
给进步一个机会
最后的机会
给彼此多一次相爱的机会
没机会下手
入学面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