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思维差异对比与翻译
2015-04-08戴瑞亮马溶梓
戴瑞亮 马溶梓
(中国石油大学文学院 山东 青岛 266580)
一、引言
关于思维和语言关系的研究,最具影响力的理论当属萨丕尔-沃尔夫假说。20世纪初,弗兰兹·博厄斯(Franz Boas),爱德华·萨丕尔(Edward Sapir)和本杰明·沃尔夫(Benjamin Whorf)三位伟大的美国学者提出思维和语言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他们认为,人们进行思维的方式是由母语的结构决定的。该假说有两种表述,即“语言决定论”和“语言相对论”。“语言决定论”是一强假说,是指语言决定思维;“语言相对论”是一弱假说,它认为思维方式会随着人和语言的不同而不同,这是因为使用不同语言的人对世界的体验和感知不同。“语言相对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语言和思维之间的关系。语言在某种程度上会影响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爱斯基摩人对雪的描述在这一点上体现得淋漓尽致。以英语为母语的人看到雪景只会称它为snow,而爱斯基摩人看到类似的场景,会用七个不同的单词来描述雪景,分别相当于英语的falling snow(正在飘落的雪),snow on the ground(地上的雪),fluffy snow(鹅毛状的雪),wet snow(融化的雪)等等,这是因为爱斯基摩语允许人们对所见到的不同雪景分门别类的描述,他们比以英语为母语的人对雪的敏感程度更高、对雪的概念更具清晰的认识。由此可见,语言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们的思维方式。然而,萨丕尔-沃尔夫假说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如果思维是由语言决定的,那么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又是如何进行交流的呢?世界上很多人从小就会说两种语言或多种语言,那么是不是可以说这些人的大脑中存在着多个“思维模块”呢?实际上,萨丕尔-沃尔夫假说的强式说过分地强调了语言对人类思维方式的决定和制约作用,而忽视了思维对语言影响。总之,萨丕尔-沃尔夫假说对思维和语言关系的探索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为英汉思维差异的对比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翻译是两种语言之间的相互转换,更是两种思维方式的转换,因此,了解英汉思维差异有利于译者加深对语言的理解和运用,从而提高翻译的准确性。
二、英汉思维差异在语言上的体现
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民族文化以及各自不同的思维方式和思维特征。思维上的差异反映着操某一种语言的民族群体千万年以来形成的语言心理倾向[1](P21)。因此,语言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民族的思维方式。下面就英汉思维差异进行对比。
1.汉语重意合,英语重形合
汉语是一种重意合的语言,而英语是一种重形合的语言。所谓意合,是指词语之间或者句子之间借助语义和逻辑关系,而非明显的形式连接手段(如关联词)连接起来,意义表达仍然完整。所谓形合,是指话语之间使用明显的形式手段加以连接,使得句子有较强的逻辑关系,句法完整,表意精确。在英语中,从句之间往往采用连接词如and,if,when,so等进行连接,注重句法的完备性。而汉语中,句子很少使用连接词,注重的是句子之间的隐性连贯和逻辑事理顺序,不滞于形,以神统形。由于汉语重意合和英语重形合的特点,在将汉语译成英语时,句与句之间通常要添加关联词,而将英语译成汉语时,没有必要将句子中的关联词全部译出。例如:
(1)When the pressure gets low,the boiling point becomes low.
气压低,沸点就低。
很多译者一看到“when”就要翻译成“当……的时候”,实际上,英语重形合的特点决定了英语句子多采用连接词和关系词来构建句子的结构,与此相反,汉语则不注重句法的完备和结构的严密,而是“站在语义的高度,利用组合力强、节奏感突出的短句,按照语义的逻辑顺序来灵活安排语序结构,[2](P49)”读者同样能够理解原语要表达的意思。
(2)On one of those sober and rather melancholy days,in the later part of Autumn,when the shadows of morning and evening almost mingle together,and throw a gloom over the decline of the year,I passed several hours in rambling about Westminster Abbey.There was something congenial to the season in the mournful magnificence of the old pile;and,as I passed its threshold,seemed like stepping back into the regions of antiquity,and losing myself among the shades of former ages.
——Westminster Abbey,by Washington Irving
时方晚秋,气象肃穆,略带忧郁,早晨的阴影和黄昏的阴影,几乎连在一起,不可分别,岁将云暮,终日昏暗,我就在这么一天,到西敏大寺去散步了几个钟头。古寺巍巍,森森然似有鬼气,和阴沉沉的季候正好调和;我跨进大门,觉得自己已经置身远古,相忘于古人的鬼影之中了。
——夏济安译:“西敏大寺”
译者并没有将原文中的连接词一一译出,读起来却朗朗上口,给人铿锵有力、结构严谨的感觉。译文体现了汉语句法框架简约、用词简短有力、表意灵活的特点,十分符合汉语的语感。
2.汉语重具体,英语重抽象
“尚象”是中国文化的重要传统之一,“尚思”是西方的一个重要文化特征。汉文化传统的“尚象”形成了偏重形象的思维方式,西方文化传统的“尚思”形成了偏重抽象的思维方式。以英语为母语的民族擅长于用抽象概念表达具体事物,抽象思维较为突出;而汉民族却更习惯于运用形象的方法表达抽象的概念,表现在用具体形象词语比喻抽象的事物,以物表感,状物言志。[3](P282)总的来看,汉民族习惯用形象的方法表达一些抽象的概念,而英民族则倾向于运用抽象思维。这一特点在语言上体现为:汉语通常用具体的、形象的词语来表达虚的概念,给人一种“实”“明”“直”“显”“形”“象”的感觉,如“画饼充饥”(借空想安慰自己)中的“饼”与“饥”,而英语常使用大量的抽象名词来表达繁杂的理性概念,给人一种“虚”“泛”“暗”“曲”“隐”的感觉。[1](P21)一般来说,汉语多用具体名词,而英语多使用抽象名词。例如:
(1)We were all greatly moved by his loftiness.
我们都被他那种崇高品质所深深打动。
(2)All the irregularities of the students in that university resulted in punishment.
那所大学里的学生任何越轨行为都收到了惩罚。[4](P50)
在上面的两个例子中,可以看出英语中的抽象名词“loftiness”和“irregularities”分别对应着汉语中的“崇高品质”和“越轨行为”,其表达方式十分符合英汉的思维习惯。
3.汉语重主体意识,英语重客体意识
自古以来,汉民族强调主体意识,注重以人为本,凡事都以“人”为中心,认为只有人才具有意识;而英民族则相反,它更加注重客观事物对人的作用,区分主体和客体。“物是物,我是我”,物我二分,以客观冷静的科学态度对待客观世界,以逻辑和理性探索自然规律,追求的是认识客观的有效性[5](P102)。这种思维差异在语言上表现为:汉语通常使用表示人或者动物的词充当主语,而英语往往用无生命的名词作主语,更加重视客观事物对人的影响和作用。如:
(1)人群渐渐静了下来。
Silence gradually came over the crowds.
(2)他这几天心里七上八下,老是安静不下来。
His mind was in a turmoil these days and he was quite unable to think straight.
从例(1)和例(2)中可以看出,汉语中多使用人称名词做主语,而英语中往往使用无生命的名词做主语,这也就导致了语言表达时汉语多采用主动语态,而英语中常见被动语态的句子。其中,英汉互译的一些表达方式已经固化为习惯表达法,如下:
It is generally believed that…人们普遍认为……
It is agreed that…人们同意……
It is reported that…据报道……
It has been found that…人们已发现……
It is suggested that…有人建议……
通过比较,不难看出英语的思维习惯强调客观性,其被动句的使用非常广泛,而汉语的思维习惯偏重于人的主体意识,因此汉语多使用主动语态。
4.汉语思维重螺旋型,英语思维重直线型
中国人的“亦此亦彼”的思维习惯使其思维方式呈螺旋式、波浪式的曲线;但西方人的“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及习惯使其思维方式呈直线式的[6](P118)。汉民族说话委婉含蓄,英民族直截了当。这一点在文章写作上体现得尤为明显。人们在进行汉语写作时总喜欢先分说后总说,先说一些铺垫性的话语再一点一点地引出主题,继而进行论证,文章末尾再升华主题。而英民族写作时,往往开篇点题,文章一开始先点题摆出论点,然后围绕论点进行论证,在每一段的写作中亦是如此,先写出段落主题句再论述。这种思维差异在日常会话中也很常见,举个简单的例子:在中国,一位上班族向上司请假时,通常先讲述一大堆要请假的原因,在曲折地表达了用意之后,最后才引出主题;而英民族恰恰相反,他们更倾向于直接表达、说话坦白直率,首先将自己的意思表达清楚,然后再解释原因理由。英汉思维这方面的差异导致了当前某些语篇翻译中的一种对原文结构进行调整改写的趋势,以实现英汉互译时螺旋式思维和直线式思维的相互转换,顺应译文读者的理解语篇信息的习惯。
三、翻译过程中应对英汉思维差异的策略
1.注意句式结构——汉语的“竹”型结构和英语的“树”型结构。汉语重意合的特点决定了汉语句子是以意统神的,在句子结构方面表现为松散的小句,就像一截一截的竹节平行铺排;而英语重意合的特点决定了英语句子是以形统神的,它的句式结构排列呈“树”型,“SV主句为树干,其他部分依附于这一主干上,枝桠横生而排列有序”。[7](P83)因此,在汉译英时,要将原文隐藏的逻辑语义关系明确展示出来;英译汉时要注意小句的平行排列和四字词的使用,使之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
2.重视具体—抽象思维转换能力的培养。由于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别,为了译文的忠实和通顺,我们应使用具体化的翻译方法和抽象化的处理策略,学会在具体和抽象的思维之间快速转换。这就要求我们要熟练掌握英语抽象词汇的丰富内涵,在做英译汉时,将它要传达的意义用汉语中具体化的方式表达出来,使译文产生与原文同样的效果;而在做汉译英时,要将汉语中具体形象的表达方式做抽象化的翻译,比如说,在翻译过程中去掉后面的范畴词。
3.提高汉语的主体意识和英语的客体意识。由于汉民族注重以人为本,英民族注重客观事物的作用,在英汉互译时要提高主、客体意识,注意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的使用符合各自的表达习惯。
4.把握好两种语言的特点,尽量减少语言负迁移现象。思维与语言的互依关系从另一方面提示我们,在翻译中克服思维差异的干扰,不能忽视语言本身的因素以及与其相关的文化因素[1](P23)。为了使译文自然流畅,我们就要在熟练掌握本族语言的同时,加强对外语的学习,深入了解两种语言的思维、文化等方面的差异,在翻译时及时进行思维转换,有效克服翻译中本族语言的负迁移现象。
四、结语
翻译既涉及两种语言符号之间的相互转换,也涉及两种思维方式之间的相互转换。因此,我们既要重视两种语言之间的不同之处,也要重视与两种语言密切相关的思维方式之间的差异,既要进行语言之间的对比分析,也要进行思维方式之间的对比研究,只有这样才能在翻译实践中跳出本民族思维的圈子,用准确、地道、流畅的译文表达出原文的意图。
[1]张海涛.英汉思维差异对翻译的影响[J].中国翻译,1999(1).
[2]丁娓娓.英汉语言及思维差异对中国学生翻译的影响[J].江苏外语教学研究,2009(2).
[3]刘著妍.从思维形态对比解读汉英双语转换模式[J].天津大学学报,2008(3).
[4]冯庆华.实用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5]邓世俊.中西思维模式及对汉英语影响的对比研究[J].同济大学学报,2004(6).
[6]邓凡燕.汉英语言差异与中西思维模式[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9(3).
[7]贾文波.应用翻译功能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