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志愿军主帅任命的历史考察
2015-04-08高广景
高广景
(中共重庆市委党校 重庆 400074)
任命主帅是中共中央作出抗美援朝战略决策的重要环节。由谁出任主帅一直是出国作战前中央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中共中央首先考虑的是粟裕,其次是林彪,最终决定的是让彭德怀挂帅出征。考察主帅任命的历史过程,有利于从一个侧面了解中共出兵朝鲜的决策过程。
一、以粟裕为东北边防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后,朝鲜人民军势如破竹,进展较为顺利。但美国很快出兵朝鲜,干涉朝鲜内政。此时,中共中央对朝鲜战局的发展作出两种判断。一种判断是北朝鲜军队继续顺利向南推进,驱逐美国军队,歼灭南朝鲜军队,解放全朝鲜,结束战争;另一种判断是美国迅速向朝鲜投入部队,阻止北朝鲜军队南进,战局呈僵持状态。中共中央认为,无论出现哪种情况,中国都应有所准备。出现第一种情况,中国则“备而不用”。出现第二种情况,中国则“应该很快地积极准备”[1](P45)。
在上述思想指导下,1950年7月7日,周恩来根据毛泽东的提议,主持召开保卫国防问题会议,研究保卫国防、组建东北边防军问题。同日,中央军委代总参谋长聂荣臻将会议决议报告毛泽东,提出“以粟裕为东北边防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毛泽东当日批复表示同意[2](P161)。10日,周恩来主持召开第二次保卫国防会议。13日,根据以上两次会议精神,中央军委正式形成《关于保卫东北边防的决定》,当天得到毛泽东批准。《决定》对粟裕拟任职务予以重申[3](P53)。
其实,在保卫国防会议召开的前一天(7月6日),毛泽东就已致电粟裕并告陈毅、饶漱石,要求粟裕于7月18日到北京接受重要任务[2](P161)。这时粟裕身体状况不好,高血压、肠胃病、美尼尔氏综合症时常折磨着他。考虑到自己的身体状况,恐怕顶不下来,耽误大事,粟裕致电毛泽东,提出是不是可以考虑另外的同志。毛泽东仍坚持要粟裕去[4](P854)。7月10日,毛泽东复电粟裕并告陈毅、饶漱石,让他养病缓来,但仍希望他于八月上旬来京[2](P161)。毛泽东之所以如此回电,主要是因为部队的调动部署需要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到8月上旬结束。粟裕到时领受任务还来得及。
7月14日,粟裕旧病复发,难以坚持工作,经中央军委、华东局批准,到青岛疗养。17日,毛泽东为中央军委起草电报,要求粟裕于8月上旬报告身体情况,指出如病重则继续在青岛休养,不要来京,如病已愈则盼来京[2](P163)。由于病情加重,半个月后,粟裕按照要求向毛泽东如实报告了病情。8月1日,他托到青岛的罗瑞卿带信给毛泽东。信中说,病情未见好转,但“又因新任务(指抗美援朝)在即”,“心中甚是焦虑,以致愈加不能定心休息”。8月8日,毛泽东回信说,“目前新任务不甚迫切,你可以安心休养,直至病愈”[5](P500)。
毛泽东这封回信的语气和上两封电报的语气明显不同。究其原因主要有二。第一,这时朝鲜人民军已解放朝鲜南部90%以上的地区和92%以上的人口,美军和南朝鲜军被压缩至仅有1万平方公里的地域[6](P84)。战争局势有利于人民军,中国不急于出兵。第二,为了统筹部队集结后的指挥和后勤保障问题,东北边防军实现了统一指挥,边防军指挥机构的成立时间可稍稍推迟。7月22日,周恩来与聂荣臻联名向毛泽东提议,边防军先归东北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高岗指挥并统一一切供应,将来粟裕、萧劲光、萧华去后,再成立边防军司令部。第二天(23日),毛泽东批示予以同意[7](P80)。
8月下旬,粟裕由青岛转往无锡疗养,9月初又经上海回南京家中疗养。直到10月初中央决定志愿军出兵之时,他一直在养病。
那么,粟裕没有挂帅出征,是托病请辞,还是病情突然加重、不能赴任呢?综合各种材料来看,后者的可能性较大。主要理由有如下三点。
第一,粟裕确实有病,不能正常工作。粟裕一生六次负伤。战伤的后遗症和过度的紧张劳累使他患有高血压、肠胃病、美尼尔氏综合症。据他本人回忆,在淮海战役期间,他曾七昼夜没有睡觉,后来发作了美尼尔氏综合症,带病指挥。战役结束后,病情严重起来,连七届二中全会也没有参加[8]。新中国成立后,粟裕身体并不好,但解放台湾和华东方面的军事重任在肩,仍然坚持工作①。1950年7月中旬,粟裕旧病复发,不仅无法坚持工作,甚至左右环视都困难,吃饭时要把饭菜摆在正面一条直线上[9](P242)。由于粟裕身体状况不好,一时不能回华东局工作,陈毅、饶漱石于11月16日致电中共中央,决定陈毅代替粟裕主持华东军区工作。这一决定得到毛泽东同意。12月,粟裕由夫人楚青陪同去苏联治病,经过一个月的初步检查,诊断为长期过度紧张、疲劳、受伤次数过多(且有两次伤及脑神经),致造成经常头疼,需要较长时间的治疗休养。经过手术和疗养,到1951年8月,身体才基本痊愈[5](P502-503)。
第二,粟裕对出兵朝鲜有所准备。据《粟裕传》记载,粟裕接到新任务后立即着手准备工作,要华东军区司令部选配作战的参谋、通信班子,要华东空军的蒋天然调查研究侵朝美军的飞机数量和作战能力,并向中央军委建议增调原准备用于攻台作战的三野第九兵团参战。他说:“毛主席一定要我去,我就不能推辞了,我还是要去。”[4](P854-855)这说明,无论是行动上还是思想上,粟裕对带兵出征有一定的准备。
第三,中共中央为粟裕配备了得力的左膀右臂。中央军委《关于保卫东北边防的决定》在确定粟裕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的同时,任命萧劲光为副司令员,萧华为副政治委员。这充分体现了毛泽东和中央军委的深思熟虑和知人善任。萧劲光既是毛泽东极度信任的将领,又是粟裕的老相识、老朋友。②解放战争中,萧劲光历任东北民主联军副司令员、第一参谋长、东北军区副司令员、东北野战军第一兵团司令员、第四野战军第十二兵团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从职务上看,长期是林彪的助手。萧华是萧劲光的老搭档,两人共事很久,关系很融洽。在选边防军副司令员的问题上,毛泽东理应考虑到以下四个因素。首先,此人必须来自四野,因为四野占东北边防军的绝大多数;其次,此人在四野应有足够的威望,能够协助粟裕压得住四野的“骄兵悍将”;再次,此人应是毛泽东极为信任的人;最后,此人与粟裕要有良好的关系[9](P240-241)。仔细分析,萧劲光就成为最合适的人选了。从这三人的搭配上可以看出,毛泽东和中央军委对边防军指挥机构的设置经过了精心的考虑。周恩来和聂荣臻后来说,军委确定之边防军指挥机构“从作战上来说较为有利”[7](P80)。粟裕应该一看就能明白。加之,毛泽东很信任粟裕,对他催促很紧,却又耐心等待。③如果身体允许的话,他没必要甚至不可能托病请辞。由于粟裕后来未能到任,萧劲光和萧华也未出征朝鲜,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中央安排他们时的考虑。
二、林彪“是比彭德怀要适当的人选”
中央决定成立东北边防军后,林彪积极参与东北边防军的组建工作,在用人问题上提出宝贵意见。早在组建东北边防军的国防会议上,林彪同意以第十三兵团为基础成立东北边防军,同时提议将十五兵团司令员邓华与十三兵团司令员黄永胜对调,因为黄永胜难以胜任东北边防军的工作,而邓在各方面素质均强于黄。罗荣桓、刘亚楼同意林彪的提议[10]。这一建议为会议所接受④。8月,根据邓华的请求和林彪的建议,中央军委任命洪学智为第13兵团第一副司令员[6](P73)。8月23日,周恩来召集中央和东北有关部门负责人开会,磋商东北边防军的人员补充和供应问题,决定“待聂荣臻回京后,再一同与林彪商决”[3](P66)。据《周恩来与抗美援朝》一书记述,9月初,当朝鲜战局正处在胶着状态、胜负并不明朗时,林彪并未表露出怯战[11](P119)。
毛泽东和中共中央何时把林彪纳入志愿军主帅人选的呢?根据目前公布的资料推断,时间应该在8月底9月初。8月30日,高岗通过朝鲜方面传来的消息和我方外交人员送来的情报写出《朝鲜战线情况报告》,并报送毛泽东。《报告》“建议指挥部队的统帅与专门人才早日来东北,以便作充分准备”[12]。毛泽东于9月3日复信高岗,“林、粟均病,两萧此间有工作⑤,暂时均不能来,几个月后则有可能,估计时间是有的。”[2](P183-184)这说明,除粟裕之外,毛泽东在主帅人选中已把林彪作为一个重要考虑对象。
此时作出换人考虑固然与粟裕的身体状况有关,但毛泽东和中共中央考虑更多的应该是朝鲜战局的发展。
8月初,人民军胜利进军时,毛泽东就估计到,美国不会善罢甘休,而且很可能会从朝鲜腹背发动登陆作战并扩大战争。毛泽东认为,“如果美帝得胜,就会得意,就会威胁我国。”因此,“对朝鲜不能不帮”,“时机当然还要适当选择,我们不能不有所准备”[2](P168)。此时,他明确提出,边防军“八月内可能没有作战任务,但应准备于九月上旬能作战”,并要求“各部与本月内完成一切准备工作,待命出动作战”[2](P168)。但边防军装备急需大量补充,编制有待调整,8月底完成一切准备工作,困难很大。15日,高岗向毛泽东致电反映了这一情况。三天后(18日),毛泽东致电高岗,将边防军训练和其他工作的完成时间延长至9月底[2](P173-174)。8月底,人民军进攻釜山受阻,加之,美军在釜山已构筑坚固的防御,很可能抽调机动的部队对人民军实施反击。为应对时局的变化,中共中央一方面对朝鲜战局作出长期化判断,一方面要求军委“集中十二个军以便机动”[2](P180),来应对可能到来的战争。按照中央预先的第二种判断,朝鲜战争长期化局面的出现促使中央“很快地积极准备。因为这种准备即将成为现实”[1](P45)。
在“这种准备即将成为现实”的情况下,任命主帅成为摆在中共中央面前的一个较为紧迫的问题。据时任总参作战部参谋王亚志讲,在当时的中共将领中,能指挥多兵团协同作战的有6人,即彭德怀、林彪、刘伯承、徐向前、粟裕和陈赓。⑥那么,粟裕之外,毛泽东和中共中央为什么这时只把林彪加入考虑对象呢?笔者认为有三点缘由。
第一,林彪有指挥大兵团作战的经验,战功颇为显著。抗日战争结束后,林彪率领大军驰骋在东北战场上,率领部队人数一度达到70余万人(不含军区部队);东北解放后,领兵挥师关内,参与指挥平津战役;平津战役结束后,又进军南下。到1950年1月,其所指挥的中南军区即第四野战军部队已达150万人(含军区部队)。他指挥的部队足迹踏遍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北京、天津、河南、湖北、湖南、江西、广东、广西、云南、海南等十四个省、市、自治区,所取得的战绩较为显赫。第四野战军在解放战争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初期,创建了巩固的东北根据地,举行了辽沈、平津、衡宝、广东等战役,先后消灭卫立煌、傅作义、白崇禧、余汉谋等四个集团以及其他部队,解放东北全境、华南一部和中南广大地区,共歼灭国民党军188万余人,消灭土匪135万余人,两者合计为323万余人[13](P22)。林彪高超的指挥艺术深得毛泽东的赏识。毛泽东说他打仗的特点是又狠又刁[14](P172)。出战朝鲜当然要选像林彪这样指挥才能出众的将领。
第二,朝鲜北部所在的纬度与东北大体相近,两地气候、地形、风俗人情也有许多相近之处。林彪曾在东北指挥作战,深谙东北的气候、地形、风俗人情,一旦出兵朝鲜,应该能很快适应朝鲜战场环境。与其他五个将领相比,这是林彪的优势。
第三,东北边防军由四野的第38、第39、第40、第42共四个军及三个炮兵师共25.5万人组成。虽然后来调第9兵团部队北上至山东津浦铁路沿线整训、作为边防军的二线部队,调第19兵团部队至陇海铁路沿线机动位置、作为三线部队,但先前调遣的四野部队处于一线位置,随时待命出征。毛泽东一贯要求部队作战要慎重初战,以求旗开得胜。这与林彪的指挥方式和性格很相符。由林彪率领自己指挥的部队出战,胜算的可能性较大。
除以上三点原因外,林彪生于1907年12月,当时只有43岁,在六位将领中年龄最小,这也应是其中一个原因。因此,后来邓小平在谈到林彪时说,“按说他是比彭德怀要适当的人选”[15]。
毛泽东曾与周恩来等中央书记处领导成员商量过,准备由林彪带兵出征⑦,但中央并未将这一消息正式传达给林彪[11](P119)。可能基于以下两方面的考虑,一是中央仍在等待粟裕病情好转,因为9月3日毛泽东致信高岗,预估粟裕和林彪几个月后能到东北去。如果粟裕病愈,应该还是让粟裕去;二是林彪身体不好,中央对此确有顾虑。于是,中央采取让林彪多了解朝鲜战况以备不测的办法。
林彪此时也心领神会。9月7日,时任中国驻朝鲜大使馆一等参赞柴成文(即柴军武)紧急应招回京,带回与倪志亮大使商定的《汇报提纲》,8日向聂荣臻汇报朝鲜局势。《汇报提纲》对朝鲜战争发展趋势作出评估,认为一方面人民军同敌军已形成对峙状态,难以再进;另一方面人民军在三面环海的一个狭长半岛上作战,既无制海权,又无制空权,长期下去,十分不利。《汇报提纲》估计美军可能会在仁川或其他地区登陆。因事关重大,聂荣臻当天把《汇报提纲》呈送毛泽东。毛泽东阅后批示,让周恩来约柴成文一谈。8日夜,周恩来听取柴成文汇报朝鲜战场态势和朝鲜后方有关情况。鉴于驻朝使馆反映的情况十分重要,周恩来指示军委办公厅将这份材料送林彪一阅,并指示柴成文直接向林彪汇报一次。柴成文在汇报时感到林彪已看过提纲⑧。这说明林彪很关心朝鲜战况。
在这之前的8月31日,邓华、洪学智、解方三名指挥员联名给林彪写了一封长信。这封信分析了敌我双方力量的对比、志愿军参战时机、朝鲜半岛地形对志愿军的运动和后勤运输造成的困难。信中不仅预见到朝鲜战局可能出现逆转,而且指出敌军在平壤或汉城附近登陆的可能[12]。
林彪一边听汇报,了解战局,一边做带兵出征的准备。美军仁川登陆后,林彪把四野二局(技术侦查局)局长彭富久和政委钱江从武汉紧急召到北京,向他们交代:朝鲜战争很紧张,“中央正在研究出兵援朝问题,可能要我去朝鲜”。同时,林彪要求他们以四野二局为主组建一支技术侦查队伍,准备随他赴朝工作,并嘱咐道:“此事中央正在讨论中,要做好准备,但暂不要对别人讲。”[16]
美军仁川登陆后,林彪对出兵朝鲜的态度变得谨慎起来⑨。据有的纪实文章记述,9月下旬,林彪曾就中国派兵入朝参战问题与毛泽东做过一次谈话,认为在敌我双方武器装备极为悬殊的条件下,如贸然出兵,必将引火烧身,后果不堪设想。以后的几天毛泽东找林彪又谈了这个问题[17]。但这一材料的出处不明,尚不能作为毛林谈话的直接证据。但毛泽东与林彪之间就朝鲜战争局势及出兵援朝问题有过谈话的可能性较大,但具体内容不得而知,有待于史料的进一步挖掘⑩。
三、任命彭德怀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
美军仁川登陆后,朝鲜战局急转直下。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和南朝鲜军对人民军形成南北夹击之势,28日攻占汉城,29日进至“三八线”附近。与此同时,美国不断侵入中国领空,对东北边境地区的城镇、乡村进行侦查、轰炸和扫射;美国海军在公海上无理截击中国商船[6](P86、89)。面对美国的嚣张气焰,(30日)周恩来发出“不能听任帝国主义对自己的邻人肆行侵略而置之不理”的严重警告[3](P82)。
为应对危局,(28日)朝鲜劳动党中央召开政治局紧急会议,认为由于人民军未能撤回,北方军力空虚,一旦美军越过“三八线”,北朝鲜将无力抵抗。因此,政治局一致同意向苏联和中国请求直接军事援助。会议一致通过以金日成和朴宪永名义联名向斯大林的求助信。30日,朴宪永向苏联驻朝大使面交了求助信。10月1日,斯大林阅信后致电苏联驻华大使,要求他转告毛泽东或周恩来,建议中国出兵[6](P147-148)。当日,金日成、朴宪永联名致信毛泽东,请求给予他们“以特别的援助,即在敌人进攻三八线以北地区的情况下,极盼中国人民解放军直接出动援助我军作战”[6](P149)。金日成当即派特使朴一禹带着信件来到北京。
10月1日中午,毛泽东收阅苏朝两国来信,听取朴一禹介绍朝鲜战况。随后,毛泽东临时召集书记处领导人周恩来、朱德、刘少奇紧急开会,讨论对策。2日凌晨2时,毛泽东为中央军委起草给高岗、邓华的电报,作出三项决策:一是让高岗接电后即刻到京开会;二是由邓华命令边防军提前结束准备工作,随时待命出征;三是让邓华将部队准备情况及是否可以立即出动即行电告中央[2](P201)。由此可以看出,此时出兵作战已如弦上之箭。
危急时刻,志愿军主帅人选再次成为摆在中央面前的突出问题。2日下午,毛泽东主持召开中共中央书记处会议,讨论朝鲜战局和中国出兵援朝问题。毛泽东认为出兵已是万分火急,但会上多数人不赞成出兵。会议决定10月4日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讨论出兵作战问题。同时,毛泽东要周恩来派飞机到西安,接彭德怀到京参会[2](P203)。由此推断,可能就在这次会议上,中央放弃了让林彪赴朝作战的想法,临时改派彭德怀带兵出战。
这一推断也可从彭德怀到京参会的过程看出来。《彭德怀传》对此已作出详细的记述[18](P236-237)。10月3日,华北因天气不好,不宜飞机航行。接彭德怀的飞机4日上午才由北京起飞。近午时分,彭德怀正在西北军政委员会办公室内埋头审阅西北地区三年经济恢复计划,准备赴京向中央汇报。中央派来的两名干部进来报告说:“毛主席请您立即去北京开会。”彭德怀一愣,问:“我已接到北京的电话,是原先通知的汇报会吗?”来人回答说:“不清楚。周总理交代说,飞机一到西安,就马上接彭老总来,一刻也不能耽误,还要严格保密。”彭德怀尽管不知道开什么会,还是叫秘书把西北地区各单位报来的经济规划方案、调查报告统统带上。到京后,彭德怀径直来到中南海“丰泽园”。周恩来迎出来与之握手。进入颐年堂会议厅后,毛泽东首先发话:“你来得正好,美军已开始越过‘三八线’了,现在正在讨论出兵援朝问题,请你准备谈谈你的看法。”彭德怀坐定,听了几个人的发言后才知道会议对援助朝鲜有不同看法。彭德怀因不明情况,没有发言。第二天上午(5日),彭德怀来到毛泽东的办公室。两人落座后,毛泽东让他谈谈对出兵的看法。彭德怀说,“主席,昨天晚上我反复考虑,赞成你出兵援朝的决策。”毛泽东问,“你看,出兵援朝谁挂帅合适?”彭德怀问,“中央不是已决定派林彪同志去吗?”毛泽东谈了林彪的情况后说,“我们的意见,这担子,还得你来挑,你思想上没这个准备吧?”彭德怀沉默片刻说,“我服从中央的决定。”毛泽东让彭德怀在当日下午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摆摆自己的看法。彭德怀在下午的会上作了支持出兵的发言。会议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略决策。
以上记述进一步证明,中央此时已决定让彭德怀带兵出征,而彭德怀感到有些突然,但慨然接受了中央的安排。
10月8日,中央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毛泽东发布关于组成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命令,“任命彭德怀同志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同时命令部队“立即准备完毕,待令出动”[2](P206-207)。同日,彭德怀与高岗乘飞机到沈阳,布置出兵援朝前的最后准备工作。
毫无疑问彭德怀对出兵朝鲜的态度是坚决的,但他内心也有一定的顾虑。从现有资料来看,顾虑的主要是武器装备和敌之制空权问题。1955年2月,彭德怀同身边工作人员谈及抗美援朝时说,“毛主席第一次征求意见,我说:‘苏联完全洗手,我们装备差得很远,只好让朝鲜亡国,是很痛心的。’后派周总理、林彪赴苏联,苏联答应出枪、炮、弹,以出厂价格五折支援,但苏不出动飞机。毛主席这时就以此为由又问我,可不可以打,苏联是不是完全洗手?我说:‘这是半洗手,也可以打。’最后毛主席讲:‘即令打不过也好,他总是欠我们一笔账,我什么时候想打,就可以再打,否则,我们将来再想打,就无口可借了’,这几句话,使我最后坚定了下来。”[19]这段话说明,如果苏联“完全洗手”或“半洗手”,彭德怀对出兵朝鲜的态度不是很坚定的,只是听了毛泽东的话后才“坚定了下来”。
确实,武器装备和空中掩护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中央出兵援朝的进程。因为,这一问题既是中共中央和毛泽东最重视的问题,也是影响军方出兵的一个重要因素。这种状况可以从接下来发生一些史实中反映出来。
10月4日至5日,在颐年堂召开的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多数人反对出兵,其理由除包括国内面临的困难外,还包括人民解放军武器装备差和无制空权、制海权等[2](P204)。
6日,毛泽东在与苏联驻华大使罗申会谈中表露出对空军问题的“极其关注。
9日上午,彭德怀和高岗在沈阳召开志愿军军以上干部会议,宣布抗美援朝决定。各军干部考虑最多的还是空军支援问题。在会议进行期间,彭德怀和高岗致电毛泽东,询问“我军出国作战时,军委能派出多少战斗机和轰炸机掩护?何时能出动并由何人负责指挥?”[18](P238)当时志愿军兵团的主要负责人建议,“三两月内新的装备确有保证(尤其是空军能够出动),则可按原计划进行。否则,推迟出动时间的意见是很值得考虑的”[20](P27)。
11日,周恩来、林彪和斯大林举行会谈,向斯大林提出空军掩护和武器装备问题。斯大林表示,可以满足中国抗美援朝所需的飞机、大炮、坦克等军事装备,但苏联空军未准备好,须等待两个月或两个半月才能出动[3](P85)。
12日,毛泽东收到斯大林和周恩来关于11日会谈情况的联名电报后,决定召开政治局会议进行讨论,命令部队“仍旧原地进行训练,不要出动”,同时召彭德怀、高岗来京会商[2](P211)。
13日,毛泽东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讨论中国出兵援朝问题。与会者一致认为,“即使苏联不出空军支援,在美军越过三八线大举北进的情况下,我们仍应出兵援朝不变。”[2](P211)
紧接着,中方得知:苏联将只派空军到中国境内驻防,两个月或两个月后也不准备进入朝鲜境内作战。[3](P87)
17日,毛泽东再度召彭德怀、高岗进京,并延迟部队出动时间。
18日,毛泽东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再次研究出兵援朝问题。会上周恩来汇报同苏联领导人的会谈情况,彭德怀汇报志愿军入朝准备情况。鉴于斯大林虽不同意苏联空军入朝掩护志愿军作战,但毕竟答应给中国提供军事援助。会议决定中国人民志愿军按预定计划于19日入朝作战。[3](P87)、[2](P215-216)
19日傍晚,彭德怀带着一名参谋、两名警卫员和一部电台乘吉普车首先跨过鸭绿江,抵达朝鲜,拉开了抗美援朝战争的大幕。
结语
在出兵抗美援朝的决策过程中,粟裕、林彪、彭德怀先后被作为志愿军主帅的人选。但三人中,中央考虑粟裕的时间最长,林彪次之,最后彭德怀仓促受命。这既与粟裕、林彪的身体状况有关,也与朝鲜战局的发展有关。
一方面,粟裕病情加重,使得中央在考虑他的同时又不得不耐心等待。但直到志愿军出兵朝鲜,他的病情没得到根本好转,中央只好放弃。因林彪身体长期不好,中央把他作为备选对象时对此有所顾忌,于是采取让他多接触朝鲜战况以备不测的办法。
另一方面,8月底之前,朝鲜战局的发展有利于人民军。这时,中国军队不急于出兵,因此,中央有足够的时间等待粟裕。8月底,朝鲜战局呈僵持状态。这时,中央判断出兵已属必然,林彪随即被纳入人选之一。但中央当时只是积极准备,并没有紧急出战的打算,这样,中央考虑林彪时仍有预留时间。但美军仁川登陆后,朝鲜战局逆转,人民军损失惨重。这时,朝鲜向中国提出出兵请求,苏联建议中国出兵。面临严重局势,粟裕、林彪不能赴任,新的人选一经任命,必须即刻带兵出战。彭德怀就是在这一历史环境下接受赴朝作战的神圣而又庄严的使命的。
注释:
①据张震回忆,粟裕同志因操劳过度,身体很差。因此,就在1950年7月初华东局常委扩大会议上,研究并报请中央军委批准,让他病休两个月。后经毛泽东批复,只同意他休息到8月中旬,并根据身体恢复情况,还要准备执行新任务。——张震:《张震回忆录》,解放军出版社2003年版,第396页。
②萧劲光在《悼念粟裕同志》一文中说,“我与粟裕同志相识几十年了,我们每次相见都十分亲切,亲如手足。”——《一代名将——回忆粟裕同志》,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4页。
③1950年8月26日,周恩来在检查和讨论东北边防军准备会议上说,“将来部队行动后,前线指挥要一个统帅去,萧劲光、萧华也是在部队出动时再去。”——《周恩来军事文选》第4卷,第47页。张雄文据此认为,萧劲光、萧华都是毛泽东特意安排给粟裕的副手,可见此时,中共中央与军委仍在等待粟裕病情好转。——《无冕元帅——一个真实的粟裕》,第251页。笔者同意这一观点。
④王亚志回忆,东北边防军组建时,毛泽东询问林彪的意见,林彪提出两兵团司令员对调的意见,毛泽东遂采纳了林彪的建议。——转引自沈志华:《朝鲜战争初期林彪“称病不出”质疑——兼论毛泽东对入朝作战何人挂帅的考虑》。也有人回忆,这个意见是罗荣桓提出的。——杜平:《在志愿军总部》,解放军出版社1989年版,第7页。《毛泽东与林彪》一书中的说法应该较为可靠。该书的作者之一于化民先生说,“当初写作,我与胡哲峰兄有个分工,红军时期由我完成,后面的是胡兄所写。故来信所问三条材料的出处,我很难给出明确的答案。胡兄已离世多年,但依我的了解,他所以写入相关内容,一定是有所依据的。前两条事情,我在阅读有关资料也有印象,只是说不出详细来源。”(2014年7月16日)这里引用的文献是向于先生求证的第一条,在此表示感谢。
⑤林、粟,指林彪、粟裕;两萧,指萧劲光、萧华。
⑥转引自沈志华:《朝鲜战争初期林彪“称病不出”质疑——兼论毛泽东对入朝作战何人挂帅的考虑》,《史学月刊》,2012年第11期。有的学者分析,野战军级军事主官当时只有从彭德怀、林彪、刘伯承、徐向前、粟裕五人中选择。——《无冕元帅——一个真实的粟裕》,第263页。王亚志分析说,在以上六人中,林彪、粟裕和徐向前均在病中,刘伯承已内定主持筹办陆军大学,陈赓则受命去越南协同胡志明作战。因此,这时能够挂帅出征的只有彭德怀了。这种分析有点简单,试想在国难当头的危急时刻,难道刘伯承主持筹办陆军大学,陈赓受命援越,比受命出征朝鲜还重要吗?
⑦时任总参作战室参谋雷英夫回忆,毛泽东曾向周恩来透露过让林彪担任志愿军统帅的想法。——雷英夫,陈先义:《统帅部参谋的追怀》,江苏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第172页。
⑧该处综合了以下史料:柴成文,赵勇田:《板门店谈判》,解放军出版社1992年版,第58—59页;《访赵勇田——毛泽东决策抗美援朝》,载《说不尽的毛泽东》上册,辽宁人民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5年版,第387页;《毛泽东年谱》(1949—1976)第1卷,第185页;《周恩来年谱》(1949—1976)上卷,第77页;《周恩来与抗美援朝战争》,第118—119页。
⑨有的学者认为,美军仁川登陆后,林彪对朝鲜战局和中国援朝作战失去信心。——见张民,张秀娟:《周恩来与抗美援朝战争》,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19页。此时,不只是林彪对出兵援朝变得谨慎,就是中央其他领导也变得谨慎起来了。
⑩9月17日,毛泽东预感形势将发生大的逆转,于是致信东北局领导人高岗,要求做好出兵准备。——《统帅部参谋的追怀》,第167页。既然要做好出兵准备,任命主帅自然应在考虑之中,因此,毛泽东此时应在通过谈话观察林彪的态度。
[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周恩来军事文选(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
[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年谱(1949—1976)(第1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
[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周恩来年谱(1949—1976)(上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
[4]《粟裕传》编写组.粟裕传[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0.
[5]中共江苏省委党史工作办公室.粟裕年谱[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6.
[6]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部.抗美援朝战争史(第1卷)[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00.
[7]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建国以来周恩来文稿(第3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
[8]楚青整理.粟裕谈淮海战役[J].党的文献,1989(6).
[9]张雄文.无冕元帅——一个真实的粟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10]胡哲峰,于化民.毛泽东与林彪[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13.
[11]张民,张秀娟.周恩来与抗美援朝战争[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12]转引自刘统:中共对朝鲜战争初期局势的预测与对策[J].党的文献,2001(6).
[13]《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战史》编写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战史[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98.
[14]雷英夫,陈先义.统帅部参谋的追怀[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4.
[15]邓小平同志的信,1972年8月3日。这封信是《中共中央关于恢复邓小平同志的党的组织生活和国务院副总理的职务的决定》的一个附件,中发[1973]14号.
[16]转引自沈志华.朝鲜战争初期林彪“称病不出”质疑——兼论毛泽东对入朝作战何人挂帅的考虑[J].史学月刊,2012(11).
[17]霞飞:林彪不愿领兵入朝的真实内幕[M].文史博览,2009(7).
[18]《彭德怀传》编写组.彭德怀传[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6.
[19]转引自王亚志.毛泽东决心出兵朝鲜前后的一些情况[J].党的文献,1995(6).
[20]杜平.在志愿军总部[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