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善特色旅游业发展的几点思考——以沙漠世界地质公园为例
2015-04-08哈沁夫
哈沁夫
(西北民族大学 甘肃 兰州 730030)
阿拉善位于内蒙古自治区最西部,处于北纬37°24′—42°47′,东经97°10′—106°52′之间。阿拉善盟东部与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鄂尔多斯市和乌海市相连;东南部与宁夏回族自治区接壤;西、南部与甘肃省毗邻;北部与蒙古国交界,国境线长734.57公里。[1]
阿拉善盟地理地貌特征独特,涵盖了地质、沙漠、戈壁、湖泊、森林、草原等多种类型的自然生态系统,结合游牧民在此繁衍生息所积淀的古代文明,多民族集聚生存所形成的以蒙古民族为主体深厚的民族底蕴以及伴随人口迁移和历代传承的佛教文化,形成了多层次的奇特旅游景观,是一块特色突出、品质高雅、潜在优势、鲜为人知的旅游资源“富集区”。
一、阿拉善沙漠世界地质公园的壮景特色
“中国阿拉善沙漠世界地质公园是以沙漠、戈壁等风成地貌为主,集沙漠湖泊、峡谷、风蚀花岗岩等多种地质遗迹类型和沙漠古文明为一体、融合人文景观组合而成的特大型沙漠奇观地质公园”[2]。其中,以巴丹吉林沙漠和腾格里沙漠地质景观资源极为丰富,有堪称“沙漠珠穆朗玛峰”的世界最高沙山,这里的鸣沙由于面积大而被誉为“世界响沙王国”[3]。独特的沙漠湖泊景观,险峻奇特的沙山、神奇的鸣沙和数以百计的沙漠湖泊,并结合风蚀地貌、古生物化石、矿产、地质构造等遗迹,是阿拉善地区特色旅游业发展的重要资源基础。
2004年8月,阿拉善盟正式启动“沙漠地质公园”的申报,并历经盟级、自治区级和国家级沙漠地质公园的评定,至2009年8月23日,凭借其完整性、典型性、多样性、唯一性和美学性等特点,正式晋升为全球唯一的沙漠世界地质公园,对阿拉善生态保护与建设、经济与旅游发展将产生历史性的深远影响,其特点是:
其一,阿拉善沙漠世界地质公园的建立,提高了人们对沙漠、戈壁的认识,为开发建设自然资源,发掘其的经济价值,解开“世外桃源”的神秘面纱,推动和促进以沙漠、戈壁为基础、其他元素为补充的地方特色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进入了实质性阶段。
贯穿于阿拉善沙漠世界地质公园内的巴丹吉林、腾格里和乌兰布和三大沙漠,其丰富的沙丘、沙坡纹、湖泊、绿洲、最高沙山、最大鸣沙区等,构成了得天独厚的沙漠博物馆。沙漠、戈壁地貌是公园的主题特色,“点缀以河流、湖泊、峡谷、风蚀地貌、古生物化石等地质景观,融合沙漠胡杨林生态景观、神秘的古文明和民族、宗教文化景观,共同构成了独一无二的沙漠-绿洲-文化特色景观”[4]。“此类特色的旅游产品全球只有三家,国内仅此一家”[5]。
其二,该地质公园按探险旅游、科普旅游、休闲度假、历史文化游、生态观光旅游等功能,划分为腾格里、巴丹吉林、居延3个园区以及以腾格里沙漠中的通湖、月亮湖等规模较大的淡水湖泊形成的沙漠湖泊景区;敖伦布拉格梦幻峡谷景区;巴丹吉林沙漠探险景区;额日布盖丹霞地貌景区;艺术珍品曼德拉岩画景区;大漠绝域海森楚鲁风蚀地貌景区;沙漠绿洲胡杨林景区;大漠天池居延海景区;额济纳黑城文化遗存景区等10个主体景区。9个综合生态类、自然景观类和地质遗迹类自然保护区,其中国家级2个,自治区级6个,旗级1个①。建有2A级以上景区9个②。
其三,地处北温带,特别是中国西北地区少有的贺兰山天然次生林;号称“戈壁的戈壁”——马鬃山地区黑戈壁;集大漠湖泊风光和产业观摩为一体的吉兰泰盐湖;沉睡在大漠里的居延文化;以六十达赖喇嘛讲经传道之所广宗寺为代表的八大寺庙及其附属的二十多座寺庙为标志的阿拉善地区神秘和博大精深的藏传佛教文化;以和硕特、土尔扈特蒙古族为代表的浓郁的蒙古民俗风情;有“塞外小北京”之称的阿拉善王府以及沙漠小白宫——额济纳旗塔王府;神舟五号升起的地方-东风航天城;对外开放窗口——策克口岸等,共同构成阿拉善地区点多面广、自然原始,新、奇、特、险、峻为特点的旅游资源。
纵观阿拉善沙漠世界地质公园为主体的自然生态特色旅游资源,涉及自然、地貌、民族、宗教、历史、科技等多个领域,历史文化遗迹数量多,旅游文化内涵丰富,具有典型性、丰富性和高品质性,不仅与国内其他地方相比独具特色和魅力,而且从世界范围来看,许多方面可谓得天独厚。以沙漠世界地质公园为依托,发展阿拉善特色旅游业是必然选择,也是必由之路。
二、阿拉善特色旅游业发展态势
“沙漠旅游,顾名思义指的是利用沙漠类地质与气候和在沙漠这一区域形成的人文现象为资源,开发和发展旅游的一种形式”[6]。
旅游业作为朝阳产业和绿色产业,对阿拉善地区经济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阿拉善地区特质的旅游资源、日臻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群众的积极参与、地方政府对旅游业的扶持、国家政策的引导,为阿拉善旅游业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成为阿拉善经济发展最有活力、最具潜力的产业。
阿拉善地区旅游业发展,在自然旅游与文化旅游相结合的同时,也在加快项目和产品的丰富与建设步伐。园区已推出“贺兰山原始森林游、藏传佛教朝觐游、大漠风光观赏游、巴丹吉林沙漠探险游、金秋胡杨采风摄影游、居延文化访古游、岩画探秘游、戈壁奇石寻宝游、航天科考游、民族风情游”[7]等十几项旅游项目。近年来,又围绕内蒙古自治区旅游局确定的全区四条精品旅游线路之阿拉善宗教朝圣、居延文化、航天科普、沙漠观光旅游线路,打造了“以巴彦浩特为中心的沿贺兰山原始森林、宗教文化、大漠风光、民族风情游精品旅游线路;以达来呼布镇为中心的胡杨采风、居延文化、航天科考、民族风情游精品旅游线路;以额肯呼都格镇为中心的巴丹吉林探险采风、地质奇观、岩画探秘、民族风情游精品旅游线路”[7]。同时,又通过举办“金秋胡杨生态旅游节”、“骆驼节”、“奇石文化旅游节”、“沙漠文化旅游节”等四大旅游节庆以及”马兰花节”、”马文化节”、“越野e族群英会”等活动,加之“阿旺丹德尔杯”、“苍天的驼羔”等具有影响力的诗歌大赛,深化了阿拉善自然景观的文化内涵,带动了旅游业的兴旺,促进了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
据不完全统计,2001年阿拉善地区旅游业总收入为0.54亿元,到2007年增加到4.28亿元,2008年为6.21亿元,2009年为8.00亿元。从2007年阿拉善沙漠地质公园的建立之后,阿拉善旅游收入成几何式增长。截止到2014年底达34.57亿元,接待国内外游客337.77万人次,同比分别增长36.64%和22.83%,与2001年相比,14年间增长了近64倍。③
以上数据表明,沙漠世界地质公园的建立,给阿拉善旅游业的发展注入了生机和活力,带来了机遇,成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和旅游业发展的新动力。
阿拉善特色旅游业在长足发展的同时,也还存在如何协调自然资源的保护与开发矛盾、优化和提升旅游项目与产品档次、解决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以及推进园区品牌建设等影响进一步发展的制约因素,怎样解决好这些问题,消除制约因素,将保护地质遗迹和人文景观,促进科学研究和科普教育,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增长点的这一地质公园建立的目标与宗旨体现好,把沙漠世界地质公园在阿拉善特色旅游业中的优势与作用发挥好,还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与探讨。
三、促进阿拉善特色旅游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沙漠地质公园对于阿拉善特色旅游发展所起到举足轻重作用,对谋划下一步的发展意义重大,这块“金字招牌”必将会对阿拉善特色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带来新的强劲的推动力。
因此,笔者认为,以存在的突出问题为导向,解决好制约发展的瓶颈,优化自然和人文环境,让更多人了解阿拉善、关注阿拉善,促进阿拉善旅游业健康发展,应当着手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坚持保护开发原则,实现可持续发展
阿拉善旅游业的发展是以地质公园为基础的,优势也是依靠这些资源,在任何时候都要保护好这个基础和优势,园区的建设不能违背这一原则。
1.保护自然生态景观
所有的自然景观资源都具有独特性、不可再生性,只有保护好自然生态资源,旅游业才能得到进一步发展。阿拉善沙漠地址公园也同样存在这一的问题,其生态系统是经过几千年的自然演化而形成的,极具脆弱性,一旦遭到破坏,就不可能恢复。因此,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发展中保护”是必须要坚守的一条重要遵循,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使自然资源的保护与旅游业发展同步,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增长同步,实现可持续发展。
2.保护特色文化景观
随着现代经济的冲击,阿拉善原生态游牧生活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如传统游牧生活方式的改变、传播久远的“驼铃声’的消失以及一些非物质文化传统的流逝等。在园区旅游业开发的同时,要注重开发、利用和保护原生态游牧文化,增加旅游内涵,建立旅游地农牧民参与机制,使他们的日常生活方式成为园区新的景观和生态旅游的主导者、保护者和传承者,文化景观与自然融为一体,经济效益与文化保护相结合,实现双赢。
(二)开发新的旅游项目,创新旅游产品
1.开发新的旅游项目
在优化原有旅游项目的基础上,开发新的项目,给游客提供特别的经历、与众不同的体验和不一样的文化。如开发热气球、沙漠医疗、野外宿营、沙漠探险、工业旅游、农业观光、冬季旅游以及重走“草原丝绸北道”———阿拉善丝绸之路体验等特色项目,全方位展示资源优势,破解季节制约瓶颈,满足各层次游客的需求。
深化旅游项目与文化的融合,如:胡杨林风光、沙漠风光、世界地质奇观与蒙古民族风情和蒙元历史文化相结合,让游客在观光的同时,加深对历史文化和民族风情的了解,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提升旅游文化品位。
2.创新旅游产品
突出地方特色,建设完善旅游购物场所,举办旅游纪念品展销会,积极鼓励企业和个人开发旅游纪念品,延伸旅游产品链条,增加品种,形成有创新、有特点、有文化的规模化品牌产品。创建一批集设计、生产、销售为一体的旅游商品生产企业。如:阿拉善仿古地毯、骆驼系列产品、奇石、沙画、根艺艺术品等的生产等。此外,还要创新工艺和技术,创造和生产其他材质的工艺品、陶瓷品、银制品、铜制品等具有文化内涵的旅游商品。
(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服务质量
1.加强“硬件”设施建设
采取ppp④模式引入社会资金,加速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在地址公园的基础设施建设中引进智能化技术,提高运行效率,使用节能减排技术,购置环保材料,降低能源消耗,利用自然资源,减少人工造景。
改变现有宾馆饭店接待能力旺季无法满足需要,淡季又“吃不饱”的现象,以“大漠人家”、“胡杨人家”等“家庭式”旅馆和“蒙古民俗度假村”“沙漠主题酒店”“自驾游营地”为主,以及投资小、收益好、操作灵活、与当地的文化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生态旅馆等为补充,增加游客容纳量。同时,突出住宿条件的民族特色和原生态,让游客体验特有的瀚海、民俗、狂野和大自然风情。
改造升级现有园区的道路,解决路面狭窄、承载能力有限、事故多发、沿线摄影点、停车场、观景台等旅游节点跟不上需要等问题;针对自驾游、沙漠越野等活动,提供全方位的汽车租赁业务。
建设全覆盖的通讯网络和应急救助系统,对消防、特种设备、食品卫生以及沙漠越野、骑马乘驼、探险露宿等娱乐项目进行监督检查,构建游客放心、安全消费的旅游环境,确保园区旅游安全,提高园区旅游后勤保障服务水平。
2.提升“软件”建设水平
加强对景区旅游环境保护的宣传和监管,做好景区卫生管理,定期组织对景区旅游垃圾、厕所卫生的清除。对破坏自然环境的行为予以相应处罚,防止园区生态环境遭受破坏,实现绿色发展。
开展园区“星级旅游饭店”评比,实行动态管理,优胜劣汰,提高接待服务质量。抓好园区服务人员素质建设,定期对参与旅游服务的农牧民进行培训,深化服务理念、统一服务标准、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服务档次。
增强餐饮企业的品牌意识,突出地方特色,除在饮食上下功夫,把天然、纯正、健康的概念通过特色美食传递之外,更要在服务与用餐环境、餐饮与文化结合上下功夫,传达正宗的蒙古文化,彰显餐饮企业鲜明的个性,避免饮食产品趋同,力争保留更多的品牌产品。
强化对园区从业人员的监督和管理,认真对待游客的投诉、诉求以及严厉打击败坏自己形象的人和事,公开曝光、不遮丑、不护短。对无证经营、欺客宰客、哄抬物价等扰乱市场秩序、损害游客利益、损毁旅游形象、搞“一锤子”买卖的短视行为进行严厉打击。
(四)加大对外宣传力度,扩大园区知名度
利用电视、网络、杂志等工具宣传旅游资源,按照“稳近拓远,固老培新”的市场开发原则,以整体形象宣传为主,致力于打造“苍天般的阿拉善”、“金色胡杨林”、“最美沙漠·巴丹吉林”等旅游品牌。
与主流新闻媒体合作,在国内有影响力的大媒体做宣传,组织各种旅游专题活动,同时在阿拉善周边地区做到有长期有效的宣传与推广。
制作各种形式的画册、宣传片、明信片、故事片、纪实片、广告牌、门票宣传品等。建立影视拍摄基地,讲阿拉善自己的故事,在这件事情上媒体人要有作为。借助其他平台进行宣传,如:旅游节庆、交易会,推介会、旅游博览会、地质公园年会、表演民族歌舞、播放影音节目等。
以阿拉善籍名人,包括农民、牧民、各行各业的优秀人员为主,选聘阿拉善旅游形象大使,如德德玛(歌唱家)、安福久(最美乡村医生)、鲁健(中央电视台节目主持人)等,利用名人效应,提高阿拉善地区知名度。协调促进旅游企业、服务企业和所有的阿拉善人一起合力塑造形象。
结语
沙漠世界地质公园对阿拉善特色旅游业的发展作用特殊、意义重大。对其自然生态的保护与旅游项目、产品的开发、园区“硬件”设施建设与“软件”服务水平的提高、特色形象与旅游文化品牌的提升,可以不断增强园区的实力和竞争力,促使阿拉善的旅游业得以健康持续发展,为边疆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稳定繁荣提供保障。
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再次为阿拉善经济特别是旅游业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发挥身的优势,秉承丝路精髓,将地区旅游业亦或是经济的发展,纳入这一战略之中,创新升级、提升品牌、做强做优,实现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效益的共赢,是阿拉善旅游业未来发展的必然。
注释:
①数据来自阿拉善盟环境保护局官网,网址:http://www.alsepb.gov.cn/
②数据来自阿拉善盟旅游产业发展情况汇报材料(2014年6月13日)。
③以上数据来自阿拉善盟统计局官网,网址www.alstj.gov.cn。
④PPP模式即Public—Private—Partnership的字母缩写,是指政府与私人组织之间,为了合作建设城市基础设施项目。或是为了提供某种公共物品和服务,以特许权协议为基础,彼此之间形成一种伙伴式的合作关系,并通过签署合同来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以确保合作的顺利完成,最终使合作各方达到比预期单独行动更为有利的结果。
[1]阿拉善盟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阿拉善盟志(1990-2009年)[M].呼和浩特:内蒙古文化出版社,2012:99.
[2]内蒙古阿拉善盟行政公署:中国阿拉善沙漠世界地质公园规划文本(2009-2020):6.
[3]田明中,武法东等著.阿拉善沙漠世界地质公园综合科学研究[M].北京:地质出版社,2013:68.
[4]中国地质大学第四纪地质与生态环境规划研究所等.中国阿拉善沙漠世界地质公园规划编制说明书(2009-2020):14.
[5]希吉日.沙漠旅游及其对我国沙漠旅游开发的探索[D].内蒙古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24.
[6]希吉日.沙漠旅游及其对我国沙漠旅游开发的探索[D].内蒙古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9.
[7]阿拉善盟行政公署.阿拉善左旗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10-2025)说明书: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