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中医药理论在中药学专业研究生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教学中的迁移研究
2015-04-08杨华生吴璐
杨华生 吴璐
传统中医药理论在中药学专业研究生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教学中的迁移研究
杨华生吴璐
摘要: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是中药学专业研究生一门重要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整合中医药知识,实现传统中医药理论在现代学科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在教学中的迁移,有利于中西医/药理论之间的联系,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促进知识与能力的协同发展。
关键词: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迁移;中医药理论
随着医学的发展,医学模式也在逐渐发生变化,从最初的纯医学模式,发展到医学-心理模式及医学-心理-社会模式,再到现代社会的“医学-心理-社会-环境”模式。从医学模式发展的过程看,“人”与“环境”在医学中的比重逐渐加大;进一步分析可以发现,最初的医学只是把“人”作为一个“自然人”对待,“人”的心理状态与其生活的环境不会影响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而现代医学逐步向整体观转变,走向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为适应这一医学模式的变化,我国中医药院校中药学专业研究生大多开设了“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这门课程,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是研究药物及其剂型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过程,阐明药物的剂型因素,机体生物因素和药物疗效间相互关系;应用动力学原理与数学处理方法,定量描述药物在体内动态变化规律的学科。大学期间,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中医药理论,如“辨证论治、四气、五味、升降浮沉、毒性与归经”等传统中医药理论,这些知识和经验对学习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可能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同时,中医/药和西医/药分属于不同的理论体系,其中可能存在联系,也可能存在矛盾。因此,教师在进行研究生“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的教学过程中,应积极选择相应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帮助学生建构系统的知识框架,提高学生实际能力。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迁移教学在中医药专业研究生“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的教学过程中十分重要,教学效果好。
一、迁移在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学习中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迁移在学习活动中广泛存在,我国古代思想家孔子提出的“举一反三”、“温故而知新”,就具有“迁移”理论的雏形。现代意义上的“迁移”理论起源于1890年美国心理学家詹姆士(W.James)。所谓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通过迁移,各种经验得以沟通,知识结构得以整合,迁移在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迁移是联系传统中医药理论和现代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的桥梁。中医药理论则是在中国传统哲学基础上开始形成发展的,而现代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重点研究药物在生物体内的过程,阐明生物因素和剂型因素对疗效的影响。由此可知,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从微观的角度入手,而中医药理论是从宏观、整体的角度对临床经验的总结,两者存在较大的差别,在学习和教学过程中,应用迁移方法,力求找到两者的共同点,以“迁移”为桥梁,有机构建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知识框架。另一方面,迁移也为我们掌握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知识提供另一视角。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从剂型因素和生物因素研究药物的疗效,剂型因素主要包括药物的理化性质、具体剂型以及制备工艺,如药物的分子量、油水分配系数、解离度,制剂的具体剂型如液体制剂、固体制剂、半固体制剂、气体制剂等,生物因素包括消化酶、pH值、血流速度、药物转运体等,从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研究的手段可以看出,其需要借助分子生物学、药剂学、生理学等知识,而中医药理论从整体、哲学的层面来把握药物对机体的作用,迁移可有机地把中医药理论贯穿在生物药剂学和药物动力学学习过程中,为掌握其知识提供另一独特视角,也是升华医学知识的必要手段。
二、迁移在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学习中的可行性
1908年贾德设计了水下击靶实验研究发现,两项学习任务间的共同的元素是发生迁移的重要条件,当两种学习情境存在共同成分时,迁移就有发生的可能。医学是通过各种手段处理人体的各种疾病或病变,目的是治病救人;因此,在医疗中形成的中医药理论和现代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都是为“人”服务,对象相同,存在“迁移”的基础,在学习过程中,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研究,即是“迁移”。当然,这种迁移只是形式上的迁移。实际上,在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学习中,也会发生本质上的迁移,如有些中医药理论与现代生物药剂学理论本质上是一致的,只是表达上不同,在学习中,只要真正理解了理论的实质,必然发生本质上的学习“迁移”,使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知识得到有机构建与升华。
三、中医药理论对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学习的正迁移作用
中药学专业的研究生在大学期间都已掌握或熟悉了部分中医药理论知识,迁移理论已证实,有意义的学习都是在原有认知结构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在学习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过程中,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进行“迁移”性学习,不仅得以快速掌握新知识,而且可以重构原有认知结构。本文根据笔者研究生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的教学经验,结合具体案例,归纳出正迁移样例教学的几种形式。
1.概念迁移型样例
概念,是对一种事物的本质特征的确切而简要的说明。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中有很多“概念”,其学习与理解可以采用“迁移”方法。如在讲述“生物药剂学”这一概念时,采用迁移的方法,“在以前的学习中,我们知道影响药物疗效的主要因素是药物的结构,有什么样的结构,即产生与之相应的作用,即构效关系,如青蒿素抗疟原虫是由于分子结构中含有双氧桥结构,青霉素可以抗菌是由于含有β-内酰胺环,那么我们是否可以认为结构是影响药理作用的唯一因素呢?在临床实践中,硫酸镁口服制剂,其主要作用是导泻,而如果是注射制剂,则其作用为抗惊厥,同样的分子结构,但由于剂型不同,药理作用也完全不同,因此,药物剂型对疗效有显著影响;同时,同一种药物制剂,给老人和小孩服用,作用也会不一样,有时性别不同,也会产生不同的药理作用,因此,据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影响药物疗效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为分子结构,这是本质因素,同时剂型因素和生物因素对疗效的影响同样不可以忽视。在以前的学习中,研究结构与药理作用之间关系的学科是药物化学,而研究剂型因素与生物因素对疗效的影响的学科,即为生物药剂学”。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可以进行“迁移”,生物药剂学是在临床经验中逐渐产生,从开始只关注药物的分子结构对药理作用的影响,到现代综合分析人的生理因素以及药物的剂型因素对疗效的影响,这一转变与中医药理论体系中早就有了整体观念不谋而合,自古以来,中医药理论就强调整体观念,通过调节人体的机能来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通过以上的引导和迁移,学生很快从本质上掌握了生物药剂学的内涵,同时对该学科产生的背景和原因也有了深刻的理解。在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教学、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理解掌握许多概念,尝试将中医药理论在概念的学习中迁移,可取得较好的教学和学习效果。
2.原理迁移型样例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中,有些原理与传统中医药理论联系紧密,有些原理在本质上相同,只是表达方法不同而已。中医药认为,人体健康水平即平衡状态,“过与不及皆为病”。同一种药物对不同的机体状态的患者可能产生截然相反的药理作用,如丹参对热证的冠心病患者效果良好,而对寒证患者几乎没有疗效;大黄煎剂对正常动物使胃排空加速,但对实验性虚证动物反而使胃内容物长期滞留,以上临床和动物实验证实,同一种中药,使用者不同,疗效也不同,中医药理论将此概括为中药的“双向调节作用”;事实上,以上结果可以从现代生物药剂学和药物动力学中找到答案,即生物因素是影响药理作用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在学习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过程中,积极与传统中医药理论进行“迁移”,相互联系,达到中西医融会贯通的效果。如在讲到“溶出度”影响口服药物吸收时,我们“迁移”到“药引子”中医药传统范畴。如黄酒是传统的药引子,可以从黄酒中的成分乙醇改变传统提取溶媒的极性,提高药材的提取效果等方面进行解释,将生物药剂学中溶出度理论与传统中医药理论中的“药引子”相“迁移”,厘清了中西药理论之间的异同,提高了学习的兴趣,扩展了的知识面。
3.负迁移样例
负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干扰或抑制作用,通常表现为一种学习使另一种学习所需的学习时间延长,或阻碍新知识的正确把握。如讲到药物在体内的分布时,学生自然地“迁移”到中医药理论的“归经”,但两者之间有一定的联系,也有本质上的区别。中医药理论的“归经”表示药物作用对于人体部位的选择性,简单地说,药物服用后主要在哪一个部位发挥疗效,这与现代医学中药物的“分布”具有相同点,但同时应理解,中医药理论中的“经”与解剖学意义上的组织器官往往是不一样的,如有的药物归肝经,但是它治疗的是眼科疾病;从现代生物药剂学的角度分析,治疗某组织器官的病变,药物成分在其中应达到一定的浓度,这是发挥药理作用的物质基础,中医药归经理论影响了药物分布的理解,即具有“负迁移”作用。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有些情况下“负迁移”不可避免,这时就应该让学生中医/药与西医/药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实现“负迁移”向“正迁移”之间的转变。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是研究生一门重要的课程,在已有中医药理论知识储备的前提下,教师应以传统中医药理论同化现代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知识,积极实现知识间的“迁移”,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促进知识与能力的协同发展。
参考文献:
[1]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J].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2).
[2]罗奇.基于迁移理论对高等数学概念教学分析.广西大学学报.2010,(1):101-104.
(作者单位:江西中医药大学)
基金项目:江西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JXYJG-2014-090);江西中医药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jzyjg-201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