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教学平台可用性评价体系研究

2015-04-08赵昀

亚太教育 2015年35期
关键词:网络教学平台可用性

赵昀



网络教学平台可用性评价体系研究

赵昀

摘要:随着网络教育的逐步拓展,网络教学平台也成为开展网络教育的关键,为使用者开拓了新的学习方式,本课题根据Nielson的可用性评价指标,确定了适合网络教学平台可用性研究的五个一级评价指标,25个二级评价指标。然后根据准实验结果,在实证实验时去除了三个评价指标。通过对实证实验问卷中数据的SPSS分析,进一步修正和完善了评价指标。

关键词:可用性;网络教学平台;可用性评价体系

一、网络教学平台可用性研究课题的提出

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计算机及网络的普及,网络教学逐渐兴起。网络教学把计算机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载体,更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以后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中国网络教学平台的发展趋势

近年来,随着中国信息化程度提高,在线教育市场规模呈现增长的形势。2004年中国网络教育市场规模约143亿元,2013年已达到981亿元,实现了百分之21.2的年平均复合增长率。未来几年中国教学平台的规模也会越来越大,呈现上升趋势。当前网站普遍存在的可用性问题:

1.在信息的结构上,应该按照反映公司内部结构的方式组织,而不要按照反映用户任务和所看到信息空间的方式来组织。

2.内容创作上,网站常没有采用网站上的表现形式(超文本链接方式);

3.在网页的设计上,过于注重网页制作技术的大量运用,制作忽略了内容的组织性,网页内容重点不能突出。

4.大量运用图形、动画等媒体形式,使用户访问网站时的加载速度很低。

5.加入大量新的网页制作技术,需要用户定期更新升级浏览器或下载其他插件以增强浏览器的能力,但是普通的用户可能不需要更或者根本不具备升级浏览器的能力。

6.网页不能适应不同类型或不同版本的浏览器,而实际上不同的网络用户可能使用不同类型、不同版本的浏览器,这样可能导致某些用户的浏览器不能正确显示网页。

三、国内外网络教学平台研究现状

普渡大学网络教学平台可用性测试检查表共有100题,但没有给出具体的指标来源及指标评价方法,需要使用者自行查找方法用以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制定的网络课程质量认定标准(关于可用性的评价)包括导航、链接、程序响应等八个方面,其中可控性较难评价。在平台的教育可用性的相关研究中,以芬兰虚拟大学的西里尔斯(Silius)等人提出的评价标准框架最具系统性。

图1:基于网络的学习环境的有用性评价框架

四、网络教学平台可用性评价体系的概念模型

根据已有的网络教学平台可用性评价指标,我们得出六项指标作为评价体系的基本框架,同时结合研究对象的特点与BB平台使用对象的特点等多方面的因素,构建了本次研究所提出的BB教学平台可用性评价体系的概念模型,具体内容如下:

表1:中国计量学院BB教学平台可用性评价因素

根据已经确定的25个评价指标,得到准实验的调查问卷。对于被试需要填写的地方采用“李克特量表”进行判定,其中“5”表示同意,“4”表示比较同意,“3”表示没感觉,“2”表示不太同意,“1”表示不同意。

五、准实验的研究分析

1.问卷的区分度检验

通过SPSS软件对数据分析结果可以看出,6、17、22三个测试项目的T值较低,说明这三个测试项目的区分度不是特别明显,所以将s其从问卷中删除。

2.问卷信度检验

信度系数愈高即表示该测验的结果愈一致、稳定与可靠。

表2:可靠性统计量

六、实证研究研究分析

采用因素分析法对调查得到的数据进行处理。KMO检验和巴特利球度检验是检验变量是否适合做因素分析的两种常用的方法:

1.KMO(Kaiser-Meyer-Olkin)检验

对于KMO检验,Kaiser给出了一个标准:

(1)0.9

(2)0.8< KMO<0.9,适合;

(3)0.7< KMO<0.8,一般;

(4)0.6< KMO<0.7,不太适合。

(5)KMO<0.5,非常不适合。

2.巴特利球度检验(Bartlett Test of Sphericity)

巴特利特球度检验是根据相关系数矩阵的行列式得到统计量,如果该值较大,其对应的相伴概率值小于用户心中的显著性水平,那么拒绝零假设,认为相关系数矩阵不可能是单位阵,即原始变量之间存在相关性,适合做主成份分析。

3.检验结果

由SPSS分析得到KMO值为0.992,根据统计学家Kaiser给出的标准,KMO的值大于0.8,认为适合做因子分析。

Bartlett球度检验给出的相伴概率为0.000,小于显著性水平0.05,应拒绝零假设,即认为适合做因子分析。

表3:KMO检验和Bartlett球度检验表

4.主因素的提取

对研究的191个有效样本在22个变量上进行主因素分析,得到了初始统计量结果发现,前三个因子可以解释53.358%的总方差量,说明该评价体系较好。

七、结语

BB教学平台的可用性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是评价研究的前提和基础,本文构造的网络教学平台可用性指标体系紧紧抓住了学界普遍认同的Nielson 对可用性的一般定义,结合国内外对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根据网络教学平台自身的特点,创建了6个一级评价指标,并在准试验后将二级评价指标调整为22个。本课题为网络教学平台提供了操作性很强的评价标准,也可以作为其他领域可用性评价的参考。

参考文献:

[1]Jakob Nielsen.可用性工程[M].刘正捷等.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17.

[2]C2C电子商务网站可用性评价体系研究_黄黎清;

[3]刘爱玉.SPSS基础教程[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7.

[4]杨凌霞.网络教学平台可用性评价研究[D].

[5]Nielsen J.Designing Web Usability:The Practice of Simolicity[M].Indianapolis:New Riders,2000.

[6]柯青,搜索引擎可用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D].南京: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210093

[7]张浩.网络教学平台的可用性评价研究综述[D].江苏南京:南京师范大学.

[8]李青.网络教学平台的可用性测试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作者单位:中国计量学院)

作者简介:赵昀(1993-),女,河南鹤壁人,研究方向:工业工程。

猜你喜欢

网络教学平台可用性
基于文献计量学的界面设计可用性中外对比研究
基于SOC理论的适老化界面导航可用性评估研究
基于辐射传输模型的GOCI晨昏时段数据的可用性分析
可用性差距阻碍数字化转型
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对话式课堂建构与教学实践
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大学计算机教学改革探讨
对信息时代高职高专外语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
空客A320模拟机FD1+2可用性的讨论
黔西南州烤烟化学成分可用性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