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建设的基本模式和技术实现

2015-04-07张军华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15年3期
关键词:基本模式图书馆

张军华

关键词: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基本模式;技术实现

摘要:文章结合当前图书馆特色数据库的建设,对特色数据库建设过程中所采用的基本模式、遇到的一些主要问题及特色数据库建设的具体设计和技术实现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中图分类号:G25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5)03-0127-03

1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建设的现状

1.1公共图书馆的特色数据库建设的现状

公共图书馆是服务大众、展现地方文化特色的场所,主要以地方文化为主体。据调查显

示,随着特色数据库的发展,我国78个较大的公共图书馆共建设了566个特色数据库。江苏是建设特色数据库最多的省份,有13个市级以上的公共图书馆建设了特色数据库,其次是广东省和浙江,分别有10个和6个市级以上公共图书馆建设了特色数据库,主要类型包括地方文化特色图书馆、商情特色数据库、学科特色文化数据库。例如河南图书馆的“农业资源特色数据库”“风土人情数据库”;内蒙古图书馆的“蒙古文化特色区”“成吉思汗事迹数据库”;广西图书馆的“桂林资源数据库”“旅游资源数据库”。各省市地方的公共图书馆经过多年的发展累积了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和文献特色,并在数据库的建设中充分发挥了自身的优势。

1.2高校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建设的现状

1999年7月,CALIS工程的启动保障了高校图书馆特色数据库的建设,即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体系的成立,随后各大高校开始建立自己的特色数据库。例如:清华大学图书馆的“清华大学精品课程建设工程”“建筑数字图书馆”等;北京大学图书馆的“北大名师数据库”“北京历史地理数据库”等;天津大学图书馆的“名优摩托车车型展示库”“纳米技术信息库”等;内蒙古大学图书馆的“生命科学特色库”“蒙文期刊在线”等。高校图书馆特色数据库的建设主要以学科特色为主体,以地方文化为辅,与社会、经济、市场紧密相连,涉及方面较广,完全满足了学生的个性化需求。目前,拥有图书馆特色数据库的高校占总数的85%,在CALIS的统一规划下,正在逐步扩大规模。

2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建设的基本模式

2.1引进型——成品化数据库模式

引进型特色数据库是指在图书馆确定发展方向后,根据自身的特色寻找与自我定位和发展相符合的数据库,引进国内外优秀的成果,直接使用其他图书馆的成品,可以迅速地掌握更多的核心技术。引进型模式其最大特点是快捷便利,都是以成品的形式直接买入的,例如,北京图书馆为发展人文精神引进德国的“哲学数据库”,充分利用了德国先进的哲学思想弥补本馆资源的不足。这些引进的数据库因此可以直接使用,节省了建立过程的人力和时间。在成品数据库的选择上,往往秉承本着相符优化的原则,在众多数据库中选择真正自身需要的,并且和发展方向是一致的。成品数据库的开发商考虑到市场的需求与用户的凝聚,往往数据资源丰富,结构合理并且导航清晰,人性化的界面能够为读者节省不少检索的时间。选择成熟度高,后续服务跟进较好的成品数据库,能提高资源使用的效率并避免资源的重复建设,保证数据库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2.2自建型——原创化数据库模式

自建型特色数据库是指以本馆的信息资源为特色,依托自己的内部力量和设备独立建设的特色数据库。自建型模式是现代建设数据库中最主要、最常用的一种途径。自建数据库的特点在于,其信息资源都是独一无二的,且与本地的文化特色紧密相连。例如CALIS“十五”全国高校专题特色库立项单位中,四川大学的“巴蜀文化特色数据库” 汕头大学的“潮汕文献数据库” 河南省南阳师范学院的“汉代文化与人文南阳数据库”,无不对地方特色文化进行深入挖掘与开发,以黄河文明的核心圈河洛地区文化为基础建立的“河洛文化文献专题数据库”、立足于驻马店传统文化建立的“天中文库”,展现的都是本地的特色资源和文化基元。另外,高校图书馆立足于本校的实际,开发高校特色数据库,汇聚本校学生的毕业论文和科研成果。对优秀学位论文进行集中展示,是高校图书馆学术价值的一种体现,许多地方高校为了突出自身学校的地方特色和资源优势,纷纷开发学校自建的数据库,例如河南省黄淮学院为推动中国首批特色鲜明的应用型本科大学的建设,建立“黄淮特色动漫库”“黄淮文库”,充分支撑高校的资源发展。这些特色资源库往往注重创新,抓住重点,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在本馆特有的技术开发和资源收集基础上,将创新作为第一属性,从信息资源的搜集、技术的开发、宣传与应用上形成一套整体的策略,形成一个完善的体系。

2.3协作型——一体化数据库模式

协作型特色数据库是指馆与馆之间合作,共同协商筹划、开发研究的模式。建设特色数据库仅依靠一家图书馆的力量是难以实现的。因此实现馆际之间的协作有利于信息共享,避免资源的浪费,这种模式的特色数据库集查询、传递、下载功能于一体,更方便管理。其主要的特点在于:一是资源共享性。馆际合作实现了信息资源的沟通与利用,达到了共建共享的目的,在一定程度上节省了资金和人力;二是内容全面性。协作在最大程度上扩展了知识面,使特色数据库的种类更为丰富。比如珠三角一带图书馆通过协作模式开发了“特区文献数据库”“藏学文献资料中心”“珠三角房地产数据库”等。在协作数据库模式的建立上,首先要注重馆际之间的合作性。良好的合作性是开展工作的前提,馆际之间的协作要有明确的计划和分工,严格依照计划执行自己的任务,肩负自身的责任,这样才能达到共同的目的。其次是效应性的发挥。建设过程要与用户需求紧密相连,追求社会效益、使用价值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保证本馆具有深层次增值的价值。

3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建设的技术实现

3.1特色数据信息资源的收集技术

目前,我国图书馆对特色数据库信息资源的收集,主要是文本收集和图像收集。对地方文化资源的信息采集,可以从以下几个途径进行:一是各类数据库中的电子资源。例如河洛文化、潮汕文化、湘楚文化等地域性文化,可以在目前现有的知网、维普、超星、读秀等一系列大型数据库平台中检索到大量的文献信息资料;二是专题文化网站。个人博客收集相关的资料;三是从纸质或者电子报纸、县志、名人藏家收稿中收集。其中文本收集可以引进OCR的机器识别技术和自动扫描技术,将纸质的信息资源通过人工录入的电子化过程,转化为数字资源。图像收集可以运用音频捕捉技术,用数码相机和摄像机,将录像上的资料通过扫描转化为数字格式。针对视频和声音的资料,可以通过声卡采取频率,将音频转化为数字的方式进行存储,一般采取标准压缩的方式。

3.2特色数据信息资源的加工技术

收集的信息资源一般不可以直接使用,需要对其进行加工和处理,特色化是图书馆数据库的最大优势,也是吸引用户的原因之一。目前特色数据库的建设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学科和专业特色、地方文化特色,但是主要的特点并不突出,分类不够清晰,很多专业依旧混淆在一起,不利于吸引有特殊需求的用户。针对图书馆特色数据库,改变目录、文摘为主的形式,数字化文献保留了纸质扫描的水平,广泛采集视频资料给用户更鲜明的印象,例如河南黄淮学院在建立天中文库时,将采集的各类信息资源整合成为:八卦文化、传奇文化、姓氏文化、名人文化、民俗文化、科技文化等类别。图书馆的特色数据库的每一个体系分支中往往融汇各种信息资源,例如地域文化视频资料的整合中,有的融入名家讲座、县域采风、戏曲艺术、地方名俗、考古资料。从技术层面采用智能化程度较高的自动分类标引技术,即计算机按照用户检索的需求将信息资源转化为相应的主题,同时使用标识系统做统一分类,对信息资源进行深一步的加工,然后采用分散的异构体技术对元数据的加工,将图文、音频使用不同类型的描述方式传达给用户。

3.3特色数据信息资源的存储技术

存储是对完成加工的信息资源进行有序的保管、存放的过程。传统的图书馆存储技术一般使用半导体存储、印刷存储、光盘存储和缩微存储。在现代计算机环境下,为存储资源提供了方便。主要有NAS技术和SAN技术,即网络连接存储和区域网络存储。NAS技术将“服务器”作为存储数据中心,以备份软件作为储存介质,实现了安全、全面、及时、准确的存储。SAN技术具有强大的信息资源的交换能力,拥有超大的分布式网络储存空间,而且可以打破NAS的限制,具有极强的动态扩展性,但价格相对比较高。

3.4特色数据信息资源的检索技术

检索功能是用户访问数据库的入口,良好的检索功能能为用户浏览知识,寻找需要的信息资源提供方便。但是目前我国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只提供信息查询功能,在很大程度上浪费了用户的时间。在资源共享方面不够完善,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在建设时,对用户接口、元数据要求、检索方式等都未统一,因此信息资源之间得不到共享。即使资源平台相同,对元数据没有统一的管理标准,就会打破图书馆之间资源共享的融合度。

现代特色数据库的建设,要提升检索功能的多样化,融入多媒体资源检索技术、智能资源检索技术以及全文检索技术。借助多媒体资源检索技术直接从计算机网络中提取线索,进行相似性、匹配性、交互性检索,可以有效地识别有价值的信息。运用智能检索是利用人思维的特点,自动形成有效的信息检索。智能引擎包括了知识探索技术、智能管理技术、自主学习技术,根据智能数据建立起的模型还可以实现自动更新和维护。开展全文检索能对整篇信息资源字、句、段落的搜索,结果可靠性较高,但是过于详尽,不利于用户使用。立体化的检索功能体系是提升资源利用效率、稳定用户群体的重要途径。

3.5特色数据信息资源的维护与发布

特色数据库形成之后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要根据时代的发展,知识的更新速度进行定期地更新、维护和管理,在使用过程中,部分数据库处于停用、资源滞后的状态,对用户的使用造成了不便。特色数据库资源的发布是指用户通过浏览网页的信息进行下载的过程,传统的发布主要是PULL技术,即用户主动检索获取,对于数据库来说比较被动。在现代化的技术发展下,使用的是PUSH技术,即自主推送技术,计算机根据用户的需求,自主选择用户感兴趣的进行推送,由被动转化为主动。因此,聘用专业的图书馆数据库的管理人员是非常有必要的。特色数据库的宣传也是管理工作的重点之一,很多特色数据库无人访问是因为用户不知道它的存在。通过网络、讲座、介绍等形式将特色数据库宣传给用户,是非常有必要的。

图书馆特色数据库的建设充分展示了地方的资源特色和民族的优秀文化,是我国传统图书馆发展现代化的必经之路。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需要不断地填补技术漏洞,大力发展优势项目,学习发达国家的技术和经验,结合我国图书馆发展的特点开创新的局面。除此之外,国家政策的支持和资金的投入对我国图书馆特色数据库的建设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刘莹.我国高校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建设现状及发展策略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08(7):36-38.

[2]肖大成.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现代情报,2004(1):133-134.

[3]肖冬梅,谢伟涛.我国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建设现状及问题探讨[J].情报资料工作,2004(3):37-39.

[4]胡守敏.高校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建设研究与实现[D].华中师范大学,2012.

[5]谷添珩.我国高校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建设的现状与发展研究[J].法制博览(中旬刊),2013(4):289-290.

(编校:严真)

猜你喜欢

基本模式图书馆
项目学习:科技活动中协同学习的基本模式
图书馆
气味图书馆
欢迎到图书馆做客
导师制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价值
文化视角下浅谈高中数学课堂的基本模式
浅议模块化教学的基本模式
少儿图书品牌培育基本模式探究
去图书馆
论我国版权争议调解机制的基本模式及其治理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