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导师制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价值

2017-03-12田丽阳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7年3期
关键词:基本模式具体措施导师制

田丽阳

摘 要 时代在发展,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不适应现代孩子的全面发展,学校教育的模式也应该与时俱进。导师制是当代新型教育模式的内容,这种教育模式可以更好地发挥老师的主导作用,更好地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能在学校,家长和学生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使得孩子的心灵受到真正的教育的洗礼,不失为当代学校教育的良好模式。

关键词 导师制 基本模式 具体措施 效果

中图分类号:G625 文献标识码:A

爱因斯坦说:“学校的目标应当是培养有独立行动和独立思考的个人,不过他们要把为社会服务看做是自己人生的最高目标。”随着现代教育改革的步伐的加快,为了培养出更多为社会服务的精英型人才,传统的“填鸭式”的课堂模式已经销声匿迹,新的课堂模式如雨后春笋般呈现出百花齐放、万紫千红的崭新面貌。

为了配合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建立新型教学人际关系和教学模式,探索一条“教师人人做导师,学生个个受关爱”的教育管理之路。导师制日益成为中学和大中专院校学生的管理模式之一,并且逐渐展现出了它独特的魅力。

1导师制的基本模式

导师制就是让每位教师都成为班级学生的教育管理者,除了班主任,让各位任课老师都参与到学生管理的一种模式。

比如,每个班平均45名学生,除去班主任,任课老师共有9位,那么,每个任课老师就可以承包5名学生。这9位任课老师就是这5名学生的导师。

每位导师把自己所承包的5名学生登记在册,跟踪观察学生各种动向,包括学习方面,思想方面,生活方面等等,然后以日记形式记录下来。然后定期找学生谈话,并记录下学生在导师指导下的变化情况。

被导师承包的学生也要有自己的成长记录本,随时记下自己在学校生活中的所思所想,并及时和自己的导师交流。而且这些导师承包学生的时间都是从学生入校一直到学生毕业。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以前,一个班的学生只有班主任是管理者,其他任課老师只负责本学科的事情,班主任的事务繁忙,不经意间就只会关注到一部分学生。而实行导师制以后,学校的每个任课老师都参与了学生的日常生活的管理,学生也不再有被遗忘的失落感,师生关系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其乐融融的局面。

2导师制实施的具体措施

(1)把导师的爱好和特长与学生的教育联系起来,使教育变成双方受益的、愉快的过程。让学生根据个人的情况来选择自己的导师,最后班主任再参与平衡人数问题。笔者的学校在实行导师制制度以来,均达到每个导师所承包的学生人数相仿的情况。

(2)教师的指导对象确定以后,导师必须多方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目标、学习情况、兴趣爱好、特长、家庭背景等情况,在各方面关心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闪光点和不足之处,都要有书面文字材料,导师还要提出改进措施。

(3)建立谈心辅导制度,关注学生的全面成长情况,定期与学生交流。比如,每周至少与被指导学生谈心辅导一次,关注学生变化,对学生的过错采取个性化、亲情化的教育方法,导师不允许挖苦、讽刺、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对学生取得的进步,提请班主任和学校进行表扬。

(4)建立家长联络制度,定期与家长取得联系,与班主任共同家访。每月至少一次电话联络,每学期至少一次家访。导师与家长的联系过程中,要严守师德规范,维护教师和学校形象。

3导师制的效果

个案分析:

这是笔者前几年承包的一名学生。具体情况如下:

这位学生15岁,家里人教育一向都是用打骂的方式,包括她爸爸对待她妈妈也是如此,使他养成了固执、偏激、倔强的性格,办事不爱动脑,我行我素,做了错事,不接受批评,不让人家说,表现出较强的虚荣心和反抗心理。

针对她的这种心理特点,经调查了解,笔者认为她的个性问题来源于家庭和学校教育的影响两个方面:

(1)她在如此家庭背景里长大,我感觉种种情况都是情有可原。针对这样的学生,需要用爱心去融化她缺失爱的心灵。

(2)她在班级里,学习成绩不好,又缺乏认真、刻苦的学习精神。自暴自弃,产生很严重的自卑心理,出现情绪等不稳定现象。

于是笔者采取了以下的方法和措施:

(1)每周都找她谈心,并且把她的思想动向认真记录到成长记录本上,也要求她把每次谈话的内容记录本子上。笔者还用相机拍下我们谈心的场面,洗出照片后贴在成长记录本上。

(2)在上课时,笔者有意提问她,鼓励锻炼她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3)她犯错误时,对于出问题的方面,耐心指导,认真帮助他分析错误原因。

(4)每周和她家长沟通一次,电话沟通,或者面谈。并让她的父母每周给她写一封信。让她感受到父母对她的爱,也了解到父母养育她的不易。

一年后的教育效果:

俗话说: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后来的她对学校生活充满了信心,变得的活泼开朗了,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都其乐融融了。特别是她终于理解了父母的艰辛,和父母的关系也和好了,成为一个乖巧懂事的大女孩了。

“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一切”,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促进每位学生充分发展,实现全员参与、共同育人的目的,最大限度的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提升教育教学管理水平及质量,导师制永远是新型教育理念下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参考文献

[1] 刘芳.推行“导师制”教学模式 培养创新型人才[J].化工高等教育学报,2007(07):95-98.

[2] 黄华.论硕士研究生教育发展过程中导师队伍建设[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7(01):101-104.

猜你喜欢

基本模式具体措施导师制
项目学习:科技活动中协同学习的基本模式
加强施工质量监督的具体措施分析
乡村图书馆基本模式和服务举措浅析——以绍兴为案例
开放大学“导师制”培养模式的探索与思考——以软件工程专业为例
麻江县渠道防渗改造的具体措施
一主多辅的导师制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
德育导师制的探索与实践
浅谈水利工程施工质量和质量控制的具体措施
高职化工类学生试行成长导师制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