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学课堂教学中思考与实践都需要

2015-04-07吴杰

南北桥 2014年11期
关键词:实践初中数学教育

吴杰

【摘 要】新课标的施行,冲击着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思维,越来越多的教师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开始思考如何培养真正符合国家需要的人才,如何让学生不浪费在校的时光,数学教学作为教育的重头戏更是备受关注。本文将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谈一下数学教学中实践教学的问题。

【关键词】初中数学 教育 实践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4.11.009

古希腊著名的数学家欧几里得说过:学习数学和学习一切科学一样,是没有什么捷径可走的。学习数学,人人都得独立思考,就像种庄稼一样,不耕耘是不会有收获的。在这一方面,国王和普通老百姓是一样的。可见数学课堂非常需要思考,同时也需要实践。很多老师只关注了学生课堂思考问题的能力,却忽视了动手能力、实践能力,殊不知,没有实践的思考就像没有根基的大树,是不可长久的,诚然,只盲目实践不去思考,也是“有殆之事”。那么什么是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呢?所谓“动手能力”从字面意义上理解是“动手操作能力”,事实上,如果深入挖掘就会发现所谓的“动手能力”(即“Hands On”)并不单单是指操作能力,更是指一种协调能力、实践能力、参与精神。初中生处于人生成长的黄金时期,孩子的身心均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塑造空间,实践动作可以直接促进视觉、触觉、动觉及感知觉的发展和相互间的协调,对孩子的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把学生从“闭门造车”的思维“樊笼”里拉出来,在实践中探索数学的奥秘。

一、学会举例,用“新”教学

一提到数学课,学生都会表现得很头疼,不仅头疼数学知识的“深奥难学”,还头疼数学课程的“枯燥无味”,试问,数学课真的就那么枯燥无味吗?德国数学家C.G.J.雅可比说“上帝乃算术学家”,伟大的哲学家柏拉图说“上帝乃几何学家”,换言之,我们教授数学是在“传达上帝的旨意”,学生们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领会上帝的旨意”。所以,数学本身并不枯燥,枯燥的是教数学的人。很多老师在数学课上一味的“照本宣科”,教材上画个圆,他就拿圆规也在黑板上画个圆,教材上举个买苹果的例子,他也举个买苹果的例子,很少能够站在学生的角度上去思考学生到底需要的是什么。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在每堂课上课之前老师都应该抽出大部分的时间寻找教学素材和器材,而不仅仅是“纸上谈兵”的往备课本上填字。很多老师为图方便,在课堂上常常顺手拎起黑板擦、粉笔为学生讲什么是圆什么是方,学生从小到大已经看过听过无数这样的例子了,不用你举他们自己就能够想到,一点也无法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因此教师要深入到学生中间,了解现在的学生平时喜欢什么,接触的是什么。举个稍微极端一些的例子,很多中学生都迷恋电子游戏,可说是“屡教不改”,如果教师不能阻止学生玩游戏,那就让学生“利用游戏”,讲几何图形的时候就可以问学生“你的游戏机是什么形状”“你的游戏内容里面有没有长方形、圆柱体”,举完例子还应说些“游戏虽有趣,不可太贪心,天天玩,说不定哪一天自己也变成一个圆柱体了”之类的话让学生意识到不良爱好的危害性。

二、走出教室,用“脚”学习

我们中国式的教育常常要求学生端正坐姿、保持安静,诚然,这对于刚刚上学的小学生来说却有预防“多动症”的“功效”,但是非常可怕的是,把学生牢牢的束缚在板凳上的同时也束缚了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对于中学生,我们教师应该把侧重点放在培养学生优良的思维方式、提高学生的各项素质上,不能再拿小学的那一套要求约束他们。十二三岁,正是孩子创造能力、创新能力形成的绝佳时期,作为传授“高智商”知识的数学老师,我们有责任释放学生的思想和身躯。对很多同学来说,教室与其说是学习的地方,倒不如说是“牢笼”,压抑、狭小、无所适从,孩子的创造力、想象力均被局限在这个“围城”里,数学可以造就天才,也需要天才,而天才是需要释放的。谁说只有语文老师可以带着学生去室外采风、写生,我们数学老师也可以。大自然是最丰富、最博学的老师,社会是最真实、最高效的老师,不管是学生还是教育工作者都需要在自然中、在社会生活中学习。老师可以把学生带出教室,走向自然,让学生在抚摸大树年轮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的魅力,在呼吸新鲜空气时“估算”空气中的尘埃数目;走向社会生活,一起去买东西计算价格,一起去看立方体的房子是如何建成的,计算自己到学校各种交通方式的时间差,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事物进行统计调查,。学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而是主动的探求,老师也不再是呆板的学者,而是生活中的引路人。

三、交流心得,用“嘴”学习

自从新课改之后,教师们意识到了过去“一言堂”、“填鸭式”教学方法的不科学性,意识到了学生作为课堂主体的重要性,在日常教学中,教师似乎很负责的把新课改的内容和要求转述给了学生,并“信誓旦旦”的说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把“要我学”变成“我要学”。口号喊得非常响亮,标语也贴得足够抢眼,只是老师如果占用了课堂的所有时间,不给学生发言、交流的机会,又何谈学生的主体地位?更别说贯彻落实新课改精神、坚决实施素质教育了。教师要为学生创造更多的讨论机会,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讨论能够锻炼学生的听、说、读、写、做等各方面的能力,可以开发学生的非智力潜能,培养创造性思维和发散性思维。教学,教学,有教更要有学,讨论就是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学生之间的讨论氛围通常比较轻松,有疑难困惑可以很自然的提出来,大家一起解决,而不用担心被嘲笑,因为其他同学心里也装着很多“低级问题”呢。讨论还可以增进学生之间的感情,让学生养成互帮互助的良好品行,提高班级的整体凝聚力和竞争实力。数学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天书”,而能够成为茶余饭后的谈资,这对数学是一种“解放”,对学生是一种“晋升”。对于较难理解的方程式、函数,可以鼓励学生有不懂的地方首先自己思考,再不懂的话就和同学一起讨论,全班几十名同学你不懂的可能他懂,他不懂的可能另外一个同学懂,互通有无,利益共享,多讨论几次,原来感觉很费解的知识可能就会迎刃而解。教师把学生的讨论结果汇总出来,对于把握全班的整体学习水平,制定日后的教学计划是非常重要的参考资料。

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教学要回归到生活。理论与实践是天平的两端,不可偏废,过去的教育体制培养了一批批照本宣科、“语重心长”的老师,现在素质教育已是大势所趋,新课改也在紧锣密鼓的进行着,奋斗在教育一线的我们应积极响应政策号召,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习和生活相联系,只有这样才能成为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才能培养优秀的国家未来人才。endprint

猜你喜欢

实践初中数学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