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课堂中导入案例分析
2015-04-07孟婷蜓
孟婷蜓
摘要:导入是新教学内容的开始,有效的课程导入,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引起学生动机,让学生快速明确学习目标和任务,使学习过程更具目标性和针对性。对3个初中物理课堂导入案例进行分析,分析成功导入和失败导入的原因,总结初中物理课堂有效导入的策略。
关键词:初中物理 课堂导入 有效性
一、引言
导入是新教学内容的开始,有效的课程导入,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引起学生动机,让学生快速明确学习目标和任务,使学习过程更具目标性和针对性。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尤其是抽象的初中物理课程,课堂导入的成败对教学效果有着更大的影响,初中物理教师更应重视导入的有效性问题。目前导入的方案有很多,同一内容导入方案也不同。本文对初中物理课堂导入案例进行分析,探讨初中物理课堂有效导入的策略。
二、成功案例分析
案例1:在开展《惯性》教学前,教师采用实验法进行教学导入。首先,教师手拿盛满水的玻璃杯,让学生观察并记录在不同运动方向下水的倾斜方向。(1)教师手持玻璃杯向左边运动,水向什么方向溢出。运动停止后,水向什么方向溢出?(2)将水杯放于讲桌上,用塑料板覆盖玻璃杯口,于玻璃杯口位置木板上放置一个鸡蛋,提示学生观察击打塑料板后发生什么现象。教师用木棒击打塑料片,并使塑料片快速飞离玻璃口,此时鸡蛋掉入水杯中。学生发现鸡蛋掉入水杯后,学生顿时兴奋起来,然后不断相互反问:怎么回事,怎么回事。
导入分析:本导入采用实验导入方式,首先通过水杯运动状态下水溢出情况激发学生对本次课程教学内容的基本认识,而且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该问题有基本的认识和了解,但是由于学生可以让学生结合个人生活经验进行观察,激发学生的兴趣,激起学生思考。然后,教师再通过“鸡蛋落水”实验,通过获得与学生认知相反的实验结果,可进一步激发学生对实验结果本质的探究,从学生观察实验结果后的连续反问行为,也可以看出學生对实验的兴趣和对了解实验本质的迫切要求。虽然本次实验装置很简单,但是却很好地达到了激发学生好奇心的作用。实验导入具有直观性的特点,中学生的思维具有习惯性和形象性特点,抽象思维能力较差。再形象、清楚的描述,也无法达到实验产生的效果,学生也更愿意相信眼睛看到的内容。因此,实验导入教学可以提高可信度和可视度,实验的趣味性,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触发学生的兴奋点。
案例2:在开展《压力和压强》一节教学时,教师借助多媒体技术使用了以下导入方式。教师向学生展示以下文段:某湖面在某年初冬结了冰,一群小学生不知道危险,跑道冰面上玩耍,突然冰面破裂,有一名小孩从裂缝中调入湖中。此时,一名路人刚好看到这个情况,立马跑到湖边,以爬行的方式接近落水学生附近,将学生拉上冰面后,路人与学生一同爬向岸边。看完这段文字后,教师向学生提问:为什么这个路人要采用爬行的方式去救人,为什么不直接跑过去,这样更快一点?然后,学生根据尝试立即回答:跑过去可能把冰压碎了,爬过去就不会。就是再继续提问:同学们说的对,那为什么“爬过去”不会压碎冰面,而“跑过去”会压碎冰面,两者有什么不同吗,请同学们分析一下。部分学生根据爬过去和走过去的动作立刻想到人与冰面的接触面积不同,立刻有反应快的学生回答:爬过去和跑过去的接触面积不同,爬过去的接触面更大,跑过去的接触面积小。学生给出答案后,然后引导学生总结“爬过去和跑过去时人的体重未发生变化,而由于人与冰面的接触面积不同,导致人对冰面产生不同的压力效果,这就是本节课所学习的内容“压强”。
导入分析:该导入采用故事导入法,并且故事为学生生活中可看到的故事,借助生活中的故事创设教学情境。在改导入过程中,教师通过循序渐进的引导方式,利用三个问题将学生逐步引导至“压强”,让学生在故事中感受压强的感念,并且通过压强大小变化掌握压强的影响因素:在压力不变下,接触面积与压强呈负相关。教师在故事中首先通过分析路人为什么爬过去救人而非跑过去救人的问题,让学生将旧知识与学习情境相容,很好地引入新课教学。
三、失败案例分析
案例3:某教室在讲授“磁铁”章节内容时,该教师使用“阿房宫的门”作为情境问题作为导入:阿房宫是我国古代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修建的,该建筑之所在历史上有名,不仅是因为它的规模宏大壮丽,还因为阿房宫具有防范刺客的功能。在古代的时候,武器的原材料为铁,要是有人私自携带铁制武器进入阿房宫,阿房宫的大门会立即将武器吸附在大门上,守门士兵也会立即发现刺客。
导入分析:教师通过阿房宫大门的吸附铁质兵器的性质,激发学生的兴趣,进而探讨磁铁的性质。教师的本意非常好,因为“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问题是学习的起点,学生产生问题后才会深入的进行思考,主动针对问题开展探究活动,并最终习得知识。设置悬疑也是当前教师常用导入方式,通过设置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并且将问题与新课知识相联系可以制造悬念,激发学生的兴趣,引起学生的思考,从而调动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但是磁铁的性质学生早已有了解,而且学生大多数都玩过磁铁,对磁铁并没有什么了解,因此教师的问题导入毫无新意,教师提出问题后,学生能立刻猜到是磁铁,并不能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因而也不能激发学生兴趣。而且问题导入要能给予学生思考的空间,才能收到启发思维的教学效果。而该导入问题仅能让学生联想到磁铁的性质,而无法根据导入问题作出进一步思考。因而不利于教师根据导入问题展开磁体及磁化、磁感线、地磁场等内容学习。因此,该导入方式并不能激发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学生本身对磁铁的性质有较多的了解,该导入反而让学深入认为该节课的教学内容过于简单,反而产生轻视的心理。
四、结语
并非所有导入都能产生好的效果,初中物理课堂导入设计,要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能够从问题表面探究问题的本质,同时给予学生探究的空间,才能让提起学生的好奇心,达到激发兴趣的作用,如果导入过于简单,无法给予学生探究空间,反而对教学产生不利影响,降低教学效率。初中物理教师需要结合教学内容,依据导入的功能和运用原则,合理使用导入方式和设计导入内容,才能真正发挥导入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成.试析初中物理课堂导入艺术[J].新课程,2014,(03):161.
[2]钟启发.重视课堂第一环节——初中物理课堂导入艺术研究[J].新课程,2014,(06):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