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民银行建立自主运营管理职业年金的几点思考

2015-04-07

金融经济 2015年16期
关键词:年金人民银行养老保险

李 波

(中国人民银行南京分行,江苏 南京 210004)

一、人民银行养老保险制度现状及发展方向

(一)人民银行养老统筹的发展现状

1991年,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正式在全国范围展开。经国务院批准,考虑到人民银行的特殊性质,人民银行自1994年1月1日起实行养老保险系统统筹。经过近20年的发展,人民银行养老统筹制度不断完善与发展,已经形成了成熟的养老保险基金系统统筹管理体制。截至2014年底,人民银行系统共有参保单位2155个,参保在职职工125,213人,离退休职工54,785人,养老统筹制度为保障退休人员待遇、稳定机关职工队伍、促进中央银行履职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另一方面,随着赡养比和养老保险替代率的不断攀升,人民银行养老保险负担也越来越重,亟待探索和建立养老保险体系第二层次的职业年金制度。

(二)人民银行养老保险制度发展方向

根据世界银行“基本养老保险+补充养老保险(年金)+商业性养老保险”三支柱理论,基本养老保险主要是为了实现社会公平,保障职工的基本退休生活水平,而职业年金制度则是养老保险体系的主要支柱。因此,人民银行有必要根据自身特点,建立符合中央银行特点的自主运营管理的职业年金制度。

一是有利于职业年金计划与基本养老保险的衔接和协调。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后,机关事业单位、企业基本养老金替代率水平基本相同。机关事业单位、企业养老待遇水平的差别主要体现在第二层次补充养老保险(年金)上。因此,职业年金将成为保障人民银行职工待遇的关键。

二是有利于缓解养老压力,分担养老责任和风险。职业年金作为一种与职业挂钩的退休保障制度,可以最大程度上保障受益人退休后的生活水平,有助于维护央行队伍稳定。且年金主要采用完全的基金运作模式,是一种个人收入的纵向调节机制,在投资工具上更具灵活性,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员工,并实现最优的资本配置。

三是有利于吸引留住人才,促进履职。年金制度是一种递延支付制度,职工工作的时间越长,积累的资金就越多。另外,这种期权式的福利安排与原有的薪酬福利、绩效管理制度紧密配合,可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有效促进履职。

四是直属企业年金运行管理实践为人民银行自主运营管理职业年金提供了良好的基础。近年来,总行直属企业逐步建立了年金制度,形成了成熟的管理运营体制,相关经验可作为职业年金模式的参考。

二、国内企业职业年金及外国中央银行年金的发展经验

(一)我国建立企业年金制度的实践经验

1.国内企业年金制度的发展历程

我国的企业年金制由企业补充养老保险逐步演变而来,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是启动阶段,1991年《国务院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首次提出“国家提倡、鼓励企业实行补充养老保险”,标志着我国企业年金制度开始启动。第二是试点阶段,2000年底,国务院在《关于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的试点方案》中,将企业补充养老保险正式更名为“企业年金”。这个阶段对我国企业年金的设立具体模式和运作方式、管理机构等内容有了进一步的标准和要求。第三是规范建设阶段。2004年以来,一系列企业年金法规制度以前所未有的密度出台,其中《企业年金试行办法》等办法对企业建立企业年金的基本条件、资金来源、待遇给付、管理机构和投资运营等提出详细指导意见,全面推动我国企业年金制度的规范化建设。

2.我国企业年金制度的实践经验

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我国企业年金初具规模(见表1:全国企业年金发展情况表),框架体系日渐完善,积累了很多值得借鉴的经验。

表1 全国企业年金发展情况表

一是从年金制度的征缴模式来看,我国的企业年金采取实行完全基金积累制筹资模式,将职工在职期间的部分收入储备用于退休期使用,实现个人生命期收入的跨时分配,将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的影响降到最低。同时,为了增强个人缴费、监督的积极性,引入了个人账户管理方式,使养老基金具有可携带性,实现了计划参与职工缴费与年金受益的制度性关联。

二是从运作管理模式看,国际上企业年金计划的管理模式主要分为四大类:信托型、公司型、基金会型和契约型,各有特点。我国的信托型企业年金计划管理模式吸收了前述四大管理模式的优点,是一种全新的管理模式:法人受托机构和企业年金理事会,法人受托机构是依据我国法律建立的合法的法人机构,而企业年金理事会是企业代表、职工代表和有关专家组成的,依托企业年金计划存在的自然人的集合。法人受托模式吸收了公司型或基金会型的优点,而企业年金理事会模式则吸收了基金会和契约型的优势。

三是从年金待遇给付来看,我国企业年金制度吸收与借鉴缴费确定型与待遇确定型的优缺点,采取了二者相结合的模式。对于缴费确定型型计划,我国企业年金政策规定将年金基金的投资决策权从职工手中让渡到企业,并因此由企业承担因年金基金投资决策产生的风险。

(二)国外央行建立职业年金的成功做法

美联储、英格兰银行和欧洲央行的职业年金均通过法律的形式进入养老保险体系,并在市场发展竞争中由雇主自发建立。成立较早,发展较为成熟完善。

1.从年金计划的资金来源看,各主要央行的年金计划均是积累制,以缴费确定模式为主。其中美联储委员会的结合社会养老保险设计的银行年金计划则是待遇确定型的计划,考虑到新加入的雇员要缴纳社会保障税,因此该计划的费用全部由雇主负担。美联储的委员会计划、欧洲央行年金计划均是缴费确定型的项目,费用由雇主和雇员共同承担。英格兰银行建立了待遇确定型的年金计划,独立的财务预算制和人事制度确保了年金计划充足的资金来源,所需缴款全部来自雇主。

2.从年金收益的给付要求来看,各国央行年金规定的正常退休年龄均在60岁以上,欧洲央行还允许雇员延迟退休,最高不超过70岁,提前退休一般要扣减年金收益。收益领取方式较为灵活,可以是年金形式、也可以一次性提取。为提高灵活度,银行退休计划还推出了现金购买计划。

3.从年金计划享受的优惠政策来看,各国央行的年金计划在缴费等环节享有税收优惠的政策。美联储银行退休金计划的退休金,还考虑了物价变动等因素,当物价上升超过一定幅度,将给予一定比例的补助。英格兰银行规定当雇员选择以年金形式领取收益时,当一个税收期间的年金储蓄额未超过规定的上限时,可享受税收减免优惠。

4.从年金的投资运营方面看,各国央行的年金计划大多聘请了外部专业机构运行,或者成立专门的部门运作。美联储系统的养老金计划具体由联邦储备委员会的管理部门(MGT)负责,员工福利办公室(OEB)是执行部门,另外,聘请摩根大通作为所有年金计划的受托管理机构,与投资经理共同管理退休计划的投资;英格兰银行专门成立了养老金受托管理有限公司进行运营管理。

5.从对年金计划的管理和风险控制措施看,各国央行均建立了完善的监督和风险管理体系,确保基金运转正常有效。美联储设立了雇员福利委员会(CEB)、执行委员会(CPA)、投资委员会(CIP)三个监督机构;英格兰银行设立投资委员会对投资经理的履职情况进行监督;欧洲央行监督委员会代表计划受益人对整个计划的运行履行监督职责。同时,各央行还聘请外部审计师定期对基金运行情况进行审计。

三、人民银行建立自主运营管理职业年金面临的主要困难

1.体制机制不健全。目前,国内企业年金虽然取得一定成效,但是仍存在很多问题。国家和地方对机关事业单位的职业年金制度仅在单位和区域试点,一直都没有全面深入地进行改革和实施,且成效甚微,未触及根本。由于人民银行现行的养老统筹缴费实质上来自人员经费,而建立年金制度后,需要个人缴费,不同于以往制度,职工难免会有一定的抵触情绪。

2.制度设计上的复杂性。包含人民银行养老统筹在内的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无论在退休年龄、待遇水平的核定等方面都表现出制度设计的复杂性,因此增加了改革的技术难度。同时,还涉及到隐性债务、转型成本、老人补偿和代际公平等诸多问题。

3.财政上的压力。人民银行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减少财政压力。但是,在改革初期,为了解决转型成本、代际补偿问题,短期内需要投入更多的财力。

四、人民银行建立自主运营职业年金计划的几点思考

(一)人民银行职业年金计划建立初期宜采用缴费确定型模式

主要基于以下几点考虑:一是人民银行现行的养老保险制度自建立至今实质上一直是现收现付制,由于职业年金是基本养老保险的补充。在建立初期,现行的养老金保险模式经验可作为职业年金模式的参考;二是缴费确定型模式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员工可以根据当前工作实际情况,合理计划缴费,扩大资金运用效率;三是考虑到国内尚未建立完善的精算体系,实行待遇确定型模式难度大,而缴费确定型模式计算简单、透明度高,便于职工接受。

(二)确保职业年金计划与人民银行现行基本养老保险的衔接和协调

基本养老保险互济性强,其替代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职业年金的压力。因此,人民银行建立职业年金的同时,应进一步完善基本养老保险,争取以省为单位参加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实现更广范围的统筹。二是引入个人账户管理,首先是要做实个人账户,从基本养老保险账户分离,直接并入职业年金体系中,确保与职业年金制度在缴费、基金管理等各方面平稳的对接。

(三)通过完善的投资和管理机制保障人民银行职业年金计划可持续发展

根据世界主要央行的管理经验,建议总行成立年金管理委员会,作为职业年金的专门管理机构,由总行领导,各分行负责人、职工代表和外聘专家,包括精算师、会计师、律师等专家组成,主要负责组织制定职业年金管理办法等重大事项,对基金管理情况进行监督。具体经办机构由总行根据实际情况统一选择社保部门或者委托社会专业机构。投资管理机构在综合考虑基金资产收益与风险平衡管理的基础上,可由人民银行专门设立,也可聘请外部专业机构。

(四)人民银行建立职业年金计划应争取国家及有关部门的支持是

一是提高中央银行的独立性。比照世界主要中央银行,养老保险制度均由银行法律明确规定,英格兰银行、美联储和欧洲央行均实行了独立的财务制度、人事制度,建立了高保障水平的央行年金,有力地保证了中央银行业务的发展。二是争取财政支持。人民银行实行部门预算之后,财政部核定人民银行的人员经费水平偏低,与分支行在职职工、离退休人员的待遇水平需求之间存在一定差距。而建立职业年金计划需要做实个人账户、补分支行基金缺口,这些均需要资金支持。三是税收优惠的政策法规,从国内外央行职业年金发展来看,税收优惠有利于降低成本,有效推广职业年金,充分调动员工参与的积极性。

[1]游春.事业单位推行职业年金制度的几个问题[J].保险研究,2012(10).

[2]于阳,王瑞梅.中国企业年金制度变迁与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改革与战略,2013(3).

[3]孙伟娜.我国企业年金发展缓慢的原因及对策[J].时代金融,2013(3).

[4]郑秉文,孙守纪,齐传君.公务员参加养老保险统一改革的思路—“混合型”统账结合制度下的测算[J].公共管理学报,2009(1).

[5]魏健.主要国家央行养老保险体制的比较研究[J].金融纵横,2013(11).

猜你喜欢

年金人民银行养老保险
平安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2020年河北省人民银行系统机构、人员情况一览表
平安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企业年金与职业年金的协调发展
退休后可以从职工养老保险转为居民养老保险吗
退休领取年金时该如何计税
平安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我国建立企业年金的企业超过5万家
国外变额年金产品风险管理模式对我国的借鉴
河北省人民银行人民币信贷收支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