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临沂市中型灌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5-04-06侯亚洲

山东水利 2015年3期
关键词:临沂市管理机制

何 震,侯亚洲,高 雪

(1.临沂市水利局,山东 临沂 276000;2.莒南县水利局,山东 莒南 276600)

临沂市中型灌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何震1,侯亚洲1,高雪2

(1.临沂市水利局,山东 临沂 276000;2.莒南县水利局,山东 莒南 276600)

【摘要】临沂市某些中型灌区受到管理体制不顺畅、运行机制不健全、维修改造不及时、工程完好率低等因素制约,其功能和效益得不到充分发挥。笔者建议通过灌区配套建设、完善管理体制及建立评估机制、监督机制、快速反应机制和奖励机制等措施,以期解决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临沂市;中型灌区;管理机制

自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临沂市先后建设中型灌区74处,多为水库灌区,总有效灌溉面积为11.67万hm2,占山东省中型灌区总有效灌溉面积的12.93%。干支渠总长度为3038km,斗渠总长度为2331km。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灌区也逐步承担起为农村经济发展、生态供水服务的任务,个别灌区渠系还承担着汛期排洪任务,中型灌区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然而,目前灌区功能衰退,已经不能充分发挥作用,严重影响和制约着当地农村、农业地持续发展,这种状况亟待改变。

1 主要问题

1.1灌溉工程完好率低

临沂市中型灌区受当时的技术、经济条件的限制及诸多因素的影响,工程建设标准低,配套设施不完善;加之运行时间长,运行期间更新改造投入不足,维修养护不到位,渠系、建筑物老化退化失修严重,多数灌区长期处于带病运行状态;而且多数工程设计正常运行使用期已满。目前,74处中型灌区的骨干渠系完好率只有51.60%,配套设施完好率只有47.50%。

1.2灌区水费计收难

目前,临沂市中型灌区工程完好率低,导致灌溉供水保证率低,给水费计收带来困难。有的灌区管理单位与村级、农户不能有效协调,造成关键用水时期。供用水计划实施难,不能协调一致,甚至互相推诿的现象。一旦因工程老化出现突发性问题影响供水,将会出现水费计收难度加大,造成供水单位与用水单位、用水户之间出现矛盾纠纷,也难以收取合理的水费。管理单位收取水费不到位,就无法支付向上游水库买水的水费,工程正常维修养护经费就没有基本保障,年复一年,形成恶性循环,难以提高管理人员及用水群众的积极性。

1.3灌区管理机构不适应灌区发展

临沂市中型灌区中尽管某些灌区有管理所、中心站、配水站的三级管理机构配置,但不少管理单位地处偏僻,远离城镇、乡村,且办公场所及设施简陋、老化,工作生活条件差,远远落后于时代的发展变化,直接影响到管理人员、管理队伍的稳定,以及管理人员的事业心、责任心地提高。

1.4灌区管理运行机制落后

临沂市现有中型灌区管理单位的职能是管理渠系网络、考察供水水源、了解用水区域、分配水量、计收水费,多数管理单位的管理运行机制仍然沿用计划经济模式。由于灌区服务面向农村、面向农户,以公益性管理服务为主,不同于市场化经营和服务,完全推向市场的条件尚不成熟。但是,支付购买上游水库水的水费、工程维修养护费、日常管理费等都需要通过收取灌溉供水水费解决,需要市场化管理,因而导致以公益性为主的管理运行机制与市场经济发展形势地不适应。

2 建议与对策

借助国家实施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等建设项目的投入机遇,加快中型灌区综合功能的提升力度,使中型灌区发展与当地经济社会可持续协调健康发展相适应。

2.1灌区发展要密切结合地方规划

对于临沂市中型灌区渠系存在的老化失修、配套不完善等问题,应优先解决保护性基本农田的渠系,优先解决问题多且综合效益突出,群众最期盼、投入少见效快的渠系。应力求根治,要治一处成一处,发挥效益一处。总之,通过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化解水的供需矛盾,力争使渠系改造和灌溉输水效益最大化。

2.2建立实质性的农民用水协会或专业合作社

应按渠系实行分级管理,确定或协商、推选责任心强、事业心强、有担当、有群众威信的农民用水协会会员代表负责协会工作,使农户真正成为灌区管理的重要成员。农民用水协会每年定期或不定期召开协会成员会议,研究工程建设、灌溉用水、管理及水费计收与使用等事项。研究意见上报上级主管部门审定后实施,实行绩效挂钩,作为上级主管部门对灌区实施奖补的重要依据。

2.3完善管理运行机制

灌区管理单位与协会既要融为一体,又要职责明确,实行灌区、协会两级管理,灌区管理人员与用水协会成员一道,随时深入了解和掌握用水村、用水户情况,形成快速反应机制。为用水户排忧解难,化解供用水管理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推动管理工作和谐化。建立中型灌区管理评估机制、监督机制、快速反应机制和奖励机制。每年对灌区快速反应机制进行考评,每两年或三年对灌区工程建设管理、灌溉管理、绩效等进行评估、奖惩,促进灌区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

2.4建立健全有关管理制度

应建立严格的年度工程配套、新增与老化毁坏、注销管理,建档存档等制度,做到职责明确、管理到位、落实到位。

2.5建立相对稳定的维护队伍

各级地方政府应切实把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日常维护和管理列入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议事日程,要配备一定数量的工程维护、维修施工队伍,便于对灌区渠系进行经常性维修和养护,以保障工程的完好率,延长工程的使用寿命。

(责任编辑郑继胜)

【中图分类号】S27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6159(2015)-03-0051-02

收稿日期:2014-12-20

作者简介:何震(1980—),男,工程师

猜你喜欢

临沂市管理机制
假如我是马良
试论工程造价管理机制的完善与创新
山东省临沂市平邑县老年大学校歌
临沂市兴盛苗木种植专业合作社
临沂市兴盛苗木种植专业合作社
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奠定坚实的人力资源基础
关于软科学质量管理机制的问题探讨
工电道岔结合部联合管理机制的探讨
体育赛事与临沂市城市品牌塑造的研究
安全计算机通信管理机制的形式化验证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