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烟台市河道及水源地环境治理问题及建议

2015-04-06郝善丞

山东水利 2015年3期
关键词:河道治理烟台市水源地

郝善丞

(烟台市城市水源工程管理局,山东 烟台 264008)

烟台市河道及水源地环境治理问题及建议

郝善丞

(烟台市城市水源工程管理局,山东 烟台 264008)

【摘要】随着烟台市经济社会地快速发展,河道及水源地环境破坏问题日益突出,直接威胁着水生态环境安全。为全面掌握烟台市环境治理工作开展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笔者进行了专题调研,并提出了相关建议措施。

【关键词】烟台市;河道治理;水源地;环境治理

近年来,随着烟台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河道及水源地环境遭受破坏问题日益突出,影响了水质安全和水生态环境安全。为彻底改变这一现状,2013-09月,烟台市政府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河道及水源地环境治理的意见》,决定对全市重点河流及水源地开展环境治理工作。近期,对这项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专题调研,重点对治理过程中存在问题与不足等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1 河道及水源地环境治理成效

1.1落实工作职责,强化综合治理

烟台市各成员单位严格落实责任,强化督导调度,保障了河道及水源地环境治理的深入开展。2013年以来,全市累计出动人员近6万人次,出动车辆机械4.4万余台次,清理垃圾淤泥140万m3;6000多个村居纳入生活垃圾一体化处理、占总数的93.8%,其中河道及水源地周边村居有2800多个,占95.4%,主要河道及水源地周边卫生状况明显改观。综合治理河道近50km,修复水毁工程100余处,加固堤防60km,疏浚河道50km,经过整治的大小河流岸线稳定、河道规整,各类阻碍行洪、污染水质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目前,全市已建成各类污水处理设施46个,集中处理能力达到93万t。2013年以来实施水污染物减排工程150多项,净消减化学需氧量3700t、氨氮249t,有效减轻了水环境污染。门楼水库水源地保护8大类、21项重点工程建设基本达到进度要求,福山东厅、回里农村社区污水处理设施开工建设,栖霞6处镇街垃圾中转站项目已启动;测土配方施肥1万hm2,超额完成年度任务。

1.2加强监管执法,提升环境质量

2013年以来,环保部门先后组织了4次打击涉水违法犯罪行为的专项执法行动,现场检查企业320家,对80多家存在违法行为的企业分别作出罚款、责令整改、停产等处理。市县两级环保部门否决、拒批涉水建设项目72项,涉及投资额近10亿元。水利部门加大河道巡查执法力度,开展联合执法行动百余次,查处水事案件50余起,查扣非法采砂设备20余台,下发整改通知百余份,有力打击了各类涉水违法行为。畜牧等部门对饮用水源地保护区进行全面排查梳理,关停取缔畜禽养殖场133处,管控力度不断增强,河道及水源地周边环境明显改善。

2 存在的主要问题

2.1思想认识仍有差距

部分经济发展较好的县(市、区)对河道及水源地环境治理工作较为重视,取得成效较为明显。但个别县(市、区)存在“等、靠、要”思想,重视程度不够,行动迟缓,措施不得力,投入不积极,环境治理工作开展不深入、不全面,河道面貌改观不明显。

2.2部分河道排污问题仍然严重

河道排污是造成饮用水源地水质污染、水环境破坏的主要根源所在。目前,由于对地下配套管网建设重视程度不够,各县(市、区)建成区普遍存在污水管网不配套、不完善、雨污混流、污水处理能力不足等问题,造成部分河流排污现象严重,向河道排放污水等问题亟待解决。

2.3畜禽养殖清理取缔进展普遍迟缓

截至目前,多数县(市、区)禁养区划定工作尚未启动,畜禽养殖清理取缔进展缓慢。河道及水源地环境治理实施初期,各县(市、区)及有关部门对饮用水源地保护区内的畜禽养殖场等进行了排查梳理、登记造册。对一些规模小、易拆除的畜禽养殖场进行了关停取缔,但由于禁养区划定不到位、拆迁补偿费用较高等原因,对于规模较大的畜禽养殖场,清理取缔工作进展不利,管控力度有待增强。

2.4建筑与生活垃圾治理反弹现象严重

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已经成为影响水环境的两大顽疾,虽然多数县(市、区)已推行了“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生活垃圾一体化处理模式,但很多地方垃圾集中收集处置还没有走上正轨,随意倾倒垃圾现象仍普遍存在。河道及水源地环境治理工作开展期间,各县(市、区)及有关部门组织人力、机械等对饮用水源地周边建筑及生活垃圾进行了清理,垃圾成堆成片现象明显减少,但由于执法监管不到位等原因,乱倒现象时有发生,部分河段反弹现象严重。

2.5宣传工作不到位

河道及水源地环境治理已经全面开展一年多,但市、县两级受理的投诉案件数量较少,实际日常生活中非法排污、随意丢弃垃圾等污染水环境的事件较多,说明群众对这项工作的知晓率不高,广泛参与、举报投诉渠道还没有很好运行起来。河道及水源地环境治理工作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公众的广泛参与,若仅靠政府系统效能的提高来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将缺少生命力和持久力,尽管短期内可以消除河流的黑臭污染,但难以换来河流长期健康的生命。

3 建议

3.1以治污为重点,加快解决河流污染问题

建议以治污为重点,强化对工业及生活污染源防控,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污水管网配套,提高工业、生活污水处理能力等,尽快研究出台长效措施,着力解决污水直排等问题。

3.2加大畜禽养殖场关停取缔力度

建议未划定禁养区的县(市、区),尽快启动畜禽养殖禁养区划定工作,加大畜禽养殖场关停取缔力度,分期分批实施关停取缔和改造措施,按期完成清理取缔任务。大力推广粪污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新模式、新技术,提高畜禽粪污的综合利用率和达标排放率,减少畜禽粪污对重点流域的污染。

3.3加快垃圾一体化处理设施建设

建议尚未实现城乡生活垃圾一体化处理的地方,特别是沿库沿河村居,要尽快纳入一体化处理,实现村居配备保洁员、乡镇设有转运站、县(市、区)建有无害化处理场。对于建筑垃圾,建议在县(市、区)城区及镇街建设一批适当规模的建筑垃圾处理场,加强对建筑垃圾回收再利用的研究,尽快解决建筑垃圾无处倾倒的问题。

3.4加大阻水障碍物清理力度

对于清淤清障不彻底的河段,特别是农村小支流、小沟渠等,建议抓住秋冬水少的有利时机,尽快清除河道内的阻水障碍物,同时解决人为阻断河道、围河圈养等问题,依法严厉打击违法采砂和破坏水资源的行为,确保河道水系畅通、环境整洁、秩序井然。

3.5加大宣传引导力度,提高公众参与积极性

建议将公众力量融入河道及水源地环境治理工作之中,把公众变成河道环境污染治理的参与者和监督者,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广泛宣传、全面动员,提高全社会对该项工作的知晓度,调动其参与的积极性和责任感,使公众真正成为河流污染治理的生力军。

河道及水源地环境治理工作意义深远、任务艰巨,需要各级各部门不断创新、积极探索、扎实推进,以全面改善生态环境,提升水资源质量,确保人民群众饮水安全。

(责任编辑张玉燕)

【中图分类号】TV21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6159(2015)-03-0015-02

收稿日期:2014-12-11

作者简介:郝善丞(1973—),男,副局长

猜你喜欢

河道治理烟台市水源地
《灌木丛篁图》
烟台市苹果种植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浅议农村饮用水源地保护区划分
博物馆在公共文化教育中的探索——以烟台市博物馆为例
生态环境部公布6个县级水源地环境问题典型案例
对烟台市旅游业发展的探析与思考
毛祁河综合治理工程施工组织探究
河道治理中存在的问题与水土保持的有效实施
感潮河段堤防护坡应用与实践
城市河道治理中的经验教训和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