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进第三方食品检验机构市场化发展的应对性思考

2015-04-06赵学涛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5年8期
关键词:食品机构检验

赵学涛

(天津市食品研究所有限公司,天津301609)

推进第三方食品检验机构市场化发展的应对性思考

赵学涛

(天津市食品研究所有限公司,天津301609)

首先,从专业角度对第三方食品检验机构的性质和特点进行归纳;其次,回顾并分析国外第三方检测认证行业的发展规模、行业优势和全球发展趋势,以及我国检验检测行业的发展历程、市场格局现状和第三方检验机构的市场地位与市场潜力;再次,揭示第三方食品检验机构市场化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最后,深入探讨推进第三方食品检验机构市场化发展的对策。

第三方食品检验机构;行业概况;市场化发展

1 什么是第三方食品检验机构概述

1.1 我国食品检验机构分类设置

食品检验检测行业是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催生的新兴服务业组织,基于全社会对食品的质量标准、对生命健康水平、对生产生活的安全性、对社会环境保护等方面要求的不断提高,并随着食品检验检测技术的不断进步而逐渐发展起来的行业。我国从事食品安全的检验机构按不同性质可划分为3类:一是隶属于政府部门的检验机构,享受国家财政拨款的事业单位,如各级农业、质检、卫生、进出口检疫、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的食品检验机构,承担着突出以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为目的法定强制性检验任务,业务来源主要是市场准入、生产许可证、风险监测、监督检验检测、3C认证、定检、评优、免检等项目,也接受部分企业的委托检验业务,构成食品安全检验领域的主体资源。二是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实验室,借助自身技术能力优势,主要承接国家科技发展项目、企业新产品新工艺的研发测试等检验业务,部分享受国家科技发展项目扶植资金,属于半官半民性质的非企业检验机构,市场份额较小。三是企业性质的第三方食品检验机构,包括民营独立第三方食品检验机构和外资第三方食品检验机构(本文所述第三方食品检验机构是指民营第三方食品检验机构),除承担政府部门部分外包的检验任务外,主要业务来源是国家强制检验项目之外全部检验检测业务,也就是民事行为的检验检测项目,完全借助市场需求寻找检验项目,突出体现为作为第三方所出具检验数据的独立性、公正性和权威性。

1.2 何谓第三方食品检验机构

第三方食品检验机构是我国食品安全治理中重要的社会组织,它是政府和企业两个相互联系主体之外的客体,能够以独立、公正、权威的非当事人身份开展食品检验检测。它是依法注册并获得独立承担民事责任企业法人资格的、具备食品检验检测能力的、民营性质的专业食品检验机构,拥有高水平专业技术人员、检测设备仪器和专业实验室等技术条件,遵照国家有关法律、食品安全标准或检验合同进行检验检测活动。国家卫生部《食品检验机构资质认定条件》是“食品检验机构在组织机构、检验能力、质量管理、人员、设施和环境、仪器设备和标准物质等方面应当达到的要求”[1],按照国家卫生部《食品检验工作规范》[2]的要求开展食品检验活动。需要依法获得国家CMA中国计量认证、国家认监委颁发的CNAS国家认可实验室证书和CMAF食品检验机构资质认定证书。第三方食品检验机构具有三方面职能,一是食品安全基础性技术监管、保障职能,二是社会公益性检测职能,三是经营性检测职能。

1.3 第三方食品检验机构的特点

1.3.1 市场化经营

第三方食品检验机构的民营独立性质决定了它不依附于政府机构或某个企业的强制性要求,而是建立在现代营销服务体系之中,按照市场规律运行,依赖于自身服务能力而面向市场开拓业务,满足客户需求。作为典型的中介服务组织,其检验检测业务具有明显的次数多、金额小、客户广、持续稳定的特点。通过加强食品检验方法研发,提高食品检测能力,扩大服务范围,主动发掘客户,为客户提供包括技术咨询、一站式检验完整的服务内容,造就灵活的市场服务机制。作为政府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体系中重要主体,检验检测数据提供也是通过有偿服务方式实现。

1.3.2 公信力强

独立性、公正性和权威性是第三方食品检验机构的本质特征,是在市场条件下一种公信力的体现。国外企业在食品贸易过程中只认可第三方食品检验机构出具的检测报告,政府食品检验机构被认为是在非市场条件下的、非利益之外的、带有官方的性质的非第三方,缺乏公信力,而企业自检出具的检验报告由于自身利益的排他性,更不会被认可。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不可逆性发展,我国第三方食品检验机构的公信力体现必然会提升自身在食品检验检测市场的竞争力。

1.3.3 检验范围广、检验费用低、检验周期短、服务质量高

第三方食品检验机构主要检验业务来源多为食品企业的委托检验,鉴于我国“三小”食品企业众多、产业基础“小、散、乱、低”的特殊性,企业检验需求零散多样具有不确定性,要求第三方食品检验机构具备满足企业多层面诉求能力。食品检验类别全、范围广,检验收费相对低廉,检验方法实用方便快捷、周期短,提供多种形式的高质量服务,彰显了第三方食品检验机构的经营特点和旺盛的生命力。

1.3.4 规模效应、成本低

从自身来讲,第三方食品检验机构一般是一次性投资建立专业实验室、购置检测设备,检测过程中耗用的材料较少,检验业务利润率随着检验业务量的增长,单位检验成本呈明显下降趋势,极具规模效应。并且,还可以通过设立分支机构扩大检测服务范围,实现跨区域经营。对企业来讲,要求中小食品企业自行配置全套实验室检验设备进行自主检验,其前期投入和后期维护成本恐承受不起。随着生产力发展、社会分工的不断细化,造就了食品检验检测市场的规模效应,第三方食品检验机构作为拥有众多食品品类专业检验检测技术能力、满足多种检验需求的中介服务机构,可为众多中小食品企业提供一个方便快捷、低成本的检验解决方案,弥补众多中小食品企业检验技术能力不足的缺憾,也帮助企业降低了成本。

2 国内外检验检测行业的发展概况

2.1 国外检验检测行业发展概况

国外检验检测行业起步于19世纪的中叶,最早进行工业化革命的欧洲,完全是市场化经营,以独立第三方资格从事专业运作,国际贸易中只认可第三方检验认证机构的检验数据。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形成了覆盖全球所有领域检验、鉴定、认证、测试体系,大型综合性检验跨国集团引领着全球检验检测市场的发展走向。如目前国际公认品质与诚信的全球基准、全球最大的检测跨国集团瑞士的SGS(瑞士通用公证行)和检测业务范围最广、国际化程度最高的法国的BV(法国必维国际检验集团)是最富盛名的行业领军者,它们资本实力雄厚,业务能力和人员素质超强,拥有详尽的技术标准与制度为检测行业提供风向标和发展动力,具备成熟的市场运作机制和经验,形成了一套成熟、完整、规范的业务基础模板,服务领域遍布全球,受世界各国的认可度较高,有很强的行业话语权,体现了产业“品牌”与“网络”的核心竞争力。近年来,国外大型综合性检测机构已不再以学科来划分市场服务范围,取而代之的是逐步形成以市场为划分服务范围的模式,在全球范围内展开了较大规模的收购兼并,以便于迅速进入新的市场,在短时间内获得检验检测资质、渠道和人才,提高空白领域的检验检测能力。新兴市场国家由于全球化和国际贸易增长迅速,技术检测行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一些国家如南非、巴西等综合性检测机构成长较快,初步具备了综合竞争力。根据摩根士丹利2008年5月的研究报告,全球技术检测市场规模约为500亿欧元,约合4 400亿元人民币。随着技术进步、产品更新换代加快和国际分工深化,全球检测行业近年来保持了15%左右的快速增长[3]。

2.2 我国检验检测行业发展概况

我国检验检测行业是新中国成立后,伴随着进出口贸易中商品检验的建立而发展的,国有检验机构垄断全部商品检验业务,改革开放后,政府逐步放松国有检验机构的垄断,检验检测行业得以加速发展。20世纪80年代,国家相继颁布了《进出口商品检验条例》和《进出口商品检验法》,经历了由国家检验检测机构负责所有商品检验业务、不准许外资检验机构在中国设立,到对国家规定的商品实施强制性检验检测、允许设立外资检验机构、开始对民间资本开放商品检验检测市场、确定了多种检验主体合法性的过程。2002年国家对《进出口商品检验法》进行修订,明确了对从事进出口商品检验鉴定经营活动的民事行为的检验资格,准许非国家商检部门的检验检测机构,可以接受对外贸易关系人或国外检验机构的委托进行进出口商品检验鉴定业务,界定了行政执法性质的强制性检验检测工作与民事行为的检验检测业务,为检验检测行业的全面放开市场奠定了法律基础。在此时期,国家推进首批事业编制检验机构转制为企业,成为第三方检验市场主体之一。2005年底我国加入WTO之后,履行了全面放开服务贸易市场的承诺,外资独资检验机构凭借雄厚的资本实力和丰富的运作经验全面抢滩进入中国,成为中国检验检测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民营第三方检验机构也由此迎来前所未有的迅速发展时期,与外资检验机构一同构成独立第三方检验检测的主体。

2.3 我国检验检测行业的市场现状

现阶段我国检验检测行业现状是:内销产品由国家检验机构负责,如质检局、疾病预防中心等,出口产品主要由外资检验机构负责,民营第三方检验机构在夹缝中生存。据中国认监委统计,2013年我国检验检测市场规模为1 678亿元人民币,预计2014年将达2 105亿元人民币,2015年将达2 574亿元人民币。目前,我国检验检测认证机构达到2.6万多家,国有性质检验检测机构达到70%以上[4](包括首批转制为企业的国有股份制机构),市场发展空间居全球首位,但尚未出现国际公认品牌。现阶段,我国政府各部委及各级质检、商检、环保、农业、卫生等部门下设的国有检验机构,利用其传统垄断优势占据了政府强制性检测市场,占全部检测市场份额的55%左右[5]。国外一些著名的第三方检验机构如瑞士的SGS(瑞士通用公证行)、法国的BV(法国必维国际检验集团)、德国的TUV(莱茵与南德)、英国的ITS(天祥集团)等,早已进入中国市场多年,并在我国多个地区建立分支机构或与地方检验机构展开合作,利用其成熟的市场运作经验及在国际贸易的检验检测业务中的天然优势,占据了全部检验检测市场份额的30%以上[5]。我国民营第三方检验机构起步晚,普遍资金缺乏、经营规模小,规模较大民营机构主要是华测检测(CTI)、谱尼测试(PONY)、世通检测(GTS)等少数几家,经过几年的快速发展,民营第三方检验机构占市场份额接近10%[5],存在着巨大的发展空间。随着我国政府监管体制的改革和政府部门公共管理职能转型,以及检验检测行业的市场化发展,政府将会逐步放开强制性检测市场,允许法定认可的第三方检验机构进入部分强制性检验检测市场,为我国民营第三方检验机构注入强大的发展动力。但是,目前我国的检验检测行业仍处于尚未成熟的阶段,多方面因素影响着行业发展。

3 我国第三方食品检验机构市场化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3.1 地方利益格局难破,政策推进受阻

第三方食品检验机构是受国家政策导向较强的行业,从十八大开始,体制改革、机构改革、服务质量发展等方面出台相关政策支持第三方食品检验机构的发展,核心是“国退民进”、“管办分离”,有政府背景的食品检验机构去行政化地尽快转制,与政府机构剥离后成为第三方检验机构,完全纳入市场参与行业竞争,国有检验机构垄断一半以上检验检测市场份额的格局有望被打破。但是,市场化年年都在谈,实际推进始终很慢,一方面是由于体制转型涉及方方面面利益调整,确实需要时间整合,更深层次原因是涉及一些地方政府职能部门的利益博弈,难下决心,以各种理由延缓转制转型,市场化速度受到影响。而且,对于如何扶持社会力量发展民营第三方检验机构还没有具体操作层面上的细则。与民营实验室同台竞技无论是行业监管政策还是现行监管体制的改革都将对食品检验机构带来一定的冲击,如何适应改革大潮也成为国有食品检验机构立足市场的重要考虑之一。

3.2 首批转制改革不彻底,市场化程度低

本世纪初首批由事业单位转制为第三方的食品检验机构,大部分又改制为国有控股股份制企业或全资国有企业,依然没有改变国有体制僵化和机制不够灵活的弊端。市场意识和市场营销能力较差,面向客户时往往充当技术专家角色而不是服务行家角色,不能象外资检验机构那样,不仅能向客户出具检验报告,而且还可提供定制增值服务,为客户找出问题并提供全方位解决方案,这是国内很多检验机构普遍缺乏的服务理念。目前国内第三方食品检验机构的组织体系大多以学科而不是以市场服务对象来划分,大部分未设市场部门,市场开拓推广较弱,制约第三方食品检验机构规模化发展。

3.3 检测科技资源整合度不高,第三方食品检验实验室的规划、布局和规模不到位

我国第三方食品检验机构的分布极不平衡,与经济发展水平及进出口贸易规模关联度较大,东、南部及沿海地区分布密集,中、西部等内地地区分布较少,第三方食品检验机构的政策布局引导缺乏科学统筹安排,市场分布混乱、条块分割,降低了检验检测效果。一方面造成中、西部地区需求得不到满足,另一方面由于第三方食品检验机构规模普遍较小,实验室的设置结构不尽合理,存在不少缺项和漏项,彼此之间横向联系少,协作效率低,重复检测严重,浪费宝贵的信息共享资源。第三方食品专业检验服务机构的能力仍未充分发挥,检验科技资源整合度不高的状况未得到根本改变,需要大型综合性的、跨区域的、有足够整合能力的食品检验集团来参与。

3.4 能力不足

我国第三方食品检验机构规模均较小,资金严重匮乏,高精尖检验检测设备无钱购置,高端人才缺乏,行家少,科技人员流失严重,软硬件与外资机构差距明显,造成检验技术服务、研发能力相对不足,品牌信誉和服务网络相对薄弱,有高新技术食品检测需求的客户很难找到能解决问题的第三方服务机构。构建第三方食品检验科技公共服务平台是积极拓展检验服务领域、不断提高技术服务能力、满足不同客户需求的解决方案。

3.5 社会公信力亟待加强

近年来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第三方食品检验机构出现了不少食品检验质量事故,个别事故影响面非常广且造成严重后果,失去第三方独立性、公正性的公信力。法制不健全、缺乏相应机制的约束、企业违法成本低等是造成公信力丧失重要原因,但是,归根到底还是个别第三方食品检验机构法制观念淡薄、质量意识丧失,以及无法摆脱的行政干预、平衡各方利益以及不当利益诱使所致,也反映出我国“权大于法”、“情大于法”的社会法制秩序基础环境和信用环境的缺失。第三方食品检验机构与国际知名检验机构不单是业务能力上的差距,更是对企业遵纪守法、品牌信誉、职业操守的背离,还称不上真正意义上的第三方。独立性、公正性、权威性是第三方食品检验机构的本质特征,失去它也就失去了公信力。

4 推进第三方食品检验机构市场化发展对策

4.1 完善第三方食品检验机构国家发展方针的配套政策和措施

《国家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十二五”规划》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的“三定方案”均已对促进第三方食品检验机构发展作出明确部署,为加快检验检测体制改革步伐,今年国务院办公厅又下发了《关于整合检验检测认证机构实施意见的通知》,指出“到2015年,基本完成事业单位性质的机构整合,转企改制工作基本到位”;“到2020年,形成布局合理、实力雄厚、公正可信的检验检测认证服务体系,培育一批技术能力强、服务水平高、规模效益好、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检验检测认证集团”[6]。根据国家的发展方针,必须相应制定多种形式的推动第三方食品检验机构发展的配套政策和措施。一是政府相关职能部门会同科委、发改委、财政、税收、银行共同制定市场资源整合、科技资金投入、税收减免、优惠专项贷款等政策引导和资金扶植,增加第三方食品检验机构发展动力;二是通过行政契约方式,将强制性检验项目转交给第三方食品检验机构,逐步放开强制性检验检测市场,规划好政府购买检测服务的产品、对象、区间、时间等分类计划,激发第三方食品检验机构发展活力;三是按照国家发展方针确定的时间表,限期完成国有检验机构与政府职能部门剥离,为共创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格局保驾护航,构建真正意义上的、与全球检验检测体系接轨的第三方检验检测市场,维护第三方检验检测行业的独立性与公信力;四是在严格审核第三方食品检验机构资质认证条件前提下,行业主管部门应减少企业申请登记备案时间,简化审批手续环节,减免一些行政收费,探讨行政审批“一条龙”的便捷化办公方式,提高办事效率,减少第三方食品检验机构的精力耗费。

4.2 拓展融资渠道,鼓励第三方食品检验企业上市

一是采取华测模式。华测检测是我国检验检测行业唯一的上市企业,为企业拓展服务领域、提升检测技术能力、壮大发展规模以及品牌建设获得雄厚的资金保证,有一定实力并具备上市条件的检测机构选择上市交易作为融资渠道不失为一种最佳选择。二是采取“新三板”挂牌模式。“新三板”即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门槛低、成本小、尽职调查效率高,对成立时间、经营业绩、资产股本规模、无形资产等条件非常宽松,企业需要进行股份制改造,是成长型、创新型、科技型中小企业进行股份转让、融资和提高知名度的有效选择,也是拟“IPO”公司登陆主板市场的有力跳板。第三方食品检验机构多属于创新型、科技型、成长型企业,一般企业规模较小、实力较差、经营业绩不足,远远达不到主板、二板上市交易条件,借助“新三板”挂牌是破解第三方食品检验机构融资困境的有益尝试。挂牌期间依然可进行股份转让、吸引投资伙伴,达到融资目的,经营业绩好、发展势头强的企业,可争取到缩短上市等候时间的机会。

4.3 发挥市场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提升核心竞争力和社会效益

满足客户食品检验需求的多样化差异化,需要第三方食品检验机构拥有丰富的检测产品线,需要专业的、周到的“一站式”服务,是企业经营的源动力。提升第三方检测企业“品牌”与“网络”的核心竞争力,应鼓励第三方食品检验机构同业间以及跨领域的企业并购重组、混合所有制合资合作、吸引外资参股、设立分支机构、连锁加盟等多种市场运作方式,打破以学科设置实验室的市场划分法,代之以品牌延伸营销策略拓展服务领域,确定服务市场后迅速进入新的市场,并在短时间内获得网络资源附带的检验资质、渠道和人才,提高空白领域的检测能力、扩充企业规模,拓展服务范围,增强竞争实力。同时,也符合社会共治食品安全的基本要求,增加中西部内陆地区、偏远地区检测、监管能力建设,提升全社会食品安全治理的总体水平。

4.4 搭建第三方食品检验认证科技公共服务平台

整合现有食品检验检测机构资源,为科研单位、高校、企业等社会行业资源在全社会范围内的高效配置和共享利用,提供检验检测、认证及标准、设计改造咨询、供需对接、产业化配套等服务,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手段,采取电子商务领域的运营模式,实现线上咨询、线上委托、动态监测、线下检验的一体化功能,平台内部数据信息共享。形成集检测、研究、信息、评定等服务为一体的,开放性、共享性、服务性的联盟式公共检验检测服务平台。

4.5 增加创新型科技投入,提升检验检测新技术能力

第三方食品检验机构一是要设立研发中心,增加科技研发创新能力,追踪全球最新法令、新技术、新标准、新方法的更新,研发针对新产品和新标准的检测方法。二是要建立“产、学、研、用”机制,集聚大型食品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人才、设备、技术等社会资源,为研发中心提供智力支持。特别是为企业降低经营成本、加快技术成果产业化进程、优化产业发展环境、完善区域创新体系、挖掘企业检验检测装备优势互补的潜能、发挥企业现有检验检测仪器设备的使用率和工作效率等方面提供增值服务。三是要加大经济投入购置高精尖检测仪器设备,满足客户高精尖食品的检验检测需求,提升第三方食品检验机构的品牌价值。

4.6 建立多元化人才激励机制,确保专业技术能力

第三方食品检验机构是靠技术来支撑与发展,必须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技术队伍,保证企业的技术实力。坚持“用好现有人才,稳定骨干人才,引进急需人才,培养未来人才”的用人原则,借鉴国外检测机构一些先进的人才管理模式和管理机制,建立企业自己的多元化人才激励机制。一是下放人事管理权,将专业技术人才的管理权下放到各个用人实验室,实行严格的量化考核制度,依能定岗、以岗定薪,同工同酬,多劳多得,竞争上岗,优胜劣汰。二是采取向优秀人才和关键岗位倾斜的分配方式,实行重创新、重实绩、重贡献的薪资激励措施,更好的发挥专业技术人才的技术潜力与工作潜能。三是完善专业技术人才外部引进和内部培养的措施,坚持人才引进和智力引进并举,高薪诚聘企业急需的技术专家、高级工程师等高端人才,组织各种检测业务技能培训、技术研讨会,选派技术骨干到水准更高的检验机构进行参观学习,聘请专家进行讲座与培训,开展技术大比武,塑造业务精通、技术精湛的复合型专业技术人才。四是关注专业技术人员的技术职称升级应考及评定,对员工自主参加专业应考、评定以及进修学习应加以鼓励,企业可采取报销全部或部分学费的措施以表支持。

4.7 打造第三方食品检验机构的公信力

第三方检验检测的目的就是为了保证检验检测服务的独立性、公正性和权威性,公信力是其的生命所在,必须要遵循“诚实、守诺、客观、公正”的基本道德准则,加强主体基础信用建设,强化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建立以合同为纽带、以信用为保障的资源配置机制和以法律制度、国际惯例、商业习惯为主导的信用制度,加强内部控制,建立多级复核制度,确保检验质量及检验数据质量,加强自主研发能力,参与食品行业标准的制定,与长期客户建立稳定的信用关系,自觉维护企业自身的市场公信力。政府应在全社会范围内加快信用社会建设,为第三方食品检验机构的发展创造有利的外部信用环境,构建社会整体参与的信用机制,完善对第三方食品检验机构的监管。一是通过立法强化失信惩戒机制,对失信的第三方食品检验机构采取加大经济处罚力度、取消检验资质、辞退相关人员、刑法追责等手段,加大失信行为的成本。二是建立专业化的民间监督组织和评估体系,发挥检验检测行业协会的监管作用,建立第三方食品检验机构信用评价和监督体系,建立信用档案,信用状况向社会公开,提供信用状况记载和查询的基础平台,形成一套完整的信用评级和征信系统。三是发挥新闻媒体、社会组织以及公众对第三方食品检验机构的监督作用,建立新闻媒体曝光、追踪报道和消费者投诉举报奖励机制,提升社会监督的主动性。

[1]人大常委会:《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主席令第九号,2009年6月2日施行

[2]人大十一届四次会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2011年3月14日

[3]国务院办公厅:《国家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十二五”规划》,国办发〔2012〕36号,2012年6月28日

[4]国务院办公厅:《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国办发〔2013〕24号,2013年3月26日

[5]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整合检验检测认证机构实施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14〕8号,2014年2月21日

[6]卫生部:《食品检验机构资质认定条件》,卫监督发 [2010]29号, 2010年4月1日施行;附件《食品检验工作规范》

[7]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关于大力实施人才强检战略加速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的实施意见》,国质检人[2003]137号,2003年5月13日施行

[8]本书编写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学习辅导百问》,党建读物出版社、学习出版社,2013年11月

[9]王名主编:《社会组织概论》,中国社会出版社,2010年4月出版

[10]邹小南、谭红、李占彬、何锦林:《我国食品安全监管现状,问题及对策》,《食品工程》,2009年第一期

[11]万成堂、赵英良:《浅谈高校建立第三方实验室的必要性》,《实验室科学》,2009年2月第一期

[12]张梅芳:《第三方检测机构的现状与发展探讨》,《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11年8月总第10期

[13]李汉卿:《协同治理理论探析》,《理论月刊》,2014年第一期

[14]徐亚文、刘洪彬:《共治理念与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湖北日报》,2014年3月1日

[15]仪器信息网:《检测及独立第三方检测行业发展态势分析》,blog. 163.com/taide.t/b...,2011年9月20日

[16]中国产业研究报告网:《2014年全球检测行业发展概况》,http:// www.chinairr.org,2014年3月12日

[17]中研网:《我国第三方检测市场或迎来重大机遇》,www.chinairn. com/news/...,2014年4月10日

Food Inspection Agency to Promote Third-party Development of Market Response Thinking

ZHAO Xue-tao
(Tianjin Food Research Institute Co.,Ltd.,Tianjin 301609,China)

First,the nature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hird-party food inspection agencies to summarize,Secondly,the review and analysis of the development scale,industry advantages and global trends foreign third party testing and certification industry.And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China's inspection and testing industry,market position in the market situation and the pattern of the third party inspection agencies and marketpotential.Again,the main problem reveals a third party food inspection agency fac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arket.Finally,the depth of third-party food inspection agency to promote market-oriented development strategies.

Third-party food inspection agency;industry overview;market development

10.3969/j.issn.1005-6521.2015.08.037

赵学涛(1963—),男(汉),助理经济师,在职研究生,研究方向:食品质量安全与生产管理。

2014-12-29

猜你喜欢

食品机构检验
国外如何进行食品安全监管
2021年《理化检验-化学分册》征订启事
对起重机“制动下滑量”相关检验要求的探讨
食品造假必严惩
一周机构净增(减)仓股前20名
关于锅炉检验的探讨
临床检验检验前质量指标的一致化
一周机构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增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减仓股前2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