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莱芜市雪野湖流域水污染治理对策

2015-04-06吴修涛

山东水利 2015年7期
关键词:雪野莱芜市面源

吴修涛,马 良,亓 斌

(1.莱芜市雪野水库管理处,山东 莱芜 271100;2.莱芜市龙兴供水有限公司,山东 莱芜 271100)

雪野湖流域位于山东省莱芜市北部,北与济南接壤,东与淄博交界,西与泰安为邻,流域面积为444 km2。流域内有通天河、嬴汶河2条主要河流。

1 流域水质现状

1.1 通天河和嬴汶河流域水质现状

通天河、嬴汶河是雪野湖主要来水河流,两河大部分时段水质较好,大部分指标能达到国家Ⅲ类水标准,主要污染因子为COD、BOD、氨氮,总磷等,雨季部分指标接近或达到Ⅳ类。

1.2 雪野湖水质现状

雪野湖属于莱芜市储备量最大的应急备用饮用水水源地。雪野湖水质与入库河流水质变化趋势基本一致。通过近几年监测可知,流域内河流的主要污染物为硝酸盐氮和COD,污染物的指标较高,且溶解氧较高。结果导致雪野湖内水体总氮的含量较高,容易造成水库富营养化。

2 原因分析

雪野湖来水主要是通天河、嬴汶河,流域内没有工业污染,污染源主要来自农业面源污染、养殖业污染和生活污水污染。另外,随着雪野旅游区的发展,雪野湖周边开发力度较大,也存在一定的城镇污染。

雪野湖流域内农业主要以种植花椒、姜以及特色林果为主,由于多以家庭为单位开展生产,劳动力缺乏,科技种植程度不高,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导致流域内面源污染严重,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流域内的村镇缺乏污水、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农作物废弃秸秆随意堆放、丢弃,化肥、农药过量使用,畜禽养殖废水没有处理,所有的污染物随降雨径流进入雪野湖,影响湖水水质。

3 治理对策

3.1 面源污染治理措施

面源污染的治理采用源头管控、过程控制的措施。

1)农业面源污染控制措施。结合流域内的水系河(湖)滨带建设生态净化沟和湿地体系,从而减少入河的面源污染总负荷。

2)城镇面源污染控制措施。对初期雨水、道路雨水进行收集、处理、利用,建立多层次、高效城镇雨水径流污染控制措施。重点是对雪野水库周边采取措施,避免面源污染直接入湖,影响水质。目前雪野湖周边开发力度较大,应结合河湖水系综合治理的工程措施,重点恢复雪野水库库滨带,避免面源污染直接入湖。在游人集中地区,沿湖滨道路设置至少80 cm宽砾石带,上覆土进行绿化,减缓初期雨水对水库水质的威胁。

3.2 点源污染治理工程措施

1)村庄点源治理。一是垃圾收集。针对流域内村庄垃圾处理的现状问题,在各村增加垃圾收集设施,并采取全封闭的运输系统运送到指定垃圾填埋场集中处理,减少垃圾对环境的污染。二是旱厕改造。雪野湖流域内的旱厕改造应结合流域内雪野镇和茶业口镇的村镇规划,分类进行。已经被列入撤村并镇点实施方案的村镇,按照相关规划建设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应同步建设污水管道;未被列入的其余村庄,应结合清洁小流域治理的要求,将旱厕改为水冲厕,并同步考虑粪尿回用方式,避免直接流入沟、渠、堰、河。三是村庄生活污水。雪野湖流域境内为山地,各村基本都分布在山区小流域内,地势基本处于山间洼地,范围较小,水环境的改善能够较大地提高区域的环境。由于工程处于郊区农村,为利于工程运行,减少农民负担,采用基本无运行费用工艺进行处理。运行费用低廉并且能够达到处理要求的工艺主要有无动力生物净化槽、人工湿地及土地处理等。由于山区土地面积有限,难以在居住区合理位置设置较大面积的处理场地,建议采用无动力生物净化槽进行处理。四是养殖业废水。流域内都是小型和散养型养殖业,养殖污水没有处理,直接排入水体,雪野湖流域内应逐步取缔养鸭等污染水体的养殖业。已有养殖场废水必须经过处理达到地表水Ⅳ类标准才能排放水体。为解决养殖废水的排放问题,在养殖业较为集中的富家庄养殖场附近建设养殖废水处理工程,采用“厌氧——好氧”工艺。

2)城镇点源污染防治。对于城镇生活污水通过管网收集,建设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尾水进行深度处理、回用。雪野镇已经沿湖设置了截污沟并且在雪野水库大坝下游规划了污水处理厂,避免生活污水直排入湖。

3.3 生态补偿制度

雪野湖流域的生态补偿制度,主要是通过清晰界定流域生态补偿的主体和责任,剖析流域生态补偿与污染赔偿的原因与过程,明确生态补偿标准核算方法、补偿方式及制度体系等,构建一个公平、合理的流域生态补偿政策框架和流域生态补偿与污染赔偿技术体系,建立与流域面源污染治理相适应的生态补偿和监督制度。

1)建立流域生态补偿政策框架内容。流域生态补偿政策体系包括补偿责任主体界定、补偿标准核算、补偿方式选择和补偿实施机制安排等几大关键技术环节。补偿责任主体的界定是构建流域生态补偿的基础和前提;补偿标准核算是构建流域生态补偿的重中之重;补偿方式选择是决定流域生态补偿是否长效的关键。

2)雪野湖流域生态补偿主体。补偿责任主体的界定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恢复,谁受益、谁补偿,谁污染、谁付费”的原则,补偿主体是一切水资源和水环境保护受益群体及影响水质水量的群体。雪野湖流域作为济莱一体化的高端服务基地,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生态保障,为区域的人们提供优质的休闲环境,所以雪野湖流域的生态补偿主体是莱芜市政府和济南市政府。

3)雪野湖流域生态补偿客体。生态补偿客体是流域生态环境保护者和减少流域生态环境破坏者。雪野湖流域的生态补偿客体就是为保护和修复流域生态环境,以致经济社会活动受限,无法像下游地区进行常规生产、生活的行为主体,包括区域所在地方政府以及由于产业发展限制、产业结构调整而受到限制和损失的企业和个人。

4)雪野湖流域生态补偿机制。雪野旅游区管委会和茶叶口镇政府作为流域生态补偿的主要执行者,应该结合土地流转,使土地相对集中,也便于实施新的科技措施,同时实施财政转移、税收优惠、基础设施投资等多种生态补偿形式。

一是补偿标准确定。补偿标准核算是构建流域生态补偿的重中之重。基于水质水量、生态保护和污染治理成本、发展机会成本、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等因素核算补偿或赔偿标准,实现流域生态保护的外部成本内部化。计算的依据有直接投入、间接投入和延伸投入等。

二是补偿方式选择。补偿方式是决定流域生态补偿是否长效的关键。雪野湖流域的资金补偿方式主要是包括上级政府或同级政府间接转移支付政策、财政补贴政策、政府专项资金、与生态补偿相关的税收等。

三是多元化生态补偿融资体系。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全社会支持生态环境建设的投融资体制,既要坚持政府主导,又要积极引导社会各方的参与,探索多渠道、多形式的生态补偿方式,多方并举,合力推进。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支持鼓励社会资金参与对生态建设、环境污染整治的投资。

猜你喜欢

雪野莱芜市面源
基于国家粮食安全下的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体系思考
农业面源污染的危害与治理
澄江市农业面源污染成因及对策
雪野练兵
雪野小趣
任 帅
“雪野”的意义
山东省莱芜市莱城区危险废物非法倾倒案
莱芜市福泉橡胶有限公司
蚂蚁探险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