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水利职业学院水文化引领培育水利人才
2015-04-06尹成,史曙
尹 成,史 曙
(山东水利职业学院,山东 日照 276826)
山东水利职业学院作为具有鲜明行业特色的水利类高等职业院校,一直以来,围绕“水”字做文章,大力开展以水文化为核心的校园文化建设,在加强学生职业技能培养的基础上,坚持用水文化熏陶、感染学生,引导学生了解水、珍惜水、节约水、保护水,增强学生的爱水意识,培养学生献身水利的精神。
1 水文化的内涵
自从人类社会出现,人类与洪水的斗争就从未停止。我国大禹治水,西方诺亚方舟,都是远古人类与洪水不懈斗争的写照。不同的故事虽然饱含了中西文化的差异,但都反映出特定历史阶段人们的治水理念,渗透出不同的水文化特色。在三峡工程、小浪底工程、南水北调工程、胶东调水工程等建设活动中,都反映出了新时期的治水精神,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水文化首先表现为一种文学形式。“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从古至今,关于水的名篇名作,多得数不胜数。
水文化也是一种哲学。老子曰“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体现出了深厚的哲学意味。“水射刃物、水滴石穿”,“水汽相生、以柔克刚”,“巍巍冰山、坚不可摧”,“抽刀断水水更流”等阐发出深刻的人生哲理,将水与哲学巧妙地融为一体。
水文化更是一种美学。从古至今,水一直深受文人墨客的青睐,与水有关的文学、绘画、摄影作品比比皆是。水利工程中的景观设计、旅游资源的开发等等,都跟美学有着重要的联系。在水利工程设计中,既要考虑水利工程的实用性,又要兼顾水体景观的审美作用,并将二者完美结合。旅游风景区中的水文化景观设计已成为当今旅游规划的一大亮点。
2 学院的水文化建设
学院水文化建设主要分为物质层面、精神层面和制度层面3个部分,通过水文化育人工程,全面提高水利行业人才的科学文化素质,促进学院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物质层面,重在加强和完善校园水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优化水文化育人环境。精神层面,围绕水文化开展教育活动和科技创新教育,提高活动水平,打造水文化品牌。制度层面,重点加强德育工作制度、校企合作制度等一系列制度建设。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学院始终把培养水利行业生产第一线的高技能人才作为目标。通过水文化育人工程,帮助学生更新观念,养成亲水、爱水、乐水的习惯,提高自身的水文化修养,使其在今后从事的水利工作中,能够更加注重水的文化内涵,推动水利现代化建设。
3 打造水文化为核心的校园文化
3.1 构建以水文化为特征的校园环境建设
学院校园环境建设统一规划,校园的每一条道路、每一栋建筑都围绕水做文章,突出绿化、美化、智化、善化。将学院景观建设与水紧密结合,与学生的实习实训结合。校园的一楼、一室、一路、一坪、一石、一木等都体现水文化,使物质设施和外在环境成为学院内在精神的外化,从环境上培养教育学生热爱水利、献身水利。
学院总体建设规划以南北向的书轴和东西向的水轴为主线。书轴从南至北、由低到高包括镌刻校风(上善若水、海纳百川)、校训(团结、吃苦、奉献、创新)、办学理念(以人为本、以水为魂)的3本石书和图书信息大楼,寓意“书山有路勤为径”;水轴自西到东、由高到低包括龙韵雕塑、都江堰微缩景观、李冰父子像、过水桥、量水堰、橡胶溢流坝、三峡大坝微缩景观和太公湖等,寓意“学海无涯苦作舟”。新建“水经苑”实训场更是集教育功能和审美功能于一体,不仅是校园内一道美丽的风景,更承担着水利科技知识普及的教育功能和社会功能。
学院的路名和楼宇名,也凸显了水利特色。校区东西向3条主路分别是江济路、海济路、湖济路;南北向道路分别是仁汇路、义汇路、礼汇路、智汇路、信汇路。楼宇名则围绕学院的校训命名,分别是上德楼、善思楼、若谷楼、水润楼、海晏楼、纳贤楼、百汇楼、川远楼。漫步校园,身边浓浓的水文化特色,起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
学院内依托自然地势修建了太公湖、心湖、龙潭3个小型水库,沿岸绿树葱葱,花团锦簇,既是学生晨读的场所,也是休闲的好去处。水库兼具校内灌溉水源地的功能,汛期存储雨水,旱季提水绿化。整个管网开放设计,有利于学生在专业课学习过程中进行直观教学,既满足了实用的功效,又承担了育人的功能,还兼具了美化校园的作用,可谓一举多得。基于学院在水文化研究方面做出的成绩,日照市社会科学院将水文化研究基地设在学院。
3.2 打造以水文化为核心的校园文化活动
学院注重打造和提升以水文化为核心的校园文化活动。如:开设水文化选修课、水文化宣传研讨活动、水知识专业竞赛、水文化有奖征文、“水文化论坛”专栏、学唱水利歌曲等,较好地发挥了大学文化凝聚人心、塑造灵魂的作用。通过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打造水文化特色,树立水文化品牌,提升师生的思想和精神内涵。
围绕“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积极开展各种水利宣传活动。通过设立宣传栏、组织集体签名等方式,提高同学们对水利法规政策的认识,增强同学们珍惜水资源、节约用水的意识。同时,派出青年志愿者进社区、进街道,开展水法规宣传活动,通过发放宣传单、赠送环保购物袋、张贴主题宣传画和宣传标语等方式,向群众宣传水利法规政策,介绍水资源的现状以及用水、节水等科普知识,提高人们对水资源的认识,增强保护水资源的自觉性。
3.3 规范以水文化为特征的校园制度建设
在制定教学、学生管理等各项制度中,注重体现水文化特色。将水的至刚至柔的特性体现到学生管理工作中,既要体现管理的刚性,又要体现水的柔性,刚柔并济搞好学院的教学和学生管理工作。同时,规范、完善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考评机制。把体现水的至善品质融入到学生的素质教育之中,充分考虑现代企业对员工的素质要求,在培养学生过程中注重职业道德教育和行为规范教育,增强学生的团队精神和敬业精神。
3.4 建立以水文化为特色的素质拓展基地
以“献身、负责、求实”的水利行业精神为基础,以“水文化”特色校园文化建设为依托,秉承水的“至善”品质,以“水”的品格作为师生思想修养和精神追求的目标,构建人文素质教育的良好环境,建设大学生素质拓展基地,通过素质拓展训练,增强团队凝聚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水文化的物质层面、精神层面、制度层面三者互相依存,缺一不可,必须要三管齐下,构建水文化教育体系,才能充分发挥水文化的育人作用。要用 “水文化”浸润式教育、熏陶、培养广大师生团结、吃苦、奉献、创新的精神;还要让水文化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最终形成以水文化为核心校园文化体系,培养出大批有着鲜明水文化特色的高素质水利人才,提升学院的软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