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乐县高效节水灌溉发展现状及制约因素分析

2015-04-05张尧铭

水利建设与管理 2015年2期
关键词:制约因素发展现状

张尧铭

(民乐县金水水利水电工程勘测设计院, 甘肃 民乐 734500)

民乐县高效节水灌溉发展现状及制约因素分析

张尧铭

(民乐县金水水利水电工程勘测设计院, 甘肃 民乐734500)

【摘要】民乐县是国务院确定的首批粮食主产县之一,但水资源短缺,发展高效节水灌溉势在必行。经过多年的示范与推广,该县高效节水灌溉有了长足的发展,但不能有效解决农田需水与供水矛盾,其原因不仅是技术问题,还有资金、管理体制等社会经济问题。各级政府应该从政策、资金等方面适当倾斜,才能迅速提高全县高效节水灌溉面积所占比重。

【关键词】高效节水灌溉; 发展现状; 制约因素

1概况

民乐县地处甘肃内陆河黑河流域上游,河西走廊中段,为传统的农业县。不但是甘肃省商品粮基地县,而且是国家级“九五”第一批商品粮基地县和国务院确定的首批粮食主产县之一。

近年来,高效节水灌溉项目的实施,给粮食安全生产注入了一定的活力,但由于地多水少,必须大力推广与普及高效节水灌溉,才能有效解决农田需水矛盾,保障粮食安全。

2发展现状

民乐县土地总面积3687.32 km2,其中耕地面积6.25万hm2,设计灌溉面积5.91万hm2,有效灌溉面积4.8万hm2,保灌面积3.38万hm2。至2013年底,该县已发展节水灌溉面积1.44万hm2,占耕地面积、有效灌溉面积的23.1%、30%;其中高效节水灌溉面积0.73万hm2(低压管灌0.45万hm2、喷灌0.09万hm2,膜下滴灌0.185万hm2),分别占耕地面积、有效灌溉面积的11.7%、15.2%;渠道防渗衬砌节水面积0.715万hm2,分别占耕地面积、有效灌溉面积的11.4%、14.9%;全县70%的有效灌溉面积沿用传统的灌水方式(渠道灌溉),因此全县节水灌溉面积尤其是高效节水灌溉面积发展存在着巨大的空间。

目前,民乐县高效节水灌溉主要为:低压管道输水灌溉、喷灌、滴灌三种。

2.1低压管道输水灌溉

低压管道输水灌溉是利用管道代替渠道进行输水灌溉,由于其避免了输水过程中水的蒸发和渗漏损失,节省渠道占地,能克服地形变化的不利影响,省工省力,一般可节水30%、增产20%、省地5%。同时各类压力级别、管径的管材市场货源充足,配套设备简单、管理方便、易于掌握、便于机耕、一次性投资较低(与喷灌和微灌相比),特别适合当前的农村经济状况和土地经营管理模式。目前民乐县低压管道输水灌溉面积已达0.45万hm2,与传统的渠道灌溉相比,每公倾平均节水2850m3左右,深受群众欢迎,但其不足之处包括:ⓐ在田间仍沿用传统的沟畦灌,造成田间水的利用系数较低,需要进行田间配水系统配套(例如:配备移动灌溉水带);ⓑ适用于低压管道输水灌溉系统的安全保护装置、简易量水装置等都不配套,需要进一步定型,逐步达到标准化、系列化、工厂化生产。

2.2喷灌

喷灌是利用专门的系统(动力设备、水泵、管道等)将水加压后通过喷头将水分散成细小水滴后均匀喷洒在田间进行灌溉的一种灌水方式。通过近几年的发展,民乐县喷灌面积已达0.09万hm2,其中半固定式喷灌系统面积0.059万hm2,中心支轴式喷灌系统面积0.034万hm2,与传统的渠道灌溉相比,每公倾平均节水3300m3左右。

半固定式喷灌系统对各种地形适应性强,对土地平整要求较低,设备利用率高,投资较低,适用于各类作物灌溉,但是移动设备时劳动强度较大,且容易破坏作物。

中心支轴式喷灌系统机械化和自动化程度高,生产效率高,可以适应起伏的地形,不仅适应所有大田作物,而且其他经济作物、蔬菜、草场都可以获得很好的经济效果;特别是在土层薄、透水性强的沙质土上,特别适合采用中心支轴式喷灌系统。缺点是灌溉面积是圆形,有20%的面积需采用其他灌溉方式。

2.3滴灌

滴灌技术是一种相对最为省水的灌溉方式,它是通过低压管道和滴头,以持续、均匀和受控的方式向作物根系输送所需水分(及养分)。对土壤、地形和作物种类适应性强,并易于实现自动控制,具有诱人的推广应用前景。近年来,滴灌应用领域已由原来的高附加值作物向一般经济作物转化,伴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和建设节水型社会发展的新要求,滴灌技术的应用会更加普及。目前民乐县滴灌节水灌溉面积已达0.185万hm2,其中设施农业(温室大棚)面积0.04万hm2,膜下滴灌(制种玉米)0.145万hm2,与传统的渠道灌溉相比,每公倾平均节水3000m3左右。缺点是亩均投资较大(与低压管灌和喷灌相比较)。

3制约因素

民乐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经过多年的示范与推广有了长足的发展,但不能有效解决农田需水与供水矛盾,其原因不仅是技术问题,还有很多社会经济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3.1资金支持力度弱,发展速度缓慢

制约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发展的根本因素是资金。近年来,由于地方财政困难,民乐县的各项水利工程建设的资金来源主要是中央投资,其次是地方配套和群众自筹。民乐县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县,面临的现状是中央财政投入资金有限,地方财政困难,农民自筹能力较低,构成了全县节水资金投入的不足,不能满足全县节水技术快速发展的需要。位于全县平原区的洪水镇、三堡镇、六坝镇、新天镇、南古镇、顺化乡、丰乐乡、民联乡8个乡镇和部分机关农林场的4.4万hm2(总面积5.07万hm2,已发展面积0.67万hm2)耕地适宜发展低压管灌、喷灌或滴灌,而近几年通过小型农田水利高效节水灌溉重点县项目的建设,每年中央财政资金支持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面积0.133万hm2,占适宜发展面积的3.0%,发展速度缓慢。

3.2水价偏低,缺乏节水主动性

民乐县水资源短缺,受益村组灌溉水量依据已有的水权面积分配,水费以实际灌溉用水量收取。水价作为一种经济手段,是调节水资源供需矛盾、促进灌溉用水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的有效经济杠杆。现阶段民乐县灌溉水价为0.10元,水价偏低,没有真正发挥商品水的经济杠杆作用;同时高效节水灌溉亩均投资较高(约1000元左右),高投资与低水价的差额悬殊,农业种植现状的低效益,促使农民不愿高投入,没有主动性;加之在实施项目后,节约的水量被无偿地调剂到其他村组,不能在经济上得到补偿,又挫伤了群众的节水积极性。群众是高效节水灌溉的具体实施者,缺乏群众的积极、主动参与,节水灌溉是一句空话。

3.3重建轻管,不能发挥持久效益

“重建设轻管理”是水利工程建设中长期普遍存在的现象。ⓐ2008年以前,民乐县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完工后产权归属是国家、集体还是个人,未加以明确,导致主体责任不清;ⓑ个别项目在后期维护的过程中,维修经费来源不明,数额不足,缺少修缮;ⓒ工程建设属于硬性、阶段性的指标,具有立竿见影的效果,而管理则是弹性、长期性的指标,需要在较长时间内持之以恒地加以巩固,效果不能立刻显现,因而往往不能引起足够的重视,这也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了“重建轻管”的思维定势。总之,主体责任的缺失,维修经费的不足是导致其不能持久发挥效益的主要因素。2010年之后完成的项目,在产权、维修经费方面都有明确定义,至今运行正常,效益显著。

同时,对发展高效节水灌溉没有从法律、法规上作出明确规定,只是停留在一般的号召和要求上,且缺乏节水后的补偿措施;同时,对水管理单位来说,水费是主要的经济收入来源,实际上在鼓励多用水,这些都是发展高效节水灌溉的制约因素。

4结语

民乐县是国务院确定的首批粮食主产县之一,确保粮食安全,最大的制约因素是水,而全县水资源短缺,节水灌溉面积比重小,发展高效节水灌溉是必由之路。总结粮食生产发展的经验,一靠政策、二靠投入、三靠科技,“三靠”的核心是投入,投入的核心是政策。中央政府在加强农田水利薄弱环节建设的同时,制定对粮食主产县的倾斜政策,大幅增加对粮食主产县发展高效节水灌溉的专项补助资金,或是积极整合建设内容相近的涉农大额财政资金,集中投入粮食主产县,健全粮食主产县农田水利建设新机制,以普及高效节水灌溉为重点,以县为单位集中投入,支持粮食主产县“整县推进”,增强节水支撑保障能力,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注入活力,为国家粮食安全做贡献。

参考文献

[1]孙伟.中国农业节水技术推广关键影响因素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2.

[2]高占义.中国粮食安全及灌溉发展对策研究[D].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2005.

[3]方浩,王信远.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其对策[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02).

[4]谢裕钦.桂林市节水灌溉工程模式探讨[J].节水灌溉,2007(04).

[5]王海燕,高祥照.宁夏中部干旱带旱作节水农业发展思路的探索[J].中国农业信息,2010(06).

[6]李棠慧,张玉蓉.浅谈固始县节水灌溉的有效途径[J].河南水利,2000(02).

中图分类号:S275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4774(2015)02-0054-03

Analysis of Efficient Water-saving Irrigation Development Status and
Constraints in Minle County

ZHANG Yao-ming

(MinleCountyJinshuiWaterConservancyandHydropowerEngineeringInvestigationandDesignInstitute,

Minle734500,China)

Abstract:Minle County is one of the first major grain-producing counties determined by the State Council. It is necessary to develop efficient energy-saving irrigation due to shortage of water resources. Efficient water-saving irrigation is developed for long term after demonstration and promotion for many years. However, agricultural water demand and supply contradiction cannot be effectively solved due to technical problem and social and economic problems, such as capital, management system, etc. Governments at all levels should give attention to policy, funding and other aspects suitably in order to rapidly improve proportion of efficient energy-saving irrigation area in the whole county.

Keywords:efficient water-saving irrigation; development status; constraints

猜你喜欢

制约因素发展现状
我国乒乓球运动消费的制约因素探析及对策研究
浅析制约阜阳市校园足球发展的因素
论城市社区体育的制约因素及对策
天然气储运技术经济分析
巨灾债券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浅析家庭农场发展现状及面临困境—以丽江市为例
关于惠城区发展农业的调研报告
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发展制约因素的探讨
地方广电媒体融合发展中的困境和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