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宁津县城市雨洪资源利用研究

2015-04-05石慧娟张成滨曹广超

山东水利 2015年1期
关键词:措施

石慧娟,张成滨,曹广超

(德州市水利局,山东 德州 253000)

宁津县城市雨洪资源利用研究

石慧娟,张成滨,曹广超

(德州市水利局,山东 德州 253000)

【摘要】宁津县地处鲁西北平原地区,传统的城镇化建设改变了该县天然状态的水文机制,使雨洪管理问题突出。在近年来的城镇发展和规划中引入低影响发展的理念,通过不同的工程措施、非工程措施的建设和政策措施的引导,充分利用城市雨洪资源,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关键词】低影响发展;雨洪资源;科学利用;措施

宁津县位于德州市东北部,地处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多年平均降雨量526.6mm。境内有宁津新河、宁南河、宁北河和朱家河4条河流。受季风气候影响,宁津县降雨时空分布严重不均,夏季降雨量占全年降雨量的70%;在汛期,城区积水,内涝严重。随着城区扩建,原有的农田、草地、林地逐渐被建筑物及硬化地面取代,原有疏松透气透水的地表被不透水材料覆盖,降雨很难直接渗入地下,增加了城市雨洪流量,不能有效利用。同时径流量的增加及径流频率的改变会引发河道侵蚀、洪水泛滥等生态问题。

目前城镇化建设中采用低影响发展措施可通过综合入渗、过滤、蒸发和蓄流等方式减少径流排水量,使城市开发区域的水文功能尽量接近开发之前的状况,使城镇化建设能够有效利用雨水资源,使对环境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

1 工程措施

近年来,随着城乡一体化快速发展,宁津县城乡建设步伐逐步加快,城区区域面积不断扩大,城市生活用水、生态用水及工业用水不断增加。据调查,2010年宁津县城区仅生活用水量就为622万m3,2020年将增至1368万m3,由于地下水连年超采,致使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地下水漏斗区面积逐渐扩大,水资源日趋紧张,从而导致城区供水矛盾日趋加剧。因此,加强雨洪资源利用迫在眉捷。

1.1雨水收集

从屋面、周围道路、广场收集雨水,流入地下贮水池作简单处理,用于家庭、公共和工业等方面的非饮用水,如浇灌、冲厕、洗衣、冲洗路面、冷却循环、城市景观用水等。

1.2建设绿色屋顶

在宁津县老城区建筑和新建建筑物的不透水顶部覆盖植被,构成小型排水系统,降低城市不透水比例,减轻城市排水管网压力,减轻污染,缓解城市热岛效应,调节建筑温度。

1.3草地渠道建设

将县城内的原有排水明渠改造为草地渠道,鼓励新建居民小区建设草地排水渠道,利用减缓渠道内的径流流速,增加地下水的补给,过滤污染物。草地渠道比传统的渠道更加接近天然状态下的径流输送方式。

1.4使用透水性路面

在新开发城区的人行道、停车场路面统一采用透水型材料,保证雨水回渗、补充地下水系。经检测,停车场采用混凝土透水性路面后,雨后基本积水、重金属的移除率可达72%。透水性路面不但可以使自身径流快速入渗,而且还能入渗相邻区域的降雨,径流调控明显。

1.5建设雨水收集设施

在较大的居民小区修建砂石层过滤的雨水收集池,用于绿地浇灌、道路冲洗、景观水体补充,仅灌溉植物的雨水,每年就可节约绿化用水30%以上;小区内道路修建坡向绿地,利于雨水径流引入绿地。在大酒店等场所建立中水利用管网和雨水收集设施,简易处理过的生活中水和收集的雨水用于环境卫生、环境绿化、生活杂用等。

1.6闸坝蓄水工程

大力开展河道拦蓄工程建设,因地制宜建设一批塘坝、截渗补源、小型水源工程。充分利用废旧窑坑、村边洼地、旧河道进行建设,有效拦蓄地表水和存蓄黄河水。宁津县拦河闸坝工程主要为河渠水闸,河渠水闸可相机拦蓄当地地表径流,满足农业和生态需水的要求。规划改建、重建拦河闸坝212座,年增蓄水能力可达1252万m3。

1.7重视非常规水的利用

1)再生水回用。再生水回用主要用于农业灌溉、工业、园林绿化、市政景观、道路喷洒、大型宾馆、娱乐场所、河道补水、回灌地下水等方面。宁津县污水处理厂位于东外环路西侧,2015年设计处理规模3万t/d,年处理量1095万t;2020年设计处理规模3万t/d,年处理量1095万t。宁津县到2015年再生水回用量可达615万t,2020年再生水回用量860万t,预计利用率为处理能力的78.5%以上。

2)微咸水利用。宁津县的浅层地下水多是微咸水,矿化度2~5g/L。利用微咸水的行业主要是服务行业、工业企业及建筑施工等对水质要求不高的行业。到2015年,新建机井296眼,利用量1054万m3,2020年新建机井444眼,利用量1200万m3。

3)空中云水资源利用。利用人工影响天气作用技术,通过充分利用空中云水资源,建立可满足宁津县不同生态功能区、不同气候背景、不同增雨需求的地面人工增雨(雪)工程,有效增加水库、水源涵养区、重点河流湿地、重点湖泊湿地生态保护区水资源供给,增强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能力。

2 非工程措施

2.1搞好水库加固除险,适当抬高汛限水位

改一级控制为多级控制。随着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的开展和水文系列的延长,对水库的多年实测资料作了整理分析,提高汛限水位,并将原有的一个汛限水位改为初汛、主汛和后汛三个汛限水位。这样,全县2座中小型水库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一般年份可多蓄水0.1685多亿m3。

2.2排蓄结合,灵活机动地调度洪水

主汛期,实行排蓄结合,科学调度,巧蓄客水,涵养地下水源。在认真分析气象、水情、蓄水量、土壤墒情等信息的基础上,采取多项措施,确保蓄水安全:一是密切注视水位变化,把各河道、各区段的水位严格控制在一定高度;二是随时关注天气变化,随时做好提闸放水的准备;三是强化值班,严格实行局领导干部带班值班制度,24h昼夜值班,确保水情、汛情畅通。

2.3应用科学手段,提高调度水平

近年来对2座中小型水库安装了水情自动测报系统,通过计算机进行洪水预报和调度;使用“3S”系统进行水情监测,与专家集体分析相结合,提高防洪减灾与调洪蓄水的预见性和主动性,达到保安全、多蓄水、多兴利的目的。

2.4大力宣传,增强居民节水意识

通过报刊、电视等媒体,进一步增强广大居民的水忧患意识,报道节水的好典型,大力推广介绍节水的小诀窍和雨洪资源科学利用的好办法。

2.5采取强有力的政策措施

针对宁津县缺水现状,县政府应制定雨洪资源科学利用法规,如:给予实施雨洪资源利用的业主一定比例的补贴,减免雨洪资源利用项目的部分税款等,鼓励机关、企事业单位、个人大力开展城市雨洪资源的科学利用;完善调整宁津县城市雨洪资源科学利用规划,促进城市雨洪资源基础设施建设;发挥价格杠杆作用,完善水资源价格体系,实现水资源的科学利用。

3 结语

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雨洪资源利用将是大势所趋。近年来,宁津县在工业、农业、生活节水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水资源保护、污水处理回用、改善水环境等措施正逐步实施。引调客水不仅耗资巨大,还涉及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地区间协调等诸多不利因素。因此,积极采取一定的工程和非工程的低影响措施拦蓄雨洪,将城镇化建设对生态的影响最小化,达到化害为利、费省效宏的效果。

(责任编辑赵其芬)

【中图分类号】TV21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6159(2015)-01-0043-02

收稿日期:2014-12-14

作者简介:石慧娟(1978—),女,工程师

猜你喜欢

措施
猪腹泻病防控措施
治疗猪气喘病的措施
放养鸡疾病防治八措施
环境保护中水污染治理措施探讨
欧盟采取额外措施扶持农业部门
城乡规划中常见问题与解决措施探讨
学困生的转化措施
高中数学解题中构造法的应用措施
20条稳外资措施将出台
减少猪相互打斗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