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肺癌根治术后同步放化疗效果观察
2015-04-05李继泉,崔李平
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肺癌根治术后同步放化疗效果观察
李继泉,崔李平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91中心医院,河南焦作454000)
摘要:目的探讨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肺癌根治术后行同步放化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76例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肺癌根治术后放化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各38例。观察组、对照组行肺癌根治术后分别行同步放化疗、序贯放化疗,均采用适形调强放疗5~6周、TP方案化疗6个周期。全部病例完成两个周期化疗后开始评价短期疗效。随访25.1~85.6个月,评价局部肿瘤控制率、总生存时间(OS)、无进展生存时间(PFS)、生存率。结果观察组、对照组有效率(RR)分别为76.3%、52.6%,观察组RR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照组术后第1年局部肿瘤控制率分别为78.5%±6.2%、65.4%±4.6%,术后第2年分别为60.2%±5.1%、44.5%±3.8%,观察组术后第1、2年局部肿瘤控制率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PFS长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2、3年生存率分别为89.5%、60.5%、47.4%,对照组分别为71.1%、50.0%、21.1%,观察组术后1、3年生存率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肺癌根治术后行同步放化疗的近期疗效、局部肿瘤控制率、PFS、3年生存率均优于序贯放化疗,且未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肺切除术;同步放化疗;序贯放化疗
doi:10.3969/j.issn.1002-266X.2015.42.023
中图分类号:R734.2;R730.58文献标志码:B
收稿日期:(2015-06-07)
非小细胞肺癌约占肺癌总数的80%,其中45%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就诊时已为Ⅲ期[1]。Ⅲ期非小细胞肺癌预后较差,外科手术是最常用的治疗方法,但术后5年生存率仅为17%~25%[2]。研究表明,手术后实施放化疗的患者1、3、5年生存率可达到86.6%、37.8%、32.3%,明显高于单纯手术组[3]。
术后同步放化疗与传统序贯放化疗的不同之处在于放疗的同时可给予静脉化疗,缩短了总治疗时间,提高了治疗效果,而不良反应无明显升高。2008年2月~2013年1月,我们对76例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行肺癌根治术后分别采用同步放化疗及序贯放化疗治疗,探讨术后同步放化疗治疗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择我院2008年2月~2013年1月收治的76例病历资料及随访资料完整的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男51例、女25例,年龄45~70岁,中心型肺癌46例、周围型肺癌30例,腺癌54例、鳞癌18例、其他类型4例,临床分期为Ⅲa期70例、Ⅲb期6例。术前经胸腹CT、头颅MRI、骨扫描等辅助检查证实无远处转移。均无手术及放化疗禁忌证。将患者按术后放化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各38例。两组性别、年龄、病理类型、临床分期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1.2治疗方法两组均先行肺癌根治术,手术方式均为肺叶切除术或全肺切除术,术中均行纵隔区域淋巴结清扫。观察组术后行同步放化疗,于术后第2周开始行放疗,放疗第1天同时行静脉化疗,放疗期间共行2个周期静脉化疗,放疗结束后再采用相同方案继续化疗4个周期。对照组术后行序贯放化疗,于术后第2周首先行静脉化疗2个周期,化疗结束后行放疗,放疗结束后再次行化疗4个周期(放疗及化疗方案同观察组)。两组放疗放射源采用瓦里安医用直线加速器6 MV-X线,全部采用三维适形调强放射治疗,照射野设临床靶体积(CTV)。对于右肺上叶、中叶或左肺上叶病变,照射野包括瘤床区、支气管残端、同侧肺门区、同侧纵隔(上至胸廓入口,下至隆突下5 cm)。对于右肺下叶或左肺下叶病变,照射野还包括食管旁淋巴结及下肺韧带淋巴结。采用常规分割,每日照射1次,2 Gy/次,5次/周,照射总剂量为44~62 Gy、中位照射剂量56 Gy,脊髓受量不超过40 Gy,食管受量不超过50 Gy。两组均放疗5~6周。两组化疗均采用TP方案静脉化疗,紫杉醇175 mg/m2,第1天;顺铂25 mg/m2,第1~5天,21 d为1个周期。两组均化疗6个周期。治疗期间每周复查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等,并根据临床表现及检测结果给予生白细胞、止吐、抑酸等对症处理。
1.3疗效评价
1.3.1短期疗效全部病例完成2周期化疗后开始评定疗效。根据RECIST标准评价短期疗效,分为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稳定(SD)、进展(PD)。有效率(RR)=(CR+RR)/患者总数×100%。
1.3.2长期疗效76例患者均进行随访,截至2015年3月,随访时间为25.1~85.6个月、中位随访时间45.7个月。采用回院复查、信访或电话的方式进行随访。①局部肿瘤控制率:根据胸部CT结果评价术后1、2年局部肿瘤消失情况及残余肿瘤经治疗后的缩小或消失情况,局部肿瘤控制率=(CR+PR+SD)/病灶总数×100%;②总生存时间(OS):为患者初次治疗时间到最后一次随诊或死亡时间;③无进展生存时间(PFS):为患者初次治疗到疾病进展或疾病尚未进展的最后一次随诊时间;④术后1、2、3年生存率:计算术后1、2、3年的生存率。
1.3.3不良反应按WHO标准评价所有患者的不良反应,分为1~4级。由放化疗开始至全部治疗结束,治疗期间每周复查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及临床表现评定不良反应。
2结果
2.1短期疗效观察组CR 14例、PR 15例、SD 6例、PD 3例、RR为76.3%,对照组分别为9、11、10、8例及52.6%,观察组RR高于对照组(P<0.05)。
2.2长期疗效①局部肿瘤控制率:观察组、对照组术后第1年局部肿瘤控制率分别为78.5%±6.2%、65.4%±4.6%,术后第2年分别为60.2%±5.1%、44.5%±3.8%,观察组术后第1、2年局部肿瘤控制率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②OS:观察组、对照组OS分别为(35.2±9.8)、(33.7±5.2)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PFS:观察组、对照组PFS分别为(17.2±7.0)、(11.9±3.7)个月,观察组PFS长于对照组(P<0.05)。④生存率:观察组术后1、2、3年生存率分别为89.5%(34/38)、60.5%(23/38)、47.4%(18/38),对照组分别为71.1%(27/38)、50.0%(19/38)、21.1%(8/38),观察组术后1、3年生存率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
2.3不良反应观察组发生白细胞减少20例、贫血6例、恶心呕吐9例、放射性食管炎3例、放射性肺炎3例、肝功能损害2例,对照组分别为19、5、9、2、3、2例,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非小细胞肺癌确诊时患者大多已进展至Ⅲ期,已发生局部侵犯或远处转移,因此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治疗效果难以满意[4]。目前,手术、化疗和放疗为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最常用的治疗方法。研究表明,单纯行手术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很快出现癌细胞转移或复发[5],主要原因是肺癌是全身性疾病的局部表现,单个器官的治疗无法彻底清除体内的肿瘤细胞[6],因此,术后常需辅助行放疗和化疗[7]。放疗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主要的局部治疗手段之一,在肺癌治疗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8]。适形调强精确放疗可在提高肿瘤治疗效果的同时保护正常组织。术后放疗能杀死手术野残存的肿瘤细胞或一些亚临床的损害,降低术后复发率,延长肿瘤复发时间。术后化疗可杀灭一些微小的亚临床远处转移病灶,减少或防止远处转移[9]。术后化疗,特别是以铂类为基础的术后辅助化疗方案,可以使患者明显受益[10]。而同步放化疗更能明显延长患者的生存期[11],理论根据之一就是三维适形放疗可以有效控制局部和区域病变,化疗能有效控制转移病灶,从而提高局部控制率和生存率[12]。
同步放化疗的优势在于:①具有抗肿瘤协同作用:化疗药物特别是铂类药物可通过破坏肿瘤细胞DNA复制、抑制放疗后的再增殖、影响放射剂量—反应曲线等,对放疗疗效起到增敏作用。②提高治疗效率:可明显缩短总治疗时间,增加单位时间的治疗强度;③相互补充疗效:Ⅲ期肺癌手术中对淋巴结清扫时难以做到完全、彻底的清扫,而术后放化疗可使N2期患者受益。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RR高于对照组,术后1、2年局部肿瘤控制率高于对照组,PFS长于对照组,术后1、3年生存率高于对照组,提示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行同步放化疗的近期疗效、局部肿瘤控制率、PFS、1及3年生存率均优于序贯放化疗,同步放化疗较序贯放化疗缩短了治疗时间,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并可改善患者的生存情况。
同步放化疗最大的问题是不良反应,主要包括骨髓抑制、放射性食管炎、放射性肺炎等。研究显示,放疗V20≥25%是导致2级及以上放射性肺炎的相关因素,因此放疗过程中应尽量将V20控制在20%以下[13]。放射性食管炎与患者所接受的最大照射剂量有关,将照射剂量控制在50 Gy以下可降低放射性食管炎的发生[14]。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不良反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行同步放化疗的近期疗效、局部肿瘤控制率、PFS、3年生存率均优于序贯放化疗,且未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Jemal A, Siegel R, Ward E, et al. Cancer statistics, 2006[J]. CA Cancer J Clin, 2006,56(2):106-130.
[2] 王思愚,吴一龙,戎铁华,等.Ⅲ期N2非小细胞肺癌的外科治疗[J].中华肿瘤杂志,2002,24(6):605-607.
[3] 李昉, 彭瑛, 韦小梅, 等. 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术后放疗加化疗的疗效分析[J].四川肿瘤防治,2005,18(1):18-20.
[4] 张霞,张斌,高亚杰.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术后辅助治疗的临床应用[J].中国肺癌杂志,2010,13(4):357-362.
[5] 杨富涛.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和传统开胸肺叶切除术治疗Ⅰ-Ⅱ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3,29(5):328-330.
[6] 马望,樊青霞,王留兴,等.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前后血清IGF-1和IGFBP-3水平的变化[J].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45(4):663-664.
[7] Misthos P, Papagiannakis G, Kokotsakis J, et al. Surgical management of lung cancer invading the aorta or the superior vena cava[J]. Lung Cancer, 2007,56(2):223-227.
[8] 陈晏,徐幼苗.大麻素受体2在胫骨癌痛大鼠脊髓背角细胞中的表达[J].现代肿瘤医学,2010,18(11):2147-2149.
[9] Kato H, Tsuboi M, Kato Y, et al. Postoperative adjuvant therapy for completely resecled early-stage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J]. Int J Clin Oncol, 2005,10(3):157-164.
[10] Maas KW, Sharouni SY, Smit EF, et al. Sequencing chemotherapy, radiotherapy and surgery in combined modality treatment of stage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J]. Curr Opin Pulm Med, 2007,13(4):297-304.
[11] El-Shenshawy HM, Fathy A, Eteba S, et al. Sequential chemora-diotherapy versus concurrent chemoradiotherapy plus consolidation chemotherapy in unresectable stage Ⅲ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J]. J Clin Oncol, 2008,26(6):18509.
[12] 李昌林,李崇国,唐汉军.体部伽马刀联合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观察[J].现代肿瘤医学,2011,19(12):2434-2437.
[13] Graham MV, Purdy JA, Emami B, et al. Clinical dose-volume histogram analysis for pneumonitis after 3D treatment for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 (NSCLC)[J]. J Int J Radiat Oncol Biol Phys, 1999,45(2):323-329.
[14] 王振波,陈绍水,于泽顺,等. 肺癌放化疗中急性放射性食管炎相关因素分析[J]. 山东医药,2010,50(7):6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