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脑膜瘤的MRI和CT表现特点对比分析研究

2015-04-05陕西省宝鸡市人民医院放射科宝鸡721000

陕西医学杂志 2015年12期
关键词:尾征非典型脑膜瘤

陕西省宝鸡市人民医院放射科(宝鸡721000)

何建平 冯建新 白 毓

脑膜瘤的MRI和CT表现特点对比分析研究

陕西省宝鸡市人民医院放射科(宝鸡721000)

何建平 冯建新 白 毓

目的:对比分析脑膜瘤的MRI和CT表现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非典型脑膜瘤患者23例。对比分析MRI和CT的表现特点结果:CT显示颅板无明显变化者4例,肿瘤邻近局部颅骨不同程度的骨质破坏者8例,肿瘤邻近局部颅骨骨板增厚、硬化者11例。MRI显示22例患者中,信号均匀者3例,不均匀者19例,呈混杂长T1长T2信号。结论:当脑膜瘤患者瘤体偏大,密度信号不均匀及出现脑膜尾征等情况时,应重点怀疑非典型脑膜瘤的发生,结合其临床特征确诊。

脑膜瘤(Meningiomas)是一种颅内常见肿瘤,发病率居第2位,约占13%-26%[1,2]。脑膜瘤起病慢,病程长,患者初期症状体征不明显,后期逐渐出现颅内高压征及局部定位症状和体征等[3,4]。非典型脑膜瘤具有潜在恶性及侵袭性,手术不易切除,且极易复发,预后较差[5]。CT和MRI可以提供准确信息及科学依据,对手术方案及诊疗计划的制定发挥重要的临床意义。我院于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共收治非典型脑膜瘤患者23例,全部经手术病理证实,现回顾性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病例选自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来我院就诊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非典型脑膜瘤患者23例,诊断标准:根据2000年WHO分类诊断标准:①每10个高倍视野下,4个<核分裂相的细胞分裂数目<20个以下;②如果核分裂达不到4个,须至少具备大核浆比例的小细胞,增大的核仁,连续性层状生长及灶性地图样坏死等表现中的3个[6]。其中男14例,女9例;年龄27~68岁,平均45.91±5.28岁;病程2周至2年,平均10.36±2.51个月。所有患者均经手术、病理证实为非典型脑膜瘤。

2 方 法 所有患者均采用GE Lightspeed VCT 64排容积CT扫描仪行横断面CT平扫。20例行横断面CT增强扫描,采用双筒高压注射器以3.5ml/s的流速肘静脉团注非离子型造影剂优维显(370mgI/ml)80~100ml,动脉期扫描延迟30s,静脉期60s。

22例患者采用德国西门子Avanto1.5T磁共振扫描装置行MRI检查, 17例加扫横轴位弥散加权成像(DWI)。横轴位自脑干到颅顶骨板,冠状位自额部到枕部,矢状位自右侧颞部到左侧颞部。17例行增强扫描,肘静脉注射国产钆喷酸葡胺注射液(Gd-DTPA)对比剂(0.1mmol/kg),扫描区域为T1WI横轴位、矢状位及冠状位。

3 观察指标 大脑膜瘤直径>5cm,中脑膜瘤直径2~5cm,小脑膜瘤直径<2cm[9]。肿瘤周围水肿程度与肿瘤最大径比较判定;大于最大径为重度,小于最大径的1/2为轻度,介于之间为中度[1]。脑膜尾征指增强后肿瘤邻近脑膜至少连续两个层面表现为离肿瘤越远越细[3]。

结 果

1 肿瘤一般情况 两种方法均可显示出肿瘤位于矢状窦旁9例,大脑凸面5例,大脑镰3例,桥小脑角区及鞍区各2例,后颅凹和脑室内各1例。23例患者中,大脑膜瘤8例,中脑膜瘤13例,小脑膜瘤2例。

2 肿瘤周围水肿程度及颅板变化 CT、MRI均可以清楚显示肿瘤周围水肿程度,占位效应明显;3例为重度水肿,9例为中度水肿,11例为轻度水肿。CT显示颅板无明显变化者4例,肿瘤邻近局部颅骨不同程度的骨质破坏者8例,肿瘤邻近局部颅骨骨板增厚、硬化者11例;颅板变化MRI显示不如CT,只有在骨质改变明显时才能显示。

3 CT表现 密度均匀者4例,不均匀19例,CT示混杂密度;囊实性肿块病灶、钙化、囊腔扩大及出血例数分别为11、7、2和1例。CT增强扫描20例,其中均匀强化与不均匀强化例数分别为3和17例,“脑膜尾征”11例。

4 MRI表现 22例患者中,信号均匀者3例,以等信号为主;信号不均匀者19例,呈混杂长T1长T2信号。17例患者加扫DWI,高低混杂信号9例,高信号5例,等信号3例。明显均匀强化与不均匀强化者分别为2例和15例,其11例显示实质明显强化,4例轻-中度强化,其中15例肿块邻近脑膜出现“脑膜尾征”。

讨 论

非典型脑膜瘤具有潜在恶性,预后较差,术前诊断极为重要[7]。非典型脑膜瘤影像学表现不典型,MRI分辨率高,其定位诊断优于CT;但就肿瘤钙化、骨质结构破坏等方面而言,CT更具优越性,二者可以互相弥补不足[8]。CT为等或稍高密度肿块,颅骨变化明显;MRI T1WI为等或稍低信号,T2WI可呈混杂信号,肿块内相对均匀,囊变、坏死及钙化等较为少见[9]。非典型脑膜瘤生长迅速且不均衡,肿瘤形态多不规则或呈分叶状,本研究显示15例。患者肿瘤边缘模糊毛糙,提示肿瘤无包膜或包膜不完整、呈浸润性生长,本研究显示15例。患者所表现的硬膜尾征与肿瘤位置、硬膜受侵状态及血管硬性增生有关,MRI增强扫描示短粗状的硬膜尾征。

由于非典型脑膜瘤发病率低,生长方式特殊,病理组织学复杂,影像学表现多样,缺乏特异性,容易出现漏诊、误诊等,临床中应注意与以下肿瘤相鉴别:①多型性胶质母细胞瘤:多型性胶质母细胞瘤患者瘤周更为明显,增强扫描呈不规则环状、花环状强化,周围骨质破坏较少见。②良性脑膜瘤:瘤体形状规则,边界清晰,密度信号及强化均匀,坏死少见,硬膜尾征光滑细长。另外,还应与听神经瘤、垂体瘤、脑膜转移瘤及间变性星形细胞瘤等相鉴别。

综上所述,当脑膜瘤患者瘤体偏大,形态不规则,边缘模糊,瘤体水肿,密度信号不均匀及出现脑膜尾征等情况时,应重点怀疑非典型脑膜瘤的发生,结合其临床特征确诊。CT诊断价值不如MRI,但在显示脑膜瘤伴钙化时比MRI优越。

[1] 张 伟, 戴士林, 路 凯, 等. 不典型脑膜瘤的CT、MRI表现[J].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13,11(6):640-642.

[2] 刘 勇, 陈正君, 罗 丽, 等. CT与MRI在小脑膜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4,12(1):33-35.

[3] 李文一, 周俊林, 董 驰, 等. 对比分析间变型脑膜瘤与非典型脑膜瘤的MRI特征[J].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2014,11(7):427-430.

[4] 张红迁.多层螺旋CT与MRI增强扫描诊断脑膜瘤的应用价值比较[J].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2,32(18):4032-4033.

[5] 莫 信, 汤小俐, 谭长连, 等. 不典型脑膜瘤MRI表现及误诊分析[J]. 磁共振成像, 2015,6(4):258-265.

[6] Koschny R, Krupp W, Xu LX,etal. WHO grade related expression of TRAIL-receptors and apoptosis regulators in meningioma[J].Pathol Res Pract, 2015,211(2):109-116.

[7] 孟庆梅, 张洪业. 非典型性脑膜瘤的CT、MRI表现[J].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4,12(4):66-68.

[8] 罗 武, 王 波, 刘卫军. 脑膜瘤的MRI和CT表现特点分析[J]. 临床医学工程, 2014,21(5):551-552.

[9] 陈 军. 146例颅内脑膜瘤的MRI与CT影像学特征分析[J].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3,24(10):2257.

(收稿:2015-09-02)

脑膜肿瘤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R739.45

A

10.3969/j.issn.1000-7377.2015.12.054

猜你喜欢

尾征非典型脑膜瘤
非典型内脏异位综合征1例
超声筋膜尾征在腹外型及腹壁型韧带样纤维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导致的代谢紊乱
黏液纤维肉瘤增强MRI“尾征”研究进展
城市边缘区“非典型传统村落”保护与开发探讨
蝶骨嵴脑膜瘤的显微手术治疗效果评价
DCE-MRI在高、低级别脑胶质瘤及脑膜瘤中的鉴别诊断
肺部超声彗星尾征在急性心脏疾病患者中的应用
非典型纤维黄瘤一例
显微手术治疗矢状窦旁脑膜瘤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