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1例达芬奇机器人辅助宫颈癌根治术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2015-04-05张红菊赵依芳张彩萍
荆 茹,张红菊,赵依芳,张彩萍
(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妇产科,陕西 西安 710032)
161例达芬奇机器人辅助宫颈癌根治术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荆 茹,张红菊,赵依芳,张彩萍
(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妇产科,陕西 西安 710032)
目的 探讨采用达芬奇机器人行宫颈癌根治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2月至2014年5月我院采用达芬奇机器人实施手术的16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护理经验,包括术前、术后患者的护理等。结果 患者均顺利接受手术,无机械故障或其他原因导致的术式改变,术后均恢复良好,无明显并发症,住院时间缩短至3~4天,随访发现手术切口均达到一期愈合。结论 达芬奇机器人辅助宫颈癌根治术具有创伤小、出血量少、疼痛轻、恢复快、外观美容效果等优势,减轻了患者的痛苦,降低了护理难度,提高了医疗与护理工作的效率。
达芬奇机器人;围手术期;宫颈癌根治术;护理
宫颈癌是妇科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严重威胁妇女健康。近年来,腹腔镜手术的推广和普及促进了微创妇产科的发展。但盆腔手术对术者腹腔镜操作的熟练程度、缝合技术要求非常高,传统腹腔镜手术器械转动角度受限,造成了一些手术盲区,而且只能提供给外科医生二维的手术视野,不能满足深部组织手术的需求;加之手术时间较长,易导致术者疲乏,降低手术的精确度,增加手术风险,限制了腹腔镜技术向更复杂的外科手术的拓展。机器人手术系统克服腹腔镜技术的不足,可在人手不能触及的狭小空间进行精细的手术操作,同时滤除人体自身不能控制的颤动,使各项操作更精确、更便捷、更可靠,可以减少术后各种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2013年2月至2014年5月我科应用机器人辅助下行宫颈癌根治术161例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61例均为宫颈癌Ⅰa~Ⅲa期患者,年龄22~69岁[(42±8.5)岁]。术前均未行辅助放化疗治疗,所有患者入院前完善相关术前检查,做好各项术前准备。实验室检查、胸部X射线、心电图、肺功能、肝胆胰脾B超检查均正常,
1.2 手术方法 达芬奇机器人由外科医师控制台、手术台车、仿真机械手及3D高清影像系统4部分组成。术时患者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后取膀胱截石位,头低脚高倾斜30°。器械护士将机器人的3个手臂及显示器用无菌保护套套好,推动手术台车至患者两腿之间,将机器人的手臂于套管上固定,放入镜头和机器臂。手术助手先将脐孔处气腹针穿刺,CO2气腹形成,气腹压力维持在12~15 mmHg,下腹正中距离耻骨联合上22 cm,脐孔偏左2 cm切开12 mm,置入12 mmTrocar,插入机器人内镜,其两侧(左8 cm,右10 cm)偏足侧15°外切开8 mm皮肤,插入机器人1号、2号Trocar,于1号臂左右相应处各切开5、10 mm皮肤作为辅助口,顺利进腹。主刀医师坐在操作台前进行手术操作,手术助手则根据主刀医师的指令及时更换不同功能的套针。通过与手术台车连接的数据线将主刀医师的动作指令传输给机器人,完成手术。
1.3 护理方法
1.3.1 术前护理 ①心理护理:由于机器人手术是新开展的一项外科技术,患者对达芬奇机器人辅助下宫颈癌根治术不了解,心存恐惧和担忧,因此非常必要向患者及家属详细介绍机器人手术方法及优越性,并告之机器人手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美容效果好等优点。另外,护理中还要用机器人手术成功的先例来鼓励患者,耐心细致地解答患者提出的各种疑问,使其增加对手术成功的信心,建立良好的心理环境,以平和的心理接受手术。②术前检查:仔细询问病史,了解患者的全身情况有无手术指征、手术禁忌证,常规术前各项检查。行肺功能、超声心动图检查,评估患者心肺功能能否耐受全麻插管下大角度倾斜的Trendelenburg体位的手术。双下肢动静脉超声检查排除外周血管疾病。根据病情需要,可作消化道、泌尿系统等全身检查。③术前准备:因机器人手术通常在脐区作小切口穿刺气腹针,所以除按妇科手术常规皮肤准备外,应特别注意脐孔清洁。术前阴道、肠道准备同常规妇科腹腔镜手术准备。由于肠胀气、内容物过多会严重影响术野暴露,建议常规清洁灌肠。术前8~12小时禁食,4~6小时禁饮水。为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常规建议患者准备弹力袜,术后穿戴。
1.3.2 术后护理 ①一般护理:按全麻及宫颈癌根治术后常规护理。予以心电监测,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及伤口敷料情况、持续低流量吸氧,并给予保暖。②伤口疼痛的护理:传统开放手术患者术后疼痛剧烈、需用止痛泵或镇痛药物,而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手术患者因创伤小、疼痛程度减轻,患者情绪放松,能够主动配合医生及护士的各项操作。③尿管、阴道引流管的护理:护士应确保患者阴道引流管通畅,做好妥善的固定,防止堵塞和回流,并准确记录引流液的性质及量,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④伤口渗出及感染护理:采用达芬奇机器人行腹部手术,其切口一般为4~5个,均为8~12 mm的小切口,因此手术创伤小,另外完全由机械在患者体内操作,术后感染风险几乎降到零,患者手术后,密切观察伤口敷料是否清洁干燥,一般无需特殊处理,隔日更换一次敷料,能有效预防伤口感染。如有伤口出血、红肿及时报告医生,积极处理。⑤泌尿系感染的预防:宫颈癌手术后留置尿管时间较长,为预防泌尿系感染,我科一般采用苯扎氯铵进行会阴擦洗,每日两次,并嘱患者多饮水,每日饮水量约1500~2000 ml。每周更换抗反流尿袋一次。⑥饮食与活动:采用达芬奇机器人进行手术,其切口小、创伤小,疼痛较轻,故护理人员可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强调早期下床活动,因其可增加肠蠕动和肺活量,提高抗病能力,加快体质恢复,同时加速切口部位的血液循环,促进切口愈合及下肢静脉回流,预防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胃肠道功能恢复后,根据病情遵医嘱给予流质→半流质→软食→普食。⑦并发症的预防:高碳酸血症,机器人腹腔镜手术由于气腹的建立、CO2潴留,术后易发生酸中毒、皮下气肿等症状,术后应密切观察患者神志、呼吸频率、深浅度,加强呼吸道管理,促进CO2排出。⑧健康教育:出院时指导患者宜低脂、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少量多餐,忌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及饱餐,养成良好的工作、休息和饮食规律。对于宫颈癌带尿管出院的患者,护理人员应讲解带管的重要性及护理注意事项,防止尿管脱落或堵塞,并嘱患者多饮水、保持会阴清洁干燥,会阴擦洗每日两次,预防泌尿系感染。此外,护理人员要做好达芬奇机器人术后的随访工作,并指导患者定期复诊,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出院后全休三月,如有明显下腹部疼痛或阴道出血较多(多于平时月经量),应立即来院复诊。
2 结果
患者均顺利接受手术,手术时间3~4小时,麻醉时间4~5小时。无机械故障或其他原因导致的术式改变,术后均恢复良好,无明显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缩短至3~4天,随访发现手术切口均达到一期愈合。
3 讨论
机器人手术出血少、创伤小、切口小、恢复快,护士要转变传统观念,逐渐适应微创术后患者恢复快的特点,督促、鼓励患者早期活动,使其积极参与到治疗、护理过程中来。护理中应充分做好术前准备及心理护理,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及思想顾虑,全面细致地给予患者检查评估,确保患者的安全。在达芬奇机器人手术后的患者护理过程中,护士更多时候担当健康教育者的角色,护理系统模式由全代偿护理系统向部分补偿系统和支持-教育系统转变,我们期待微创外科的发展带来护理理念的变革与创新。
[1] 郑燕芳,卫冰,张鑫,等.应用达芬奇机器人实施腹部外科疑难手术的护理[J].护理学杂志,2011,26(18):38.
[2] 卫冰,张建国,郑燕芳 采用达芬奇机器人行腹部手术患者的围术期护理[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2,29(1B):40.
[3] 曹媛媛,高勇,吴丽红,等.21例达芬奇机器人辅助直肠癌切除围术期的护理[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1,15(22):10
[4] 毕彩琴,孔令环,乔玉宁.6例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胃切除术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J].当代护士,2013年,9(下旬):35-37.
[5] 饶芸,骆群,李雪玲,等.达芬奇机器人系统全胃切除术的围手术期护理[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1,33(1):4.
161 cases nursing experience of preoperative period about robotic assisted radical hysterectomy
JING Ru,ZHANG Hong-ju,ZHAO Yi-fang,ZHANG Cai-ping
R473.6
B
1672-6170(2015)01-0129-02
2014-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