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法复位配合中药治疗儿童屈曲型肱骨髁上骨折66例
2015-04-04杨永
杨 永
(云南省绥江县人民医院骨科,云南 绥江 657700)
临床经验交流
手法复位配合中药治疗儿童屈曲型肱骨髁上骨折66例
杨 永
(云南省绥江县人民医院骨科,云南 绥江 657700)
目的:观察手法复位超肘关节小夹板外固定配合中药外敷治疗屈曲型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66例用手法复位超肘关节小夹板外固定配合中药外敷治疗。结果:治愈45例,好转18例,未愈3例,总有效率95.5%。结论:手法复位超肘关节小夹板外固定配合中药外敷治疗屈曲型肱骨髁上骨折效果较好。
屈曲型肱骨髁上骨折;手法复位;中药外敷
2008年6月至2013年2月笔者用手法复位超肘关节小夹板外固定结合中药外敷治疗屈曲型肱骨髁上骨折66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66例,均为我院门诊患者。男35例、女31例,年龄3~10岁,病程1~10天,左侧骨折28例、右侧骨折38例,骨折尺偏型38例、桡偏型20例。摄肘关节X线正侧位片确诊为屈曲型肱骨髁上骨折。
诊断标准: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①有外伤史;②多发生于儿童;③肘部有肿胀、疼痛、畸形、压痛、功能障碍,甚至有张力性水泡,肘后三角关系正常;④X线检查可确定骨折情况和类型,骨折远端向前上方移位,骨折线从后下方斜向前上方。
2 治疗方法
手法复位:患者仰卧位或坐位,较小患儿可让家长抱于胸前,一助手握住上臂,另一助手握住腕部,保持前臂中立位,两助手顺势对抗牵引先矫正重叠移位,对有侧方移位的,术者双手由内外侧抱髁,向桡侧或尺侧推挤以矫正侧方移位,并徐徐伸直肘关节,并将骨折远端向后推挤。
中药外敷:黄柏、白芷、延胡索、羌活、栀子、青皮、当归、赤芍、乳香、没药、三七、红花、姜黄、骨碎补、自然铜、续断各等分制成细末,取药末适量加入开水调拌均匀,摊在纱布上外敷于患处,隔日换药1次。
用小夹板超肘关节固定:选用4块夹板,分别放于肘部前、后、左、右4侧,将肘关节固定伸肘位2周,后渐屈至90°位置固定2周。固定后要观察患肢血运情况,不可过紧,以免压迫肱动脉,造成前臂缺血性肌挛缩。
随访6个月后统计结果。
3 疗效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012年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治愈:骨折解剖复位或骨折远折端向桡侧移位1/5以内,有连续性骨痂形成,功能完全或基本恢复,携带角正常。好转:骨折对位尚满意,骨折愈合,肘关节伸曲受限在30°以内,携带角减少在20°以内。未愈:伤肢畸形,携带角减少20°以上,功能障碍。
4 治疗结果
治愈45例(68.2%),好转18例(27.3%),未愈3例(4.5%)。总有效率95.5%。
5 讨 论
肱骨髁上骨折为儿童最常见的肘部骨折,约占肘部骨折50%~60%,根据暴力方向和受伤机制不同,可将肱骨髁上骨折分为伸直型、屈曲型2种,其中伸直型约占90%以上,屈曲型约占5%[2]。临床报道伸直型较多,屈曲型较少,屈曲型虽所占比率较少,但在临床中也有不少因跌倒时肘后侧着地,肘关节处于屈曲位,暴力由后下方向前上方撞击尺骨鹰嘴,造成髁上骨折,远折端向前上移位,骨折线由后下方斜向前上方。肱骨髁上骨折常见的并发症有血管损伤和前臂缺血性肌挛缩,神经损伤,肘内外翻畸形,但肘内翻畸形是最常见的并发症。肘内翻的发生机制主要有[3]远折端尺偏移位向内倾斜,尺侧骨皮质塌陷,远折端旋转,前臂重力的剪力和力矩作用,骨折断端持续存在内倾和内旋相对运动。
复位时间应在7天内,整复时手法应轻柔,切忌暴力复位造成新的损伤。要做到充分的拔伸肘关节,矫正侧方及旋转移位,尽量恢复肘关节功能。骨折复位后要及时摄X线,测验携带角,注意有无尺偏畸形,有的话要及时矫正尺偏畸形,防止肘内翻。要维持好复位后的稳定,伸肘位固定能防止肘部活动所产生的移位。小夹板固定可在换药时检查有无移位,有利于及时纠正和防止出现肘内翻。要观察患肢肿胀变化、皮肤张力、皮肤颜色、感觉、桡动脉搏动情况、手指末梢循环,防止前臂缺血性肌挛缩的发生。中药外敷能起到消瘀退肿止痛,舒筋活血,接骨续筋的功效,有利于骨折恢复。手法复位超肘关节小夹板外固定治疗屈曲型肱骨髁上骨折,无手术创伤,可不需住院治疗,骨折可以达解剖对位或功能对位,因此是一种简便、经济、有效、安全无创的方法。
[1]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2:154.
[2] 田心义,肖四旺.骨折诊断与治疗选择[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5:108.
[3] 姜士超.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并发肘内翻的研究进展[J].临床小儿外科杂志,2010,9(2):142.
R274.118.341
B
1004-2814(2015)04-0289-01
2014-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