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外用治疗跟痛症46例
2015-04-04王奎友
王奎友
(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洪家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浙江 台州 318000)
笔者采用中药温经散寒、活血止痛汤外用治疗跟痛症46例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46例均为门诊患者。男35例,女11例;年龄50~75岁;病程7天~半年。多为单侧疼痛。
诊断标准:参照《疼痛诊断治疗学》中标准。①跟骨骨刺:足跟部疼痛,晨起较重、行走片刻后减轻,但行走过久疼痛加重,跟骨结节前方压痛,有时可触及骨性隆起。跟骨侧位片常显示跟骨后结节前角骨刺形成。②跟下脂肪纤维炎:常因跟部被硬物碰伤或长期受压引起。跟下疼痛、肿胀、压痛浅。③跟部滑囊炎:常发生于一侧跟腱止点部疼痛,在行走、站立过久或剧烈运动后疼痛加重,局部轻度肿胀、压痛,有时可触及捻发音,跟下滑囊炎多由外伤或长期摩擦形成,跟骨结节下方疼痛。④跖筋膜炎:常有跟下及足心疼痛,足底有胀裂感。
排除标准:①外伤性、痛风性、跟骨骨髓炎、跟骨结核所致的跟痛症;②合并有严重心、肝、肾等重要器官的功能损害者;③正在使用其他药物者。
2 治疗方法
给予温经散寒、活血止痛中药。附子15g,延胡索15g,桂枝15g,川芎10g,川乌15g,草乌15g,桃仁10g,红花10g,乳香10g,秦艽15g,独活15g,威灵仙15g,艾叶15g,小茴香5g,牛膝10g。水煎先熏后洗,每日2次。每剂药熏洗2天,14天为一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
3 疗效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痊愈:疼痛消失,行走正常,能正常生活。显效:疼痛明显减轻,行走正常。有效:疼痛减轻,步行久后可出现疼痛。无效:疼痛无改善,影响行走。
4 治疗结果
痊愈20例,显效18例,有效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6%。
5 讨 论
跟痛症属中医“痹证”范畴,多因年老肝肾亏虚,肾阳不足,多感风寒湿邪或因慢性损伤,伤及筋骨,导致气血瘀滞、寒湿阻络、不通则痛。根据“痛则不通,通则不痛”的中医理论选择温经散寒、活血止痛中药治疗。方中附子、桂枝、川乌、草乌祛风湿、散寒止痛,延胡索、川芎行气活血止痛,桃仁、红花活血逐瘀,乳香活血止痛、消肿生肌,秦艽、独活、威灵仙祛风湿、通经络止痹痛,艾叶、小茴香温经散寒、芳香走窜使诸药直达病处,牛膝引药下行、直达病痛处。以上各药煎洗,可借助药力和热敷的综合作用,改善骨内微循环,缓解局部粘连,解除疼痛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