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释“斿”

2015-04-04

四川旅游学院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玉篇义素形声字

徐 山

(苏州大学中文系,江苏 苏州 215123)

“斿”字《说文》未收。《玉篇· 部》:“斿,弋周切。旌旗之末垂者。或作游。”据《玉篇》可知“斿”字读作 yóu。[1]

“斿”字在早期典籍里有两种用法:其一为古代旌旗下垂的飘带等饰物。《周礼·春官·巾车》:“建太常,十有二斿。”郑玄注:“太常,九旗之画日月者,正幅为縿,斿则属焉。”陆德明《经典释文》:“斿,音留。”即旌旗下垂的飘带义的“斿”读作liú。其二为游,遨游。《周礼·春官·司常》:“道车载 ,斿车载旌。”其中的“斿车”即皇帝出游时所乘之车。此义中的“斿”字读作 yóu。[2]

在甲骨文里已有“斿”字,其字形从 从子。有关“斿”字前贤多有考释。罗振玉《殷虚书契考释》:“《说文解字》:‘游,旌旗之流也。从 ,汓声。’……从子执旗,全为象形。从水者,后来所加,于是变象形为形声矣。”白玉峥《契文举例校读》:“罗氏谓为象形之说殊非。字盖从子执 ,准之六书,当为会意,不得谓为象形。其初意当为旅游,为动词。作斿者,乃其本形;故经典中仍缘用之。至秦始增水,或又增辵,于是本义遂晦。字于卜辞,均为地名。”《甲骨文字诂林》姚孝遂按语:“《玉篇》‘斿’或作‘游’,以‘斿’作正体。‘游’、‘遊’皆后起孳乳字。徐灏《说文解字注笺》:‘游从汓声,本有可疑。……斿当为本字,石鼓文已有之,从子执 ,子即人也……’证诸古文字,徐说极是。”

以上诸贤之说[3],罗振玉“从子执旗”的形体分析当从。白玉峥认为“斿”字“准之六书,当为会意”,是。徐灏“从子执 ,子即人也”之说,则有可商之处。

“斿”字的甲骨文从 从子,其中部件“ ”为旗帜状,而部件“子”的甲骨文形体为幼儿状。《说文·子部》所收的字和幼儿相关的就有“孕(怀子也)、字(乳也)、孪(一乳两子也)、孺(乳子也)”诸字。换言之,“子”作为构形部件,其含义均为幼儿。所以徐灏认为“斿”字中的“子即人也”,则忽略了“子”在“斿”字中的特定年龄身份。“斿”字的甲骨文形体义当为幼孩手执旗状。

结合“斿”字的形体义和在典籍里的用法以及“斿”字的同源孳乳字的情况,“斿”一词在发生层面上的本义域的构成为:幼孩手执有下垂飘带[义素(1)]的旌旗游玩[义素(2)]。也就是说,“斿”一词的本义域①有关本义域的问题,参见拙文《论本义域》,《古汉语研究》1994年第2期。有两个构成义素,即义素(1)“旌旗之末垂”的名词义和义素(2)“游玩”的动词义。在语音方面,义素(1)“旌旗之末垂”的名词义,和义素(2)“游玩”的动词义在一开始为同音,即《玉篇》对“旌旗之末垂”义的“斿”所认定的“弋周切”。“斿”一词在发生层面上有两个构成义素,而其后义素(1)“旌旗之末垂”的名词义的语音发生了变化,这样两个不同的义素各有其音对应,即义素(1)“旌旗之末垂”的名词义在《集韵》里为“力求切”(liú),而义素(2)“游玩”的动词义在《广韵》里则为“以周切”(yóu)。[4]

在典籍里,表现“斿”义的则用“游”和“遊”字。《说文· 部》:“游,旌旗之流也。从 ,汓声。”并收了“游”的古文“ ”。段玉裁注:“此字省作斿,俗作旒。《集韵》云:‘斿,亦作 。’按此说必有据。”并在“游”的古文下曰:“从辵者,流行之义也。从 者,汓省声也。俗作遊,合二篆为一字。”有关段注中提及的“ ”和“旒”字的问题,从语音演变和字形演变的关系来看,“斿”的初音为yóu音,而“旌旗之末垂”义的“斿”以后又有 liú音,然而liú音产生以后,初音yóu音并没有消失,而是新旧两读并存,且各自造出相应的形声字,即“旌旗之末垂”义的“斿”的 yóu音后有形声字“貧”字,而“旌旗之末垂”义的“斿”的liú音后有形声字“旒”字。

从形体构造的角度而言,“游”字当为“从水斿声”的形声字,《说文》“从 ,汓声”的分析不确。《说文·水部》:“汓,浮行水上也。从水子。”“汓”为会意字,字形义即幼孩在河里游水状。“游”为初文“汓”的后出形声字。“游”的本义即游水。《说文》所收的“游”的古文,其中部件“子”的上方的三曲状即河水,而“辵”则表示运动义。由于“游”字的读音同“斿”且“游”字的形体中含有部件“斿”,所以“游”字造出以后,其字形除了自身的“游水”本义之外,亦用来表示“斿”的字形所含有的两个基本义素:“旌旗之末垂”和“游玩”。“游”字在书面语里所表达的“旌旗之末垂”或“游玩”义,实际上是“游”的假借义。这样,由于“斿”字有两读,“游”字假借了“旌旗之末垂”和“游玩”义之后也有了两读。《说文》“游,旌旗之流也”的训义已非本义所在,而是“游”的假借义之一的用法。

另外,“遊”字是“斿”的“游玩”义的增形孳乳字,“遊”字所增的表示行动义的偏旁“辵”,实际上强化了“斿”的“游玩”义。

通过上述有关“斿”的初文的形义、词义、语音演变和有关孳乳字等方面的分析,对“斿”的本义层面上的“游玩”义则加深了理解。“斿”字的甲骨文从 从子,表现了幼孩手执旗帜游玩的景象。《汉语大词典》“遊”字条下有“①游览;云游。②游乐、游荡”等义。其实其中的“游乐、游荡”义当为“遊”一词的本义所在。同样,《汉语大词典》“游”字条下有“同‘遊’”,而其下的诸义项为“①行走;运行。②遨游;游览。③游憩;游玩。④优游;逍遥……”其中的“游玩”义列为第③个义项,不妥,应列为第①个义项。[5]

和“遊”相关的“旅遊”一词出现甚早,南朝梁沈约《悲哉行》:“旅遊媚年春,年春媚遊人。”其中的“旅遊”即旅行游览之义。由于“遊”的“遊览”义根植于“遊”的“游玩”本义,所以“旅遊”的“遊”在本质上包含了“游玩”的因素。时至今日,现代旅游业蓬勃发展,旅游的内涵也日益丰富,然而作为旅游所应具有的“游玩”的性质,仍是题中应有之义,仍是需要旅游业去精心打造的。

[1]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2]阮元.十三经注疏[M].北京:中华书局,1980.

[3]李圃.古文字诂林[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4]陈彭年.钜宋广韵[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5]罗竹风.汉语大词典[M].北京: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86-1994.

猜你喜欢

玉篇义素形声字
认识带“氵”的形声字
带“火”字旁的形声字
小议形声字
原本《玉篇》引《淮南子》校勘学价值举例
形声字运动会
《说文》《玉篇》目部重文比较研究
义素分析法
《玉篇》文献学、辞书学研究综述(2000—2016年)
《玉篇》与其他字书对比研究综述
色彩义素类型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