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就业困难毕业生就业影响因素分析与应对

2015-04-03原晓敏刘猛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 2014年7期
关键词:困难毕业生大学生

原晓敏++刘猛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普遍化,毕业生的数量也在急剧增加。2013年高校毕业生达699万,成为史上最难就业季,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社会热点之一。在研究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普遍问题时,需要对就业困难学生额外的关注,分析就业困难大学生就业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同时综合社会复杂的就业背景,从而提出相关解决问题的对策,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帮扶工作。

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形势对策高校毕业生是我国宝贵的人力资源,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普遍化,高校扩招加之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影响,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已成为社会热点问题,尤其是对于就业困难毕业生的就业问题,高校教师亟须分析其就业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因势利导、转变观念、提升素质、变挑战为机遇,帮助大学生顺利就业。

一、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分析

2013年6月18日,人社部部长尹蔚民介绍:根据测算,20~59岁就业年龄组人口将在2020年达到8.31亿的峰值。未来5年,高校毕业生就业规模将保持在700万左右,约占每年新进人力资源市场劳动力的一半,且这一比例将进一步提高,再加上中等职业院校毕业生、城镇未能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和退役士兵,总量近1600万人,我国青年就业压力巨大。一方面我国就业人数明显增加,另一方面企业校园招聘会减少。这客观上给学生就业带来了很大的影响,而且,在未来相当长时期内大学生就业压力不会缓解。

二、就业困难毕业生就业影响因素分析

在就业形势整体低迷的环境下,高校学生的就业压力逐渐增大,部分因学业、家庭、个人生理和心理缺陷的学生逐渐成为就业困难的群体,需要给予更多的关注来帮助他们顺利就业。

1.如何界定就业困难学生

为了对高校就业困难毕业生就业影响因素进行调研分析,首先需要对就业困难毕业生进行一个界定,确定我们需要调研和重点关注的对象:我们所研究的就业困难毕业生,主要指毕业后希望直接工作,而目前尚无就业单位接收,并且根据其在校学习、社会工作、科研等方面的表现,在竞聘过程中无明显优势的学生。

2.就业困难毕业生就业影响因素分析

大学毕业生是宝贵的人力资源,然而很多就业困难毕业生由于其个人在学业、性格以及生理和心理等方面存在缺陷而导致求职过程中无明显竞争优势,还有部分学生没有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对工作期望过高导致其就业困难。主要表现在以下五类情况:

(1)在大学期间学习成绩较差,综合素质不足,就业竞争力差

部分毕业生在校期间学习不注重总结归纳,基础知识薄弱,无法学以致用,而且不注意理论联系实际,缺乏实习和实际工作的经验,动手能力弱,无法符合企业的需求。

(2)性格内向,不善交际,甚至存在心理缺陷

成绩虽然一直名列前茅,与企业交谈存在自卑心理,主要表现为在职业选择中信心不足,不敢与招聘单位代表沟通,缺乏主动性,应聘过程中往往失败在面试环节。

(3)家庭条件较差,经济负担重

学生在求职过程中迫于经济压力无法自由选择合适的工作,应聘所产生的交通费和住宿餐饮费往往成为其选择工作的限制因素,导致其工作的选择范围有限,一定程度上使其就业存在困难。

(4)自身存在生理缺陷导致在求职过程中无法被企业接纳

企业招聘要求中往往会存在“五官端正,气质佳”的字样,对于身体存在缺陷的学生,对他们的求职之路而言,最可怕的不是命运的不公,而是奋争后的徒劳。

(5)对薪资和职位的要求过高

部分毕业生的就业倾向大城市和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不愿到小企业和农村乡镇等基层就业,眼高手低导致大学生在择业的价值观上已经脱离了现实,梦想就业一步到位,最终加入了就业困难的群体。

三、针对就业困难毕业生严峻就业形势的对策

大学生就业是一个综合性问题,涉及到国内外经济形势、经济结构调整、劳动力市场发育程度、教育结构调整和政策以及毕业生自身素质等。对于就业困难毕业生,针对这一群体开展就业帮扶工作重点要根据学生个人情况制定相应的帮扶对策。

1.建立就业困难毕业生档案库

学校要充分依托各个学院,通过认真详细的调查摸底,在对毕业学生的思想动态、就业意向和具体困难充分掌握的基础上,根据五类就业困难影响因素建立“就业困难毕业生档案”,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困难毕业生的帮扶工作。

2.对就业困难毕业生开展有针对性的帮扶工作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就业困难毕业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分类帮扶:一是针对学习成绩较差、综合素质不足的毕业生,充分利用校院两级的学业指导中心,给他们提供实习锻炼机会,通过实际项目对其专业知识和技能进行强化训练;二是针对不善交际,甚至存在心理缺陷的学生,加强心理辅导与疏导,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提高心理承受能力,跨越心理障碍,顺利就业;三是针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设立就业专项资金,重点补助他们在求职过程中产生的费用,同时学校积极向用人单位推荐他们;四是针对身体存在缺陷的学生,聘请老师为他们做重点指导,排解压力,增强自信心,联系相关企业做好内部推荐;五是针对就业期望和价值取向不切实际的学生,积极引导他们调整就业期望,鼓励他们到基层建功立业,跨行业跨专业就业。

3.加强校企合作帮助困难毕业生就业

高校就业工作指导部门要承担起向用人单位“推销”毕业生尤其是就业困难毕业生的职能。加强校企合作,根据企业需求,结合就业困难毕业生的特点和优势,在人职匹配的基础上优先推荐。另外,充分发挥往届毕业生作用,了解企业的招聘要求,做好内部推荐工作。学校可设立就业推荐奖,对推荐就业困难毕业生成功就业的老师和往届毕业生予以表彰并奖励。

4.鼓励自主创业分流就业压力

自主创业是分流就业压力的一个重要途径,学校应加大支持创业工作力度,尤其要加大对就业困难毕业生自主创业的经费、政策、项目的支持,为他们提供创业孵化基地,组织创业实践。对有创业意愿的毕业生开展有针对性的项目引导、技能培训、专家指导等帮助和服务。

针对就业困难毕业生就业所面临的问题,需要深入了解学生的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帮扶工作。同时,学校在制定相关政策时对于这一困难群体应给与重点关注。就业困难毕业生的就业问题,还需要国家、企业、大学生自身、教育机构各个方面共同努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缓解就业困难毕业生存在的就业压力,让每一个毕业生都能顺利就业。endprint

猜你喜欢

困难毕业生大学生
9岁的高中毕业生
困难中遇见团队
困难我不怕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选择困难症
最“叛逆”的毕业生
有困难,找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