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痰瘀论治原发性高血压体会
2015-04-03杨德钱指导
周 亮,杨德钱(指导)
(1.湖南中医药大学2009级七年制本硕连读生,湖南 长沙410208;2.重庆市垫江县中医院,重庆 垫江408300)
临证心得
从痰瘀论治原发性高血压体会
周 亮1,杨德钱(指导)2
(1.湖南中医药大学2009级七年制本硕连读生,湖南 长沙410208;2.重庆市垫江县中医院,重庆 垫江408300)
原发性高血压是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1]。笔者从痰瘀论治原发性高血压效果较好,体会如下。
1 病因病机
饮食肥甘厚味滋腻之品,痰湿内生,湿浊阻滞中焦导致脾胃运化功能失常;脾虚则气滞,气机不畅,帅血无力,则血行不畅发为血瘀;痰瘀交阻互结,导致脑络闭阻,气血不能上荣头目或蒙蔽清窍,脑失所养。
2 治疗方法
基本治疗原则为燥湿化痰,活血通络,息风止眩。方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合桃红四物汤加减。药用半夏、白术、天麻、茯苓、陈皮、桃仁、红花、生地黄、芍药、当归、川芎、丹参、车前子、甘草等。
半夏白术天麻汤由半夏、陈皮、天麻、白术、茯苓、甘草等组成,具有燥湿化痰、平肝息风功效,主治风痰上扰引起的头目眩晕。方中半夏燥湿化痰,降逆和胃,天麻平肝潜阳,息风止眩,二者共为君药;白术健脾燥湿,茯苓健脾利湿,陈皮理气化痰,三药共为臣药;甘草调和诸药,并为佐使。诸药合用,共奏化痰熄风之功效,使风熄痰除而眩晕自止。
桃红四物汤由四物汤(当归、川芎、芍药、生地黄)加桃仁、红花而成,补血不滞血、和血不伤血。方中生地黄滋阴补血,为君药;当归补血和血,可调经隧脉道之滞,为臣药;芍药养血敛阴、缓急止痛,川芎上行头目、下行血海、中开郁结、旁通经络,二者同为佐药。加入活血祛瘀之桃仁、红花,有活血化瘀的作用[2]。
3 药理研究
研究表明,半夏白术天麻汤具有降压、扩张血管作用。桃红四物汤不仅具有改善心功能、抗心肌缺血、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血液流变学及微循环作用,而且具有抗缺氧、抗氧化、抗衰老、抗肿瘤、降血脂、增强免疫功能等多种功效[3]。
半夏有短暂的降压,降血脂,抗心理失常作用。白术具有利尿作用,可抑制电解质重吸收,促进钠离子的排出,还有降血糖,抗凝作用。茯苓可影响肾小管对钠离子的重吸收而利尿。天麻素可降低外周阻力,扩张小动脉及微血管,同时调整神经系统的神经功能障碍,以达到止痛、降压、镇静之效[4]。桃仁可增加脑及股动脉血流量,降低血管阻力,改善血流动力学状况。红花可兴奋心脏,降低冠脉阻力,增加冠脉流量和心肌营养性血流量,扩张周围血管,降低血压。丹参能扩张冠脉,增加冠脉血流量,改善心肌缺血,改善微循环,促进血液流动,降低血压。川芎能扩张冠状动脉及脑血管,降低血管阻力,改善微循环,有明显而持久的降压作用。生地黄有降压,镇静,抗炎,抗过敏作用。芍药有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血流量,衍生物有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芍药苷可镇静、抗炎止痛。当归具有扩张冠脉作用,增加冠脉血流量以及抗血栓作用。车前子具有显著利尿作用[5]。
杨德钱教授在其治疗时随证加减,若呕吐加竹茹和胃降逆止呕,脘闷、纳差、腹胀者加木香、豆蔻、山楂、砂仁等理气化湿健脾,肢体重着、心悸胸闷、舌苔白腻者加泽泻、佩兰、藿香等醒脾化湿,失眠者加夜交藤、酸枣仁等宁心安神,发热、心烦者加黄芩、栀子等清热除烦,眩晕呕恶、手足震颤加龙骨、牡蛎、地龙等镇肝熄风通络之品。
4 病案举例
谭某,男,47岁,2014年9月2日初诊。因“反复头晕、头痛2年余,加重1周”入院。症见头晕、头痛,头身重着如裹,视物旋转,动则加剧,恶心呕吐,夜寐不谧,大便调,小便可,舌质淡红苔白厚腻,脉弦滑,舌下脉络瘀紫。BP164/90mmHg。此乃痰浊湿阻中焦,瘀血内生,清阳不升,脑络失养。治以燥湿化痰,活血化瘀,息风通络止眩。方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合桃红四物汤加减化裁。半夏12g,白术20g,天麻10g,陈皮10g,桃仁15g,红花12g,生地黄20g,赤芍15g,当归20g,川芎15g,丹参30g,地龙12g,车前子30g,夜交藤30g,竹茹10g,甘草10g。5剂,水煎服,每日1剂,早中晚分服。2014年9月9日二诊,头晕、头痛有所缓解,已能转侧安卧,夜寐明显缓解,现觉纳差神疲乏力,腹微胀满,大便调,小便可,舌淡红苔白微腻,脉弦滑,舌下脉络瘀紫,BP136/78mmHg,原方佐以补气健脾之品。半夏12g,白术20g,天麻10g,桃仁15g,红花12g,生地黄20g,赤芍15g,当归20g,川芎15g,丹参30g,地龙12g,木香10g,甘草10g,黄芪30g,山楂30g,白豆蔻10g。4剂,水煎服,每日1剂,早中晚分服。随访症状明显缓解,未再发。
5 讨 论
高血压属中医“眩晕”、“头痛”范畴。痰、瘀是高血压发生发展的重要病理产物和致病因素,痰瘀互结是重要病机。
杨德钱教授认为痰来于津,瘀本于血,痰瘀互结的理论来源于“津血同源”。饮食入胃,津液行于脉中,食谷精气中的浓稠部分与营气结合,于心脏化赤为血液,血液经心脉输布以营养全身;痰瘀互结,阻于脉中,致脉道不利,血液流通不畅。痰瘀相互化生、互结形成的机理可分为两方面。一是由痰致瘀,饮食肥甘厚腻之品,导致痰浊内生,湿浊痰阻中焦,闭阻经脉,脏腑功能失调,气机不畅,血液推动无力则形成瘀滞;二是由瘀致痰,情志所伤,肝气郁结,气滞血瘀,血液瘀滞于脉中,则津液停滞不得输布,形成痰浊。痰、瘀均为气血津液代谢及脏腑功能运化功能失调所致,二者常常相兼为病,互为因果,既是病理产物,也是致病因素。所谓“见者并行,甚者独行”,故治宜燥湿化痰,活血化瘀,息风通络止眩。方中半夏、白术、陈皮、车
前子、天麻燥湿化痰,健脾利尿,理气化痰,息风止眩;生地黄、赤芍、当归、川芎、丹参、红花养血活血,化瘀生新,通络止痛;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共奏健脾化痰、理气燥湿、活血通络、息风止眩之功,故治疗痰瘀互结型高血压效果较佳。
[1] 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版,2012:251.
[2] 田德禄.中医内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2002:263-267.
[3] 高学敏.中药学[M].2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312-324.
[4] 谢鸣.方剂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96-198.
[5] 王磊,王海月,刘红军.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痰湿中阻型高血压[J].吉林中医药杂志,2010,30(6):478-479.
R249.7
B
1004-2814(2015)03-0255-02
2014-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