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努比羊口疮病的诊断与防治
2015-04-03龙造恒
龙造恒
(福贡县动物卫生监督所,云南福贡 673400)
一起努比羊口疮病的诊断与防治
龙造恒
(福贡县动物卫生监督所,云南福贡 673400)
2015年3月14日,笔者在上帕镇施底村诊治一起努比羊疫病。经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诊断为羊唇型、外阴型口疮病。通过采取综合防治措施,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
努比羊;口疮病;防治措施
山羊口疮病是由传染性脓疱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该病主要以患羊口唇等部位皮肤、黏膜形成丘疹、脓疱、溃疡以及疣状厚痂为特征,幼羊易感染且发病率高,常以群发性流行,成年羊呈散发性。病羊多因采食吞咽障碍,体质消瘦,不食,最后直至死亡,给养羊业的发展造成巨大损失。
1 流行病学调查
邓某家中饲养有努比羊种母羊36只,2015年2月27日,邓某从一养殖农户家中购买一只种公羊,3月1日起,种公羊及部分母羊精神萎靡,食欲减退或废绝,反刍减少,被毛精乱无光,日渐消瘦。到3月14日,发病羊增加到16只,发病率为44.4%,死亡4只,死亡率为11.1%。
据调查,邓某饲养努比羊已有10余年,主要采取圈舍饲养方式,从未发生过任何疾病。羊群除注射羊口蹄疫、小反刍兽疫疫苗外没有接种过其它疫苗。
2 临床症状
病羊体温升高,达到41~41.5℃,口角、上唇出现散在的小红斑,逐渐变为丘疹和小结节,继而形成水疱或脓疱,破溃后结成黄色或棕色的疣状硬痂。症状较轻者痂皮逐渐干燥、脱落、留有疤痕,严重病例,患部继续发生丘疹、水疱、脓疱、痂垢,并互相融合,波及整个口唇周围及眼脸和耳廓等部位,形成大面积龟裂。母羊外阴肿胀,在附近皮肤发生溃疡,公羊阴囊鞘肿胀,出现脓胞和溃疡。
3 诊断
通过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诊断为努比羊唇型、外阴型口疮病。
4 病因分析
由于羊群采用圈舍饲养,饲料单一,羊只摄取矿物质饲料及微量元素不足,加之对羊舍和用具消毒不严,给病毒的侵入创造了条件。其次,由于养殖户存在养殖靠天的侥幸心理,疫病防治观念不强,对引进的种羊没有进行严格的隔离观察,对羊群没有进行羊口疮病活毒疫苗接种,羊群缺乏免疫力,也是引发本病的一个重要原因。
5 防治措施
5.1 隔离
对场地进行封锁,禁止场内羊只、羊产品及饲料运出,对发病羊隔离治疗。
5.2 消毒
用10%石灰水对圈舍、场地进行喷酒消毒,用具用 1%NaOH消毒,粪便、污物堆积发酵,病死羊尸体按要求进行无害化处理。
5.3 加强饲养管理,保持圈舍卫生
每天清扫圈舍2次,早晚各1次,每天消毒1次,加强对病羊的护理,饲喂柔软、适口性好、富含营养、容易消化的饲料,保证饮水清洁。注意观察羊群的精神状态,一旦发现异常及时隔离。
5.4 冶疗
对体温升高的病羊肌肉注射磺胺间甲氧嘧啶钠0.1~0.2ml/ kg,1次/d,连用2d,利巴韦林注射液0.1g/kg、青霉素钾4mg/kg,1次/d,连用3d。对病羊唇部、外阴发生溃疡的用0.2%高锰酸钾溶液进行冲洗然后涂2%龙胆紫溶液,对已形成结痂的病羊,先将结痂剥除干净后冲洗涂擦,2次/d,连续4d。为防止继发感染,可注射磺胺类药物。
6 小结与体会
(1)根据发病情况、临床症状诊断为该羊群混合感染羊口疮病。
(2)加强饲养管理,保持圈内通风透光,干燥,清洁卫生,由于本病主要通过受伤的皮肤黏膜传染,保护羊只皮肤和黏膜不受损伤,围栏要光滑,饲草要鲜嫩,不混有杂质。
(3)免疫接种是预防本病的重要途径,养殖户要根据当地疫病流行情况,合理制定免疫程序,强化技术规范,掌握免疫的最佳时机,对羊群适时进行羊口疮病活毒疫苗接种,增强羊群免疫力。
(4)养殖户要加强疫病防治知识的学习,增强疫情观念,引种前对原产地疫情状态要进行调查了解,引进的种羊要严格隔离观察15d,经确定健康无病后再混群饲养,如有发病情况应及时上报,并采取相应措施,以免延长病情造成重大损失。
(5)注意个人防护。由于羊口疮病人也能感染发病,在治疗和免疫接种时要做好个人防护,以免感染发病。
[1] 王小新,贝怀国,叶青.羊口疮病的诊断与防治[J].畜禽业,2014,(12):89-90.
[2] 李文昌,赵海莲,李玉花,等.浅析羊口疮病的诊断与综合防治措施[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07,(5):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