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现高职数学教育生活化的综合方法研究
2015-04-02刘元姝
刘元姝
摘 要:高职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体现高职数学教育生活化至关重要。教师要积极运用生活中的现实材料引导学生认识数学、感受数学,让学生经历“生活——数学——生活”这样的一个循环系统,从根本上提高高职数学教学效率与质量。笔者根据已有的工作经验,略谈几点体现高职数学教育生活化的综合方法,希望能为提高高职数学教育质量献出微薄之力。
关键词:高职院校;高职数学教育;生活化;综合方法
1 前言
作为一门古老而常新的基本课程,数学学科的重要性不言自明,它是科学之祖,是其他学科必需的运算工具。数学学习对高职生的全面发展有着不容小觑的推动作用。
众所周知,新世纪是一个飞速发展的时代,人们所生活的环境瞬息万变、变幻莫测。高职数学教育要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新形势,将数学知识与社会生活有机结合起来,实现教学活动的生活化,这样才能激发高职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热情。笔者根据已有的工作经验,略谈几点体现高职数学教育生活化的综合方法,希望能为提高高职数学教育质量献出微薄之力。
2 高职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2.1 课堂教学“涛声依旧”
纵观目前的高职数学课堂教学,教师们还是不能跳出“复习——导入——新授——巩固——作业”这一沿袭了一个时期的教学框架。有调查分析过目前的高职数学教学过程,教师所有的教案或课堂教学第一、二个环节都是复习(练习)前面已学习过的知识,出几道题目让学生练练,再接着导入新课。这种模式不是不好,只是这样不能给学生一个现实的具体的问题情境,不能很好地让学生自己利用旧知去发现、分析、解决未知的新问题。课堂主角是学生,学生的学习活动是课堂的中心,因此,要大胆地对课堂教学环节进行改良,要让数学课堂充满生气与活力,绝不能再继续那种几十年来“涛声依旧”的局面。
2.2 教师还在“照教科书教”
教育部门曾经通过课堂调研,发现教师还在照搬套用教材。不是说“照教材教”不好,只是觉得现在使用的教材是千人一本,甚至是万人一本。而学生所面临的生活环境、地理位置、生活条件、社会经历、生活体验都各不相同,再加上他们的个性差异、班级实情、学校特点、地域特点等这些因素都将会影响到学生对教材“欣赏与喜爱”的程度。如果说学生对例题呈现的教学情境不感兴趣,不能让他们产生“需要”,那么必将影响他们的学习激情,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厌恶数学,甚至是抵制数学,导致数学教育质量低下。
2.3 忽略了学生“实践体验”
从目前来看,数学课程中一些“实践的东西”被教师忽略,有的被教师给“砍了”,特别是“实践活动”部分也被教师怕影响教学进程、怕影响学生的学习时间给无情地“删了”。这些被人为地“砍了、删了”的内容恰是学生数学学习最重要的东西,也是学生最感兴趣、最热衷的东西,“考试数学”和“应用数学”的本质区别也就在于此。数学教材里,对学生实践与应用的知识内容,特别是那些要求学生动手操作的内容更是被教师忽视。这种现状不仅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还会严重影响学生的日后发展。
3 体现高职数学教育生活化的综合方法
高职数学教学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已经严重阻碍教学效率的有效提升,而高职生的数学基础普遍比较薄弱,只有在教学过程中实现“生活化”教学,从他们的现实生活入手,方能收到明显的教学效果。
3.1 创设生活情境导入数学知识
为了保证高职数学教育能够有序开展,教师必须重视课堂导入艺术。正所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师要为学生创设生活情境,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组织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十分注重为学生营造有趣生动的生活化教学情境,以他们的现实生活为基点导入新的数学知识,以此促使学生从生活实例中感受数学的独特魅力,同时也将数学概念生活化、直观化,降低高职生接触数学知识的排斥感。
比如在讲授“排列”概念时,教师可以利用“四个人排成一排拍照片,一共有多少种排法?”这种生活化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讲授“组合”概念时,利用“从班级中选三名同学参加学校学生会的竞选,一共有多少种选法?”这种问题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在讲授“对数”的概念时,利用“一张纸对折20次,能不能比珠穆朗玛峰高”这样的问题激发学生积极讨论,调动他们的思维。事实证明,结合高职生喜好新鲜事物的心理特征,在教学过程中添加生活气息,可以促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无处不在,进而将学习心态调整到最佳状态,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3.2 立足现实生活使学生乐学易懂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高职数学教学尤其要注重培养学生从现实生活中提炼数学问题的能力,并将这些问题导入课堂内,使数学知识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将枯燥乏味的数学课堂变得热情盎然。
教师应该在教学中经常为学生展示他们十分感兴趣的生活素材,并将数学知识巧妙地隐含于其中,促使学生善于从生活素材中发现数学、感受数学,进而运用数学。
比如在等差数列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探讨世界各国举办奥运会的年份这个问题,以此引出“等差数列”这个概念;在教学“导数”这节内容时,可以引入“变化率”这个概念,通过“高台跳水”和“气球膨胀率”这两个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让学生从熟悉的“高台跳水”问题去深入探索导数的几何意义,掌握函数的单调性等相关知识。这样的教学法将生活中的数学原型直接展示在学生面前,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并不是单调枯燥的定义、公式,而是贴近生活、富有生命力的东西,以此为学生构筑了主动学习的平台,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
3.3 结合实际生活实现学以致用
马克思主义早就提出,理论是实践的先导,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学以致用”应该是高职数学教育的最终归宿。诚然,学生光掌握了数学公式和定理,却不会应用于实际,就如“纸上谈兵”一样。换言之,高职数学知识积极应用于实际生活,才会变得富有活力,有血有肉,同时也让学生充分体验到数学知识的价值与意义,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和动力。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眼光去观察周围的世界,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实际过程中巩固自己的知识,不断提高探究能力。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经常为学生布置一些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例题引导学生思考,促使他们借助已经掌握的数学知识自主探索问题,同时还能深化、拓展他们的知识,增强他们的能力。比如在教完了数列知识后,可以为学生安排这样一些问题:按揭贷款购房是否合算?买哪家的电脑比较合算?如何正确实施家庭理财?这些问题都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息息相关,通过思考、解决这些问题,可以促使学生进一步巩固知识,使他们的数学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毋庸置疑,实现问题生活化可以切实让学生体会到数学课程的趣味性。
总之,高职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体现高职数学教育生活化至关重要。教师要积极运用生活中的现实材料引导学生认识数学、感受数学,让学生经历“生活——数学——生活”这样的一个循环系统,从根本上提高高职数学教学效率与质量,为高职生的日后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瑾.从生活中来,回生活中去[J].文学教育(中),2011(4).
[2]陈运森.生活中的数学[J].科技信息,2009(21).
[3]李玉玉.让数学课堂在生活中放飞[Z].新世纪小学数学学术研讨会,2007—9—4.
[4]洁萍.解读新课标的理念之一:发展学生应用意识[J].中学数学教与学,2004(1).
[5]吉宝.论国际数学课程目标的改革方向[J].中学数学教与学,2004(4).
[6]树慧.以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J].中小学教材教学,20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