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雾霾报道看中西方新闻价值观

2015-04-02李来房

对外传播 2014年11期
关键词:雾霾马拉松赛事

李来房

在全球气候变暖和人类环保意识增强的背景下,环境新闻已成为传媒报道的重要类别,与环境有关的污染事件、自然灾害、国际合作等,都属于环境报道的主要题材。环境问题不仅与经济发展、城镇化以及人们生活、生命健康密切相关,与政治同样有着深度关联。

正因如此,环境新闻容易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近几年来,国内外媒体高度关注中国华北地区城市秋冬季节频发的严重雾霾,并以此剖析中国面临的环境和发展问题。

今年10月,“十面霾伏”三次上演华北地区,几项在北京举行的国际体育赛事,如环北京职业公路自行车赛和北京国际马拉松赛等,都碰巧遇到糟糕的雾霾天气,媒体把新闻更多聚焦到雾霾上。据统计,10月1日-27日,美联社、法新社和路透社共发有关中国雾霾的英文报道15篇,新华社30篇。

本文通过比较新华社和西方主流媒体近期的雾霾报道,分析中西方媒体在环境新闻报道上的特点和价值观差异,以期对加强中国环境新闻的对外传播有所启发。

1.转移焦点

在10月19日北京国际马拉松赛的新闻报道中,喧宾夺主的雾霾成为西方媒体报道这项赛事的主角和焦点,赛事本身似乎变成配角,西方媒体大篇幅介绍雾霾的严重程度及对比赛的不利影响,包括选手弃赛、戴口罩等防护措施,并在报道中引用被他们认为真实可靠的美国大使馆提供的PM2.5数据信息等。这些媒体似乎有意借赛事向外界渲染中国的污染状况。

法新社、美联社、英国《每日电讯报》等西方主流媒体都报道了这一赛事,角度和题目相差无几,法新社文章标题为《雾霾袭击北京马拉松,选手们戴上口罩》,导语:“成千上万的赛跑者在周日的北京马拉松赛上与雾霾抗争,一些选手戴着口罩。这里的空气污染程度攀升至最高建议限值的16倍”。稿子前六段一直讲述北京雾霾情况,包括中途退赛选手的抱怨,直至第七段才提到比赛男女冠军是谁。

美联社《北京马拉松选手戴上口罩抵御雾霾》,导语“尽管周日重污染包围着北京,一项国际马拉松比赛如常举行,竞赛者使用口罩和海绵等装备来抵御雾霾”。文章介绍了第34届北京国际马拉松比赛的起、止点,参与人数,组织者在沿途提供14万块清洁海绵等措施。文章最后补充了一段背景:“在经历了多年的快速发展后,中国的污染状况是众所周知的,应对这一问题已成为执政的中国共产党的重要议程,市民们厌倦在雾霾中呼吸,这让当政者感到压力。”

英国《每日电讯报》以《世界上最不健康的马拉松——尽管重污染笼罩中国首都,北京国际马拉松照常举行》为题报道这一赛事,并用“空气末日”来形容北京的污染,文章称,今年3月中国总理李克强承诺对污染宣战,而北京“末日空气”中的马拉松给该市环保当局带来灾难性的一个月。

报道重点本应放在体育比赛上,最终却转向雾霾以及中国的污染问题,并用“空气末日”“灾难”“恐怖”等极为负面的字眼儿刻意渲染污染的程度。在新闻价值上,它们认为雾霾的重要性超过比赛。这表现了西方媒体热衷报道负面、异常新闻的传统价值观。天气对室外体育比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对马拉松长跑更是如此。新华社的报道《北京马拉松在雾霾中结束》,没有忽略雾霾这一因素,但在文章里对雾霾和赛事作了较为客观、平衡的把握。这与西方媒体对雾霾着墨甚多的视角显然不同。

2.深度报道与专业素养

针对以雾霾为代表的中国环境问题,西方媒体有不少调查性深度报道。例如,《华尔街日报》9月17日刊登《中国最脏城市中最大污染企业治理之困》一文,重点采访了河北邢台最大污染企业冀中能源公司,介绍这家企业和邢台在国家治污压力下所采取的措施和面临的难题,相对客观地讲述了这一重污染城市转型的异常艰难。

法新社10月22日文章《专家:雾霾让北京重点治理燃煤的思路迷失方向》,从大唐国际北京高井燃煤热电厂关停的事实切入,认为削减燃煤的效果不明显,到2030年,中国面临更大的能源需求支撑经济发展,中国需要改革和更健康的经济以及提高能源效率。

《华尔街日报》的这篇文章,采访对象包括企业、工人、官员和百姓,论述从点到面,讲述邢台严重污染、治理投入和面临的难题,尤其以普通人的视角反映污染治理带来的具体影响,这种写法也是中国对外传播提倡的。但法新社文章的观点值得商榷,作者似乎怀有先入为主的偏见,多次引用绿色和平组织和外国专家的话语,对中国的治污能否取得效果表示质疑、悲观。

新华社也有不少深度的环境报道,例如近期播发的《中国重污染省份在阵痛中寻求转型》《北京雾霾来自农村秸秆焚烧?》《持续雾霾天气考验中国治污努力》等稿件,从具体实例入手,客观分析近期雾霾的成因、企业治污举措和效果,以及中国治污的挑战。新华社报道比较关注中国采取的治污努力、进展和经济增长模式转型,更倾向于正面引导舆论。总体看,单薄、零碎的短篇幅消息稿件较多,内容丰富、具有深度的雾霾及环境报道仍需加强。

在深度、可读性上,西方主流媒体的环境新闻分析性报道有值得借鉴之处。例如,《洛杉矶时报》9月12日刊发的长篇报道《中国的蓝天计划、对雾霾宣战将带来进步或政治变革》,有中美对比、专家观点,并梳理了中国今年在体制建设上采取的实质举措,例如:修改环境保护法,增加透明度,强化惩处,成立专门环境资源审判庭等。文章展示了作者对中国污染问题的总体掌握,内容丰富,逻辑清晰,可读性强,虽然引述的专家观点未必正确、客观,但稿件从写作上体现了较高的专业水准。

3.关乎国家形象塑造

中国旅游研究院日前发布报告称,当前雾霾正成为中国入境旅游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由此看来,雾霾已给中国旅游业带来一定影响。虽不能断定这与西方舆论对中国雾霾和污染的大量报道有关,但若国际舆论长期充斥着对中国环境问题的不客观、不真实报道,这无疑有损中国的国际形象。

西方媒体在报道中国的环境问题时,如同报道中国的其他问题一样,也会带有某些典型的偏见。他们不考虑中国与发达国家发展阶段的不同和国情的不同,往往把污染单纯归咎于中国政府片面追求经济增长,对中国治污决心和努力狐疑满腹或视而不见,对中国环境问题的报道中经常充斥尖刻批评,夸大其词,极力渲染。不可否认,过去几年来,中国减排治污取得一定成效,但是,污染形势依然严峻,中国在污染控制方面仍有诸多改善空间,包括执法和区域内各省市协调。媒体应秉持客观、准确、全面的原则报道环境问题。

此外,西方媒体还利用雾霾对中国政府申办2022年冬奥会提出质疑,对中国的政治体制、人权状况妄加评判,引述观点怀疑在中国政治体制下能否取得治污的成功,声称“目前取得成功的全是民主、宪制为基础的社会”。例如,《华盛顿邮报》近日刊登的《中国申办2022年奥运会受批判》一文妄称,中国举办如此规模的赛事,会阻碍其改善人权和法治状况。

西方媒体对中国的偏见报道是其传统新闻价值观的表现。中西方媒体新闻价值观的差异,与不同的历史、政治制度、意识形态和文化价值观密切相关。随着中国国际地位和文化软实力的提升,中国媒体国际传播能力不断增强,西方媒体对华的种种负面舆论也必将得到有效遏制。

当今,在新技术引领下,具有交互性特征的新媒体正与传统媒体加速融合,传媒影响力得以迅速扩大。环境、气候变化等受众普遍关心的新闻报道领域,关乎国家形象的塑造和维护。与外媒相比,中国环境新闻的对外报道有待大力加强,记者专业素养亟需培养提高。充分利用新媒体带来的良好契机,努力扩大包括环境新闻在内的中国对外新闻的报道力、传播力、影响力,增强话语权,引领国际舆论,方能更好地为国家利益和塑造中国负责任大国良好形象服务。endprint

猜你喜欢

雾霾马拉松赛事
本月赛事
冰上马拉松
新德里雾霾
河南省体育馆近年承办的主要赛事
学习是一场马拉松
河南省体育馆近年承办的主要赛事
扫清“霾”伏
有些日子没被某编毒舌插刀了,雾霾都散了!
一起来跑马拉松
雾霾里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