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线建设的学术史回顾及反思
2015-04-02毅1旭2
王 毅1,成 旭2
(1.西南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重庆北碚400715;2.重庆市杨家坪中学,重庆400050)
三线建设的学术史回顾及反思
王 毅1,成 旭2
(1.西南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重庆北碚400715;2.重庆市杨家坪中学,重庆400050)
学术研究的进步都是基于已有的研究成果,追溯和反省学术史能推动学术研究的发展。学界有关三线建设的综述均是从决策、影响、调整改造、工业遗产及与西部大开发的比较等方面进行述评,没有将非专门探讨三线建设但涉及到部分三线企业分布的论文纳入到综述中。学科之间的交叉应用使得三线企业分布的部分研究成果隐藏在看起来与三线建设并不相关的其它领域中。一个行业或一个地区三线企业分布的合理与否对客观地评价该行业或该地区三线建设的成就至关重要。
三线建设;学术史回顾;三线企业
1964-1980年的三线建设①,是中共中央为巩固战略后方和初步改变我国工业布局的不合理状况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一次规模空前的重大经济建设。上个世纪80年代,随着档案资料的解密,学术界开始了关于三线建设的研究,近二十年来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战略决策、成就、调整改造、工业遗产等方面。
一、三线建设的学术史回顾
1.有关三线建设历史史实的文献、记录的发掘
《党的文献》1995年第3期选刊了有关三线建设时期的部分珍贵文献,包括李富春、薄一波、罗瑞卿《关于国家经济建设如何防备敌人突然袭击问题的报告》,毛泽东《在打仗问题上要有两手准备》,总参作战部的报告(1964年4月25日),周恩来向中央书记处汇报提纲(节录),国务院国防工业办公室《关于一、二线各省后方建设的重点》,毛泽东《要争取快一点把后方建设起来》,刘少奇《在接见军委作战会议全体同志时的讲话(节录)》,周恩来、罗瑞卿《关于加强一二两线各省、市、区建设自己后方和备战工作的报告》,周恩来《关于基本建设的几个问题》等。这些文献资料的公布,给研究三线建设提供了可靠的根据。八十年代国内外相关领域的著作或论文对研究三线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史料。萨特米尔所著《科研与革命——中国科技政策与社会变革》一书,有关“三线建设”时期我国的整体状况和科研状况的考察。Derek J.Waller:The Government and politics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对“三五”计划作了介绍。Bill Brugger和Stephen Reglar Politics,Economy and Society in Contemporary China对三线建设时期的中国作了全面的介绍。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历史事件的回顾》、《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毛泽东军事文集》、莫里斯·梅纳斯所著《毛泽东的中国及其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49-1966)》等,均对研究三线建设提供了较多的资料和观点。
2.三线建设决策研究
学界对三线建设的决策研究比较多,包括决策形成的缘由、决策形成的过程、对决策的评价等。其中决策形成的缘由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1988年,李宗植在《我国三线建设及其得失浅析》一文中,首次剖析了三线建设决策的形成,认为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和改善我国不合理的工业布局状况是三线建设决策形成的主要因素。旧中国工业布局极不合理,现代工业集中在东部沿海大城市,地域辽阔、资源丰富的内地,现代工业却很少,对于在现代战争中有效地保护生产力和发挥经济力等,都是极其不利的。六十年代前后,形势一度紧张:中印边界东段西段发生全线冲突、美帝制造了北部湾事件、中苏边境增兵等,严峻的形势下,毛泽东同志认为新的世界大战随时可能爆发,他从中华民族的安危出发,疾呼全党全国进行三线建设,把对付国外敌人的突然袭击和大规模入侵当作压倒一切的中心任务[1]。《三线建设的决策、布局和建设:历史考察》一文,认为日本、南韩在“日朝条约”下密谋制订的“飞龙计划”对我国东北的威胁也影响了三线建设决策的形成[2]。孙东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三线建设决策的形成和苏联卫国战争的经验有关。毛泽东在研究苏联卫国战争的经验时同一位主管工业的负责同志讲,要好好研究斯大林的经验。斯大林一不准备工事,二不准备进攻敌人,三不搬家,这是教训[3]。李彩华对孙东升提出的“苏联卫国战争的经验”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举例论述了其他国家的历史经验如何影响我国三线决策的形成。同时,提出三线建设决策的形成和当时三线地区的基本条件有关,三线地区具备作为战略后方的基本条件。即:有建设战略大后方必须的地理环境,自然资源丰富,有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有初步的工业基础[4]。陈东林系统地分析了紧张的国内外形势和不合理的工业及国防建设布局是如何影响三线建设决策的形成[5]。《影响三线建设决策相关因素的历史透析》一文,从工业布局、反修防修、运行规律等方面分析了三线建设决策的相关影响因素。《三线建设的回顾与反思》、《The Third Front:Defence Industrialization in the Chinese Interior》、《三线建设原因再探》、《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三线”建设述论》、《论党的二代领导核心西部开发的战略思想及其实践》、《中共共产党三线建设战略研究》等论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战略决策、决策形成过程、战略部署等方面进一步论述了三线建设的决策问题。
3.三线建设成就研究
关于三线建设的成就及对三线建设成就的评价,学术界有褒有贬,这也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一个热点。纵观学术界对三线建设成就的研究现状,既有全国性的整体研究也有分各地区的三线建设成果研究。李宗植在《我国三线建设及其得失浅析》一文中,从战略后方、工业布局、经济发展等方面宏观地概述了三线建设的成就,在肯定三线建设成果的同时论述了三线建设给国民经济造成的不利影响[1]23。陈东林从冶金、机械、电子、电力、航空、航天、核、兵器、煤炭、石油、化学、船舶、纺织、建材及铁路公路交通等不同行业概述了三线建设的成就。李彩华在陈东林研究的基础上将十五个行业归纳为交通邮电、能源工业、原材料工业、国防科技工业、机械工业、轻纺工业等六个方面,概述了其三线建设的成就。何郝、何仁贵等主编的《三线建设与西部大开发》一书,以各个三线地区为视角概述了三线建设的成就,地区包括四川、云南、贵州、广西、湖南、湖北、河南及山西。《当代中国建设史上的创举——三线建设》、《三线建设的均衡与效益问题辨析》、《“三线建设”:不能忘却的历史》等学术论文也不同程度地概述并评价了三线建设的成就。
“大三线”②是学界三线建设研究的主要领域,其成果不断涌出。《甘肃三线建设》一书,从历史背景、三线建设成就等方面论述了甘肃三线建设。《新疆三线建设初探》、《陕西“三线建设”述评》、《青海省“三线”建设述评》等论文探讨了新疆、陕西、青海等地的三线建设成就。西南地区三线建设成就研究比较多,但主要以论文为主。代表性地论文主要有:《论三线建设与四川经济跨越式发展》、《贵州的三线建设》、《“国防一线”的“三线建设”——云南三线建设的历史研究》、《历史与现实结合视角的三线建设评价——基于四川、重庆三线建设的调研》、《四川三线建设略论》、《“三线建设”在重庆》、《重庆地区的三线建设》、《20世纪六七十年代攀枝花地区三线建设述论》、《略论三线建设在广安的发展及影响》等。其中《“国防一线”的“三线建设”——云南三线建设的历史研究》一文,分析了云南三线建设各个阶段的规划部署、实施过程及出现的问题,认为这场特殊的“备战经济”建设,为保卫边疆安全、巩固国防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同时也为云南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6]。《贵州的三线建设》一文,概述了贵州三线建设的部署、实施过程及成就[7]。《论三线建设与四川经济跨越式发展》一文,较为详细地阐述了以三线建设为契机,四川的现代化建设上了一个大台阶,以及80年代以来市场经济对三线企业的挑战和给三线企业带来的机遇[8]。《论三线建设与重庆城市现代化》一文,以重庆三线建设的成就为例研究了三线建设对重庆的影响[9]。
“小三线”(河北、山西、河南、湖北、湖南、广西六个省或自治区靠近内地的腹地)建设研究成果方面,代表性地论文或论著有《20世纪60-70年代湖南“三线”建设述评》、《六十年代福建的“小三线”建设》、《论河北小三线建设》、《山西三线建设的研究》、《广西三线建设的概况》、《湖北三线建设的回顾与启示》、《小三线建设》、《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上海支援国防建设述略——以三线建设为例》等,其中徐有威的《小三线建设》一书影响较大,从口述史的角度研究了上海小三线建设的成就。
4.三线企业分布研究
学术界对三线企业的研究多集中在调整改造、优势的发挥、发展与体制革新、企业文化等方面。如:《关于三线企业迁移的思考》、《关于发挥三线企业作用的几个问题》、《加快三线兵工企业组织结构调整势在必行》、《浅析三线企业的发展》、《从四0四厂看如何发挥核工业三线企业的优势问题》、《空间变化、结构调整与三线企业的集群创新》等。有关三线企业分布的研究较少,仅有的研究也都是从总体上探讨三线企业的宏观布局,或列出几个企业的选址例子从微观角度阐释一下这种布局的合理性或弊端。如《三线建设的决策、布局和建设:历史考察》一文,较早地论述了三线建设的宏观战略布局,即:两弹(原子弹、导弹)、两基(攀枝花、酒泉钢铁生产基地)、一线(成昆线)、一片(以重庆为中心的常规武器配套)。认为这个以国防工业为主导进行各行业、各部门宏观布局的战略后方基地,应付常规战争也许问题不大,但未必能应付现代化的热核战争。认为这种躲避战火、分散为主的微观布局,完全背离了科学的区位理论,背离了以投入产出为衡量标准的规模经济理论[2]65-66。《我国三线生产布局的基本特征》一文,较为详细地从宏观、中观及微观三个角度探讨了三线建设的生产布局。肯定了三线生产的宏观布局,认为三线生产的中观布局缺乏统一规划和综合平衡,否定了三线生产的微观布局:布局过于分散,企业布点不当,厂址存在严重问题,企业组织结构不合理,企业规模不合理[10]。笔者不同意这个观点,该文只是列出了四川重型汽车厂一个例子就下定结论认为所有三线企业内部布置不合理,有些以偏概全。另外,《邓小平与三线建设布局的调整》、《调整布局促进三线建设》、《三线地区资源优势及其开发战略初探》、《关于我国生产力宏观布局“西进”和“东回”战略转移的评价》、《六十年代我国经济建设战略布局的一次重大调整:三五计划的设想、制定和实施》、《新中国第一次生产力布局的战略调整》、《三线建设——一个大规模技术转移的案例分析》等学术论文均不同程度地探讨了三线建设的宏观战略布局。
真正从某个地区或某个行业对三线企业的分布进行的研究长期以来几乎空白。三线建设的重点是军工企业,学术界对各地三线军工企业研究比较多,在研究军工企业时一般都会统计出主要的企业名称,如《贵州的三线建设》、《六七十年代三线过程中的甘肃军工企业》等统计出贵州、甘肃等地的军工企业,但没有对其分布进行探讨。《甘肃天水三线建设初探》一文,在研究三线建设成就时探讨了三线企业的分布,发现甘肃天水市区的三线企业在最初的工业布局上没有严格按照“山、散、洞”的方针设计,主要集中在今天的天水市区[11]。学界在研究三线工业遗产或三线城市规划或某地区的整体工业布局变迁时会涉及到部分三线企业的分布。2006年第6期的《中国国家地理》用大篇幅介绍“三线建设——离我们最近的工业遗产”,第一次以图的形式从整体上展示了全国三线地区主要企业的分布图,即:“三线地区主要建设示意图”,这幅图可以说是第一幅对三线企业进行简略定位的分布图。《三线建设时期工业遗产廊道的价值评估研究——以长江沿岸重庆段船舶工业为例》一文,在探讨长江沿岸重庆三线船舶工业的分布时,从工业类型地域出发粗略地绘制了重庆三线时期工业类型地域分布图,包括常规兵器工业,冶金、化工、机械工业,船舶工业,认为三线建设时期重庆常规兵器的布局主要集中在重庆南部,冶金、化工、机械工业分布属于散点式,船舶工业的分布城镇正好贯穿长江的重庆运河段,呈独特的线性分布[12]。刘瀚熙的《三线建设工业遗产的价值评估与保护再利用可行性研究——以原川东和黔北地区部分迁离单位旧址为例》一文,在研究四川达州(原名达县)地区062航天工业基地、贵州遵义地区061航天工业基地、广安华蓥山地区光学仪器基地及重庆南部常规兵器工业基地的已迁离单位的遗产价值时涉及到与之相关的部分三线企业的分布。许东风的《重庆工业遗产保护利用与城市振兴》一文,在研究三线建设时期重庆工业遗产时通过“三线建设主要工厂在主城及周边分布图”展示了部分三线企业在重庆的分布状况。《重庆市工业布局变迁及区位优化研究》一文,简略地探讨了三线建设时期重庆的工业布局,认为三线建设时期重庆工业布局范围进一步扩大,开始向长江重庆段的下游、嘉陵江重庆段的上游扩展,并逐渐深入到山区腹地。《中国三线城市形成发展及其规划建设研究》一文,在研究三线城市形成发展时涉及到部分三线企业的分布,绘制“主要三线城市分布示意图”,较为详细地统计了重庆、四川、甘肃、贵州、河南、陕西、山西、湖北、湖南、青海、内蒙古、云南这几个三线城市的主要三线企业,并在论述三线城市区域规划时,认为三线建设实际上是“以工业为主体的地区建设综合规划”,是中国集权下的计划经济时期中国区域规划的表现形式,具体表现为在全国范围内均衡配置资源和调整生产力布局[13]。另外,《山地城镇空间结构演变研究——以西南地区山地城镇为主》、《范型转变临界点下的“三线城市”建设规划实践》等论文中也涉及到极少部分三线企业的分布。
5.三线建设调整改造研究
《略论大三线的调整》一文,较早地研究了三线建设的调整改造,认为三线企业调整改造的内容包括:企业布局调整、产品方向调整及企业结构调整。李彩华在向嘉贵的研究基础上进一步阐释了三线建设调整改造的具体内容,即:缩短基本建设战线,调整投资方向;一些生产任务严重不足的企业转向民品生产;对极少数选址不当,难以维持生产,或者重复建设、重复生产的工厂和科研所,实行关、停、并、转、迁[14]104-105。《走向市场经济的三线建设调整改造》一文,从方针、布局及成效等方面探讨了三线建设的调整改造,认为三线企业经过调整改造之后,改善了企业的外部环境,稳定了职工和科研队伍,促进了企业的技术进步和体制转变,增强了企业市场竞争能力[14]。《三线建设与西部大开发》一书,分省写了三线建设调整改造的内容。《三线建设与改造对四川省经济的影响及启示》、《论“七五”期间甘肃三线建设的调整改造》、《云南三线建设调整改造的历史研究》、《陕西“三线建设”述评》等学术论文分别探讨了四川、甘肃、云南等地三线建设的调整改造。
6.三线建设的比较研究
它主要包括与西部开发、抗战大后方及二战时期美国的西进运动的比较。其中,与西部开发的比较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专门将三线建设与西部大开发进行比较较为权威性的论著是何郝炬等主编的《三线建设与西部大开发》一书,分上下两篇论述了三线建设与西部大开发。其中上篇分四章从三线建设的历史回顾、经验教训、国内外背景及其重大意义、西部大开发的思路与要求方面总论了三线建设与西部大开发。下篇分论了四川、陕西、贵州、云南、广西、湖北、湖南、河南及山西9个省区的三线建设与西部大开发的对比。《三线建设研究》一书,从背景、意义、特点及军工优势的利用和发挥四个方面分析了三线建设与西部大开发的不同之处。《三线建设与西部大开发》一文,从实施的背景、成就等方面将三线建设与西部大开发进行了比较,提出:西部大开发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进行的,西部大开发可以借鉴三线建设的经验教训,但不能走三线建设的老路,必须开辟新路[15]。近年来,研究三线建设与西部大开发的学位论文不断增多,有《试论三线建设与西部大开发》、《三线建设与西部大开发》、《三线建设及对西部大开发的历史启示》等。《抗战时期大后方开发与“三线建设”之比较》一文,从相同点和不同点比较了抗战大后方与三线建设。《三线建设研究》一书,从决策和主导产业两个方面较为详细地将三线建设与“二战”时期美国西部经济发展作了比较,认为我国三线建设是在完全不具备基础设施和制造业基础的偏远地区进行的,因此属于先天不足[4]211。笔者不同意这个观点,认为作者过于绝对了,忽视了一些基础设施和制造业较好的三线地区。
学术界对三线工业遗产的研究也较为兴盛,代表性的论文有《追溯消逝的工业遗构探寻三线的工业建筑》、《涅槃重生——三线地区军工废弃地景观保护与更新探析》、《基于旅游体验视角下的三线建设社会遗产旅游开发模式研究》、《西南三线工业建筑遗产价值的保护与再利用研究》、《保护传承三线工业遗产实现攀枝花文化突围》、《20世纪工业遗产保护刍议——以广安“三线”工业遗产为例》等,均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了三线建设时期工业的遗产价值。
二、对研究现状的反思
纵观学术界对三线建设的研究,基本都是从宏观上分析了三线建设的历史背景、战略决策、调整改造、成就及经验教训等。这些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入,有的研究对三线建设的评价不客观,有的研究所用的统计数据不准确,有的研究缺乏系统性地比较。另外,三线企业的分布是学界研究的薄弱点,三线企业的分布及分布的合理与否对评价一个地区的三线建设至关重要。
1.对三线建设的评价不客观
在对三线建设进行评价时,必须弄清在当时的政治背景及经济允许的条件下三线企业的分布,并结合三线企业后期的经济效益去客观地评价。以重庆为例,重庆天然的独特地形,“靠山、分散、隐蔽”的布局方针更有利于开发重庆这座“山城”城市,三线建设基本上奠定了重庆现代工业的基础,尤其是仪表工业、化学工业及机械企业,至今在全国都具有较强的影响力。因此,三线建设对重庆而言肯定是利大于弊,但对其他非“山城”这种特殊地形的城市而言就不一定了。在评价三线建设时不能一刀切,应分区域因地而论。在有些评价三线建设的论文中均提到一点,即“三线建设因仓促上马造成了资源的浪费”。事实上,即使在仓促上马的情况下国家还是对一些大型的项目进行了详细的勘探,当发现确实不宜建设时即使搬迁,将资源浪费尽可能地减少到最小程度。在当时那种紧急关头,我们必须从宏观的历史角度出发把战略安全放在第一位,而非经济效益。因此,在评价三线建设时我们应该多从历史的角度出发,将其置于当时的背景下,分区域因地而论,这样才更客观更公平。
2.研究中缺乏档案史料的运用
学术界对三线建设的研究多数运用前人的研究成果加以重新分析,在这些研究成果中,很少运用档案资料。三线建设研究的几部论著如《三线建设:备战时期的西部运动》、《三线建设与西部的大开发》及《三线建设研究》等,没有一条史料的引用来自档案馆。研究论文也多是在前人的研究成果上重新分析。这是研究三线建设的一个缺陷。当然,三线建设研究很多涉及国家机密的档案史料至今都没有解密,无法查阅,但部分和三线建设相关的资料已经解密了。因此,在以后的研究中应该多运用档案史料,档案史料是人文学科尤其是历史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的方法或手段,档案资料也是检验研究中统计数据的一个有效途径。对于三线建设,档案史料尤其如此。三线建设一开始的决策中计划的建设项目和最后真正实施的建设项目是有差距的,有些建设项目虽下达了但并没有实施,有些项目建了一半最后撤销也没有再次重建,如果不去查档案史料进行核实,就会在统计三线企业时出现失误。
3.研究中缺乏系统的综合比较
学术界对三线建设的研究缺乏系统的综合比较。以李彩华《三线建设研究》为例,在进行二战时期美国西部经济发展与三线建设的比较研究时,虽认为二者具有可比性,但在具体的研究中,只是从背景、主导产业、产品的走向论述了美国二战时期的西部经济发展,并没有将其与三线建设进行对比,缺乏宏观和微观的比较分析。这也是学术界研究三线建设的一个薄弱方面,在具体研究时往往不能同其他地区或邻近的区域进行综合比较。研究云南的三线建设就只局限于云南,不与周边的四川、贵州等地进行比较。《小议四川与云南贵州的三线建设》一文,虽从投资力度、取得的成就、三线建设之后企业的转轨三个方面将四川(包括重庆)与云南、贵州的三线建设进行了比较,但很简略,尤其是在比较成就时只是从总体上概述了建设行业的不同,没有深入地分析其中的原因机制。
4.三线企业分布研究较为薄弱
纵观学术界对三线建设的研究成果,大多数在分析三线建设的决策、探讨三线建设的成就及其对三线地区带来的影响。而对三线企业的分布进行的研究非常少,且基本都是从总体上探讨三线建设的宏观布局。专门对某个地区或某个行业三线企业的分布进行的研究长期以来几乎空白,尤其是川渝地区三线企业的分布,目前是一篇处女地。迄今为止,学界还没有一篇论文专门探讨川渝地区三线企业的分布,只是在三线工业遗产、三线城市规划或三线地区的工业布局变迁等相关研究中涉及到部分三线企业的分布。川渝地区是三线建设在西南布点的最重要区域,学术界尤其是西南地区的学者在今后的研究中应该加大对川渝地区三线企业分布研究的力度,通过宏观的整体布局研究和微观的个案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再现川渝地区的这段特殊历史。不过,与决策、成就及影响等相比,三线企业的分布是三线建设研究的一个难点,不仅需要大量的资料,而且要有丰富的跨学科知识和严密的逻辑思维分析能力,这对研究三线建设的学者而言是一个新的挑战。
注释:
①学界以1964年中共中央提出一、二、三线的战略布局为三线建设开始的标志,三线建设结束的标志有三种说法,即: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和1979年国民经济调整、1980年第5个五年计划结束、1983年中央确定三线调整改造政策。
②中央军委文件划分的三线地区是甘肃乌鞘岭山脉以东,山西雁门关以南,京广线以西,广东韶关以北的广大地区。今天三线建设的具体范围:四川、重庆、河北、山西、河南、湖北、湖南、广西、云南、贵州、陕西、青海、甘肃和宁夏,共12个省、1个直辖市、1个自治区,其中位于大西北和大西南的云南、贵州、四川、青海、甘肃、宁夏、陕西称为“大三线”,中部的河北、山西、河南、湖北、湖南、广西六省称为“小三线”。
[1]李宗植.我国三线建设及其得失浅析[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3):17-18.
[2]肖敏,孔繁敏.三线建设的决策、布局和建设:历史考察[J].经济科学,1989(2):64.
[3]孙东升.我国经济建设战略布局的大转变——三线建设决策形成述略[J].党的文献,1995(3)43-44.
[4]李彩华.三线建设研究[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4:24.
[5]陈东林.三线建设:备战时期的西部开发[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3:74-76.
[6]晁丽华.“国防一线”的“三线建设”——云南三线建设的历史研究[J].学术探索,2009(4):103.
[7]扈伦.贵州的三线建设[J].贵州文史丛刊,1988(4):38-40.
[8]宁志一.论三线建设与四川经济跨越式发展[J].中共党史研究,2000(4):21-22.
[9]张凤琦.论三线建设与重庆城市现代化[J].重庆社会科学,2007 (8):79-80.
[10]李树桂.我国三线生产布局的基本特征[J].中国工业经济研究,1992(3):52-53.
[11]段伟.甘肃天水三线建设初探[J].中国经济史研究,2012(3): 128.
[12]刘凤凌.三线建设时期工业遗产廊道的价值评估研究——以长江沿岸重庆段船舶工业为例[D].重庆:重庆大学,2012:33.
[13]孙应丹.中国三线城市形成发展及其规划建设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10:47.
[14]陈东林.走向市场经济的三线建设调整改造[J].当代中国史研究,2002(3):34.
[15]王庭科.三线建设与西部大开发[J].党的文献,2000(6):11.
[责任编辑:刘自兵]
K 27
:A
:1672-6219(2015)01-0099-05
2014-11-05
王毅,女,西南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博士研究生。成旭,女,重庆市杨家坪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