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杨守敬学术交游述略

2015-04-02邹俊涛

关键词:光绪

雷 平,邹俊涛

(湖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湖北武汉430062)

杨守敬学术交游述略

雷 平,邹俊涛

(湖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湖北武汉430062)

杨守敬在同治元年(1862)中举前,其主要活动于家乡宜都附近,后辗转于武昌、京城、黄州、上海等地,曾东渡日本任使馆随员达四年。在四处漂泊的同时,杨守敬认识并结交了潘孺初、邓铁香、张之洞等文人雅士、达官显贵、社会名流,这些人占据了杨守敬交游生活的重要地位,产生了重要影响。当然,杨守敬在读书、经商、入仕到做学问间多有往还,业师朱景云在其中起到了关键性的指引作用,门人熊会贞则是杨守敬得力助手。杨守敬刻苦勤奋的自学与广泛的学术交游交织在一起,共同造就了杨守敬大成伟然的学术生涯。

杨守敬;学术交游;朱景云;熊会贞

杨守敬(1839-1915),谱名开科,榜名恺,号惺吾,晚号邻苏老人,湖北宜都人。中国近代著名的历史地理学家、版本目录学家、藏书家、金石学家、书法家,郦学地理学派的开创人。围绕杨守敬所取得的学术成就,学界对其各方面已有较为细致、全面的论述,可资参考。但是,对于杨守敬从家乡到外地,从国内到海外,一生所认识、结交、伴随的师者、友朋、门人等,一些对杨守敬学术成长起着决定性影响的人物,学界尚未专门开篇予以研究。本文拟对杨守敬学术交游之重要人物进行大致梳理,并略作考述。

一、师者篇:学业之始,功名之端

杨守敬幼年丧父,因祖父历次决定有所不同,致其在读书博取功名与经商从业持家间多有往复。纵观杨守敬生平履历,数朱景云对其授业之影响最为重要,朱氏虽非杨守敬启蒙之师,却实为杨守敬接触学业之始,更为关键之处在杨守敬举人之功名即得益于朱氏及时劝说。至于潘孺初,杨守敬年谱记载两人曾多次会面,潘氏在学业上对杨守敬多有指导,杨守敬亦对其恭敬有加,后世研究者据此多认为两人乃师徒关系。需要指出的是,实则并无直接史料印证杨守敬曾称呼潘氏为师,依笔者之见,出于两人介乎师友的关系,姑且将其置于此处讨论不失妥当。

1.朱景云——襄助博功名

朱景云,生卒年不详,字槐柳,湖北江陵人,岁贡生,曾任荆州知府幕僚。咸丰七年(1857),杨守敬经人介绍始就读于朱氏学馆,前后历时六年,尤为刻苦。在朱氏门下就读期间,杨守敬“六年如一日,临禊贴,习正书,常以苦楝纸、古墓砖练字”[1],并有幸聆听了朱氏与谭大勋等人的学术讨论,开始接触先贤诸儒之学术。

在杨守敬数次科考中,朱景云或亲自陪伴,或竭诚勉励,或极力劝导,如咸丰八年(1858),杨守敬就在朱氏陪同下参加院试。但是造化弄人,杨守敬竟然接连未中。气馁之余,杨守敬放弃了咸丰十一年(1861)的拔贡之试,他深知有违朱氏之意,事后专程登门解释。同治元年(1862)乡试前夕,杨守敬又因“祖父年迈,不忍须臾离开,拟不赴乡试”,朱氏力劝其早日成行,最终杨守敬如期参加考试,并以第八十名中举人。

杨守敬非常敬重朱景云。光绪十年(1884),杨守敬自日本归来担任黄冈教谕一职后,不惜借“乞假省墓”之名专程看望朱景云。光绪十七年(1891),朱景云逝世,杨守敬为感其授业之恩,私谥其“文敬”一号,并以楷书撰近千字《清故岁贡生文敬朱先生墓志铭》,后人刘忠武称此铭文“字里金石,行间玉润”。

2.潘孺初——介乎师友

潘孺初(1817-1893),字仲模,别字存之,号孺初,广东文昌人,清代书法家、诗人。咸丰元年(1851)举人,官至户部主事。同治初年,与李慈铭、陈乔森齐名,称“才子”。遗著有《克己集》、《论学十则》、《楷法溯源》及诗词《赏花有感》等,后人编有《潘孺初先生遗集》。

同治二年(1863)正月,杨守敬同陈一山(乔森)一并抵京参加会试,经陈氏介绍,杨守敬认识了潘孺初及同行的邓铁香。关于这次相识,杨守敬后来在自订年谱中记叙说:“孺初精诣卓识,罕有伦匹。”[2]10此后,杨、潘又先后分别于同治四年(1865)、同治七年(1868)、同治十三年(1874)、光绪五年(1879)四次会面,时间跨度近二十年之久。同治四年(1865),苏次屏欲出资为杨守敬捐纳官阶较低的主事一职,潘孺初明确予以反对,认为杨守敬才性在于学问,而非为官,任此小吏恐无出头之日不说,可能还将影响学业,误了才华。杨守敬听从建议,此后两人关系日益亲密。同治七年(1868),杨守敬记载常与孺初相往还,“凡学问流别及作文、写字得其措授为多”[2]13。杨、潘二人合力编辑的《楷法溯源》或许即开始于这一时期。

光绪五年(1879),杨、潘最后一次会面,潘孺初为《水经注疏》初稿题叙:

楚北杨君惺吾,博览群籍,好深湛之思,凡所论述,妙语若百诗,笃行若竹汀,博辨若大可。尤精舆地之学,尝谓此事在汉以应仲远为陋,在唐以杜君卿为疏,此必有洞见症结,而后敢为斯言,所谓眼高四海空无人者也。所撰《历史舆地图》,贯穿乙部;《隋书地理志考证》,算及巧历;而《水经注疏》神光所照,直与郦亭共语,足使谢山却步,赵戴变色、文起梅村,未堪比数,霾温岁久,焕若神明,旷世绝学,独有千古,大雅宏达,不我河汉。[3]28

此叙言的真伪关涉《水经注疏》初稿成书时间,胡适、汪辟僵均已进行过质疑,后来学界亦有所争论,兹不赘言。

光绪十八年(1892),潘孺初逝世,杨守敬替其子潘光达代撰《潘孺初先生哀启》,其中有言:“杨惺吾孝廉前随公使出使日本,寄书先君云:东洋人见先生书,仰之如泰山北斗,非虚语也。”可见,即使再杨守敬赴日期间,也依然与潘孺初保持联系,二人之间的交往并未因远隔重洋而中断。

二、友朋篇:内外交游,渐成大器

自同治元年(1862)中举后,杨守敬的活动重心已远离家乡宜都,除长期留居京城外,还曾于光绪六年(1880)赴日任使馆随员达四年之久。旅日期间,杨守敬寻访辑佚,刊刻古籍丛书,并传播和教授书法,堪称多有作为,一系列举动使得杨守敬的交游已不自觉地突破了国家界限。当然,杨守敬的这一“内外交游”不应单指地理界限,从后世者的研究视角出发,尽管杨守敬一度得以短暂入仕,但从其光绪十二年(1886)“绝意科名,专心著述”来看,我们似乎更应将其理解为纯粹意义上的学者,毕竟其短暂入仕亦凭借学术,且旨在学术。但是,作为纯粹意义上学者的杨守敬并未将自己的交游囿于志同道合或相同处境者,其与达官显贵不乏往来。

1.国中之士知守敬之名

(1)陈一山、邓铁香——延誉于士林,交金石之好

陈一山(1833-1905),又名桂林,号乔森,晚号东皋老农,广东遂溪人。咸丰十一年(1861)中举,任户部主事。晚年回乡,任雷阳书院讲习三十余年,弟子数千。生平工诗文,善书画,著有《亭榕垞诗钞》、《海客诗文杂存》等。杨、陈两人交往之大概,可见杨守敬于光绪三十一年(1905)为陈氏所撰《清故四品衔户部主事陈君墓志铭》。

同治元年(1862),意气风发的杨守敬在去往京城的途中偶遇陈氏于樊城,抵京后一同入住荆州会馆。陈一山极为推崇杨守敬,“所至延誉,于是都中之士,多有知守敬之名者”[4]8,初出乡野的杨守敬这才慢慢为人所知。同治四年(1865),张之洞大会名流于陶然亭,杨守敬与陈氏都在受邀之列,“守敬以为迹近标榜,不赴”[4]12,陈氏则如期赴会。同治十三年(1874),杨守敬在第五次会试不中后,可能与陈氏有过礼节性的接触,“是时,钱塘谭仲修(廷献)、会稽李莼客(慈铭)、桐庐袁爽秋(昶)皆在都,与孺初、铁香、一山文酒往还,极一时之乐。守敬虽急欲归,皆劝过夏而后行”[2]14。

在杨守敬为陈氏所撰墓志铭中,杨守敬如是写道:“尝谓潘先生今之何点也,铁香今之赵清献也,君则今之陈元龙也。”

邓铁香(1841-1892),字伯纳,号承修,广东归善人。咸丰十一年(1861)举人,捐郎中,任职刑部,后历任监察御史、鸿胪寺卿、总理各国事务大臣等职。晚年主讲丰湖书院,并创办崇雅书院。杨、邓二人在同治二年(1863)相识。

杨守敬家境窘迫,京中亦无亲无故,七次在京参加会试,除短暂住宿会馆外,多数寄宿于友人家中,其中接纳他次数最多的就数邓氏。同治四年(1865),杨守敬落第后考取景山官学教习一职,邓氏专程接待其住家中。闲暇之余,两人一同游京城,“是时,铁香亦好金石,每日游市上觅所得,其精者归铁香,其次者守敬收之,缘守敬无力买精者。然饮食之费、租屋之费皆铁香任之。计铁香亦非殷实富人,每年不过得其叔津贴数百金,而以之养吾闲人,其志非寻常好客之比”[2]12,主客关系相当融洽。此后杨守敬又连续三次入住邓氏家中,邓氏无不招待有加。多年后,杨守敬在为邓氏旧藏《禇书雁塔圣教序拓本》作跋中如是写道:“忆余自领乡荐后,每北上必寓鸿胪邸第,昕夕聚谈,摩挲金石。”[3]75

杨守敬与邓承修在历代正史《地理志》各图的基础上合作编绘了《历代舆地沿革险要图》草稿,“其中自正史以外,有历代割据及十六国等图”[5],这也成为后来杨守敬与饶敦秩合作刊刻的《历代舆地沿革险要图》、杨守敬与熊会贞编成的《历代舆地全图》、乃至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谭其骧先生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的最初底稿。可以说,杨、邓合编的《历代舆地沿革险要图》草稿,乃历代舆地沿革图日臻完善的良好基石。

(2)梁鼎芬、柯逢时、黎庶昌——官场知己

梁鼎芬(1859-1919),字星海,又字心海、伯烈,号节庵,广东番禺人。光绪六年(1880)进士,因弹劾李鸿章几遭大祸,后主讲各地书院,并长期追随张之洞。官至湖北布政使、三品京堂候补,民国时参与张勋复辟。著有《节庵先生遗诗》、《欸红楼词》。杨守敬与梁氏主要是以诗文相会,友谊长达二十多年。

光绪十九年(1893),杨守敬与梁鼎芬三次谈及戴震、赵一清两人各自所校《水经注》,并涉及全祖望所校《水经注》与谭复堂日记问题,有书信相往来。梁氏还分别于光绪二十年(1894)与宣统二年(1910)赋诗杨守敬的黄州邻苏园与武昌菊湾老屋,光绪二十年(1894)二人同游黄鹤楼,梁氏有诗云:“座间有客能知古,海外收书数年苦。双井诗函共宝黄,草堂笺本虚尊杜。一书隐见亦关时,此楼兴废难为主。”[3]72武昌起义后,二人亦有书信往还。

柯逢时(1844-1912),字懋修,号巽庵、逊庵、钦臣,晚年号息园,湖北武昌人。光绪九年(1883)进士,历任江西布政使、贵州巡抚、广西巡抚、土药统税大臣加授尚书衔等职。晚年办武昌医学馆。善理财,喜著书、刻书、藏书,与杨守敬、徐恕(行可)并称武昌三大藏书家[6]。光绪二十六年(1900),柯氏委托杨守敬刻印宋本医学《大观本草》,历时三载刻成。后有信函往来,并于光绪三十三年(1907)一同担任礼部顾问官。柯氏过世后,杨守敬曾作挽联:我邀刊郦,公嗜岐黄,传古深情均未了;公逝汉皋,我栖沪渎,如今残喘抑何之[7]。

黎庶昌(1837-1898),字莼斋,贵州遵义人。曾为曾国藩幕僚,后师从曾国藩,与张裕钊、吴汝纶、薛福成并称“曾门四弟子”。游历西欧多国,历任英、法、德、西等国使馆参赞,并两度出任驻日大臣。著有《西洋杂志》、《拙尊园丛稿》、《古逸丛书》等。

任驻日大臣期间,黎庶昌因见杨守敬写有《日本访书缘起条例》,遂萌生刻书念头,后在杨守敬倾力相助之下刻成《古逸丛书》。黎氏本人在书中序言记叙成书缘起时写道:“予使日本至明年,得古书若干种,某次第播行,属杨君惺吾任校刻”。杨守敬还为其中多部书作跋。在杨守敬归国前夕,他将所撰《支那地志摘译》一书送呈黎氏,上题“黎老夫子钧鉴,杨守敬呈”。

(3)张之洞——关系微妙四十载

张之洞(1837-1909),清末重臣,洋务派代表人物之一,字孝达,号香涛、香岩,又号壹公、无竞居士,晚年自号抱冰,直隶南皮人。张氏一直都极为欣赏杨守敬,数次给予杨守敬方便与照顾。

同治四年(1865),张氏大会天下名流于陶然亭,杨守敬本在受邀之列,却“以为迹近标榜,不赴”。光绪二十五年(1899),时任湖广总督的张氏专门电招杨守敬为两湖书院地理教习,又改勤成学堂总教长,并于光绪二十九年(1903)同端方联合保举杨守敬为经济特科第一名。光绪三十四年(1908)调任学部后,张之洞还致电湖北提学高泽畬“杨君系湖北人望,不可令其闲赋,当仍旧奉薪”。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光绪二十二年(1896)杨守敬扶柩归乡,便是张之洞派遣小轮船相助。但是,杨守敬毕竟是有思想之人,虽然张之洞对自己有知遇之恩,但对张的某些做法,也不无微词。光绪三十三年(1907)张氏入阁兼管学部后为存古学堂(由勤成学堂改建而来)诸教员大开保举一事,杨守敬就含蓄地写道:“不知守敬三十年前已考得内阁中书”,一番话语别具意味。此前与张氏一同保举杨守敬的端方,则数次邀请杨守敬到家为其鉴定金石文字。

2.成日本近代书法之父

旅日期间,杨守敬还与诸多日本文人雅士有过密切往来。杨守敬与岩谷一六、日下部鸣鹤、松田雪柯等有过深入接触,其中的笔谈或载于公开杂志,或录入私人日记,杨守敬不仅为他们所作的诗文题词,还教他们学习碑派书法。回国十多年后,杨守敬还一度与日下部鸣鹤有书信往来。在为黎庶昌搜集刻书资料过程中,杨守敬曾向森立之购买和借阅过若干书籍,并指出了森立之所编撰书籍的一些错误,森立之则将其与杨守敬的笔谈及其它真迹等文字信息整理成书,取名《清客笔话》。自东瀛归国后,又有水野疏梅慕名而来甘愿为弟子,杨守敬后在其请求下作《学书迩言》一书。基于杨守敬对日本书道界的历史性影响,其被尊称为“日本近代书法之父”。

三、门生篇:传道授业,名垂青史

杨守敬一生著述宏富,学术成就为世所公认,门人熊会贞助力尤勤,开创了郦学史上继考据学派、词章学派后又一新的学派——历史地理学派,共同成就了两人在学术史上的地位,历史地理学成就亦为杨守敬最为突出之方面。辛亥起事后,杨守敬听从日籍弟子水野疏梅建议及时撰写了个人年谱,水野疏梅将所学传道于日本,杨守敬名声继旅日后进一步响彻日岛文化界。

1.熊会贞——合创舆地学之新纪元

熊会贞(1851-1836),字固之,又字崮芝,湖北枝江人。十五岁中秀才,后师从杨守敬,在历史地理学上取得显著成绩,与杨守敬一同开创了郦学地理学派。自同治十二年(1873),熊氏从学于杨守敬以来,除短暂活动于枝、宜等地外,余生大部分时间均追随杨守敬。杨守敬一生著述门类多达八十三种,熊氏相助完成者几乎近半,如《汉书地理志补校》、《晦明轩稿》、《日本访书志》、《留真谱》、《大观本草》、《禹贡本义》、《历代舆地全图》、《春秋地图》、《三国郡县表补正》、《三国地图》、《汉书二十四家遗注》、《寰宇贞石图》、《望堂金石》等四十一种均为熊氏相助完成。杨守敬逝世后,熊氏矢志不渝,遵从先师嘱托完成其未竟著作。

杨守敬颇为信任熊氏,在为其第三子杨必昌选择塾师时,专程于光绪四年、光绪十二年两次专招熊氏入府授读。熊氏师从杨守敬后,大多数时间都追随在杨左右,即使未在杨守敬身边,也努力完成杨守敬交待的任务。光绪六年(1880)至光绪十年(1884),杨守敬出任日本使馆随员,熊氏在宜都一面教书,一面参校《水经注疏·江水》,以此为基础而成《<水经注疏·江水〉校注补》;光绪十三年(1887),熊氏因家中“亲老”决意辞归枝江,杨守敬将两人共同起草的《隋书地理志考证》初稿别写一份交至熊氏,并嘱其“自检各地志编入”,后又经熊氏数次校稿,该书于光绪二十一年(1895)刊刻而成。

在杨守敬众多著述中,以《水经注疏》和《历代舆地全图》最为重要,对学界影响最为重大。前者从最初草稿到最后定稿历时数十年,几经易稿,多次校对,并引发了后世郦学界的激烈争论。熊会贞记述成书过程时说:“先生初说,此书二人同撰,文各一半。”可见,熊会贞承担了不少《水经注疏》的实际工作。但无论如何,全书毕竟是在杨的指导下编撰的。由此,陈桥驿亦评价此书为杨守敬对郦学最大的贡献。后者则上承《历代沿革险要图》、下启《中国历史地图集》,堪称历史地图绘制史上的里程碑。1954年谭其骧先生主持编绘《中国历史地图集》时,编绘组还曾短暂名为“重编改绘杨守敬《历代舆地图》委员会”。陈桥驿在谈到《历代舆地全图》时,认为在《中国历史地图集》问世前,“无出其右者。”

民国三年(1914)被聘为清史馆名誉纂修的杨守敬,特意去信清史馆总裁赵尔巽,极力推荐熊会贞襄助馆事:

次珊总裁钧鉴:……窃有门人熊会贞者,古地理为专,凡守敬所撰地理书,大半经其襄助……会贞今年五十有五,精力尚健,若以《清史地理志》属之,必能胜任……如蒙采捃,以示守敬,即当近谒以道其生平及其所学之至。冒昧呈。

赵尔巽在复函中非常爽快地接受推荐,特聘熊会贞为清史馆名誉协修。

民国四年(1915),杨守敬在北京无疾而逝,熊氏于是续订了先师自订年谱中剩余的最后四年,使年谱得以成完璧。尔后,熊会贞秉承先师遗命,夜以继日,不分寒暑,竭力完成《水经注疏》的后续工作,以慰藉先师在天之灵。甚为遗憾的是,惨淡经营的最后定稿竟不幸被人私卖而至今下落不明,熊氏也在一怒之下自裁弃世[8]。在熊氏独自从事《水经注疏》的定稿过程中,他发现了一些杨守敬未见的如残宋本、《大典》本、明抄本等新资料,而这足可以证明杨守敬《凡例》中某些学术结论的不妥甚至错误,“为《水经注疏》者……未有成书见世,足见其难”,熊氏把这些错误都一一进行了改正[9]。诸如种种,熊氏的谦逊尚实与尊师之道当属学界楷模。

2.水野疏梅——日籍弟子好学至忱

水野疏梅(1864-1921),名元支,疏梅为其号,日本福冈人。自宣统二年(1910,即日本明治四十三年)来华,经王一亭介绍,先从吴昌硕学习中国画,后于杨守敬门下学习书法,回日后凭借所学声名大噪。

杨守敬年谱载:“九月初,有日本水野疏梅来谒余,愿为弟子求金石之学,以诗赠余”,“先生以老辞,既而悯余好学之忱,许之”。《学书迩言》序言亦有类似言辞:“有日本水野元直,自福冈来,欲从余受金石学。余以老髦,且遭乱离,辞之。而元直执意不回,坚欲拜门下”[10]。后水野从杨守敬学习金石、书法历时四月之久,除开杨守敬听从水野之建议自撰年谱外,杨守敬还在水野回国之际将据讲稿所作《学书迩言》“授之以为执证”。水野将此书译成日文刊行,由此在日本书道界名声日望,续有樋口铜牛注疏《学书迩言注疏》一书出版,杨守敬之名望继而更为推崇备至。

四、余论

杨守敬晚年为《水经注疏》书稿刊刻所需经费奔走呼吁,求助的权贵名流有黎元洪、梁启超、罗振玉、周树谟等。在给王先谦的信函中,杨守敬则希望他能替为物色“价廉而精”的刻工。在众人的推动下,民国政府“赠以刻《水经注疏》贰佰圆”[11],但是杯水车薪,聊胜于无。无奈,临终前嘱咐门人熊会贞:“此书不刊,死不瞑目”。

综上所述,杨守敬之所以能学有大成,终成近代著名的历史地理学家、版本目录学家、藏书家、金石学家、书法家,一方面离不开朱景云、陈一山等人早期的指导、引荐,更在于其交游面的拓展,以及自身不间断的积累与升华。“开舆地学新纪元”之鸿篇巨制《水经注疏》其得意门生熊会贞可谓不遗余力,功劳逾半;任驻日使馆随员即以黎庶昌刊刻《古逸丛书》为契机,寻访求得大量善本,回国后乃与柯逢时、徐恕并列武昌三大藏书家,访书藏书过程的同时其版本目录学功夫日益提升,惊叹众人;早年与邓铁香往来更是打下了其金石学的基础,与其草绘之《历代舆地沿革险要图》影响延续今日;通过教授日本文人所传播开来的书法更是一改当地古旧之风,堪称“日本近代书法之父”,其在日地位之高远甚于国内,回国后水野疏梅慕名而来以不惑之年拜于门下亦不足为怪。

《清史稿·文苑三》如是评价杨守敬,“其学通博,精舆地,用力于《水经》尤勤。通训诂,考证金石文字,能书摹钟鼎至精;工俪体,为箴铭之属,古奥耸拔,文如其人。以举人官黄冈教谕,加中书衔。尝游日本,搜古籍,多得唐宋善本。辛苦积资,藏书数十万卷。为鄂学灵光者垂二十年”[12]。申言之,称杨守敬为“晚清民初学者第一人”虽有溢美之嫌,推其为清朝近三百年来鄂籍学者第一人当不为过。

注释:

①杨守敬自订年谱虽明确记载此书成于光绪三年(1877),但未直接点明辑录此书始于何时。《楷法溯源》卷首载“是书经始光绪二年四月”,实指潘氏将墨本交于杨守敬后进行编撰的时间,另有记载云“此为杨守敬与潘孺初十年艰辛所得”,可推断《楷法溯源》写作即开始于杨、潘二密切交往之时。

②关于杨守敬与水野疏梅两人交游经过一事,《邻苏老人年谱》序言及“辛亥七十三岁”条有详细记载。

[1]洪江,江畔.杨守敬与严师朱文敬[J].杨学通讯,1986(1).

[2]谢承仁.杨守敬集:第一册[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8.

[3]吴天任.杨惺吾先生年谱[M].台北:艺文印书馆,1974.

[4]杨守敬.杨守敬年谱[M].上海:大陆书局,1933:8.

[5]饶敦秩.历代舆地沿革险要图跋[M]//杨守敬.历代舆地沿革险要图.光绪五年东湖饶氏刊本.

[6]殷应庚,黄健.柯逢时年谱[J].江汉考古,1989(1).

[7]杨先梅.杨守敬题跋书信遗稿[M].刘信芳,校.成都:巴蜀书社,1996:206.

[8]陈桥驿.郦道元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214.

[9]杨世灿.杨守敬与熊会贞[N].三峡晚报,2010-03-26(B04).

[10]杨守敬.学书迩言[M].陈上岷,注.北京:文物出版社,1982:1.

[11]金人.半生心血萃兹篇——杨守敬、熊会贞合撰《水经注疏》[J].书屋,2013(9).

[12]赵尔巽,等.清史稿列传(六)[M].台北:明文书局,1985:781.

[责任编辑:刘自兵]

K 828

:A

:1672-6219(2015)01-0001-05

2014-12-20

雷平,男,湖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历史学博士。邹俊涛,男,湖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光绪
毓庆宫光绪书房的使用与陈设
简评话剧《德龄与慈禧》的人物塑造
光绪元宝户部库平一两金币
光绪《黔江县志》的药学价值
“戊戌变法”中的光绪和慈禧
陈莲舫曲线救光绪
论清末三帝无嗣之真实原因
Scholar and East Lake
光绪与珍妃妙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