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东省奶山羊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与对策

2015-04-02韩丽敏孙世民祝士平

关键词:羊奶奶山羊养羊

□韩丽敏 孙世民 祝士平



山东省奶山羊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与对策

□韩丽敏 孙世民 祝士平

近几年,山东省奶山羊产业发展的内外部环境十分复杂,使山东省奶山羊产业的发展面临众多机遇和挑战。本文利用SWOT分析工具,全面分析了山东省奶山羊产业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并据此提出了山东省奶山羊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奶山羊产业;SWOT分析;对策;山东省

一、引言

山东省是我国的养羊大省,2013年全省羊存栏量2158.05万只,占全国羊存栏量的21.97%。山东省的奶山羊养殖具有悠久的历史,存养量水平稳定,一直维持在120万只左右,约占全国奶山羊存养量的30%。目前,山东省正处于由养羊大省向养羊强省转变、奶山羊养殖由传统养殖向现代化养殖加速转型的关键契机,通过运用SWOT分析法正确、科学、合理地分析奶山羊产业发展的政策、经济、技术和社会环境等外部因素,准确把握奶山羊养殖的饲养方式、饲养规模、饲养品种、饲养条件和管理等内部因素,总结出山东省奶山羊产业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与威胁,为促进山东省奶山羊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

近年来,国内众多学者对奶山羊产业的发展做出了研究,王玉红,李芳娥[1]对富平县奶山羊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介绍,指出富平县是我国重要的关中奶山羊养殖培育基地,形成了养殖规模最大、品质最优的奶山羊产业发展和奶源管理的典型模式—“富平模式”,富平正在努力构建优质、安全、高效、和谐的奶山羊产业发展新格局。张宏兴[2]指出,大力发展奶山羊产业能够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只要加快奶山羊产业的发展步伐,奶山羊产业必将成为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又一重要产业。闵令江,刘焕奇,李美玉等[3]指出胶东半岛是山东省十分重要的奶山羊区,胶东半岛奶山羊产业正在不断发展壮大,已成为山东省奶业发展的重要补充力量,通过大胆创新经

营模式、突显各类合作组织在当前产业经营模式中的地位,有效提高了养殖户的组织化程度。刘兴忠,范书义[4]指出,陇县的奶山羊产业发展由于受奶价、气候、生态、技术、生产条件等因素的限制,仍然存在规模小、集约化程度低等问题,发展状态比较分散,仍需要不断努力打造创新性陇县奶山羊特色产业。张海峰,孙世民,冯叶[5]对山东省养羊业的发展进行了SWOT分析,提出了加强地方品种保护开发,推进规模化健康养殖等对策建议,为山东省养羊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对策。

本文将借鉴已有的研究成果,基于实地调研和统计数据,运用SWOT法,全面分析山东省奶山羊产业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与威胁,旨在为更好地促进山东省奶山羊产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借鉴和参考。

二、山东省奶山羊产业发展的SWOT的分析

(一)山东省奶山羊产业发展的优势

1.生态优势

干旱和半干旱的生态条件是发展奶山羊养殖的有利条件,由于山东省位于东经114°-122°、北纬34°-38°,地处温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十分有利于形成丰富的饲草资源和品种资源,因此具有发展奶山羊产业的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条件。尤其是偏远的山区和农区,有丰富的饲草资源,生态条件好,农作物和果业等副产品资源丰富,发展奶山羊产业能够充分利用这些地区不能被奶牛等其他家畜利用的粗饲、料草,将其变废为宝。并且由于这些地区发展其他产业受到交通不便和经济基础薄弱等条件的严重制约,因此,在这些地区大力发展奶山羊产业既能充分发挥其生态优势,又有利于促进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

2.良种优势

在奶山羊养殖方面,山东省通过引进优良品种、杂交改良当地地方品种等措施,培育出了著名的崂山奶山羊和文登奶山羊两个优良品种。崂山奶山羊具有适应性强、耐粗饲、生长发育快、体格粗壮、产奶多、遗传性能稳定等众多优点;文登奶山羊是通过萨能奶山羊杂交培育的,已有百余年发展历史,拥有腹大乳圆、产奶性高、适应性好、耐粗饲、抗病能力强等优点,并且产羔率高,多为双羔。因此,山东省发展奶山羊产业具有很好的良种优势。

3.数量优势

山东省奶山羊具有悠久的养殖历史,存养量水平稳定,一直维持在120万只左右,约占全国奶山羊存养量的30%,具有一定的数量优势,是我国的养羊大省。并且据统计,山东省所产山羊奶用于商品性开发的比例较低,随着广大消费者对山羊奶营养和保健功能认知度的不断提高,山羊奶产品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山羊奶高附加值产品的发展潜力巨大,从而也会一定程度上促进山东省奶山羊养殖数量的提高,使山东省具有很好的奶山羊养殖数量优势。

(二)山东省奶山羊产业发展的劣势

1.龙头企业实力弱,带动作用不强

第一,山东省羊奶产品加工企业数量少且规模偏小,层次低,缺乏企业活力,没有形成品牌优势,不利于目前奶山羊的快速发展。第二,目前山东省羊奶加工企业普遍存在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奶山羊养殖场户之间合作松散、合作利益机制不完善等问题,龙头企业没有很好地发挥其带动山东省奶山羊产业发展的优势,且企业设备陈旧落后,产品创新研发技术和科技力量薄弱,从而导致产品结构比较单一,缺乏精深加工等创新产品,市场竞争力差,有的甚至无法保障羊奶产品的质量,严重影响奶山羊产业的健康发展。第三,企业间争夺奶源现象比较严重,造成竞相提价压价的无序竞争局面,并且奶价制定不合理,容易挫伤奶山羊养殖场(户)生产积极性,不利于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

2.农户的质量安全意识、商品意识弱

第一,奶山羊养殖分散且规模小,奶山羊养殖场(户)对羊奶的质量问题重视程度不够,安全意识弱,且有的养殖场(户)大多直接采用手工挤奶,卫生状况差。第二,部分奶山羊养殖场(户)的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意识十分淡薄,屡次出现鲜奶掺假现象。第三,我省的奶山羊养殖场(户)大多是小规模的散养户,羊舍通常是一些建筑十分简陋的简易棚舍,并且大多数养羊场(户)并没有将饲养奶山羊作为一种家庭主导产业,因而养羊场(户)淡薄的商品化意识不利于形成高生产水平的精细化饲养管理模式,也不利于山东省奶山羊产业的规模化发展。

3.奶山羊饲养产业化、组织化程度低

第一,山东省养羊场(户)对产业化经营的认知度、参与度较低。笔者通过对山东省17地市796家养羊场(户)进行调查表明,796位受访者对羊产业化经营的认知程度并不高,仅2.14%的养羊场(户)很清楚养羊合作社和羊产业化经营,2.01%的养羊场(户)很清楚参与养羊合作社或羊产业化经营的好处,认知度低;仅13.75%的养羊场(户)加入了羊产业化经营,参与度低。第二,山东省目前奶山羊协会数量较少,且成立较晚,运作机制还不规范,未能发挥组织、维权和监督作用,协会尚不能有效协调乳品加工企业、协会、技术服务和养殖场(户)之间的关系,不能形成互利共赢的局面。

4.机器挤奶比例低,规模养殖资金投入不足

第一,山东省目前机械挤奶站的数量较少,并且养殖场(户)机械化挤奶的意识薄弱,不利于保障羊奶产品的质量,也不利于防治疫病。第二,笔者通过对山东省17地市796家养羊场(户)进行调查表明,796位受访者中有43.22%的受访养羊场(户)表明目前养羊面临的主要困难时资金短缺,并且养羊场(户)资金来源途径的被选比例居前三位的是(可多选):“完全自有”(64.07%)、“自有与民间借贷”(24.37%)、“自有与银行贷款”(14.57%)。这表明养羊场(户)缺乏规模养殖的资金,资金短缺。并且信贷资金额度小、周期短、门槛高,也严重制约了奶山羊养殖业规模化养殖的发展。

5.对鲜奶流通缺乏有效管理,羊奶质量参次不齐

第一,由于羊奶机械化挤奶站少,并且缺乏羊奶及其羊奶产品的合格标准,因此缺乏羊奶及羊奶产品质量的同一标准作为参照;第二,由于在羊奶收购过程中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导致羊奶质量参差不齐、掺杂掺假、缺斤少两现象不断出现;第三,羊奶加工企业、羊奶收购商贩之间的恶性竞争时有发生,压低奶价、拖欠奶款等问题层出不穷,严重影响了奶山羊养殖场(户)的生产积极性。

(三)山东省奶山羊产业发展的机遇

1.政策机遇

随着奶山羊产业在农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突出,畜牧业发展在促进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显著,国家越来越重视畜牧业的发展。2011年《山东省畜牧业振兴规划》中指出,要加快山东省由畜牧业大省向畜牧业强省转变,从而带动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的快速转变。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也首次提出,畜牧业发展要按照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的发展要求,引导农户加快农业生产经营模式的转变,对联户经营、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等经营模式加大奖励补助扶持。因此,近几年,山东省奶山羊养殖模式发生了重大改变,奶山羊养殖经济效益慢慢趋于平稳,产业综合效益进一步显现。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也不断制定和出台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加大对畜牧业发展的扶持力度,形成了实现畜牧业高效、高质、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氛围,为促进山东省养羊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机遇。

2.市场机遇

第一,随着广大消费者对山羊奶营养价值和保健功能认知度的不断提高,强大的需求动力逐渐拉大了我省乳制品市场的供需缺口,尽管我省奶类供给能力在逐年提高,但增长速度远远不及需求增长速度,这也是我省近几年来乳品进口增长的主要原因。第二,用于特殊用途和具有特色的乳制品市场开发潜力巨大,例如:高附加值的婴幼儿配方羊奶粉、中老年保健配方羊奶粉、女士保健配方羊奶粉、山羊奶酸奶、奶昔以及高温液态奶等,这些产品市场的巨大需求潜力为奶山羊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机遇。第三,据统计,2013年全国羊奶行业预计年销售收入约30个亿,在全国乳品行业销售总额中所占比例不足2%,并且,我国居民饮奶量低,根据2013年统计数据,中国人均奶仅为26千克,比世界水平低3倍,而在人均奶占有量中,山羊奶比例仅不足5%,因此奶山羊奶产品的市场发展空间还很大。

3.上游产业发展带动的机遇

第一,近年来我省的粮食生产连续增产,年产量连续7年超过50000万吨,2013年粮食总产量达到60193.8万吨,为奶山羊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富足的饲料储备;第二,近年来,山东省的牟平、博兴县、费县、荣成市、历城区、乐陵市等6个秸秆养畜示范县,通过积极发展饲料加工业,极大地提高了我省的饲料利用效率;第三,许多地区开始建立人工草场,全省人工饲草和饲料作物种植面积超过40×104hm2,丰富的饲草资源为奶山羊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推动力。

(四)山东省奶山羊产业发展的威胁

1.进口乳制品的威胁

近几年,乳制品进口增加势头依旧强势,市场竞争日益加剧。2008年至2013年期间,我国乳制品进口量逐年递增,从35万吨增至159万吨,年均增长35%,其中尤其是进口奶粉,进口量从10.1万吨增至85.4万吨,年均增长53%,导致奶源自给率从95%降至78%;仅2013年,我国共进口奶粉57.13万吨,其中婴幼儿配方乳粉9.15万吨,再创历史新高;2014年1月—11月,我国进口奶粉88.4万吨,同比增长20.2%。并且,由于国外生产技术水平较高,产品生产成本低,进口奶粉的销售价格优势低于我省乳品企业的生产成本价,因此,加剧了我省乳品企业的经营困难,导致我省乳粉销售不畅,库存积压较大,严重影响经济效益。

2.技术的威胁

第一,人工授精技术、机械挤奶技术以及羊场和奶站标准化技术研究、配套技术发展还不到位,严重制约着奶山羊产业的发展。第二,羊奶脱膻等技术的缺口,使得羊奶在乳品不受到消费者青睐,因此在市场中不具有竞争力,。第三,良种培育技术,例如杂交改良、人工授精、高频繁殖等技术的发展不足,也对奶山羊产业的发展形成一定的威胁。

3.规模化养殖制约因素的威胁

根据30只以上为规模化养殖,《中国畜牧年鉴》数据显示,山东省2010年羊饲养规模化程度为50.35%,由此可见山东省仍处于小规模饲养阶段,羊饲养的规模化程度较低。并且笔者通过对山东省17地市796家养羊场(户)进行调查表明,796位受访者中56.03%的养羊场(户)并无扩大规模的打算,其不扩大规模原因被选比例位居前五位的(可多选)为:“饲养管理能力有限”(81.17%)、“资金不足”(62.33%)、“用地限制”(34.08%)、“疫病防疫难”(28.25%)、“风险增加”(26.01%)。而山东省发展奶山羊规模化养殖同样受到较多因素的制约,主要包括养殖场(户)规模化意识薄弱、建厂经营成本高、投入资金有限、原奶价格波动大、原奶销售渠道不稳定等众多因素。因此如何消除奶山羊规模化养殖面临的一系列制约因素,对山东省奶山羊产业的发展提出挑战。

三、山东省奶山羊产业发展的政策性建议

1.提高种羊质量、产奶质量和良种覆盖率

笔者通过对山东省17地市796家养羊场(户)进行调查表明,796位受访养羊场(户)中有56.16%的养羊场(户)羔羊和35.05%的养羊场(户)的种羊都来源于自繁自养,种羊质量不能得到保障。因此山东省应该因地制宜,统筹规划,在不断开展加强奶山羊良种培育技术的基础上,建立一批奶山羊良种繁育中心,实现引进与培育奶山羊良种相结合,提高奶山羊遗传资源;同时还应该积极推广同期发情、人工授精、胚胎移植等技术进行快速繁殖,以及利用性别控制技术加大母羊出生比例,利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缩短育种时间、加快育种进程等,加快良种奶山羊扩繁速度,提高良种覆盖率。

2.培育羊奶消费市场

第一,大力宣传羊奶产品的营养保健功能,鼓励消费者选择羊奶产品。第二,开发营养保健型羊奶产品,发展特色经营模式。第三。开拓农村羊奶市场,鼓励农村人口饮用羊奶,提高农村居民蛋白质营养水平。第四,积极开拓国外市场,鼓励羊奶产品出口。

3.建立稳定的奶源基地

第一,划区域发展和适度规模发展相结合,进行奶山羊产业的合理规划布局,形成优势奶山羊产业区域。第二,完善基层原料奶收购供应体系,成立奶山羊协会或合作社等,完善服务体系和利益机制。第三,推行奶山羊机器挤奶,保障原料奶质量,降低劳动成本,从而降低生产成本,增强羊奶产品市场竞争力。

4.完善羊奶产品质量保障体系

第一,制定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并严格落实,建立生产标准化体系。第二,规范奶山羊养殖场(户)羊舍标准化建设,严格监管饲养环境。第三,加大投入原料奶质量检测设备,完善质量检测制度,生产消费者满意的“安全放心奶”,增强市场竞争力,增加经济效益。

5.加强龙头企业培育,加快奶山羊产业链建设

第一,有关部门要采取积极的扶持政策,为龙头企业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通过引进资金、人才和项目等,通过技术改造、新产品研发、羊奶深加工以及实施品牌战略等措施,拉长奶山羊产业链,积极带动奶山羊养殖场(户)饲养能力的扩张,真正把奶山羊这一优势产业做大做强。第二,充分借鉴发挥“阳春模式”的优点,明确养殖模式的发展目标,创新经营机制,改善传统的松散经营模式。三,积极发展奶山羊专业合作社、专业饲料合作社以及专业育肥羔羊合作社等合作经济组织,形成利益共同体,共享收益、共担风险,促进精深加工羊奶产品的发展,积极拓展奶山羊养殖业的发展潜力,提高山东省奶山羊产业竞争力。

6.强化科技支持力度

省政府有关部门应积极使用科学技术促进奶山羊生产的科学化、规模化、集约化和产业化发展,大力扶持山东省羊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的工作,重视和扩大技术人才队伍,积极开展奶山羊的育种、营养、繁殖等方面的科学研究和育种工作,从而大力促进养殖效益。

7.完善畜牧兽医部门的建设,提高奶山羊疫病防控能力

应严格坚持科学养殖重于疫病防范、疫病防范重于疫病治疗、防治结合的科学理念,完善奶山羊疫病防范体系,鼓励基层畜牧兽医部门加强防范和控制奶山羊疫病发生、传播与蔓延,同时鼓励专业人才积极发挥其专业优势,投入到基层畜牧兽医部门的工作中。严格监管奶山羊饲养、羊奶产品流通等环节的检验检疫工作,提高奶山羊疫病防控能力。

[1]王玉红,李芳娥.富平县奶山羊产业发展情况介绍[J].中国草食动物科学,2014:464-465.

[2] 张宏兴.关于奶山羊产业发展的思考[J].中国农业信息,2014.

[3] 闵令农,刘焕奇,李美玉等.胶东半岛奶山羊发展现状及建议[J].中国畜牧业,2014:74-75.

[4] 刘兴忠,范书义.奶山羊产业在陇县奶业发展格局中的前景探析[J].中国奶牛,2013,(9):38-40.

[5] 张海峰,孙世民,冯叶.山东省养羊业发展的SWOT分析与对策[J].山东农业科学,2014,,46(1):152-156.

[6] 谢双红,王继明.关于加快畜牧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05,(7): 65-68.

2015-03-09

山东省农业厅项目“山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羊产业创新团队”(编号:SDAIT-09-011-11)。

山东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山东 泰安,271018

韩丽敏(1990- ),女,山东莱州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农林产业组织与管理;通讯作者:孙世民(1962- ),男,山东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农林产业组织与管理。

F326.3

A

1008-8091(2015)02-0068-04

猜你喜欢

羊奶奶山羊养羊
真空结合加热、冷冻浓缩羊奶理化品质分析
冬季养羊 做好这四点
夏季养羊八注意
早春养羊需防六大病
奶山羊的营养需要与干物质采食量
养羊宜抓好配种期饲养
EM发酵饲料中添加碳酸氢钠饲喂奶山羊的效果试验
褪黑素膜受体MT1与MT2在妊娠期奶山羊卵巢中表达特点
打破“一牛独大”格局,适时发展羊奶产业
脑筋急转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