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粒子植入治疗肝癌肝移植术后肺转移的护理

2015-04-02李颖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天津300192

实用器官移植电子杂志 2015年2期
关键词:肝移植复查肝癌

李颖(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天津 300192)

肝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当前最彻底有效的治疗方法是原位肝脏移植术,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可达60%~80%。但因为患者手术前后自身病理、生理及心理变化的特殊性,术后肿瘤的转移复发率达到10%~20%[1]。肺是肝癌肝外转移最常见的器官,约占所有肝外转移的55%[2],放疗、化疗的治疗效果不甚理想而且不良反应大。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术作为肿瘤复发介入治疗的重要方法,经CT引导精确植入肿瘤内,通过持续释放低能量γ射线,破坏肿瘤细胞DNA双链结构而不损伤正常组织,杀伤肿瘤细胞[3],被广泛应用于肝移植术后肝癌转移复发的治疗中。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器官移植中心对2014年1月至11月收治的10例肝移植术后肺转移患者进行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术治疗,在治疗过程中,1例患者出现焦虑,1例患者出现气胸,经过治疗和护理,顺利出院,现报告如下。

1 病例资料

1.1 临床资料:本组患者10例,男性7例,女性3例;年龄30~66岁,平均49.3岁。所有患者均在原发性肝癌行肝移植术后复查过程中,发现甲胎蛋白(AFP)升高,CT显示双肺部分可见多发结节样高密度影及短条状致密影,双下肺可见多发模糊斑片影,确诊为肝癌肺转移。

1.2 治疗:术前行胸腹CT检查确定靶区,在治疗计划系统(TPS)上设计治疗计划。计算肿瘤靶区放射剂量、确定粒子数量和粒子空间排列,并计算好肿瘤边缘匹配剂量,确定植入组织间的导针数、导针位置、植入方向及粒子数目[4]。采用23.3~30.0 MBq活度的125I粒子,按间距0.5~1.0 cm布源。术前局部麻醉,术中监测生命体征,在皮肤穿刺点做1 mm小切口,通过粒子植入针,在CT引导下按照TPS计划将粒子源植入肿瘤内,操作中避开大血管、器官、胆道。操作完成后拔出植入针,包扎和压迫穿刺点止血[5]。术后使用抗菌药物预防感染,复查CT,确定粒子分布,以及有无出血、气胸的发生。

2 护 理

2.1 术前护理

2.1.1 术前准备:协助患者完善术前血常规、出凝血时间、肝肾功能、AFP的检测,1例患者于术前凝血酶原时间(PT)值回报18秒,遵嘱给予对症治疗,7日后PT值回报10.8秒,给予粒子植入治疗。复查CT,再次确定肿瘤的大小和位置。于术前2天指导患者进行呼吸训练,深呼吸、屏气、咳嗽、咳痰及穿刺体位训练,使其每次的呼吸频率及呼吸程度尽量一致,每次20 ~ 30 分钟,从而避免器官损伤[6],保证患者能在某一特定体位下接受治疗;指导患者练习床上排便,避免术后活动引起穿刺点出血。术前备皮,禁食水8小时,建立有效静脉通路,监测生命体征。有1例患者术前主诉发热,体温37.7℃,通知医生,给予对症治疗后择期手术。

2.2.2 心理护理:治疗前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有效沟通,评估当前患者的心理状态,在沟通过程中,一位患者表现出紧张恐惧,经护士详细向患者介绍了该治疗的操作过程,治疗中可能出现的反应、并发症及治疗中配合的注意事项,介绍125I粒子治疗有创伤小、疗效好、安全性高的优点,消除了患者的紧张情绪,使其战胜了恐惧心理,以积极心态配合治疗。

2.2.3 物品准备:CT室提前1小时常规进行紫外线消毒,备好无菌手术器械包、粒子枪等手术用具;以及抢救药品及物品,如吸痰器、监护仪、氧气等;还需准备防护性铅衣、手套、护目镜等防护用具。

2.2 术后护理

2.2.1 病情观察与护理:治疗后为患者安排独立病房,协助患者取平卧位,嘱患者绝对卧床休息6小时,预防出血,6~24小时内可在床上适当活动,如无恶心呕吐,可进食流质或半流质饮食。给予患者心电监护,持续低流量氧气吸入,严密观察患者意识状态、生命体征、体温的变化。观察有无呼吸困难、胸闷、咳嗽、咳血等情况,备好抢救用品。观察穿刺部位有无渗血、肿胀,保持穿刺处敷料的清洁干燥,向家属做好宣教,出现不适立即与医护人员沟通,保证问题的及时处理。

2.2.2 并发症的护理:粒子植入作为肿瘤介入治疗的重要方法之一,有创伤小、疗效好的优点,但在治疗后亦有出现气胸、肺出血、咳血、粒子浮出、肺栓塞、发热、感染等并发症的风险,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病情的动态变化,及时有效给予对症治疗护理,对患者术后康复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组10例患者中,2例于术后出现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通知医生给予止吐、护胃、营养支持等治疗后症状均缓解或消除;1例患者主诉突发性胸痛伴有呼吸急促,通知医生,遵嘱急查床旁胸片、血气分析,胸片回报显示外凸弧形的细线条形阴影,透亮度明显增加,占胸腔容积10%,血气分析结果回报动脉血氧分压(PaO2)降低,动脉-肺泡氧分压差增大,诊断为小量气胸。遵医嘱给予保守治疗,嘱患者卧床休息,给予吸氧、心电监护,密切观察患者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及呼吸变化情况,于2周后,自行吸收,患者治愈。10例患者均于术后预防性给予抗菌药物治疗,经护理无患者出现感染等其他并发症。

2.2.3 放射性防护:告知患者于术后不要随意走动,病房定时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嘱家属不要站在粒子植入侧,减少孕妇及儿童与患者的接触时间,以免影响健康。进行治疗护理前必须严格遵守防护操作流程,穿戴防护衣,戴防护口罩、手套等[7]。进行各项操作的时间应尽量集中,为患者留置静脉留置针,使用延长管等物品与患者保持50 cm以上的距离,操作娴熟,缩短治疗操作的时间,将辐射减少到最低程度。

2.2.4 健康教育:患者治疗结束,出院前向患者做好健康宣教,125I半衰期为60天,经过3个半衰期即6个月后是安全的,对周围人不再有影响。嘱患者出院后保持情绪稳定,保证室内空气流通,于治疗后6个月避免与配偶及家属同床而睡;适当进行如太极拳等低强度的运动,避免从事重体力劳动或剧烈运动,注意劳逸结合;合理饮食,尽量选择牛奶、瘦肉、蔬菜、水果等食物,忌油炸辛辣刺激性食物;避免劳累,预防感冒;遵医嘱定期复查,复查时间为术后1个月1次,之后每2~3个月1次,1年后间隔6个月复查1次。告知患者出院后尽量避免到人群密集场所活动,以免感染。

3 小 结

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术作为肿瘤复发介入治疗的重要方法,因创伤小、疗效好、安全性高被广泛应用于肝移植术后肝癌转移复发的治疗中。本组10例患者,在治疗及护理中,通过完善术前各项检查,给予患者及家属心理护理及术前健康宣教,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的动态病情变化,预防感染,及时有效地处理并发症,提高了治疗及护理的质量,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患者术后耐受性良好,生存期延长,生活质量和生活满意度提高,为今后该类患者的护理提供了有效的借鉴。

猜你喜欢

肝移植复查肝癌
辛永宁:慢性乙肝患者随访复查的那些事儿
肺结节≠肺癌,发现肺结节如何复查?
让活体肝移植研究走上世界前沿
勘 误
强化复查机制 提高抄表质量
LCMT1在肝癌中的表达和预后的意义
microRNA在肝癌发生发展及诊治中的作用
Rab27A和Rab27B在4种不同人肝癌细胞株中的表达
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研究现状
肝移植术后患者的健康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