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清华简《良臣》文本结构与思路考略

2015-04-02

关键词:简文子产鲍叔牙

郭 丽

(山东理工大学 齐文化研究院,山东 淄博 255049)

清华简《良臣》文本结构与思路考略

郭 丽

(山东理工大学 齐文化研究院,山东 淄博 255049)

根据清华简《良臣》现有研究状况,对其文本结构和思路作出推测。简文以天子与良臣、诸侯与良臣、卿大夫子产与良臣的顺序为文。天子与良臣部分,包括古史传说时期黄帝、尧及其良臣。商周时期的商汤和武丁,周文王和武王及其良臣,与传世文献有不同。诸侯与良臣部分,重点在晋、楚、郑三个国家,择入的良臣除了有才能之外,还重视品德。至于齐桓公时期五位著名的卿大夫管仲、隰朋、宾胥无、鲍叔牙、宁戚,简文只记录管仲、隰朋、宾胥无三位。管仲、隰朋地位较后三者为高,宾胥无、鲍叔牙、宁戚地位相当,做事各有不足,当是将宾胥无、鲍叔牙、宁戚三人中,任意择取一人为言。

清华简;《良臣》;子产;齐桓公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第三册《良臣》,[1]157-158现有研究成果有李学勤《新整理清华简六种概述》,部分内容是对《良臣》作出考察,认为:“简文所载唐虞到西周时的良臣,不少与《尚书》有关,但一部分人物的活动时代和传统说法显然不同。”[2]而春秋时期的人物,与传世文献没有太大不同,但突出了子产。[2]程浩考察了为何晋良臣中列有叔向,认为这与子产有关,而简文最后有伯州犁,也与子产有关。[3]杨蒙生认为此简文用于陪葬,可能是“一篇没有实际使用过的作品”。[4]刘刚认为:“通过对《良臣》一篇的阅读,可以认识到整理者认为此篇有晋系文字风格抄本的意见是可信的。”[5]根据《良臣》整理者的说明,结合上述诸位的研究,可知《良臣》记载上古到春秋时期辅助天子、诸侯、卿大夫的诸多贤良之臣,文字书写具有晋系特征,记载的黄帝、尧、商周时期的良臣与历史有不合者,但是春秋时期的记载与历史没有很大差异。君明臣贤,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传统理想,其实君主和大臣乃是互为作用,《老子乙本卷前古佚书·称》就说:“帝者臣,名臣,其实师也。王者臣,名臣,其实友也。霸者臣,名臣也,其实宾也。危者臣,名臣也,其实庸也。亡者臣,名臣也,其实虏也。”[6]81清华简《良臣》则着重突出了天子、诸侯、大夫之良臣。

简文《良臣》题目为编订者自拟,文中黄帝、尧是传说人物,殷周时期商汤、武丁,文王、武王,则是按照时代先后记录成就卓著的天子。至于春秋时期的诸侯,乃按照国别顺序编排。诸侯的名下,开列诸多名臣,编订者认为此篇与尚贤传统有关。从上古传说到夏商周时期,以周朝的文献记载为多。宗周封建,天子、诸侯、卿大夫都有臣子,只是职责范围有大小不同。简文结构可分为三部分,以天子与良臣、诸侯与良臣、卿大夫子产与良臣的顺序行文。

一、天子与良臣

天子与良臣又可以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古代传说中的天子及其良臣。

简文首先记载的是黄帝,其师为“女和、人、保侗”。近年有较多的与黄帝相关的出土文献,《马王堆汉墓帛书·老子乙本卷前古佚书》即是如此。其中记载了黄帝的诸多大臣,包括力黑、阉冉、果童、太山之稽、高阳诸人。[6]61

简文其次记载了尧。其臣子舜、禹都位至天子。此外还有“伯夷,有益,有史皇,有咎囚”。黄帝、尧都属于传说,不可细考。

第二部分,商周时期著名天子及良臣。

商朝主要记载了商汤和武丁。汤是商朝的奠基者,功劳甚大。商汤建国,非个人之智慧,乃是诸多大臣辅佐的结果,简文云:“唐有伊尹,有伊陟,有臣扈”,所列与历史记载不合,说明上古历史流传的复杂性,李学勤先生已有论说。[2]

武丁,商朝著名军事统帅,他是商王盘庚的侄子,父亲是商王小乙。武丁在位时期,曾攻打鬼方,并任用贤臣傅说为相,妻子妇好为将军,商朝再度强盛,史称“武丁中兴”。简文云:“武丁有傅说,有保衡。”

周朝则记载了文王和武王。文王为宗周的兴起奠定坚实基础,武王则建立了周朝。文王兴起,与良臣的辅助很有关系,简文中详细开列了文王的诸多大臣,曰:“文王有闳夭,有泰颠,有散宜生,有南宫适,有南宫夭,有芮伯,有伯适,有师尚父,有虢叔。”[1]157《诗经》所谓:“济济多士,文王以宁。”此之谓也。武王即位,牧野之战打败商纣王,完成周文王的遗愿,这是武王的“大孝”。武王去世,周公、召公、太公辅佐成王,稳定了宗周的政权。

二、诸侯国君与良臣

简文记载春秋时期的诸侯国君,没有按照时间顺序,整理者说,此处是“按国别编排”。[1]156其顺序与《国语》不同。《国语》中,《周语》之后,就是《鲁语》,显示了鲁地位的重要。而《良臣》则在诸侯国中首先记载了晋,整理者说:“简上文字有的属于三晋一系的写法”,[1]156可以结合起来考察。简文记载楚的君主最多,为成王、昭王、共王。郑国载有两位君主,为桓公、定公。国君中较弱的是鲁哀公,载有大臣季孙和孔子。孔子只是大司寇,地位不高,仍然载其名,或与儒家尊师重道有关。根据《左传》,春秋中后期记载较多的国家是晋、楚、郑,这与简文的记载重点比较一致。

《良臣》著录的诸侯共有十二位,乃是:晋文公、楚成王、楚昭王、齐桓公、吴王光(阖闾)、越王勾践、秦穆公、宋襄公、鲁哀公、奠桓公、郑定公、楚共王,他们多是有为者,有一半的君主是史籍记载的春秋霸主。根据《史记》《荀子》《白虎通》《汉书注》所载,简文中属于春秋霸主的有:晋文公、齐桓公、吴王光(阖闾)、越王勾践、秦穆公、宋襄公。简文记载的其他诸侯也多有优长,楚成王在泓之战中击败宋襄公,称雄中原;楚昭王虽为吴所败,还算明智之君,《史记·楚世家》云:“(楚昭王)二十七年春,吴伐陈,楚昭王救之,军城父。十月,昭王病于军中,有赤云如鸟,夹日而蜚。昭王问周太史,太史曰:‘是害于楚王,然可移于将相。’将相闻是言,乃请自以身祷于神。昭王曰:‘将相,孤之股肱也,今移祸,庸去是身乎!’弗听。卜而河为祟,大夫请祷河。昭王曰:‘自吾先王受封,望不过江、汉,而河非所获罪也。’”[7]1717可证。鲁哀公被列入,可能与孔子有关;郑桓公是郑国的开国之君,又是周幽王的重臣,也是良臣。至于郑定公,多有良臣,子产为其著者。楚共王这里列入,可能与伯州犁有关。[3]

诸侯国君名下记载的良臣,多是影响很大的官员,对国家贡献很大。如晋文公的大臣中,子犯,即晋文公舅父狐偃;子余,即赵衰,他们跟从重耳十九年,不辞辛苦,又为晋文公的称霸做出贡献。至于伍子胥之于吴王阖闾,文种、范蠡之于越王勾践,五羖大夫百里奚之于秦穆公的贡献,更为众人所知。惟有孔子,只做过鲁的大司寇,在政治上影响不大。但是作为贤良者,在后世有很大的影响。

三、卿大夫子产

子产的名字在简文中出现三次,云:“郑定公之相……有子产。”又云:“子产之师”,还说:“子产之辅”。根据程浩的考察,叔向和伯州犁也和子产有关。[3]子产是郑定公的辅佐,故简文云:“郑定公之相”。[1]158这里的“相”是辅佐的意思,与篇内下文“辅”的意思对应。“子产之师”,这里的“师”是老师的意思。《论语·为政》:“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子产是郑定公的良臣,取得了巨大功业。他的成功,除自身条件外,老师的教导很有关系。子产为政,亦需要有人协助他,故有“子产之辅”。

子产的事迹《左传》有很多记载。他名侨,是郑穆公之孙,子国之子,子产是其字。因为其突出的贡献,后被封为卿,《左传·襄公十九年》:“郑人使子展当国,子西听政,立子产为卿。”[8]1050-1051子产外交、内政均有才能,道德见识亦高。郑简公十五年,郑往晋朝聘,晋平公问郑国何以从楚,子产历叙自悼公以来郑与晋的友好关系,虽然有时不能不“有贰于楚”,也是因为晋没有尽到保护小国的责任,不卑不亢。简公十七年,子产写信给晋范宣子,劝他减轻盟国对晋纳币的负担,很会据理力争,争取权益。简公十八年,子展、子产帅师入陈,大败陈,可见子产颇有军事才能。子产很用心地管理国家,他说:“政如农功,日夜思之,思其始而成其终,朝夕而行之,行无越思,如农之有畔,其过鲜矣!”治理国家既要用心,又要有度。他很有政治家的情怀,说:“苟利社稷,死生以之。”子产做出的最大贡献,是政治上的三项改革。一是田制改革。《左传·襄公三十年》云:“子产使都鄙有章,上下有服;田有封洫,庐井有伍。大人之忠俭者,从而与之;泰侈者因而毙之。”[8]1181二是“作丘赋”。《左传·昭公四年》:“郑子产作丘赋。”此是郑简公二十八年。自此,丘人也要供应军赋了。三是铸刑书。《左传·昭公六年》:“三月,郑人铸刑书。”这使百姓知道法律规定,是符合历史潮流的举措。子产还“不毁乡校”,使百姓表达意见。[8]1192在天道观方面,子产说:“天道远,人道迩,非所及也。”[8]1395

子产有如此卓越的成就,乃是多人协助的结果。《左传》襄公三十一年云:“子产之从政也,择能而使之:冯简子能断大事;子大叔美秀而文,公孙挥能知四国之为,而辨于大夫之族姓、班位、贵贱、能否,而又善为辞令。裨谌能谋,谋于野则获,谋于邑则否。郑国将有诸侯之事,子产乃问四国之为于子羽,且使多为辞令;与裨谌乘以适野,使谋可否;而告冯简子使断之。事成,乃授子大叔行之,以应对宾客,是以鲜有败事。”[8]1191可与简文相对照。

四、齐桓公之良臣

简文列出诸侯之良臣,多有巨大功业。王霸之国,君主身边往往有很多才能优异之人。如在齐桓公时期,主要的政治家除管仲外,还有鲍叔牙、隰朋、宁戚、宾胥无,《管子·小匡》云:“其相曰夷吾。大夫曰宁戚、隰朋、宾胥无、鲍叔牙。”《国语·齐语》云,齐桓公“唯能用管夷吾、宁戚、隰朋、宾胥无、鲍叔牙之属而伯功立。”[9]247《说苑·尊贤》说:“桓公于是用管仲、鲍叔、隰朋、宾胥无、宁戚,三存亡国,一继绝世,救中国,攘戎狄,卒胁荆蛮,以尊周室,霸诸侯。”[10]174-175《管子》《国语》和《说苑》顺序虽然有不同,但管夷吾、宁戚、隰朋、宾胥无、鲍叔牙五人并提,他们都是卿大夫,对于齐桓公的称霸,贡献很大。简文则云:“齐桓公有龠夷吾,有宾须亡,有隰朋。”[1]157没有列入宁戚、鲍叔牙。此处我们很有必要根据齐桓公时期的卿大夫管窥简文《良臣》的入选标准。

管仲自齐桓公登上王位,就辅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尊王攘夷”,做内政以寓军令,实行“相地而衰征”的政策,叁其国而伍其鄙,国家强盛,称霸诸侯。孔子说:“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他还赞扬管仲:“如其仁,如其仁!”齐桓公的功业,管仲作用很大,管仲作为名相列入简文,毫无疑问。

管仲去世之后,隰朋为相,辅助齐桓公。隰朋外交能力很强,《管子·小匡》中,管仲说:“升降揖让,进退闲习,辨辞之刚柔,臣不如隰朋,请立为大行。”大行,主要负责处理与其他国家的外交关系。隰朋还是一位军事家。晋出现混乱,齐桓公派隰朋与秦军一起,拥立夷吾,是为晋惠公。隰朋很有智慧,才能优异,对自己要求高,对别人宽容,办事能抓住重点。《吕氏春秋》云:“隰朋之为人也:上志而下求,丑不若黄帝,而哀不己若者;其于国也,有不闻也;其于物也,有不知也;其于人也,有不见也。”[11]46因此管仲推荐隰朋接替其相职。隰朋在管仲生病期间为齐国相,但管仲去世不久,隰朋也去世了,《管子·戒》说,管仲“卒十月,隰朋亦卒”。[12]522隰朋在桓公时期贡献很大,又在管仲之后为相,位高权重,故列入《良臣》中。[13]

齐桓公初期,宾胥无是理官,负责司法工作,管仲说:“决狱折中,不杀不辜,不诬无罪,臣不如宾胥无,请立为大司理。”[12]447齐桓公七年,宾胥无改任齐国西部边疆的保卫工作,《管子·大匡》云:“宾胥无坚强以良,可以为西土。”[12]361根据《新序·杂事》,叔向认为:“宾胥无善纯缘。”可以推知,宾胥无善于处理国家的后续问题,他正直善良,个性很强,《管子·戒》云:“宾胥无之为人也好善,而不能以国诎。”[12]521宾胥无为人很好,但不能为国家的最高利益而改变自己,他的才能不足以影响齐国政局,在管仲去世之后不久,宾胥无的政治生命基本结束。[14]

鲍叔牙是齐桓公的重要大臣,曾是小白之傅,帮助小白登上齐国君位。他推荐管仲为相,自甘管仲之下。他善恶分明,正直廉洁,但不能容忍别人的缺点,《吕氏春秋·贵公》云:“鲍叔牙之为人也:清亷洁直,视不己若者,不比于人;一闻人之过,终身不忘。”[11]45上博简(五)《鲍叔牙和隰朋之谏》中,鲍叔牙与隰朋共同谏议桓公远离竖刁、易牙这些佞臣,充分显示了鲍叔牙的政治责任感,但最终因为缺乏灵活的政治手段,没有位极人臣。[15]

宁戚是卫国人,出身贫穷,为取得仕宦,唱歌自干桓公。桓公听其歌,知其不一般,宁戚得以任用。[16]987桓公时期,宁戚负责管理农业生产,《管子》记载:“垦草入邑,辟土聚粟,多众尽地之利,臣不如宁戚,请立为大司田。”[12]447他也参与国家决策,在管仲去世之前,齐桓公曾向宁戚请教为政之道,宁戚详尽回答,说:“要在得贤而任之。”[10]14同时,他还建议要避免用人方面的五种障碍,齐桓公深以为善。他能力很强,但做事没有节制,管仲认为他不适合做齐国之相。[13]

上述管仲、隰朋、宾胥无、鲍叔牙、宁戚诸人,都是齐桓公时期的卿大夫。管仲功业巨大,为相四十余年,历史上与乐毅并称为良相。隰朋品德高尚,有为政才能,还做过不到一年的相,隰朋有时与管仲并提,《说苑》云:桓公“得管仲、隰朋,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毕朝周室,为五霸长,以其得贤佐也。”[10]183《韩非子》说:“若夫后稷、皋陶、伊尹、周公旦、太公望、管仲、隰朋、百里奚、蹇叔、舅犯、赵衰、范蠡、大夫种、逄同、华登。”此十五人者,作为人臣,都是夙兴夜寐,为“霸王之佐也。”[17]403-404故亦能列入。细考先秦两汉时期的典籍,在列举五位卿大夫功业时,除了管仲、隰朋之外,其他诸人名字的出现常常具有很大的随机性,如《韩诗外传》:“齐桓公困于长勺,疾据管仲、宁戚、隰朋而匡天下,此皆困而知疾据贤人者也。”[18]217列出管仲、隰朋、宁戚。《史记》总括齐桓公功业的时候,云:“桓公既得管仲,与鲍叔、隰朋、高傒修齐国政,连五家之兵,设轻重鱼盐之利,以赡贫穷,禄贤能,齐人皆说。”[7]1487列出管仲、隰朋、鲍叔牙。简文则列出管仲、隰朋、宾胥无。为政才能方面,除管仲、隰朋之外,其他三人水平相当,他们在做事上亦有弱点,《管子》中,管仲曾说:“鲍叔之为人,好直而不能以国诎。宾胥无之为人也,好善而不能以国诎。宁戚之为人,能事而不能以足息。”[12]521故简文中列出宾胥无,应该是鲍叔牙、宁戚、宾胥无三人中的一个代表而已。

细考《良臣》的思路,良臣不是孤立地出现,而是与贤明的天子、诸侯国君有密切的关系。简文中提到的天子,有古史传说时期的黄帝、帝尧,还有商朝的商汤、武丁,周朝的文王、武王。这些天子的良臣,与传统历史文献的记载有不同。诸侯和良臣部份,重点在晋、楚、郑三个国家,与清华简《系年》的记载重点暗合。[19]齐桓公是春秋五霸之首,他的成功与管仲、隰朋、宾胥无、鲍叔牙、宁戚五位卿大夫的辅助分不开。管仲功绩卓著,隰朋继之,其他如宾胥无、鲍叔牙、宁戚在政治才能和性格方面各有优长,又各有不足。简文择取宾胥无,当是在宾胥无、鲍叔牙、宁戚三人中,任意择取一人为言。

[1]李学勤主编.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叁)[M].上海:中西书局,2012.

[2]李学勤.新整理清华简六种概述[J].文物,2012,(8).

[3]程浩.小议《良臣》中的“叔向”[EB/OL].http://www.tsinghua.edu.cn/publish/cetrp/6831/2013/20130512212040098858357/20130512212040098858357_.html.

[4]杨蒙生.清华简(叁)《良臣》篇管见[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2).

[5]刘刚.清华叁《良臣》为具有晋系文字风格的抄本补证[EB/OL].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2002.

[6]国家文物局古文献研究室.马王堆汉墓帛书(壹)[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0.

[7]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59.

[8]杨伯峻.春秋左传注[M].北京:中华书局,1990.

[9]国语·齐语[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10]向宗鲁.说苑校正[M].北京:中华书局,1987.

[11]陈奇猷.吕氏春秋新校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12]黎翔凤.管子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4.

[13]郭丽.隰朋事迹考[J].北方论丛,2007,(6).

[14]郭丽.齐桓公时期之卿大夫宾胥无考[J].兰台世界,2013,(21)

[15]郭丽.鲍叔牙事迹考[J].管子学刊,2008,(4).

[16]太平御览·人事部·贫上(第4卷)[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

[17]王先慎.韩非子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98.

[18]许维遹.韩诗外传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1980.

[19]侯文学,李明丽.清华简《系年》的叙事体例、核心与理念[J].华夏文化论坛,2012,(2).

K877.5

A

1672-0040(2015)04-0048-04

2015-03-17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历代《管子》文献整理与研究”(12BTQ030);全国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重点科研项目“唐前典籍征引《管子》研究”(1140)。

郭丽,女,山东淄博人,山东理工大学齐文化研究院副教授,文学博士。

(责任编辑 李逢超)

猜你喜欢

简文子产鲍叔牙
玉 佩
申徒嘉和子产
管鲍之交
管鲍之交
宽容的力量
在“简文深教”中提升阅读教学效率
春秋那棵繁茂的树
简文深教,让阅读更加有效
子产受骗皮皮猪卡通
鲍叔牙与管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