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鲍之交
2018-12-08郝丽萍
○郝丽萍
“管、鲍”是指管仲和鲍叔牙。他们俩是好朋友。
管仲,原名管夷吾,字仲,颖上(今属安徽)人。春秋初期齐国的大政治家。鲍叔牙是春秋初期齐国大夫,与管仲为莫逆之交。
管仲与鲍叔牙是发小,少年时就在一起游玩。鲍叔牙对管仲非常了解,知道他非平庸之辈,一定会建功立业,出人头地。俩人交往时,管仲经常占鲍叔牙的便宜,鲍叔牙却始终不以为然,一直对管仲很好。
他们长大成人以后,各自在事业上崭露头角。鲍叔牙做了公子小白的师傅,小白就是后来名震天下的齐桓公。管仲做了公子纠的师傅。
公元前690年,齐国内政不稳,鲍叔牙事奉小白出奔到莒国,管仲和另一大臣召忽事奉公子纠出奔到鲁国。公元前688年,小白从莒国回到齐国,做了国君,就是齐桓公。鲁国武装护送公子纠回国,欲与齐桓公争位,被齐桓公打败,公子纠被杀死,管仲也被囚禁。
这时,鲍叔牙站了出来,他向齐桓公推荐了管仲,而自己却甘愿官居管仲之下。齐桓公采纳了鲍叔牙的意见,委派管仲主持政务。从此,在管仲的辅佐下,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为霸主。
其实,管仲对老朋友、好哥儿们鲍叔牙同样有着清醒而深刻的认识。他后来动情地回忆他们的友谊说:“我年青时与鲍叔牙一起做生意,分红的时候,常常多分给自己一点。鲍叔牙不认为我贪婪,他知道我因为家里穷才这么干的。我曾经为鲍叔牙谋划事情,却越谋划越糟糕,鲍叔牙也不认为我愚蠢,他知道时机有顺有逆。我曾经多次出来做官,却都被国君辞退了。鲍叔牙并不因之认为我才能低劣,他知道我只是生不逢时而已。我曾经多次在战斗中逃走,鲍叔牙并不认为我怯懦,他知道我家里有老母需要奉养。公子纠争王位失败被杀,召忽忠于臣节而殉难,我却被拘禁受辱。鲍叔牙也不以我之所为为耻。他知道我志向远大,不会因小节上的挫败影响自己对大的功业的追求。可以说,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叔牙啊。”从这一段话,可以看出来,管仲是动了真感情的。
从现在的眼光来看,管仲固然是天下奇才,人中龙凤,但鲍叔牙的为人更难能可贵。他的识人之明,他的自知之明,他的肯于让贤、谦退的高风亮节,千载之下,所见者不多。从某种角度讲,没有鲍叔牙,就没有管仲。或者换句话说,管仲之才固然少有,鲍叔牙的眼光与雅量则更不常有。
“管鲍之交”也在后世成为美好真挚、深厚友情的象征。管仲与鲍叔牙之间非同寻常的友谊,与“高山流水”传说中的俞伯牙和钟子期之间千古知音式的友情,是可以相提并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