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行为干预对减轻母婴分离早产产妇负性情绪的影响
2015-04-02李丽
李 丽
(河北省邢台市威县人民医院妇产科 河北 邢台 054700)
对于妊娠期的妇女而言,早产是该类期间所可能发生的负性情况。妊娠期是妇女所经历的特殊时期,其心理以及生理状态也将会发生巨大的变化[1]。尤其是对早产产妇实施母婴分离之后,更会大幅提高其不良心理的产生几率。本院近年来共收治早产产妇220例,临床中在对其实施母婴分离之后,采取认知行为干预的护理模式,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果,现将本院的研究情况进行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自2014年2月~2015年2月期间,本院共收治早产产妇220例,年龄分布在22~31岁,平均28±1.3岁。当产妇分娩结束之后,将所有新生儿带入监护病房进行相应的治疗。现以随机平均分组的方式对本院收治的220例早产产妇进行分组,每组110例。两组孕妇之间的平均年龄、受教育程度等情况差异较小,不具有统计学分析意义。(P>0.05)
1.2 干预方法:在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护理的过程中,主要采用常规的护理模式进行,其包括有效的解决孕妇哺乳等方面的问题,并应在日常护理的过程中,注重自身的仪表以及语气,以避免对孕妇的心理产生较大的压力。在对观察组孕妇实施护理的过程中,在保持对照组孕妇护理模式不变的基础之上,采取认知行为干预的模式进行,其具体措施包括以下几点:
第一,在孕妇入院期间,护理人员应对患者的资料进行详细的填写,包括孕妇的既往病史、药物过敏史、受教育情况等。同时,对孕妇的精神状态以及心理情况进行详细的评估,并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护理计划[2]。
第二,在手术治疗的当天,护理人员应对孕妇进行合理的心理干预措施,加强同孕妇之间的交流,倾听孕妇的心声,使得孕妇能够将心理的情绪进行宣泄,从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其心理压力。同时,护理人员应将母婴分离的必要性以及重要性进行讲解,进而能够使得孕妇及其家属能够对该项措施拥有一定程度的了解,降低其不良心理的产生几率。
第三,在手术治疗后的第二天,护理人员应将母乳喂养对新生儿的重要性进行讲解,并指导孕妇掌握科学合理的喂养方法。同时,护理人员应叮嘱孕妇避免产生较大的情绪波动,合理的调解其心理的负性情绪,科学的安排其饮食,为其提供良好的休息环境,从而使其能够拥有较为充足的睡眠。此外,护理人员应每日向孕妇介绍其新生儿的情况,降低孕妇心理的不安情绪。同时,当新生儿的情况有所好转时,护理人员应及时向孕妇及其家属进行沟通,鼓励孕妇消除心理的负面情绪。
第四,在手术治疗后的第三天,护理人员应指导孕妇掌握科学的挤奶方法,并教会孕妇及其家属短时间内保存母乳的方法,告诫其家属应及时将母乳送抵护理站,从而能够及时向新生儿进行哺乳。同时,护理人员应通过宣传材料、观看视频等形式,向孕妇传授正确抚养新生儿的方法,包括如何为新生儿进行喂养,如何对其皮肤进行保护等。
第五,在手术治疗后的第四天,护理人员应安排孕妇对其他新生儿的母乳喂养过程等进行现场学习,使其能够掌握正确的喂养方法,为其今后独立喂养奠定基础。
1.3 心理评分标准:本次研究采用临床精神卫生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产妇情绪调查,调查中包括躯体化、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恐惧、偏执、精神病性、强迫等9大因子。
1.4 统计学处理:运用统计学相关软件分析以及处理本院研究过程中所产生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患者临床数据,对于所有孕妇统计计量数据使用t检验来分析,而计数数据使用检验分析。(P<0.05表示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在对两组孕妇实施不同的护理措施之后,其护理效果方面的统计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孕妇的护理效果统计
表1 两组孕妇的护理效果统计
?
根据本院统计结果显示,对于两组孕妇而言,在其入院期间的心理评分情况无显著差异,而当其在出院期间,观察组孕妇的心理评分情况明显好转,其心理缓解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孕妇,其结果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对产后40天孕妇的心理情况进行评估时,观察组孕妇的心理健康程度显著提高,而对于对照组孕妇而言其变化较小,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当孕妇出现早产的情况时,其婴儿在出生之后的一段时间内处于不稳定时期。在该段时间内,孕妇的不良情绪相对较为严重,其主要集中在焦虑等方面。当母婴分离之后,孕妇的不良心理主要源自于对其新生儿的担忧,此时孕妇对外界环境的敏感性将会大大增强,对护理人员的语言以及护理态度等关注程度也将会提高。由此可见,在母婴分离期间,护理人员所起到的调节作用较为重要。在日常护理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在母婴分离的过程中,为孕妇提供新生儿的实时资料,指导孕妇掌握相关抚养技能[3]。
对于处于妊娠期的妇女而言,早产是该期间所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之一。当孕妇出现早产的情况时,其往往没有心理准备,因此其心理通常会产生较大的负性情绪。同时,在婴儿出生之后,孕妇将会向着母亲的角色转换,因而其心理压力远高于常人。对于护理人员而言,应在日常工作的过程中,不仅对孕妇的生理状况进行密切的监测,同时还应对孕妇的心理变化情况进行全面的了解。根据本院的统计结果显示,在对早产孕妇实施母婴分离期间实施针对性的认知行为干预,其心理焦虑程度明显减弱,其负性情绪的缓解情况较为显著。
根据相关医学研究结果的显示,当孕妇由于早产而产生不良心理时,将会对其母乳喂养行为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因此,最大限度的缓解其不良心理情绪,不仅对孕妇自身的身体以及心理健康程度有着重要的影响,同时由于对母乳喂养所产生的影响,对新生儿的发育也有着深远的意义。
[1] 张娜,高永梅,褚艳,等.孕期焦虑抑郁对早产及产后抑郁症影响的研究进展[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3,19(5):21-22
[2] 成卫军.护理干预对产妇心理状态及分娩结局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31):31-32
[3] 张翠萍,赵丽红,张丽珍.在产科对母婴分离产妇实施关爱护理的效果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10,25(28):28-29